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磐安榧樹不同類型種實性狀比較研究

2018-03-13 02:56陳紅星張蘇炯張國安胡達飛姚小華喻衛武
浙江林業科技 2018年6期
關鍵詞:香榧橫徑丁香

陳紅星,張蘇炯,張國安,胡達飛,姚小華,喻衛武

?

磐安榧樹不同類型種實性狀比較研究

陳紅星1,張蘇炯1,張國安1,胡達飛2,姚小華3,喻衛武4

(1. 磐安縣林業局,浙江 磐安 322300;2. 磐安縣尚湖鎮林業站,浙江 磐安 322303; 3. 中國林科院 亞熱帶林業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1400;4. 浙江農林大學,浙江 杭州 311300)

2016年9月在浙江省磐安縣采集榧樹的長香榧、丁香榧等11個自然類型及香榧‘Merrillii’種實,對其形態學特征進行比較研究。結果表明,不同類型及香榧間鮮單實質量等16個種實性狀指標方差分析均存在極顯著的差異(α= 0.01)。各種實性狀中,變異最大的性狀是單個種實(種核、種仁)質量,其次是核形指數、種形指數、假種皮厚,變異最小的是出核率、出仁率、種核橫徑、種實橫徑。物種變異豐富度最大的是褐核香榧,其次是小丁香,最小的是丁香榧、甜丁香、大丁香。

榧樹;類型;種實性狀;變異;磐安縣

榧樹屬紅豆杉科Taxaceae榧樹屬植物,其栽培變種香榧‘Merrillii是我國特有的珍貴經濟樹種,榧子是著名的干果。我國東南地區是榧樹屬植物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其中尤以浙江出產最多,浙江省集中產于諸暨、嵊州、東陽、磐安、紹興等地[1]。浙江省磐安縣香榧栽培歷史悠久、資源豐富,境內的玉山區域是我國香榧最早的發源地,至今已有1 300多年的栽培歷史,全縣僅香榧和榧樹古樹就保存有3 700多株,經長期自然雜交、演變,性狀變異復雜、多樣,種質資源非常豐富[2]。浙江省近幾年選育了十多個良種,但總體來說還處于初始階段,而磐安縣擁有豐富的香榧和榧樹優質資源,研究利用卻很少。本研究從選優的角度出發,以磐安縣廣泛栽培的香榧為對照,對榧樹中品質較好的自然類型早熟香榧、長香榧、特長榧、彎長榧、丁香榧、甜丁香、大丁香、小丁香、多眼香榧、褐核香榧、小香榧(計11個自然類型,其名稱都是根據當地俗稱)種實性狀進行了比較研究,以期能夠詳細地了解不同類型種實性狀的特征和差異,為進一步開展榧樹良種選育奠定基礎。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采集

磐安地處浙江中部,120°17′ ~ 120°47′ E,28°49′ ~ 29°19′ N,以中低山為主的純山區縣。氣候為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6.1℃,極端最高氣溫40℃,極端最低氣溫-15.2℃,≥10℃年積溫5 030℃,無霜期236 d,年平均降水量1 445.8 mm,年平均相對濕度77%。香榧和榧樹主要分布在磐安中部至東北部,包括玉山鎮、尖山鎮、尚湖鎮、九和鄉、窈川鄉、雙溪鄉、安文街道、大盤鎮等,自然生長多處在村莊附近的山腳緩坡、山間谷地,垂直分布位于海拔200 ~ 800 m之間。全縣現有百年以上的香榧和榧樹古樹3 700多株,新種植香榧面積2 330 hm,年產榧蒲3 200 t,產值2.3億元,香榧已成為山區林農增收致富的主要產業,香榧基地正朝規?;?、集約化、標準化穩步發展。磐安香榧和榧樹中,面積、產量最多的是香榧,約占95%,其次是長香榧,約占4%,其余10個榧樹類型栽植數量很少、產量極低,處于未開發利用狀態。

榧樹各類型及香榧的種實樣品采自磐安縣安文街道、大盤鎮、尚湖鎮、玉山鎮等香榧主產地,共采集了12個種類的種實,各樣品產地見表1。采樣方法為每個類型選取代表性單株1 ~ 4株,樣株古樹樹齡均為百年以上,子代幼樹為10 ~ 30 a,共計選取樣株21株,其中古樹16株、子代幼樹5株。于種實成熟期(2016年9月),每株隨機采摘1 kg成熟鮮種實作為樣品,隨機取30個種實用于種實質量、大小等指標測定,其余樣品用于種仁含油率、脂肪酸組成等指標測定。

