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秋教授“以通為法”并巧配桑葉荷葉治療肥胖經驗

2018-03-18 04:33趙興旺周慢朱宇溪廉廷廷王婷陳秋
云南中醫中藥雜志 2018年5期
關鍵詞:代謝綜合征肥胖名醫經驗

趙興旺 周慢 朱宇溪 廉廷廷 王婷 陳秋

摘要:陳秋教授為成都中醫藥大學內分泌科主任,善于結合古代醫家之所長,認為脾虛以及濕、痰、瘀三種病理產物相互錯雜、是影響肥胖的主要病機,主張以祛濕、化痰、通瘀等“三通”兼健脾為主要治法,自擬“代謝方”治療肥胖,同時將西醫藥理機制研究與中醫中藥相互結合,不斷豐富臨床療效。筆者就陳秋教授以“通”為用之治法結合桑葉、荷葉治療肥胖的經驗進行介紹。

關鍵詞:肥胖;代謝綜合征;陳秋;名醫經驗

中圖分類號:R72314?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7-2349(2018)05-0003-03

肥胖癥是一種由多種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謝性疾病,以體內脂肪細胞的體積和細胞數增加致體脂占體重的百分比異常增高并在某些局部過多沉積脂肪為特點。肥胖常用體質量指數(bodymassindex,BMI)來確定[BMI = 體質量(kg)/身高(m2)],BMI≥25 為超重,BMI≥30 為肥胖。美國醫學會于2013 年正式把肥胖歸類為疾病,并指出“在過去 20 年,肥胖的成年人加倍,肥胖的兒童也在一個世代增加了兩倍”。

然而西藥的副作用、節食的無奈、運動后的反彈等減體重之難讓很肥胖者望而卻步。如今,不斷地有人通過中醫中藥治療獲得了可見的療效,成都中醫藥大學內分泌科主任陳秋教授多年來一直從事中西醫治療內分泌疾病診療工作,臨床經驗豐富,其在總結歷代醫家對肥胖理論認識及現代藥物醫學的基礎上,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陳秋教授認為脾虛與濕、痰、瘀三種病理產物相互錯雜、互為影響而成為肥胖的主要病機,此病機貫穿于肥胖的各種類型、各個階段,治療上強調以“通”為用,以化痰通絡兼健脾利濕為治法予自擬代謝方治療肥胖,臨床觀察效果良好。筆者即對陳秋教授巧用自制代謝方+桑葉、荷葉治療肥胖情況進行報道。

1 中醫對肥胖的認識

中醫認為肥胖是由于過食、缺乏體力活動等多種原因導致體內膏脂堆積過多,使體重超過一定范圍,或伴有頭暈乏力、神疲懶言、少動氣短等癥狀的一種疾病,是多種其他疾病發生的基礎。

1 .1.中醫古籍對肥胖的解讀《內經》把肥胖分為肥、膏、肉三個類型,《靈樞·衛氣失?!吩唬骸叭擞蟹?、有膏、有肉”,其中以膏人“縱腹垂腴”為首。以此可以得知古人就以皮下脂肪的多少,對肥胖進行分型,有別于眾人“皮肉脂膏,不能相加”的特點?!端貑枴ねㄔu虛實論》云:“凡治消癉撲擊,偏枯痿厥,氣滿發逆,肥貴人,則高粱之疾也”,提及肥胖乃有攝入過多所致。元·朱震亨《丹溪心法》“肥人多虛,肥人多濕多痰”之論尤為著名,治療上提倡“宜燥濕去痰、行氣,二陳湯加木香、二術、香附、芎、歸,或導痰湯?!薄毒霸廊珪氛J為肥人多氣虛,在治療上,《素問·奇病論》:“治之以蘭,除陳氣也”,通過芳香之品治療肥胖及并發癥,而《丹溪心法·中濕》認為肥胖著重濕熱及氣虛。

1. 2.肥胖常見中醫病因病機

1 .2. 1.飲食失節暴飲暴食之人,常胃熱偏盛,腐化水谷之功能亢進。大量攝入肥甘厚味,困遏脾運,久則致脾之運化功能受損。進一步則導致超量水谷不能化為精微,變為膏脂,隨郁氣之流竄而停于筋膜腔隙,形成肥胖。

