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共同成長中實現共同發展
——記我人生歷程中兩次重要的“轉身”

2018-03-13 09:10吳正憲
小學教學(數學版) 2018年9期
關鍵詞:總書記兒童數學

◇吳正憲

當我動筆寫這篇文章時,內心深處悄然涌起動情的回憶,以至于揮之不去。打開50年記憶的塵封,一個個難以忘懷的記憶碎片連接成一條豐富多彩之路。

50年難忘的教育路,我經歷了兩次重要的“轉身”,一是從“兒童教育”走向“教師教育”,二是從“小學課堂”走向“人民大會堂”。兩次“轉身”實現了我職業生涯中三個角色的轉換,即教師、教研員、人大代表。不同的身份,共同的目標,我就這樣一路走來……

上篇 從“兒童教育”走向“教師教育”

參加工作那年我16歲。教語文、數學,任班主任,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后來我進入教研隊伍,一干又是二十多年?;厥讖摹皟和逃钡健敖處熃逃钡臍v程,往事歷歷在目,情懷猶在心頭。

20世紀70年代初期,“讀書無用論”在中國盛行,學校常規被打亂,教學秩序被破壞,我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匆匆踏上了教育的征程。我曾經彷徨過、猶豫過、迷茫過,甚至傷心得落淚。但是我始終沒有放棄對教育事業執著的追求,我堅信祖國的教育一定會迎來陽光明媚的春天。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伴隨著“知識就是力量”“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等改革開放的時代主旋律,教育的春天終于來臨。從此我的教師職業生命煥發出了前所未有的教育熱情。吸吮著時代的新鮮空氣,我如同魚兒得水。那時我心頭涌動著不盡的興奮感,渾身有使不完的力氣,我要盡快把過去的損失補回來。我使盡渾身解數不知疲倦地工作,教出“高分學生”幾乎成為我教學的唯一追求。天道酬勤,我所教的畢業班學生成績優秀,一些學生紛紛走入北京市、區重點中學,我輔導的學生在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得的成績在全區名列前茅,我贏得了孩子和家長的認可。

我在“滿堂灌”的課堂教學之路上樂此不疲,直到有一天,我發現孩子們尚帶稚氣的臉上流露出憂慮與沉重,天真的兒童竟變得暮氣沉沉。在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大潮里,做題、考試幾乎成了孩子學校生活的全部。面對這種情況,原有的沖動與激情幾乎降到了冰點。我不止一次地捫心自問:“難道要在這條沒有陽光、沒有笑容的路上走下去嗎?”一股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在我心頭凝聚起來?!耙磺袨榱撕⒆印?,這是教育工作者的良知與責任。我以“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出發點,自覺開始了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的艱辛探索。我第一次提出了“重組教材,根據內在聯系建立小學數學知識群”的教學主張。教學實踐中,我努力改變教與學的方式,變“教師講、學生聽”為“自學”“討論”“操作”等多種參與方式。特別是在考試方式與評價方法上,進行了近乎“叛逆式”的改革,將單一筆試測驗,變為閉卷與開卷相結合,考時與平時相結合,知識與能力相結合,紙筆測試與實際操作相結合,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相結合。這樣的改革適應了孩子的需求,為孩子的重新躍起帶來了機會,幫助孩子有可能實現“可能”。課堂活躍起來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明顯提升。這項“小學數學歸納組合法”實驗引起教育界同行的關注,通過了中央教科所、北京師范大學等單位十位專家的鑒定,獲得“北京市崇文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同時獲得“北京市首屆教育科研成果獎”,自發的教學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那時,我深深地體會到:沒有祖國改革開放的大背景、大環境,個人的教育理想和努力都是難以實現的。

二、“哲學理論”為我奠定了重要根基

在教學中,我運用哲學原理,抓住數學本質,根據知識間的聯系建立具有良好結構的數學知識群,使數學“問題鏈”自然形成。我努力溝通數學與哲學之間的聯系,幫助兒童在發現和解決問題中不斷解開數學中難解的結,促使學生用數學思維分析事物,使其思維具有批判性和深刻性。

