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摭談初中語文課堂的預設與生成

2018-03-19 06:40張小強
甘肅教育 2018年3期
關鍵詞:初中語文

張小強

【關鍵詞】 初中語文;課堂預設;生成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03—0103—01

在語文課堂中,由思路延展,教學相長而引發的課堂生成顯然更為豐富,一節語文課,往往很容易就脫離了教師事先的預設,向著更加豐富多彩但不可預測的方向發展。那么,對于初中語文來說,該怎樣把握課堂預設與課堂生成之間的關系呢?雖然預設和生成是一物兩面,但是為了敘述方便,我們試從預設和生成兩方面來分析。

一、 預設要預設什么

1. 預設目標。課堂目標是一節課的總綱,目標一旦制定,課堂教學就要緊密圍繞目標來設定、組織。如果一節課沒有完成既定的目標,那這節課就是失敗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課堂目標應具有針對性,要符合學生的能力,不能過高或過低,要結合本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同時具有層次性。

2. 預設重難點。課堂預設不僅有計劃、規劃的作用,還應該有預知、遇見的作用。在備課階段,教師應依據近階段學生的學習能力,課文的難易程度以及以往的經驗等,對教學的重難點做出預判。對于重點部分要著重強調,而對于難點部分要依據實際情況,有區別、有選擇地組織思考與討論。當然,有時課文的重點和難點是一致的,這時候就要細致地區分重點和難點對課堂教學的不同要求。

3. 預設課堂組織。在明確了目標和重難點之后,能夠對課堂的組織過程做一個基本的設定了。在預設課堂組織之時,應為課堂生成預留一定的空間,也就是說,不要把計劃安排得過于緊張和嚴格,在每一項環節的時間和預期成效上都要具有彈性。除此之外,課堂預設還要有意為課堂生成創造條件,比如,在“誦讀欣賞”課中,可以安排朗誦比賽,在“口語交際”課上,可以安排情景表演等。這類靈活性較高,較為活潑的課堂形式,能為學生打開思路,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使學生的思想在碰撞中閃現出意想不到的火花,為課堂生成創造出多方面的條件。

二、生成該如何把握

1. 有所取舍。教學過程中會產生很多思維生成點,大部分是可以利用的,也有一部分過于偏離主題,并不適合被引導延伸。這時候,就要求教師能夠選擇出有利于課堂教學的生成點,而對無意義的思維忽略或者約束。比如,《馬說》這一課,在講到用人者要善于發現人才,善待人才的主題時,有學生從人才的角度給出不同的看法,認為人才不應該被動地等待別人來發現,而要學會自我推銷,這就是一個很好的生成點。這時教師如果能順勢鼓勵大家對人才發現的問題進行討論,會給學生帶來新的思考空間,也回答了“探究·聯系”的第一個問題。但另外一個學生在探討千里馬被發現的條件時,談到了一些相馬術與名馬傳說,這雖然也是活躍氣氛下思維延展的一個表現,但與課文主題相隔較遠,此時教師也不必制止批評學生的思路,可以簡單地一語帶過,迅速回歸主題就好。

2. 有方向的引導。語文課是思維活躍、交流頻繁的課程,往往課上一個學生的一句話,或者偶然的小事件,都可以改變原有的課程設計。但單有突發事件是不足以起到教學作用的,教師需要敏銳地察覺到其中可以挖掘的內容,像引河入海一樣進一步引導。如,筆者在講《背影》一課時,在說到白描的寫作手法時,有一個平時寫作文總寫流水賬的男生說他寫的都是白描,引得全班哄堂大笑。顯然學生們并不理解白描與流水賬的區別,所以筆者借此機會引導大家去思考,白描有什么樣的特點,白描有什么作用,什么情況下需要用到白描,什么時候不太適合,白描與流水賬有什么區別。為此,后半節課幾乎都用來討論“白描”了,原定的課文誦讀環節被調整到課后作業中,但學生對于白描這一手法的理解更加深刻了,從此之后再也不會混淆了。這就是一個引導的例子,男生講的本來是一句笑話,但經過引導,成為全體學生認識白描手法的切入點。

3. 生成中的新生成。課堂生成實現的基礎就是最大限度地尊重課堂的靈活性,在一個課堂生成之上,有可能會有其他機會實現再生成。過多的生成難免會打亂教師原來的教學計劃,但如果是有意義、有價值的生成,教師完全可以放棄預設,順其自然地發展下去。如,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從“嬌兒惡臥踏里裂”一句,有同學看出了杜甫對子女的關愛,又有同學說杜甫對“南村群童”的態度,進一步又說出杜甫其他詩歌中的孩子形象,乃至其他“人”的形象,最后得出結論:杜甫是一個仁者愛人的人。這節課全憑學生思路自由的流淌,教師只稍加引導,但效果很好,不僅課程目標達到了,還做到了相當程度的拓展延伸。

編輯:馬德佳

猜你喜歡
初中語文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初中語文片段寫作的實踐路徑
淺析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