表1 各類型及香榧樣品產地

1.2 測定內容與方法

測定內容:鮮單實質量、種實縱徑、種實橫徑、種形指數(種實縱徑/種實橫徑)、鮮單核質量、種核縱徑、種核橫徑、核形指數(種核縱徑/種核橫徑)、干單實質量、干單核質量、干單仁質量、鮮出核率、干出核率、干核出仁率、假種皮厚、核殼厚、每千克鮮種實個數及種仁含油率、蛋白質含量、總糖含量、油脂脂肪酸組成共21個種實性狀指標。種實縱徑、種實橫徑、種核縱徑、種核橫徑、假種皮厚、核殼厚用精度為0.02 mm的游標卡尺測定,種實橫徑、種核橫徑均測量種實(核)中部橫斷面的直徑作為橫徑,假種皮厚、核殼厚均量測種實(核)中部假種皮、核殼的厚度;種實、種核、種仁單個質量用電子天平測定,精度0.1 g;種實、種核、種仁干質量測定,置80℃烘箱烘至恒重(16 ~ 18 h),冷卻后測定;每千克鮮種實個數為根據取樣的1 kg種實總個數和精準總質量換算后求得;種仁品質指標委托國家林業局經濟林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杭州)測定:含油率依據GB/T 5009.6-2003《食品中脂肪的測定》測定,蛋白質含量依據GB 5009.5-201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測定,總糖含量依據NY/T1278-2007《蔬菜及其制品中可溶性糖的測定銅還原碘量法》測定,脂肪酸組成依據GBT17376-2008《動植物油脂脂肪酸甲酯制備》、GBT17377-2008《動植物油脂脂肪酸甲脂的氣相色譜分析》測定,測定時間為2016年11月。

1.3 數據處理

數據輸入匯總采用Microsoft Excel,方差分析、多重比較(Scheffe法)、相關性分析(Pearson相關性)采用SPSS 22統計分析軟件進行分析[3]。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類型種實性狀的變異特征

從表2不同類型及香榧間種實性狀的方差分析[4-5]結果可以看出,11個類型及香榧間種實的鮮單實質量、鮮單核質量、鮮出核率、種實縱徑、種實橫徑、種形指數、種核縱徑、種核橫徑、核形指數、干單實質量、干單核質量、干單仁質量、干出核率、干核出仁率、假種皮厚、核殼厚等16個性狀指標均存在極顯著的差異(α=0.01)。

表2 不同類型及香榧間種實性狀的方差分析

注:**表示α=0.01水平上差異極顯著。

2.1.1 單個種實和種核鮮質量變異分析 從表3可知,鮮單實質量總平均7.8 g,不同類型及香榧間平均變幅為4.6 ~ 10.8 g;最大的是多眼香榧,為10.8 g;其次較大的是大丁香、褐核香榧、香榧,分別為9.8,9.5,9.4 g;最小的是小香榧、小丁香,分別為6.2,4.6 g;除多眼香榧、大丁香、褐核香榧比香榧大外,其余類型均比香榧小。通過多重比較可看出,鮮單實質量多眼香榧、大丁香、褐核香榧兩兩之間差異不顯著;除大丁香、褐核香榧、丁香榧與香榧間差異不顯著外,其余類型與香榧都存在顯著差異(α=0.05);小丁香與其它所有類型都存在顯著差異(α=0.05)。類型內鮮單實質量變異,不同類型及香榧間變異系數()幅度為9.80% ~ 22.30%;最大的是褐核香榧,為22.30%;較大的是小丁香、小香榧,分別為19.55%,18.53%;最小的是多眼香榧,僅9.80%,早熟香榧、丁香榧的也比較小,分別是10.72%,10.66%。

表3 不同類型及香榧種實各性狀的均值、標準差、變異系數及多重比較

注:表中均值欄數值后有一個相同標記字母的表示在α=0.05水平上差異不顯著,不同字母的表示在α=0.05水平上差異顯著。

從表3可知,鮮單核質量總平均2.81 g,不同類型及香榧間平均變幅為1.80 ~ 3.93 g;最大的是多眼香榧、大丁香,分別為3.93,3.65 g;其次較大的是褐核香榧、香榧、丁香榧,分別為3.24,3.20,3.18 g;最小的是小丁香、小香榧,分別為1.86,1.80 g;早熟香榧、長香榧類、甜丁香的鮮單核質量屬中等大小,為2.52 ~ 2.75 g;除多眼香榧、大丁香、褐核香榧比香榧大外,其余類型均比香榧小。通過多重比較可看出,鮮單核質量多眼香榧與大丁香、小丁香與小香榧之間差異不顯著,長香榧、特長榧、彎長榧、早熟香榧、甜丁香彼此間差異不顯著;除褐核香榧、丁香榧與香榧差異不顯著(α=0.05)外,其余類型與香榧均存在顯著的差異(α=0.05)。類型內鮮單核質量變異,不同類型及香榧間變異系數幅度為8.42% ~ 23.04%;變異系數最大的是褐核香榧,為23.04%;其次較大的是彎長榧,為21.14%,小丁香、小香榧變異系數也較大,分別為18.48%,17.08%;最小的是丁香榧,僅8.42%,早熟香榧、多眼香榧的變異系數也比較小,分別為11.55%,11.04%。