數學研究的對象中,充滿了矛盾的對立面。我按照“對立統一”的客觀規律,打亂教材編排順序,將一組組易混且互相矛盾的概念,用比較的方法揭示其內涵。例如,針對“正比例與反比例”“因數與倍數”“乘法與除法”“無限與有限”等有關概念,我將這些知識按專題組合在一起,引導學生用比較的方法、用“對立統一”的觀點觀察、分析事物的兩個方面,體會概念相互依存的關系,從而更加深刻地認識數學的本質。蘇聯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想的基礎。我們正是通過比較來認識世界上一切東西的。又如,在幾何教學中,我按照“變中有不變,不變中有變”“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基本觀點,在引導學生學習推導面積公式、體積公式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放手讓學生操作,通過割、補、拼、平移、旋轉等方法,把陌生的圖形轉化為已學過的圖形,再根據圖形之間的內在聯系,推導出新圖形的面積或體積計算公式,引導學生學會“在變化的圖形現象中抓住面積、體積不變的實質”,感悟 “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辯證思維方法,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在復雜問題的解決中,我引導學生抓住“主要矛盾”,抽出“主要關系”,把問題中的“次要矛盾”“次要關系”先撇在一邊,經過一個合理的步驟簡化,再推理、抽象,建立數學模型。學生在這樣的學習中獲得的不僅僅是一種結果,更是一種思考問題的方法及科學的思維方式。

三、“兒童心理學”幫我打開了一扇窗

清楚地記得,1985年初冬一個風雪交加的下午,在北京育鋒小學禮堂,我第一次聆聽中國科學院兒童心理研究所張梅玲教授關于“兒童心理學與小學數學”的報告,“心理健康”“心理效應”“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等新名詞一下子涌入了我的腦海。那個時刻,我被觸動了,開始了自覺反思與追問。那一刻,我開始認識到要用心感悟孩子的每一點變化,用情激勵孩子的每一點進步。不僅僅關注數學的ABC,更關注孩子的學習感受;不僅僅關注學習成績,更關注孩子的喜怒哀樂。從那一刻開始,所有孩子一個也不少地“住”在了我的心里,尤其是學習有困難的孩子,我倍加呵護。

正是這流淌著人性光輝的諄諄教誨如醍醐灌頂,令我茅塞頓開!我的教育理念、教學行為開始發生質的變化?!皟和睦韺W”幫我打開了一扇窗,它使我躍入一個嶄新的層面重新審視教育,讓我從一個全新的視角看兒童、看教育。

我以兒童心理學為指導,以“兒童學習理論”“兒童學習數學理論”“兒童課堂教學理論”等為支撐,充分發揮兒童的主體作用,激發兒童情感、理智、人格全面成長的主體能動性。在課堂實踐中,我努力探索,堅持向兒童提供符合其心理特征和能力水平的“好吃又有營養”的數學教育,實現知識、智慧、人格三維一體的教育目標,初步構建特色課堂模式和教學策略,初步形成了兒童數學教育的本土理論與實踐。

記不清在這里發生了多少感人故事,僅摘取其一與您分享。

“我再也不是木頭!”

照片上這個男孩兒的臉龐上終于綻開了笑容,是開心?是羞澀?是慰藉?是自信?還是……

那是2009年4月30日,我在北京市昌平區與工作站成員禹芳老師“同課異構”六年級“數的整除”,這是我們農村教師工作站的主題研修活動。

課后聽班主任說,這個男孩兒平時學習不主動,幾乎不發言。為了使我的課“順利進行”,班主任給他安排了一個“不顯眼”的地方。沒想到課堂上由于我一直在執著地尋找“哪位同學還沒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意見”,還是發現了他。開始他有些緊張,加之“整除”內容本身就有些抽象,他不知所措?!皼]事的,吳老師也有遺忘的時候,你可以用自己習慣的語言來試著說說啊?!彼_始放松下來,嘗試著表達,越講越來勁兒,課堂里掌聲響起。那一刻他被感動著、溫暖著……

“五一”假期過后,班主任的目光停留在這個男孩兒的日記上良久,醒目的標題《我再也不是木頭!》,真實地記錄下男孩兒的心路歷程與學習行為的轉變,字里行間流露出對同伴互動交流的渴望與珍惜,對自己參與學習的自信與期待……班主任被感動了,賦文一篇《孩子,我重新認識了你!》。

是啊,人人都有被認可、被尊重的需要。多一點寬容,多一點鼓勵,多一點等待,課堂會更美好!

