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醫結合營養支持現狀

2018-03-18 04:33房昉張旭陶相宜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 2018年5期
關鍵詞:營養支持腸內營養中西醫結合

房昉 張旭 陶相宜

摘要:自現代臨床營養支持問世至今已有50年,腸內營養(Enteral nutrition,EN),逐漸代替腸外營養(Parenteral nutrition,PN)成為了現代臨床營養支持的首選方式。筆者對2017年美國腸外腸內營養學會(Americ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ASPEN)腸內營養指南進行了摘譯及部分內容擴充,并對近來營養支持方面的中醫藥應用情況進行了分析。經過上述分析認為中西醫結合營養支持仍有待于使用系統生物學等方法進行進一步系統化研究。

關鍵詞:營養支持;腸內營養;中西醫結合

中圖分類號:R151?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7-2349(2018)05-0082-03

現代臨床營養支持起源于1967年美國外科醫師Dudrick和Wilmore所進行的全腸外營養的實驗及臨床研究。經過近50年的發展,營養支持治療途徑的“金標準”逐漸由經中央靜脈營養,轉變成了首選腸內營養,必要時腸內營養、腸外營養聯合應用[1]。而中醫藥在營養支持中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筆者主要以2017年ASPEN腸內營養指南為藍本對中西醫結合營養支持現狀進行分析。

1 2017年ASPEN腸內營養指南內容簡介

腸內營養是指通過消化道途徑為機體提供各種營養素,可分為管飼和口服營養補充(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ONS)兩種方法。2017年ASPEN腸內營養指南提出腸內營養是一個由患者初始評估、腸內營養置管、監測與營養再評估等多個部分構成的復雜的系統性治療方式,本文對相關內容進行了摘譯及部分內容擴充,相關內容分述如下[2]。

1.1.患者初始評估在為患者進行腸內營養治療之前,需要判斷該患者是否存在營養不良,是否符合腸內營養支持的適應證,同時應權衡為該患者進行腸內營養治療的風險受益比。對患者病情的評估是判斷患者是否存在營養不良的重要依據,也是預估患者能量、蛋白質、液體、微量營養素需要量的重要依據,該評估應當是對患者病史、體格檢查結果、人體測量學指標、實驗室及其他輔助檢查結果的全面評估。

1.1.1.患者病史包括既往已確診的疾病,住院天數,過去及現在的內外科疾病診治情況,用藥史,膳食補充劑使用史,既往營養情況,個人史,宗教背景,潛在的倫理學問題以及精神狀態。上述問題與患者能否接受腸內營養,如何接受腸內營養密切相關。

1.1.2.體格檢查應包括胃腸道功能的檢查,還應注意與營養素缺乏相關的臨床體征[3]:一般情況檢查中,注意是否存在憔悴或骨瘦如柴或食欲不振;皮膚檢查中,注意是否存在銀屑病樣皮疹、以鱗屑為主要皮損表現的濕疹、面色蒼白、毛囊過度角化、毛囊周圍出血點、剝脫性皮炎、挫傷、色素沉著異?;蚱つw增厚干燥;頭部檢查中,注意是否存在顳肌萎縮、頭發稀疏、發色異常、易脫發;眼部檢查中,注意是否存在夜盲癥(或強光刺激后暗適應恢復時間異常)、畏光、視物模糊、結膜炎、角膜血管化、結膜干燥癥、Bitot's斑、角膜軟化;口腔檢查中,注意是否存在舌炎、牙齦出血、唇干裂、口角炎、味覺減退、裂紋舌、舌萎縮;頸部檢查中,注意是否存在甲狀腺腫大、腮腺腫大;腹部檢查中,注意是否存在腹脹等;四肢檢查中,注意是否存在肢體水腫、骨軟化癥、骨壓痛、關節痛、肌肉萎縮和無力、肌肉壓痛等;指甲及趾甲檢查中,注意是否存在匙狀甲、甲表面橫向線條(如Mees線、Beaus線)。[4]

1.1.3.人體測量學指標包括身高、體重、體質指數(body mass index,BMI)、生長曲線圖等多種可以有效地客觀地測量人體成分構成及其變化的檢測方法。

1.1.4.實驗室及其他輔助檢查包括所有相關的血液檢查、尿液檢查、影像學檢查等,同時還應注意使用營養風險指數(nutrition risk index,NRI)等營養風險篩查與評估方法。這些檢查項目還包括肌酐-身高指數(creatinine-height index,CHI)、營養不良炎癥評分(malnutrition-inflammation score,MIS)、預后營養指數(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NAI營養評定指數(nutritional assessment index,NAI)、生物電阻抗法測試(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口腔黏膜脫落細胞凋亡/增值比率(oral mucosal epithelial cell apoptosis/proliferation rate,OMEC A/P Rate)、營養風險篩查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營養不良通用篩查工具(malnutrition universal screening tool,MUST)、營養不良篩查工具(malnutrition screening tool,MST)、腫瘤患者營養不良篩查工具(malnutrition screening tool for cancer patients,MSTC)、微型營養評估(mini nutritional assessment,MNA)、主觀整體評估(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患者主觀整體評估(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等[5]。