2.1.2 種實縱橫徑變異分析 從表3可知,種實縱徑總平均3.36 cm,不同類型及香榧間平均變幅為2.42 ~ 3.78 cm;最大的是彎長榧、特長榧,為3.78 cm;其次較大的是多眼香榧、大丁香、長香榧,分別為3.74,3.74,3.62 cm;最小的是小香榧、小丁香,分別為2.64,2.42 cm;長香榧、特長榧、彎長榧、大丁香、多眼香榧的種實縱徑均比香榧長,其余類型均比香榧短。通過多重比較可看出,種實縱徑長香榧、彎長榧、多眼香榧、大丁香相互間差異不顯著,甜丁香與小香榧差異不顯著;香榧與褐核香榧差異不顯著,但與其它所有類型都存在顯著差異(α=0.05);小丁香與其它所有類型均存在顯著的差異(α=0.05)。類型內種實縱徑變異,不同類型及香榧間變異系數幅度為4.29% ~ 7.62%;變異系數最大的是小丁香,為7.62%;其次較大的是褐核香榧、小香榧,分別為7.57%,7.25%;最小的是丁香榧、多眼香榧,分別為4.53%,4.29%;長香榧、特長榧、彎長榧、香榧、早熟香榧、甜丁香變異系數屬中等。

從表3可知,種實橫徑總平均1.96 cm,不同類型及香榧間平均變幅為1.73 ~ 2.28 cm;最大的是多眼香榧,為2.28 cm;其次較大的是褐核香榧、丁香榧、香榧、大丁香,分別為2.21,2.17,2.16,2.13 cm;最小的是小丁香、特長榧、長香榧,分別為1.76,1.75,1.73 cm;除多眼香榧、褐核香榧、丁香榧比香榧大外,其余類型均比香榧小。通過多重比較可看出,種實橫徑多眼香榧、褐核香榧、香榧、丁香榧、大丁香相互間差異不顯著;小丁香、長香榧、特長榧、彎長榧彼此間差異不顯著;早熟香榧、長香榧、特長榧、彎長榧、甜丁香、小丁香、小香榧與香榧存在顯著的差異(α=0.05)。類型內種實橫徑變異,不同類型及香榧間變異系數幅度為4.07% ~ 7.40%;變異系數最大的是褐核香榧,為7.40%;其次較大的是長香榧、小丁香,分別為7.25%,7.17%;最小的是丁香榧,為4.07%,多眼香榧、大丁香的變異系數也比較小,分別為4.81%,4.42%。

2.1.3 種核縱橫徑的變異分析 從表3可知,種核縱徑總平均3.14 cm,不同類型及香榧間平均變幅為2.19 ~ 3.63 cm;最大的是特長榧,為3.63 cm;其次較大的是大丁香、彎長榧,分別為3.57,3.55 cm;最小的是小香榧、小丁香,分別為2.36,2.19 cm;長香榧、特長榧、彎長榧、大丁香、多眼香榧的種核縱徑均比香榧長,其余均比香榧短。通過多重比較可看出,種核縱徑特長榧、彎長榧、大丁香相互間差異不顯著,早熟香榧、褐核香榧、丁香榧彼此間差異不顯著,甜丁香與小香榧差異不顯著;香榧與其余類型均存在顯著的差異(α=0.05),小丁香與其它所有類型都存在顯著的差異(α=0.05)。類型內種核縱徑變異,不同類型及香榧間變異系數幅度為4.24% ~ 8.65%;變異系數最大的是小丁香,為8.65%;其次較大的是彎長榧、褐核香榧,分別為7.87%,7.8%;最小的是丁香榧、多眼香榧,分別為4.94%,4.24%;大丁香、早熟香榧的變異系數也比較小,均為5.93%;除小丁香、彎長榧、褐核香榧的變異系數比香榧大外,其余類型均比香榧小。

從表3可知,種核橫徑總平均1.3 cm,不同類型及香榧間平均變幅為1.14 ~ 1.49 cm;最大的是多眼香榧,為1.49 cm;其次較大的是大丁香、褐核香榧,分別為1.46,1.45 cm;最小的是彎長榧,為1.14 cm,特長榧、長香榧也比較小,分別為1.19,1.18 cm;多眼香榧、大丁香、褐核香榧、丁香榧的種核橫徑均比香榧大,而長香榧、特長榧、彎長榧、小香榧、小丁香、早熟香榧都比香榧小。通過多重比較可看出,種核橫徑多眼香榧、大丁香、褐核香榧、丁香榧、香榧、甜丁香彼此間差異不顯著(α=0.05);長香榧、特長榧、彎長榧、小丁香、小香榧相互間差異不顯著(α=0.05),但與香榧均存在顯著的差異(α=0.05)。類型內種實橫徑變異,不同類型及香榧間變異系數幅度為3.75% ~ 9.77%;變異系數最大的是褐核香榧,為9.77%;其次較大的是彎長榧、香榧,分別為8.57%,8.48%;最小的是丁香榧,為3.75%;除褐核香榧、彎長榧變異系數比香榧大外,其余類型都比香榧小。