看到師生同進步、共成長,我由衷地欣慰!

四、帶領教師共享職業生命的幸福

1994年初秋,我告別了25年的小學教師生活,開始了職業生涯中又一個新的專業嘗試——教研員。

還記得在一次研修后,北京市燕山一位老師寫下了這樣的感受:

今天參加了“如何做一名優秀數學教師”的主題研修活動,心里暖暖的,此時的我還沉浸其中。思來想去,我覺得好老師不僅要關注孩子的學習,更應該關注孩子的需求、興趣和自信,對學習困難的孩子更要多些耐心和愛心。好老師應該是一個火把,點燃每個孩子心中的渴望。

主題研修活動觸動了大家對“好教師”更深層面的思考。教研活動不能只停留在所謂的名師、名課的欣賞和感動中,而應以“優秀教師”“學生訪談”“同伴互動”作為研究性資源,進行建構性自我學習與自覺反思,形成“學習—實踐—反思—再學習—再實踐”的良性循環,構建“互為資源”的教師研修模式。從那一刻開始,“教師互動研修”成為我們教研活動的主要形式,從“以教研員為主角戲”的單一“教師培訓”向多層面的“教師互動研修”轉變。

2008年,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成立了“吳正憲小學數學教師工作站”,培育具有“高專業品格、高專業技能、高合作精神”的小學數學優秀教師團隊是我們的目標。幾年來,這支隊伍在北京市小學數學教師專業發展中發揮示范、引領、帶動、輻射作用,一批又一批骨干教師成長起來,目前已有31位成員成為特級教師,10位成員成為正高級教師。這源于成員自身的努力、基層學校的指導和多種力量的支持和幫助。

由我和72位成員共同組成“1”,帶領密云、房山、門頭溝、延慶等遠郊區縣的10個工作分站,形成了“1+10+N”多方參與、多向獲益的研修機制,構建了“名師引領,從成功經驗中汲取專業養料”“課例研修,借助精心組織的教學過程開展行為干預”“課后訪談,學生體驗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資源”“同伴互助,在互動建構中生成教學實踐知識”“建立‘1+10+N’的輻射合作機制”“資源建設,增強對于實踐策略的理性認識”等六種實用又有效的教師團隊研修策略。

回望自己從“兒童教育”走向“教師教育”的歷程,我想說:“教師工作是我生命中的重要經歷。我在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付出、奉獻,我也在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收獲。我收獲了孩子們的真誠與渴望,收獲了老師們的熱情與期待,收獲了社會的認可與尊重。同時,我也在探索教育教學改革的道路上,收獲了自身成長過程中的成功和快樂,實現了個人生命價值與教師職業生命價值的和諧統一?!?/p>

下篇 從“小學課堂”走進“人民大會堂”

2013年,我以一名基礎教育工作者的身份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同年被國務院聘請為國家督學。從“小學課堂”走進“人民大會堂”,開啟了我政治生涯的新篇章。在此,我認真履行著一位人民代表的職責,也深深感受到一位人民代表的責任與尊嚴。

幾年來,在我的心中列了一個長長的單子,有“教育”“環境”“醫療”“交通”等多個關注點,但我更多的建議還是集中在基礎教育上。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讓我開闊了眼界,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看教育、看民生、看社會、看發展……視角更豐富,思維更多元,認識更深刻,思考更理性。下面擷取幾個“花絮”,與您一起走進“人民大會堂”。

“給孩子留下做夢的時間”——我在“全團會”上的第一次發言

那是2013年3月5日的下午,我第一次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北京團討論會。會場上代表們按姓氏筆畫排序“對名而坐”,除了代表們就是扛著“長槍短炮”的記者團,會場上座無虛席。