1.2.腸內營養置管途徑的選擇目前腸內營養置管途徑較多,根據是否進行有創操作,可分為鼻飼法(nasogastric gavage,NG)和造口法兩種。鼻飼法又可分為鼻胃管、鼻十二指腸或空腸置管;造口法則可分為經皮內鏡胃造口術(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腹腔鏡輔助PEG(laparoscopic-assisted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LAPEG)、經皮內鏡下空腸造口(percutaneous endoscopic jejunostomy,PEJ)、直接經皮內鏡下空腸造口(direct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jejunostomy,DPEJ)等[6-7]。

應根據患者的胃腸道解剖特點、胃腸道功能、預期的腸內營養技術使用時間等情況選擇上述腸內營養途徑。例如:對于需要4-6周內持續給予腸道營養的患者,可考慮使用鼻胃管或鼻十二指腸置管或鼻空腸置管給予腸內營養或考慮口服腸內營養相關制劑;對于需要持續使用腸內營養時間大于4-6周的患者,再綜合考慮患者的長期治療目標、患者自身性格特點、患者及其看護者的特殊要求,應考慮使用可供長時間使用的PEG等途徑。在世界范圍內,PEG等胃造口法已普遍作為中長期腸內營養支持的常規途徑。已有研究證實,在部分患者中,與鼻飼法比較,PEG可更多地增加患者的體重,更好地避免喂養不足,更少地因腸內營養裝置本身造成患者不適,同時患者可能更易于接受。

1.3.監測與營養再評估營養再評估的目的在于根據對患者臨床狀況或營養狀況不間斷監控和評估的結果調整營養治療計劃。對接受腸內營養治療者的監控有利于避免醫源性營養不良和其他不良事件。對接受腸內營養者的監控時間表多由醫療機構的決策及相關規程決定。

清楚掌握執行既定的營養治療方案后患者所攝取到的各類營養素、礦物質、微量元素數量,是優化營養狀況和防止營養不良的重要因素?;颊咄ㄟ^腸內營養所能攝取到的各類營養素、礦物質、微量元素數量往往小于醫務人員計劃通過營養治療方案給予患者的數量。其原因在于患者可能出現胃腸道不耐受,如惡心、嘔吐、腹脹或腹瀉;腸內營養相關管道可能出現阻塞或脫出;某些醫療措施可能干擾腸內營養的正常進行,或者因患者拒絕接受腸內營養而導致腸內營養無法按計劃實施。測定特定時間內患者所攝入的營養液體積是評估腸內營養手段是否滿足其營養需求的重要手段。對患者營養情況的監控手段包括記錄出入量、記錄進行腸內營養的計劃時間與實際操作時間、在各種腸內營養制品的外包裝上進行正確標識、記錄腸內營養設備所顯示的已輸入量,在進行監控時應盡量避免人為誤差。營養再評估還應包括酌情決定是否由置管營養支持向經口營養支持轉變。

1.3.1.監測與營養再評估的必要內容及評估頻率對患者相關資料的全面回顧是監測與營養再評估的必要內容,這些資料包括:患者臨床表現的改變、是否使用新藥物和新療法、腸內營養攝入和耐受情況的改變、生化指標的改變、人體測量學變化(如體格檢查和體重)以及營養不良風險評價。

營養再評估應貫穿于患者治療的始終。評估頻率應當參照臨床護理的發展情況及患者敏銳度(patient acuity)進行確定?;颊呙翡J度廣泛地應用于西方醫學研究中,是指與患者相關的疾病嚴重程度及與其相關的醫療資源供給情況,并可使用霍爾茲默模型(Holzemers model)、基于護理結局分類(Nursing Outcome Classification,NOC)等進行分析[8-9]。每日和(或)每周應及時歸檔患者評估的相關文檔,尤其是有關患者營養監測情況的相關文檔。使用鼻飼法的患者,應進行制度化評估,至少每月評估一次。使用家庭鼻飼法的患者至少每季度評估一次。

1.3.2.腸內營養耐受性的評估對患者腸內營養耐受性的評估應注重個體化;要注意評估患者的主訴,胃腸道的客觀表現如胃內殘留量(gastric residual volume,GRV),嘔吐、腹瀉等,以及體格檢查結果,如腹脹、腹部膨隆等。