2.1.4 種形與核形指數的變異分析 從表3可知,種形指數總平均1.74,不同類型及香榧間平均變幅為1.37 ~ 2.17;最大的是特長榧,為2.17;其次較大的是長香榧、彎長榧,分別為2.10,2.05;最小的是甜丁香、小丁香、小香榧,均為1.37;長香榧、特長榧、彎長榧、大丁香、多眼香榧的種形指數均比香榧、早熟香榧大,其余類型都比香榧、早熟香榧小。通過多重比較可看出,種形指數褐核香榧、丁香榧、甜丁香、小丁香、小香榧彼此間差異不顯著(α=0.05);長香榧、特長榧、彎長榧、大丁香、甜丁香、小丁香、小香榧與香榧均存在顯著的差異(α=0.05)。類型內種形指數變異,不同類型及香榧間變異系數幅度為4.54% ~ 8.68%;變異系數最大的是長香榧,為8.68%;其次較大的是香榧、早熟香榧,分別為8.37%,7.03%;最小的是大丁香、彎長榧,分別為5.01%,4.54%;除長香榧比香榧大外,其余類型變異系數都比香榧小。

從表3可知,核形指數總平均2.45,不同類型及香榧間平均變幅為1.77 ~ 3.11;最大的是彎長榧,為3.11;其次較大的是特長榧、長香榧,分別為3.07,2.95;最小的是甜丁香、小丁香,分別為1.81,1.77;長香榧、特長榧、彎長榧、大丁香、多眼香榧的核形指數均比香榧大,其余類型都比香榧小。通過多重比較可看出,核形指數長香榧、特長榧、彎長榧彼此間差異不顯著,但與其它所有類型都存在顯著的差異(α=0.05);大丁香、多眼香榧、早熟香榧、褐核香榧與香榧差異不顯著(α=0.05),其余類型與香榧存在顯著的差異(α=0.05)。類型內核形指數變異,不同類型及香榧間變異系數幅度為5.63% ~ 11.28%;變異系數最大的是香榧,為11.28%;其次較大的是褐核香榧,為10.45%;最小的是丁香榧,為5.63%;大丁香、多眼香榧的變異系數也比較小,分別為6.33%,6.18%;所有類型核形指數的變異系數都比香榧小。

2.1.5 干單實質量、單核質量與單仁質量變異分析 從表3可知,干單實質量總平均2.62 g,不同類型及香榧間平均變幅為1.69 ~ 3.61 g;最大的是多眼香榧,為3.61 g;其次較大的是大丁香、香榧、褐核香榧,分別為3.45,3.07,2.93 g;最小的是小香榧、小丁香,分別為1.93,1.69 g;除多眼香榧、大丁香比香榧重外,其余類型都比香榧輕。通過多重比較可看出,干單實質量多眼香榧與大丁香、甜丁香與小香榧之間差異不顯著;除早熟香榧、褐核香榧、彎長榧與香榧間差異不顯著外,其余類型與香榧都存在顯著差異(α=0.05);小丁香與其它所有類型都存在顯著差異(α=0.05)。類型內干單實質量變異,不同類型及香榧間變異系數幅度為9.33% ~ 23.48%;變異系數最大的是褐核香榧,為23.48%;其次較大的是小丁香、特長榧,分別為19.67%,18.79%;最小的是丁香榧,僅9.33%,大丁香、多眼香榧的變異系數也比較小,分別為10.62%,10.25%。

從表3可知,干單核質量總平均1.79 g,不同類型及香榧間平均變幅為1.20 ~ 2.42 g;最大的是多眼香榧、大丁香,分別為2.42,2.34 g;其次較大的是香榧、褐核香榧,分別為2.05,1.95 g;最小的是小香榧、小丁香,分別為1.22g、1.20 g;早熟香榧、長香榧、特長榧、彎長榧、甜丁香的干單核質量屬中等大小,為1.63 ~ 1.79 g;除多眼香榧、大丁香比香榧重外,其余類型都比香榧輕。通過多重比較可看出,干單核質量多眼香榧與大丁香、小香榧與小丁香差異不顯著,長香榧、特長榧、彎長榧、早熟香榧、甜丁香彼此間差異不顯著;除褐核香榧、丁香榧與香榧差異不顯著外,其余類型與香榧都存在顯著的差異(α=0.05)。類型內干單核質量變異,不同類型及香榧間變異系數幅度為9.36% ~ 26.06%;變異系數最大的是褐核香榧,為26.06%;其次較大的是彎長榧、小丁香,分別為20.25%,19.82%;最小的是丁香榧,僅9.36%;早熟香榧、多眼香榧的變異系數也比較小,分別為11.08%,10.38%。

