?

科技期刊優秀作者群隊伍建設淺析

2018-03-06 12:59趙霞安珍
科技資訊 2018年23期
關鍵詞:發展策略分類實踐

趙霞 安珍

摘 要:優秀作者群是期刊提升質量和可持續發展的必備條件。以《防災救災工程學報》多年來作者群隊伍建設的實踐和取得的成績為切入點,闡述了辦刊過程中采取的有效措施,探討了優秀作者群的定位及發展策略,為健全優秀作者群的組建機制提供依據。

關鍵詞:優秀作者群 發展策略 分類 實踐

中圖分類號:G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8(b)-0255-02

優秀作者群是期刊提升質量和可持續發展的必備條件[1]。而對優秀作者群做更細致的劃分并更有效地利用這一群體提升科技期刊的選題策劃質量,也是至關重要的。本文基于《防災減災工程學報》(以下簡稱學報)編輯部對作者隊伍建設方面的大量實踐,總結了辦刊過程中采取的有效措施,討論了不同類型優秀作者群的特征、定位與發展策略,為健全優秀作者群的組建機制提供依據。

1 充分利用網絡數字服務平臺,深層次分析優秀作者群

科技期刊數字化過程管理為作者群的深層次數據分析提供了新的途徑和方法[2]。編輯部充分利用網絡數字服務平臺,通過中國知網的“引文數據庫”和“個刊影響力統計分析數據庫”模塊,定期對學報不同時間段的發文作者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具體包括作者評價指標統計、機構文獻被引情況統計、教授帶頭科研團隊文獻質量統計、重點學科專業地域統計、近年作者研究熱點分析、作者發文時間跨度分析等,旨在了解學報發文作者的學術層次、所處地域、研究方向、論文數量、質量以及發文軌跡等,為學報下一步擇選優秀作者群提供專業的數據支撐。

2 探討優秀作者群的發展規律,確定未來主攻的目標作者群

科技期刊應以明確的定位界定目標作者群,建立自己明確的學術定位和專業化特色,真正發揮科技期刊的引導作用[3]。根據學報的作者現狀,大致將優秀作者群分為三類:一類是科研團隊作者群,其特點是學科帶頭人牽頭、研究成果延續性強、文章產出量、引用率雙高;二是潛力型作者群,其特點是名校研究生群體、發文需求大、導師責任心強、文章有創新但寫作能力欠缺;三是專家轉化型作者群,其特點是小領域科研業務出眾、工程經驗豐富、中青年為主、行動力強、對學報信任度高。

3 針對三類優秀作者群的培養與發展策略探討

(1)科研團隊作者群的關鍵點在于“留住”。本刊要求編輯鎖定目標,持續關注科研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獎勵,對他們擅長的領域和該領域研究的熱點做到心中有數,并第一時間去函祝賀;積極關注并參加該領域的學術年會,主動約見作者深入交流,增強好感度和熟悉度;對作者所擅長的領域開設選題策劃或專欄,主動發送約稿函;設立分專業編輯責任制,每位編輯負責的科研團隊實時推送學報優秀論文、會議通知、編輯部資訊等。

(2)潛力型作者群在于“發現”。編輯部很注重對這一群體審稿專家的選取,借助優秀負責的審稿專家發現創新能力突出的研究生作者,平時做好登記、分析作者發文數據等工作;加強對該群體的服務和引導,通過規范寫稿范式、培養英文摘要撰寫能力等方式,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健全年度優秀論文評選機制,通過邀請作者參加學報主辦的學術會議、頒發優秀論文證書、給予物質獎勵,增加作者投稿的積極性;鎖定一些有專業特長的高?;蜓芯繖C構,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免費為有投稿意向的研究生群體推動期刊、講解論文撰寫技巧和格式等;實行“一對一”責任編輯制,每位作者由一位責任編輯與其建立聯系,方便第一時間與作者互動。

(3)專家轉化型作者群在于“挖掘”。編輯平時處理稿件時很注重審稿專家庫的健全和整理,對審稿效率高、意見詳盡到位的專家及時進行標注,以便選出最優秀的審稿專家隊伍;深入分析這些專家的科研能力、擅長領域、任職情況、年齡層次、審稿效率等,側重中青年審稿專家的挖掘工作;給予一定的編輯職務,比如專欄組稿人、專輯責任主編、年度優秀審稿專家、優秀論文評委會委員等,以增強專家的信任度和榮譽感;借助南京的學術會議舉辦一些見面會,將大家聚集到一起,針對某個學科熱點進行探討,有利于選題策劃的組稿。

4 編輯部作者隊伍建設的實踐

(1)對自由投稿作者的發掘與引導。對于博碩士研究生論文,編輯部一般會要求作者將導師列為通訊作者,以增加導師的責任意識,監督作者迅速在退修過程中達到編輯的要求。遇到寫作水平較弱的作者,為使作者快速領會編輯的意圖,編輯會不厭其煩地在每個校次的稿件上改動得很詳細,并將掃描件發給作者參考,以此引導作者提高寫作技能。對有獨到專業見解、立意新穎的論文,編輯會加快處理進度,酌情考慮優先出版,并一直關注該作者的學術動態,與他保持有效的聯系,直至將他發展為固定作者。

(2)組織會議??齼炐阕髡呷?。編輯部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與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分專題、有計劃、有重點地策劃選題,組織出版專輯和???0余本,發表論文600余篇。同時,緊扣實時災害熱點,開辟了“汶川地震科學考察與研究”等專欄,發表了一批汶川地震等方面的優秀論文,服務于社會和經濟建設。很多研究成果榮獲了國家級、省部級、市廳級等科技進步獎及行業協會等優秀學術論文獎。

(3)創造高端學術平臺加強學報與作者的凝聚力。2011年開始,每兩年一屆的“全國防災減災工程學術會議”系列會議,是學報主編歐進萍院士和編委會著力打造的品牌年會。該系列會議匯聚了防災減災工程領域的頂尖專家,是多學科交流的學術平臺,也是學報創新發展的一個重要平臺。在會上,編輯部通過發送宣傳手冊、頒發優秀論文獎勵證書、約見面談等方式,加深了與作者的學術交流,增強了彼此的好感度。同時,每次會議的承辦方也給學報帶來新的科研力量,從而形成良性循環,使學報的作者隊伍愈發壯大,凝聚力更強。

參考文獻

[1] 趙中波.科技期刊應重視發現與培育核心作者——以《有色金屬科學與工程》為例[J].編輯學報,2018,30(1):74-76.

[2] 王爽娟.網絡環境中科技期刊作者群深層次數據分析方法及其意義[J].編輯學報,2013,25(1):15-17.

[3] 張冬冬,郝拉娣.立足行業特點 根據社會需求 拓展期刊功能——以《大連海洋大學學報》為例[J].編輯學報,2016,28(6):587-589.

猜你喜歡
發展策略分類實踐
按需分類
教你一招:數的分類
說說分類那些事
體育旅游產業的特征及發展策略探討
在線視頻用戶付費的商業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識,促進學生體育競技能力發展
淺談我國電視真人秀節目存在的問題及發展策略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生物專業師范生教學實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