2 進行腸外營養支持的前提

腸外營養指通過靜脈直接向人體提供營養的營養支持治療方式,根據是否同時使用腸內營養,可分為全腸外營養(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和補充性腸外營養(supplemental parenteral nutrition,SPN)。胃腸功能嚴重障礙是腸外營養的重要前提條件,在需要營養支持,但又不能或不宜接受EN的情況下,方考慮使用PN,而一旦胃腸道情況允許,則應盡早開始EN[10];當EN提供的能量和蛋白質不足時,則可以予以SPN[11]。

3 中醫藥已廣泛應用于腸內營養支持中

3.1.中醫藥可加強腸內營養療效梁倩芳等[12]研究發現,對使用腸內營養的顱腦術后患者,黃芪枳術湯能夠增加患者的攝入量,提高血清蛋白水平,改善機體的營養狀況,提高腸內營養療效;劉英志等[13]研究發現,對胃癌術后患者,與單純使用腸內營養比較,健脾益氣中藥與腸內營養聯合使用,能夠更好地提升患者血紅蛋白、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能夠更好地改善胃癌患者術后營養狀況;艾瑞東[14]研究發現,對接受機械通氣腸內營養支持治療的患者,與單純使用腸內營養比較,健脾溫中方能夠更好地增強機體免疫蛋白合成,更有效地改善患者血清蛋白及肌肉、脂肪等營養學指標。

3.2.中醫藥可用于多個病種的腸內營養支持

3.2.1.重癥急性胰腺炎康凱等[15]在一般治療及腸內營養支持基礎上,經鼻空腸管注入菲康及柴芍承氣湯濃煎劑治療該病,可顯著改善炎性指標,減少并發癥發生率,降低死亡率,減少住院時間;李淵等[16]在一般治療及腸內營養支持基礎上,經鼻腸管滴入大承氣湯煎劑治療該病,能有效降低該病患者的腸源性感染發生率,改善短期內營養狀態,并能減少住院時間;周耀輝等[17]在使用早期腸內營養供應的基礎上,將加入玄明粉的生大黃浸泡液注入空腸管治療該病,可以減少并發癥,促進患者康復。

3.2.2.胃腸功能紊亂朱斌等[18]在基礎治療及腸內營養支持的基礎上,使用ω-3魚油脂肪乳靜脈滴注及益氣活血方劑煎劑胃管給藥治療消化道腫瘤患者術后患者,可以改善患者消化道癥狀及營養狀況,保護胃腸道黏膜屏障。許澤君等[19]在腸內營養的基礎上,使用益氣健脾方煎劑鼻飼,能夠有效促進胃癌患者術后的胃腸功能恢復,并可有效預防腸內營養并發癥的發生。

3.2.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林松媚等[20]在腸內營養支持的基礎上,使用鼻飼管緩慢推注益肺健脾沖劑的水煎劑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營養不良患者,經治療后患者營養狀況、呼吸功能及免疫功能均有所改善。

3.3.中醫藥改善腸內營養耐受性確有療效母文秀等[21]對多名學者的研究結果進行分析后,認為中藥可以改善危重患者早期腸內營養不耐受;陳瑜等[22]則通過臨床研究證實同時鼻飼大承氣湯,并予以針刺治療可以改善危重癥患者腸內營養的耐受性;施燎明等[23]研究證實胃管注入益氣化濕湯水煎劑對腸內營養相關性腹瀉具有一定療效;金慧明等[24]研究證實使用灸療器進行神闕穴艾灸,艾灸后予神闕穴中藥穴位貼敷治療,可以減少腸內營養相關性腹瀉的發生率。

3.4.目前已出現關于中藥腸內營養劑的有益探索梁靜華等[25]將復方中藥研末后加入魔芋粉、蕎麥粉、青稞粉、大麥粉、燕麥粉,再加入面粉或米粉制成主食;將復方中藥簡單水提后用于制作主食并代替日常飲用水,該腸內營養制劑治療代謝綜合征療效較好。

4 討論

2017年ASPEN腸內營養指南是對近年來腸內營養方面重要進展的權威總結。從該指南我們可以看到病情評估是腸內營養的重要內容,患者敏銳度是決定營養再評估頻率的重要參數。病情評估中的食欲不振、頭發稀疏、肢體水腫等是中醫證候群中的常見證候,但目前仍缺乏基于中醫學基礎理論的營養學篩查方法,同時也缺乏關于患者敏銳度的中醫學相關研究。其次,目前胃造口法已成為中長期腸內營養支持的常規途徑,中長期療效是中醫藥治療手段的優勢,但通過中醫藥手段干預胃造口途徑營養支持的研究較為罕見。再次,2017年我國相關團體先后發布的兩份關于腸外營養的指南一致認為在胃腸道情況允許的情況下,應使用腸道營養,而筆者一般認為中醫針灸、推拿、外治法等均對胃腸道功能均有調節作用,但關于中醫藥治法通過改善胃腸道功能而縮短腸外營養治療的研究亦為罕見。