全團第一次全體會議安排了8位代表做大會發言,不知為什么我這個只有“一天代表齡”的新代表也被通知做大會發言。會議開始了,我像小學生第一次走進新學校一樣,怯生生地坐在那里認真地聆聽著每一位代表的發言。我意外地發現,人家都是“有備而來”的,每個發言的代表都是從容地拿出寫滿密密麻麻文字的發言稿,幾乎一字不差地讀稿,直至發言結束。盡管我要求最后一位發言,但還是感覺很快就輪到了“沒有準備”的我。我拿起話筒有感而發:“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聆聽了習近平主席為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中國夢,它將激勵著我們中華兒女為此而努力。但是眼前在我的心中也有一個自己的中國夢?!睍錾习察o極了,似乎大家都在等待我這位新代表的“陌生答案”,我緩緩地繼續,“當今大家都在講中國夢,我是教師,我的夢就是還給孩子們一個做夢的時間!一個孩子如果連做夢的時間都沒有,夢從何生?!”這時,會場上不知從哪個角落開始響起了掌聲、交頭接耳的對話聲?!拔覀円尯⒆觽兡軌蛴幸粋€正常人的生活狀態,給孩子們足夠的睡眠時間,給孩子們足夠的玩耍、淘氣的空間,還孩子們一個原生態生存環境?!碧崞鸾逃?,說起孩子,論起學校,大概幾乎觸及了每個人心中的“結”。

我繼續著,“學生的學業負擔太重了,他們從小就背負著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學習時間過長,作業量過多,心理壓力過大……孩子成長的原生態被破壞,我們必須改變這種狀態。我們大人過多關注的是孩子的學業成績、考試分數,而孩子的內心感受我們了解嗎?我們又給了孩子多少關心?一個孩子的興趣、好奇心、自信心、求知欲望、學習力、創新意識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才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會場上又響起了掌聲……

沒想到我這位新代表的脫稿發言引發了現場的熱議,北京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德印不由自主地有感而發,各路記者也蜂擁而上,把我團團圍住……記不清那天會后我又說了些什么,只知道第二天各家報紙、網絡紛紛以“給孩子留下做夢的時間”為主題進行了報道。

沒想到,第一次參加人大會議,第一次“沒有準備”的發言,竟然產生了如此廣泛的社會影響。這讓我更加堅信:凡事從心生,只有從心底流出的聲音,才會引動從心底涌出的熱情與期待。

我心中牽掛的“小板凳”——為農村孩子添把有靠背的椅子

2014年深秋,我隨教育部督導團督查時,看到一些地區學校的孩子仍然坐在小板凳上上課,一坐就是一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有一天,一位老師與我聊天:“孩子上課時經?;蝿?,不一會兒就佝僂著身子,不能踏踏實實地坐穩?!蔽易哌M教室發現,孩子坐的是沒有靠背的小凳子。我仔細觀察,孩子坐在沒有靠背的凳子上的確不舒服,整個身體沒有支撐,晃來晃去,不到十分鐘坐姿就變了樣。

“長時間坐這樣的凳子會不會影響孩子的視力?會不會影響孩子的脊柱生長?”我思考著……在北京師范大學梁威教授的幫助下,我查閱了大量資料,并認真研讀了我國有關學校課桌椅功能尺寸標準,同時調研了發達國家關于學校課桌椅功能尺寸的規定,深感此問題的嚴重性。

為了找到相關的科學依據,我分別咨詢了國家體育總局體育醫院主任醫師周海強先生和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骨科主任劉忠軍教授,向他們請教孩子每天坐小板凳會不會影響發育和視力。兩位專家醫生不約而同地明確告訴我:“長期坐小板凳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脊椎發育和視力發展,這種現象要盡早改變?!?/p>

咨詢了教育專家和醫學權威后,我意識到這不是一件小事,因為它關系到千千萬萬孩子的身體健康。因此,我積極地提議:能不能改善學生的學習環境,給小板凳加個靠背,讓孩子能夠放松一下肌肉,休息一下眼睛?我的提議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中國教育電視臺還專門制作了專題節目《人大代表牽掛孩子的小板凳》。該專題片獲得了第25屆中國人大新聞獎。會后我還收到了國家教育部劉利民副部長親自簽發的對“給農村小學生加一個椅子背的建議”的回復意見。