1 .2. 2.年老體弱壯年之后,正氣漸減,陽氣漸耗,陰氣漸盛,起居變衰,使肺、腎主水失職,痰濁漸生,與漸盛之陰氣相互促進,推動體重隨著年齡是增加而不斷加重。

1. 2 .3.先天稟賦現代研究顯示體質與遺傳密切相關,中醫認為陽熱體質,胃熱偏勝,食欲亢進。攝入過多水谷,困遏脾運,痰濁內生,堆積而發為肥胖。

1.2.4.缺乏運動《備急千金要方》有“養性之道,常欲小勞”、“食飽即臥,乃生百病”的告誡。喜坐懶動之人,陰盛而陽弱,陽氣之氣化功能不足,可致津液不歸正化,化為膏脂。

肥胖病機為胃強脾弱,釀生痰濕,導致氣郁、血內熱壅塞。太陰陰盛,脾屬土性,易傷陽氣,易受濕困,乃生痰之源。胃納太過,壅滯脾土,一則釀生濕熱,進而化生痰濕;二則損傷脾陽,脾失運化而生痰濕。痰濕阻礙氣機則致氣郁。無論痰濕還是氣郁,均可壅郁生熱。痰瘀互生,氣郁血瘀,熱傷血絡。

補虛瀉實是本病治療的基本原則。虛則補之,多用益氣健脾;病及于腎,則當益氣補腎。實則瀉之,常用清胃降濁或祛濕化痰法,并結合消導通腑、行氣利水、行氣化瘀或痰瘀同治等,以消除膏脂、痰濁、水濕、瘀血及郁熱。虛實夾雜者,則當補虛瀉實并舉。

2? 代謝方的方藥組成、作用

陳秋教授認為肥胖主要是由痰濕瘀濁阻滯,聚為膏脂,病位主要在脾,故以脾為中心,以通為法,臨證時主要采用臟腑辨證并輔以氣血津液辨證。脾乃后天之本,中焦樞紐,喜燥惡濕,脾虛功能失調,必然導致水液在體內停滯,聚濕生痰,阻滯經絡,繼而膏脂瘀積,發為肥胖。濕、痰、瘀的形成反過來又影響脾運,形成惡性循環。五臟實證治法,皆立足于通,即便虛證,夾滯者也十之八九,可補中寓通[1]。氣血津液辨證主要揭示構成人體基礎物質的虛實通滯狀態,基礎物質的運化、儲存、輸布等均受臟腑功能的影響。當臟腑功能運動障礙、氣血津液升降出入失調,必然導致臟腑功能障礙。故陳秋教授認為健脾通腑,通調氣血津液流通之道為肥胖主要治法,以“通”為法,既通脾腑,又通氣血精微運行之道,并根據不同體質、病情等辨證加減用藥,并強調飲食有節,充分鍛煉之必要性。

代謝方具體組方如下:生黃芪、生地黃、丹參、川芎、生山楂、桂枝、澤瀉、茯苓、生白術、陳皮、酒大黃、生甘草。肥胖之人,脾氣虛弱,運化失司,故多選取健脾之藥,茯苓、白術、陳皮均可健脾,桂枝溫助中陽,使中焦之運復常,生山楂可健胃消脂,升降相應;肥胖之人氣血津液之路欠通暢,濕痰瘀多阻滯經絡,故易致膏脂積滯。方用澤瀉、茯苓、生白術利水滲濕,使諸邪從膀胱而出;選用生大黃瀉下通便,使邪從腸腑而去;丹參、川芎行氣活血祛瘀,使脈中瘀化。

3 現代研究

荷葉堿是以曬干粉碎的荷葉為原料,采用一系列方法提取出的一種阿樸啡型生物堿,目前研究證實其具有抗炎、降脂、抗氧自由基等作用[2,3]。蒲鵬等[4]在進行荷葉堿對胰島素抵抗小鼠的干預研究中發現,荷葉堿能夠降低肥胖、高血糖及高胰島素血癥。關章順等[5]用荷葉水提取物制作的膠囊進行降脂研究,結果顯示荷葉水提物對人體高脂血癥有顯著的降脂作用,且用荷葉水提物治療后的 TC、TG 比值明顯上升,LDL-C、HDL-C 比值明顯降低。大量的實驗研究表明[6-8],桑葉中富含的多糖類、黃酮類和生物堿類成分對糖尿病模型動物都有一定的降糖調脂作用。文靜等[9]證實桑葉可以通過激活 PPARα受體,調節脂肪酸氧化過程來達到改善 MSG 肥胖大鼠脂代謝紊亂的作用。