目前已有多個研究證實,中醫藥干預可加強腸內營養療效,可提高腸內營養耐受性,并已經有了對中藥腸內營養制劑的有益探討,但中西醫結合營養支持仍有待于利用系統生物學等方法進行進一步系統化研究。

參考文獻:

[1]杜光,胡俊波臨床營養支持與治療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1-6

[2]Joseph IBoullata,Amy Long Carrera,Lillian Harvey,et alASPEN Safe Practices for Enteral Nutrition Therapy[J].Journal of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2017,41(1):15-103

[3]Nancy Collins,Cristen HarrisThe Physical Assessment Revisited:Inclusion of the Nutrition-Focused Physical Exam[J].Ostomy Wound Management,2010,56(11):25-29

[4]Ik-Chan Song,Hyo Jin LeeTransverse Lines of the Nails[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2017,130(6):e259-e260

[5]高純,胡俊波臨床營養篩查與評估方法的現狀與進展[J].臨床外科雜志,2016,24(12):896-898

[6]廖愛民腸內營養置管的ICD編碼[J].中國病案,2017,18(6):48-50

[7]馬云飛腸內營養支持途徑與并發癥[J].實用醫學雜志,2013,29(14):2400-2402

[8]Caitlin WBrennan,Barbara JDalyPatient acuity:a concept analysis[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2009,65(5):1114-1126

[9]John MWeltonMeasuring Patient Acuity Implications for Nurse Staffing and Assignment[J].The Journal of Nursing Administration,2017,47(10):471

[10]廣東省藥學會腸外營養臨床藥學共識[J].今日藥學,2017,27(5):289-303

[11]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成人補充性腸外營養中國專家共識[J].中華胃腸外科雜志,2017,20(1):9-13

[12]梁倩芳,周錦揚,潘丹峰黃芪枳術湯結合腸內營養對顱腦術后患者ALB/PA/TP的影響[J].廣州醫藥,2015,(5):66-68

[13]劉英志,郭權來健脾益氣法聯合早期腸內營養對胃癌術后患者營養狀況及免疫功能的影響[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6(11):12-15

[14]艾瑞東健脾溫中方對COPD機械通氣腸內營養支持治療患者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及呼吸功能的影響觀察[J].河北醫藥,2017,39(11):1642-1646

[15]康凱,孫善明,陳效華,等培菲康聯合柴芍承氣湯對早期腸內營養支持重癥急性胰腺炎療效的影響[J].臨床內科雜志,2015,32(1):39-41

[16]李淵,郭進,房偉,等早期通里攻下聯合腸內營養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40例[J].西部中醫藥,2017,30(4):110-112

[17]周耀輝中藥聯合早期腸內營養在治療重癥急性胰腺炎中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學,2015,(7):149-149,150

[18]朱斌,楊云柯ω-3魚油脂肪乳聯合益氣活血中藥對NRS評分≥3分的消化道腫瘤患者術后胃腸激素及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5(36):4016-4018,4022

[19]許澤君,張琪,李晴晴,等益氣健脾方鼻飼促進胃癌術后患者胃腸功能恢復及減少腸內營養并發癥的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4):2682-2684

[20]林松媚,鐘靜靜中藥聯合腸內營養在AECOPD并發營養不良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及價值[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7,37(6):78-80

[21]母文秀,劉燕琴,李蘭,等危重患者早期腸內營養及中藥干預研究進展[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6,(2):188-189,190

[22]陳瑜,俞超,唐寧中西醫結合治療危重癥患者腸內營養不耐受的療效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14):187-188

[23]施燎明,熊文清益氣化濕湯治療脾虛濕盛型腸內營養相關性腹瀉的臨床研究[J].光明中醫,2016,31(22):3307-3309

[24]金惠明,許月萍,陸金英神闕穴艾灸聯合中藥貼敷預防中風患者腸內營養相關性腹瀉的效果觀察[J].護理學報,2016,23(4):64-65

[25]梁靜華,鮑樹德,王可佳,等中藥腸內營養劑干預代謝綜合征的臨床觀察[J].天津中醫藥,2017,34(7):439-442

猜你喜歡
營養支持腸內營養中西醫結合
探討丙氨酰谷氨酰胺在膿毒血癥患者中營養支持治療的有效性
持續血液凈化治療在腎功能障礙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應用
機械通氣患者床邊胃鏡下置鼻空腸管行腸內營養的護理
中藥湯劑聯合中藥足浴及耳穴壓豆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
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癥臨床分析
消化道腫瘤術后腸外營養與腸內營養聯合治療效果分析
經鼻腸管早期腸內營養治療急性重癥胰腺炎的應用及護理體會
循證護理在嚴重燒傷患者腸內營養中的應用
影響腦卒中患者營養支持療效及預后的相關性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