從表3可知,干單仁質量總平均1.22 g,不同類型及香榧間平均變幅為0.82 ~ 1.61 g;最大的是多眼香榧,為1.61 g;其次較大的是丁香榧、大丁香,分別為1.48,1.47 g;最小的是小丁香、小香榧,分別為0.85,0.82 g;除多眼香榧、丁香榧、大丁香的干單仁重比香榧大外,其余類型都比香榧小。通過多重比較可看出,干單仁重多眼香榧、丁香榧、大丁香三者間差異不顯著,長香榧、特長榧、彎長榧、早熟香榧、甜丁香彼此間差異不顯著;小香榧與小丁香之間差異不顯著,但兩者與其它所有類型間都存在顯著的差異(α=0.05)。類型內干單仁質量變異,不同類型及香榧間變異系數幅度為9.12% ~ 27.14%;變異系數最大的是褐核香榧,為27.14%;其次較大的是彎長榧、小丁香,分別為23.31%,20.58%;最小的是多眼香榧、丁香榧,分別為9.28%,9.12%。

2.1.6 干鮮出核率的變異分析 從表3可知,鮮出核率總平均36.24%,不同類型及香榧間平均變幅為29.22% ~ 40.24%;最大的是甜丁香、小丁香,分別為40.24%,40.20%;其次較大的是特長榧、長香榧、大丁香,分別為37.46%,37.13%,37.12%;最小的是彎長榧、小香榧,分別為32.87%,29.22%;除彎長榧、小香榧的鮮出核率比香榧小外,其余類型都比香榧大。通過多重比較可看出,鮮出核率小香榧與其它所有類型都存在顯著的差異(α=0.05);甜丁香與小丁香差異不顯著,但與其余所有類型都存在顯著的差異(α=0.05);香榧、早熟香榧、褐核香榧、多眼香榧、彎長榧彼此差異不顯著。類型內鮮出核率變異,不同類型及香榧間變異系數幅度為5.34% ~ 12.79%;變異系數最大的是褐核香榧,為12.79%;其次較大的是長香榧、小香榧,分別為10.87%,10.50%;最小的是小丁香、多眼香榧,分別為6.06%,5.34%;褐核香榧、長香榧、小香榧、特長榧、彎長榧的變異系數比香榧大,其余類型變異系數比香榧小。

從表3可知,干出核率總平均68.41%,不同類型及香榧間平均變幅為63.56% ~ 72.92%;最大的是丁香榧、甜丁香、小丁香,分別為72.92%,71.80%,71.09%;其次較大的是特長榧、長香榧,分別為70.40%,70.24%;最小的是彎長榧、小香榧、早熟香榧,分別為63.56%,63.78%,63.83%;除彎長榧、小香榧、早熟香榧、褐核香榧的干出核率比香榧小外,其余類型均比香榧大。通過多重比較可看出,干出核率丁香榧、甜丁香、小丁香、長香榧、特長榧彼此間差異不顯著,且數值均較大;大丁香、多眼香榧、香榧、褐核香榧四者間彼此差異不顯著。類型內干出核率變異,不同類型及香榧間變異系數幅度為2.82% ~ 8.47%;變異系數最大的是褐核香榧,為8.47%;其次較大的是特長榧、早熟香榧,分別為7.36%,6.93%;最小的是多眼香榧,僅為2.82%;大丁香、丁香榧的變異系數也比較小,分別為3.67%,3.50%。

2.1.7 干核出仁率變異分析 從表3可知,干核出仁率總平均68.25%,不同類型及香榧間平均變幅為62.97% ~ 78.36%;最大的是丁香榧,為78.36%;其次較大的是小丁香、彎長榧、長香榧,分別為71.02%,70.12%,69.08%;最小的是大丁香,為62.97%;丁香榧、小丁香、長香榧、彎長榧的干核出仁率均比香榧大,其余類型均比香榧小。通過多重比較可看出,干出仁率丁香榧與其它所有類型存在顯著的差異(α=0.05),大丁香與其它所有類型存在顯著的差異(α=0.05);除丁香榧、大丁香外,其余類型彼此間差異不顯著。類型內干核出仁率變異,不同類型及香榧間變異系數幅度為3.38% ~ 8.48%;變異系數最大的是香榧,為8.48%;其次較大的是褐核香榧,為7.97%;最小的是多眼香榧、丁香榧,分別為3.58%,3.38%;長香榧的變異系數也比較小,為4.61%;所有類型的變異系數均比香榧低。