中醫學認為,荷葉性味苦澀,平,歸肝、脾、肺、心經,有清暑利濕、升發清陽、涼血止血等功效;而桑葉性甘、苦,歸肺、肝經,有祛風清熱、涼血等功效。陳秋教授結合現代研究,在“代謝方”中巧加荷葉、桑葉,加強肝臟對脂質的代謝,增強脾胃運化,以清熱祛濕,通脈泄濁,與代謝方以“通”為法一致,相輔相成。故陳教授常以此方來治療肥胖病,并多取得良效。

統觀全方,茯苓、澤瀉、陳皮、山楂、丹參、黃芪、大黃、白術在現代藥理研究中均顯示有調脂、改善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10]。代謝方組方中寓有五苓散、苓桂術甘湯之意,在現代研究中,五苓散有利尿消腫作用,能通過抑制腎小管對鈉的重吸收,增加尿中離子排出,調節水鹽代謝,還能改變血管通透性,參與水液代謝的全過程[11]。

4 典型病案

張某,女,34歲,自由職業者,2017年8月3日初診。自訴近三年來體重逐漸增加,月經紊亂,周期延長,量少,無瘀塊,伴多汗、乏力、嗜睡、口中黏膩,納食尚可,大便難,小便正常。初診時體重88 kg,身高162 cm,BMI3353,舌淡,苔白膩,脈細。診斷:肥胖—脾虛濕盛證,治以健脾利濕,選用代謝方加減:生黃芪30 g,茯苓30 g,桑葉20 g,荷葉20 g,生地黃15 g,丹參20 g,生山楂20 g,桂枝15 g,澤瀉20 g,生白術15 g,山藥15 g,陳皮15 g,生大黃5 g,生甘草5 g,8 劑,水煎服,每日1劑,1日3次,囑加強運動鍛煉,保持心情舒暢。再診,患者諸癥減輕,大便通暢,舌仍較濕膩,故原方加減繼續服用2月余,體重減至79kg,月經量增多,周期漸正常,此后長期門診就診,皆在代謝方基礎上進行加減,體重緩慢減輕,半年后體重將至71kg,治療期間無反彈,臨床效果明顯。

參考文獻:

[1]黎慧英,董陽,姚慶濤,等陳秋教授代謝方治療肥胖芻議[J].廣西中醫藥,2016,39(4):61-63

[2]Wang YX,Liu B,Shi RBHPLC determination of 2-hydroxy-1-methoxyaporphine,pronuciferine,nuciferine and roemerine in Nelum-bo nucifera and its alkaloid fraction[J].Zhong Guozhong Yao Za Zhi,2008,33(14):1713-1716

[3]Guo F,Yang X,Li X,et alNuciferine prevents hepatic steatosis and injury induced by a high-fat diet in hamsters[J].PLoS ONE2013 May 15;8(5):e63770

[4]蒲鵬,張麗靜,雷森荷葉堿對胰島素抵抗小鼠的干預研究[J].職業與健康,2015,,31(10):1317-1320

[5]關章順,吳俊,喻澤蘭,等荷葉水提物對人體高脂血癥的降脂效果研究[J].郴州醫學高等??茖W校學報,2003,5(3):3-6

[6]李向榮,陳菁菁,劉曉光桑葉總黃酮對高脂血癥動物的降血脂效應[J].中國藥學雜志,2009,44(21):1630-1633

[7]任巖海,劉洪鳳,韓智學桑葉多糖對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影響[J].中醫藥學雜志,2013,41(1):20-21

[8]曾藝濤,秦櫻瑞,楊娟,等DNJ 對糖脂代謝機理的影響研究進展[J].食品工業科技,2013,34(22):381-384

[9]文靜,張德芹,黃春麗,等桑葉提取物對 MSG 肥胖大鼠脂代謝的影響及其機制[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1(14):111-115

[10]張廷模中藥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82,226,229,260,279,326,425,426

[11]趙鳴芳五苓散的應用思路及機理分析[J].江蘇中醫藥,2005,26(7):36-38

猜你喜歡
代謝綜合征肥胖名醫經驗
新修珍珠囊藥性賦
血清脂聯素、胰島素抵抗與代謝綜合征的相關性研究
不同性別類風濕關節炎中醫診療經驗與思考
社區代謝綜合征患者心理健康狀況評估
孫躍農健脾補腎化痰方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經驗
收入對食品消費代際差異的影響研究
學齡前兒童肥胖的綜合干預研究
肥胖的流行病學現狀及相關并發癥的綜述
代謝綜合征文獻系統的數據庫設計
高血壓腎病診治經驗采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