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應用

2018-03-11 08:40陳秉超
神州·下旬刊 2018年2期
關鍵詞:情感教育道德與法治初中

陳秉超

摘要:道德和法治是構建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兩大法寶,法治是社會得以正常運行的保障,道德是對人們基本生活實踐的約束,為法治社會的實現保駕護航。初中階段正是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道德與法治課堂的開設告知學生什么可為,什么不可為,規范學生的思想道德和行為舉止,有助于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更為以后的人生發展提供了正確的引導。而情感教育在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應用,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更新,更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關鍵詞:情感教育;初中;道德與法治

從小學步入初中是學生成長的一個階段,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很容易出現叛逆心理,這個時期對學生思想和心理上的引導教育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016年教育機構將《思想品德》教材更名為《道德與法治》,也是可以看到國家對這一問題的重視。把情感教育引入道德與法治的課堂,要求教師拋棄傳統的灌輸式教育模式,教學內容要結合生活實際、貼近學生生活,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發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讓學生產生思想情感共鳴,從而內在的認識到道德與法治的重要意義,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為以后人生健康發展做好鋪墊。

一、情感教育對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意義

情感教育是一種特殊的教育方式,是人與人的交流,是情感的交流。道德與法治在于順應時代發展,培養學生健康的思想道德,促進社會和諧發展。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是思想建設課程,不是側重讓學生掌握書本知識,更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品德。傳統的教育模式中教師經常采用填鴨式授課模式,為了應試而教學,學生們對于通篇大論的內容根本理解不了,在思想上更認識不到道德與法治的意義,這種教育方式不僅影響了師生關系,而且教學目標也沒有達到。情感教育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生活和學習中,關注他們的思想情感、行為舉止,以平等的姿態和學生相處,由以往的批評教育改成心理輔導,多鼓勵學生,幫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通過情感教育引入課堂,可以讓學生發揮主體作用,增加他們的課堂參與度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強化了課堂學習的效果,培養的學生核心素質,使道德和法治教學目的得以實現。

二、情感教育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應用的措施

1.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

在培育學生道德與法制觀念中,教師起到表率的作用,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思想行為。傳統教學觀念中,很多教師往往注重成績良好的學生,對于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是帶著有色眼鏡看待的,忽略了對學生情感的教育,這種教學思想對學生產生的負面心理影響不容忽視,嚴重阻礙了教育事業的發展。情感教育在道德與法治中的應用,需要教師從自身做起,改變應試教育模式下產生的這種衡量學生的標準,學業與思想道德建設并重,多方位的評價學生。只有從根本上引入情感教育,教師才可以引導學生正確的審視自己,讓學生從心理上培養自尊自信,建立健康的思想模式。

2.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構建和諧課題氛圍

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系和教學內容達到的效果是正比關聯的。如果學生很喜歡某位教師,對教師所教授的課程,也會用心去學;相反如果師生之間關系不融洽,不僅學生的這課成績也不會太理想,產生厭學心理,甚至會產生錯誤的三觀。初中的學生正處青春期,心理上會有相應的變化,很容易產生逆反心理,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學生學習和健康思想的形成,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在學習和生活中,教師要營造和學生平等相處的模式,融入學生中,對學生多進行鼓勵,尤其對于問題學生更是要耐心的進行心理輔導,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心,進而尊師重教。情感教育在道德與法治中的應用不僅可以緩解緊張的師生關系,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還可以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3.豐富教學方式,激發學習熱情

道德與法制中的抽象概念很多,學生難以理解,課堂教學呈現出死氣沉沉的氛圍,所以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參與度降低,和構建學生素質教育背道而馳。教學過程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可以運用多媒體影音工具授課,通過觀看歷史紀錄片、時事新聞等,把書本知識通過真實的案例生動形象的講解給學生,在情感上打動學生。

課堂授課中,教師也可以就某一熱點問題,讓學生自己組織,進行課堂小品表演或者展開課堂討論,之后教師進行適當的觀點指導,增加學生課堂參與度,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將情感教育帶入到教學中,通過真實的場景教學,借景生情,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在情感思想上達到共鳴,使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效益最大化。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青少年身體和心理健康發展至關重要,道德與法治教育刻不容緩。通過道德與法治課程,給學生普法,讓學生懂法,守法,用法,用法律保護自己。情感教學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應用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道德與法制的課程中,培養健康的思想道德觀念,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關、價值觀。在實施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各種問題,教師要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思想品德課學生評價研究[D].支仕澤.湖南師范大學 2014

[2]思想品德課和諧師生關系建立中的問題及解決策略[D].趙利飛.河北師范大學 2016

[3]快樂課堂 快樂飛翔[J].杜月英.教育教學論壇.2011(22)

[4]新課標下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運用[J].孫偉.中國校外教育.2017(02)

猜你喜歡
情感教育道德與法治初中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低年級教材解讀
淺談情感教育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對策探討
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研究
初中物理“問題—發現”式課堂的實踐與思考
共情教學模式在科學課堂的構建與實施研究
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素質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學管理目標研究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中小學推出《道德與法治》課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