2.1.8 假種皮厚與種核殼厚的變異分析 從表3可知,假種皮厚總平均0.33 cm,不同類型及香榧間平均變幅為0.25 ~ 0.41 cm;最大的是大丁香,為0.41 cm;其次較大的是香榧、彎長榧、褐核香榧,分別為0.38,0.37,0.37 cm;最小的是甜丁香、小丁香,均為0.25 cm;除大丁香外,其余類型的假種皮厚均比香榧小。通過多重比較可看出,假種皮厚香榧、大丁香、彎長榧、褐核香榧彼此差異不顯著,多眼香榧、長香榧、特長榧、小香榧、丁香榧彼此差異不顯著;甜丁香與小丁香差異不顯著,但兩者與其它所有類型均存在顯著的差異(α=0.05)。類型內假種皮厚變異,不同類型及香榧間變異系數幅度為8.25% ~ 20.31%;變異系數最大的是多眼香榧,為20.31%;其次較大的是香榧、特長榧,分別為18.20%,18.05%;最小的是大丁香,為8.25%;除多眼香榧外,其余類型的變異系數均比香榧低。

從表3可知,種殼厚總平均0.08 cm,不同類型及香榧間平均變幅為0.06 ~ 0.09 cm,不同類型差異不大;最大的是香榧、早熟香榧,均為0.09 cm;最小的是小丁香,為0.06 cm;除早熟香榧外,其余類型的種殼厚均比香榧小。通過多重比較可看出,種殼厚香榧、早熟香榧、大丁香、多眼香榧彼此差異不顯著,甜丁香、褐核香榧、小香榧、彎長榧、丁香榧彼此差異不顯著;小丁香與其它所有類型均存在顯著的差異(α=0.05)。類型內種殼厚變異,不同類型及香榧間變異系數幅度為11.42% ~ 26.90%;變異系數最大的是褐核香榧,為26.90%;最小的是小香榧、多眼香榧,分別為11.66%,11.42%;彎長榧、特長榧、早熟香榧的變異系數也比較小,分別為12.66%,12.56%,12.07%。

2.1.9 鮮種實每千克個數的變異分析 從表4可知,鮮種實個數不同類型及香榧間變幅為110 ~ 229個·kg-1,類型間變異較大,最多的是最少的2.08倍,數值越小,說明種實個體越大;個數最少的是大丁香、多眼香榧,均為110個·kg-1;其次較少的是香榧、褐核香榧,均為113個·kg-1;最多的是小丁香,為229個·kg-1;除大丁香、多眼香榧、褐核香榧外,其余類型的鮮種實每千克個數均比香榧多。

表4 各類型及香榧鮮種實每千克個數、變異豐富度、成熟期、種仁品質指標

2.1.10 種仁品質指標的比較分析 表4列出了各類型及香榧種仁的含油率、蛋白質含量、總糖含量、脂肪酸組成(空白項為未測定),從表4可看出:含油率在已測定的7個種類中,最高的是彎長榧,為49.51%,最低的是多眼香榧、大丁香,分別為36.65%,41.24%,長香榧、彎長榧、特長榧含油率與香榧相近,且都比較高。種仁油脂脂肪酸組成:所有類型及香榧均是油酸、亞油酸的比例最高,除多眼香榧、小香榧比例最大的是油酸,其余類型及香榧比例最大的均是亞油酸。小香榧、早熟香榧、大丁香、多眼香榧、褐核香榧、甜丁香油酸比例比香榧的高,彎長榧、長香榧、特長榧、丁香榧、小丁香亞油酸比例比香榧的高。

2.2 種實不同性狀變異程度的差異

從表3各性狀的總變異系數可看出,變異程度最大的性狀是鮮單實質量,變異系數為23.70%;其次較大的性狀依次是干單實質量、鮮單核質量、干單仁質量、干單核質量、核形指數、假種皮厚、種形指數,變異系數分別為23.13%,23.00%,22.34%,21.93%,21.31%,20.63%,19.27%;變異程度最小的是干出核率、干核出仁率,變異系數分別為6.98%,7.38%;鮮出核率、種核橫徑、種實橫徑的變異程度也比較小,變異系數分別為11.48%,11.52%,11.77%。由此可見,在種實各性狀中,變異最大的性狀是單個種實(種核、種仁)質量,其次是核形指數、種形指數、假種皮厚,變異最小的是出核率、出仁率、種核橫徑、種實橫徑。