就像這個建議一樣,我在“兩會”上所提的每個問題都是在實際調研中發現的,每個建議都是經過長時間的考察、資料分析和科學研究得出的。沒有調研就沒有發言權,調查研究成為了我的工作自覺與習慣。身為人大代表,這是我始終銘記的。

我與習總書記的第二次握手——“四個引路人”,我銘記心中

2016年9月9日,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了北京市八一學??赐繂柸熒?,并向全國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的問候。我作為北京市優秀教師代表有幸參加了座談會,受到了習總書記的親切接見。

我期待這個時刻,我渴望聆聽總書記面對面地談基礎教育。這天我與北京教師代表一早就來到了八一學校等候著習總書記的到來……上午9:50,隨著人群中一陣小小的騷動,我看到習總書記走了進來。他一進門就直奔恩師而去,俯下身來與年事已高的老教師一一握手問好,向他們鞠躬致敬,跟他們一起、回憶往事,場面充滿愛意,讓人溫暖。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尊師重教在總書記身上的充分體現。

在與教師代表的座談會上,習總書記語重心長地叮囑,基礎教育是立德樹人的事業,是提高民族素質的奠基工程,要遵循青少年成長特點和規律,扎實做好基礎的文章。

習總書記非常親切,就像鄰家的長者,講話樸素、實在,在場的大人和孩子都能聽懂。整個座談會氣氛溫馨、輕松且熱烈。一位國家領導人這樣飽含深情地談基礎教育,而且談得如此細致、全面和專業,讓我備受鼓舞,同時深深感受到作為基礎教育工作者的責任與使命!

座談會結束后,習總書記與教師代表親切握手,那一刻,我和習總書記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道了聲:“習總書記,您好!”總書記用沉穩而親切的語調微笑回應:“老師,你好!”雖然每年的全國兩會上都能見到習總書記,但是這么近距離地與總書記面對面,聆聽他講基礎教育,與他親切握手,這是第二次。

早在2014年教師節,我作為全國模范教師,就在人民大會堂受到了習總書記的接見,當我的手與習總書記寬厚溫暖的大手握在一起時,我感受到了信任和鼓舞。當時的情形依舊歷歷在目……尤其是在現場同時受到習總書記接見的教師代表中,還有來自我們團隊的農村地區的三位成員,更是令我興奮??吹侥贻p教師(特別是邊遠山村教師)的成長和進步,我感到無比幸福和欣慰。

受到習總書記兩次接見,我越發感受到基礎教育工作者的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不敢懈怠。習總書記的囑托依然在耳邊回響:“廣大教師要做學生錘煉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蔽視蛷V大教師一起,以良好的人格去影響學生的人格,用自己的智慧去啟迪學生的智慧。我們會努力保護好兒童的權利,為孩子們創設“好吃又有營養”的優質教育,讓每個孩子因為有緣遇到我們而有更加幸福的童年生活,讓每個孩子都對未來充滿期待。

作為一名教師,我用自己對兒童和數學的熱愛,創造了兒童喜歡的數學課堂,喚起了兒童對科學知識、實踐技能和美好價值觀的追求,我也從中收獲了從事教師職業的幸福;作為一名教研員,我以自己對教師同行的熱愛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服務,在成就許許多多中青年教師職業追求的過程中,拓展了自己的學習歷程,實現了自身的再進步;作為全國人大代表,我努力承擔社會責任,真誠為百姓利益進言,為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回首往事,是祖國改革開放的新時代為我個人的發展和進步搭建了廣闊的平臺。一路走來,感謝祖國,感謝時代,感謝大家,更要感謝與我有緣相識的孩子,是他們使我的心靈更加寧靜、祥和,是他們讓我的生命更加豐富、純凈……

猜你喜歡
總書記兒童數學
帶著“民政題”與總書記面對面
習總書記“下團組”
總書記的話兒記心上
關于雄安新區,總書記最關注什么
留守兒童
六一兒童
我為什么怕數學
數學到底有什么用?
錯在哪里
“六·一”——我們過年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