2.3 各類型及香榧變異的豐富度

根據李正紅[6]等的方法,將物種各性狀變異系數按大小排序,以前3位變異系數所占性狀數作為物種變異豐富度的評價指標,從表4各類型及香榧變異豐富度數據可以看出:在全部調查的16個種實性狀中,褐核香榧有14個性狀的變異系數位列前3,說明其變異最為豐富;其次變異較豐富的是小丁香,所占性狀有10個;香榧、長香榧、彎長榧,所占性狀為5個,變異程度中等;特長榧、小香榧,所占性狀為3個,早熟香榧所占性狀為2個、多眼香榧所占性狀1個,變異程度相對較??;變異最小的是丁香榧、甜丁香、大丁香,所占性狀為0個。

2.4 不同類型及香榧種實成熟期比較

表4列出了各調查類型及香榧種實的成熟期,早熟香榧成熟期為8月底,比香榧的成熟時間約早7 d;長香榧、特長榧、彎長榧成熟期與香榧相同,同為9月上旬;其余類型成熟期比香榧、長香榧要遲,大丁香、多眼香榧、小丁香、小香榧成熟期為9月中旬,丁香榧、甜丁香成熟期為9月下旬。

2.5 性狀間的相關性分析

2.5.1 種實性狀間的相關性分析 從表5可看出,以取樣調查的榧樹各類型及香榧的全部630個種實為樣本進行種實性狀相關性分析,結果表明榧樹種實鮮單實質量與種實縱徑、種實橫徑、假種皮厚存在極顯著(α=0.01)的正相關關系,與種形指數存在顯著(α=0.05)的負相關關系;假種皮厚與種實縱徑、種實橫徑、種形指數存在極顯著(α=0.01)的正相關關系,即隨著種實縱徑、橫徑的增大,假種皮厚也隨之增大;種實鮮出核率與鮮單實質量、種實縱徑、種實橫徑、假種皮厚存在極顯著(α=0.01)的負相關關系。

2.5.2 種核性狀間的相關性分析 從表5可看出,榧樹種核鮮單核質量與種核縱徑、種核橫徑、種核殼厚存在極顯著(α=0.01)的正相關關系,與核形指數相關性不顯著;種核殼厚與種核縱徑、種核橫徑、核形指數存在極顯著(α=0.01)的正相關關系;種核縱徑與種核橫徑存在極顯著(α=0.01)的負相關關系;種核干出仁率與種核殼厚、核形指數存在極顯著(α=0.01)的負相關關系,與種核縱徑存在顯著(α=0.05)的負相關關系,與種核橫徑相關性不顯著。

表5 榧樹種實(核)性狀間的相關性分析

注:**表示在0.01水平上相關性極顯著,*表示在0.05水平上相關性顯著。

3 結論與討論

(1)磐安榧樹不同類型及香榧間種實各性狀方差分析均存在極顯著的差異(α=0.01),表明磐安榧樹種內種實性狀的變異是很豐富的,這一結論也進一步證實黎章矩、戴文圣等在《中國香榧》一書中描述的“榧樹種內性狀變異是極其復雜的”[7],同時也說明磐安榧樹資源異質性強,獲得優良種質資源的可能性很大。

(2)榧樹種實各性狀中,變異最大的性狀是單個種實、種核、種仁質量,其次是核形指數、種形指數、假種皮厚,變異最小的是出核率、出仁率、種核橫徑、種實橫徑,這說明從種實質量、形狀、假種皮厚等變異較大的指標進一步開展良種選育可取得更好的結果。

(3)磐安榧樹大種實型的有多眼香榧、大丁香、褐核香榧、香榧,鮮單實質量平均9.4 ~ 10.8 g、干單實質量平均2.9 ~ 3.6 g;中種實型的有長香榧、特長榧、彎長榧、早熟香榧、丁香榧、甜丁香,鮮單實質量平均6.7 ~ 8.6 g、干單實質量平均2.3 ~ 2.8 g;小種實型的是小丁香、小香榧,鮮單實質量平均4.6 ~ 6.2 g、干單實質量平均1.7 ~ 1.9 g。

磐安榧樹大種核型的有多眼香榧、大丁香、褐核香榧、香榧、丁香榧,鮮單核重平均3.2 ~ 3.9 g、干單核質量平均1.9 ~ 2.4 g;中種核型的有長香榧、特長榧、彎長榧、早熟香榧、甜丁香,鮮單核質量平均2.5 ~ 2.8 g、干單核質量平均1.6 ~ 1.8 g;小種核型的是小丁香、小香榧,鮮單核質量平均1.8 ~ 1.9 g、干單核質量平均1.2 g。

磐安榧樹大種仁型的有多眼香榧、丁香榧、大丁香、香榧,干單仁質量平均1.4 ~ 1.6 g;中種仁型的有褐核香榧、長香榧、特長榧、彎長榧、早熟香榧、甜丁香,干單仁質量平均1.1 ~ 1.3 g;小種仁型的是小丁香、小香榧,干單仁質量平均0.8 ~ 0.9 g。

(4)磐安榧樹以種實、種核均為長型、特長型類型為主,種實、種核越長,相應個體大小會比較大,因此,在良種選育時,如果以種實大小為首選指標,可首先考慮長香榧、特長榧、彎長榧、大丁香、多眼香榧、褐核香榧等種實、種核均為特長型、長型類型,再結合種仁品質等其它性狀進一步優選。

(5)磐安榧樹出核率最高的是丁香榧、甜丁香、小丁香、特長榧、長香榧,干出核率平均為70.24% ~ 72.92%;中等出核率的是大丁香、多眼香榧、香榧、褐核香榧,干出核率平均為66.54% ~ 67.68%;出核率最小的是彎長榧、小香榧、早熟香榧,干出核率平均為63.56% ~ 63.83%。

磐安榧樹出仁率最高的是丁香榧,干出仁率平均為78.36%;其次較高是小丁香、彎長榧、長香榧,干出仁率平均為69.08% ~ 71.02%;出仁率中等的是香榧、早熟香榧、甜丁香、特長榧、褐核香榧、小香榧、多眼香榧,干出仁率平均為66.55% ~ 67.62%;出仁率最小的是大丁香,干出仁率為62.97%。

出核率高說明種實的假種皮較薄,出仁率高說明種核的核殼較薄,因此,在良種選育時,應優先考慮丁香榧、長香榧、特長榧、彎長榧、甜丁香、小丁香等高出核率、高出仁率的類型。

(6)從種仁品質指標測定數據可知,長香榧、特長榧、彎長榧含油率高,可與香榧媲美,且其種實、種核均為特長型,出核率、出仁率高,這說明它們是很有推廣價值的優良類型,應加強良種選育,大力推廣栽培。

(7)本研究對磐安榧樹不同類型種實性狀進行了較詳細的比較,但在分析種實性狀變異時,部分榧樹類型種實取樣測定樣本數僅為30個,樣本量偏少,對分析結果精度會有一定的影響。另外,部分榧樹類型缺少種仁含油率、總糖含量、蛋白質含量指標測定數據,影響了數據分析的全面性。

[1] 黎章矩,高林,王白坡,等. 名特優經濟樹種栽培技術[M]. 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5:149-158.

[2] 陳紅星,陳華,張龍滿,等. 浙江省磐安縣香榧種質資源調查[J]. 林業科學研究,2004,17(5):660-665.

[3] 靳高中,姚小華,任華東,等. 滇西4種山茶果實性狀變異分析[J]. 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11,33(4):707-711.

[4] 李揚,姚小華,王開良,等. 野生香榧種實性狀變異研究[J]. 浙江林業科技,2009,29(3):35-38.

[5] 蘇理云,陳彩霞,高紅霞. SPSS19統計分析基礎與案例應用教程[M]. 北京:北京希望電子出版社,2012:1-157.

[6] 李正紅,潘學政,周朝鴻,等. 云南地方栽培木豆群體數量性狀變異分析[J]. 林業科學研究,2004,17(5):547-554.

[7] 黎章矩,戴文圣. 中國香榧[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56-84.

Comparison on Seed Traits of Different Natural Types ofin Pan’an

CHEN Hong-xing1,ZHANG Su-jiong1,ZHANG Guo-an1,HU Da-fei2,YAO Xiao-hua3,YU Wei-wu4

(1.Pan’an Forestry Bureau of Zhejiang, Pan’an 322300, China; 2. Pan’an Shanghu Forestry Station of Zhejiang, Pan’an 322303, China; 3. Research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Forestry, CAF, Hangzhou 311400, China; 4. Zhejiang A & F University, Hangzhou 311300, China)

Seeds of 11 natural types ofand‘Merrillii’ were collected in Pan’an county of Zhejiang province in September of 2016. Determinations and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on seed traits, such as single fruit/nut/kernel mass, nut verticle/cross diameter, and content of protein/total sugar, fatty acid composition, etc.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re was extremely evident difference of seed traits among tested ones. The single mass of seed (nut, kernel) among determined traits had the largest variation coefficients, followed by the index of nut shape, index of seed shape, aril thickness. Hehe Xiangfei had the largest species richness variation.

; natural type; seed trait; variation;Pan’an county

10.3969/j.issn.1001-3776.2018.06.004

S664.5

A

1001-3776(2018)06-0019-010

2018-05-23;

2018-09-07

陳紅星,高級工程師,從事基層林技推廣和香榧良種選育工作;E-mail:pachx@163.com。

猜你喜歡
香榧橫徑丁香
永遠的丁香
更正
丁香
老 爸 和香榧
老爸和香榧
灰棗果實體積與單果質量的估算方法
東陽香榧變身“財富樹”
基于Logistic模型的澳洲堅果果實生長發育研究
開化墩南古香榧
白丁香紫丁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