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腎小管間質性腎炎抗原在慢性腎臟病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2018-03-20 06:17趙曉蘭
中國實用醫藥 2018年7期
關鍵詞:慢性腎臟病臨床意義表達

趙曉蘭

【摘要】 目的 探討腎小管間質性腎炎抗原(TIN-ag)在慢性腎臟?。–KD)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方法 76例CK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將其按照病理檢查結果分為微小病變組(對照組)和非微小病變組(觀察組), 每組38例。采用蘇木精-伊紅染色(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觀察腎臟普通病理改變;采用免疫熒光檢測腎臟組織TIN-ag的表達變化。結果 通過對患者常規病理檢查發現, 對照組患者在HE染色顯示下, 腎間質和腎組織小管無明顯異常, 光鏡觀測下足突融合正常;觀察組患者腎小球發生病變, 并伴隨有局部間質纖維化腎小管萎縮的情況。在免疫熒光顯示下, 對照組患者腎組織系統的TIN-ag癥狀表達清晰, 觀察組表達相對較弱;兩組患者的免疫熒光吸光度(A)為:觀察組4.72(3.01, 10.63), 對照組21.79(8.17, 35.07), 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原發性局灶性節段性腎小球硬化(FSGS)、IgA腎病、膜性腎?。∕N)、狼瘡性腎炎(LN)的免疫熒光吸光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非微小病變CKD患者的腎組織TIN-ag表達顯著低于微小病變CKD患者, 故TIN-ag在腎臟的生理病理意義上有著很大的探索價值。

【關鍵詞】 腎小管間質性腎炎抗原;慢性腎臟病;表達;臨床意義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7.007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xpression of renal tubulointerstitial nephritis antigen (TIN-ag)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Methods A total of 76 CKD patients as study subjects were divided by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into minimal lesion group (control group) and non-minimal lesion group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renal pathological changes were observed by hematoxylin - eosin staining (HE staining) and Masson staining, and the changes of expression of TIN-ag in renal tissue was detected by immunofluorescence. Results Through routin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the control group had no obvious abnormality in tubules of renal interstitium and renal tissue under HE staining, and the syndesmosis was normal under the light microscop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glomerular lesions, and accompanied by local interstitial fibrosis tubular atrophy. Under immunofluorescence, the expression of TIN-ag symptoms in the renal tissue system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clear, and the express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relatively weak. The immunofluorescence absorbency (A) of two groups: 4.72 (3.01, 10.63)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21.79 (8.17, 35.07)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mmunofluorescence absorbance between primary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 (FSGS), IgA nephropathy, membranous nephropathy (MN) and lupus nephritis (LN) (P>0.05). Conclusion The expression of TIN-ag in renal tissue of patients with non-minimal lesion CKD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KD patients with minimal lesion. Therefore, TIN-ag has great exploration value in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kidney.

【Key words】 Tubulointerstitial nephritis antige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Expression; Clinical significance

TIN-ag的本質是基底膜糖蛋白物質, 同時也是抗體介導的間質性腎炎靶抗原。腎小管是腎組織系統中最重要的部分, 可以選擇性吸收和排泄篩選分子和產生激素[1]。在CKD中, 小球病變是是否引起病變的關鍵。TIN-ag異?;钴S于腎組織表達中, 可促進腎小管上皮細胞粘附, 有效的維持其正常功能運轉[2]。本研究課題從腎臟功能中各個組織的表達量方向出發, 針對TIN-ag在CKD中的影響做出研究?,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76例CKD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 將其按照病理檢查結果分為微小病變組(對照組)和非微小病變組(觀察組), 每組38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8例, 女10例, 年齡15~72歲, 平均年齡(36±16)歲;觀察組患者中男29例, 女9例, 年齡16~73歲, 平均年齡(37±16)歲。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國腎臟病組織腎臟病與透析患者生存質量指導指南(KDOQI)對CKD的診斷標準, 簽署研究知情合同。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研究方法 ①通過特殊專業醫療器械對不同研究指標進行采集整理, 采用觀測腎組織標本切片橫面的方式進行研究。取參照標本進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 使用此類對照法對間質面積作出三色染色體分級, 分級標準:

A級, 表面無沉淀、積色;B級, 存在局部沉淀和積色, 占間質面積約25%;C級, 存在覆蓋性沉淀, 積色, 占間質面積約25%~50%;D級, 存在覆蓋性沉淀, 積色, 占間質面積約50%~75%;E級, 存在覆蓋性沉淀, 積色, 占間質面積約75%~100%。②每24小時需對患者進行1次尿液檢驗, 對尿比重和尿蛋白進行定量分析。③所有患者需在空腹狀態下接受肘靜脈血的采集, 使用自動生化儀作為檢測器械, 對患者的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尿素氮、血肌酐等表達量做出檢測;并從患者尿液含量中測定分析尿蛋白含量。④CKD患者的臨床病變表達效果有所不同, 需要對不同病癥的數據進行分類采集。光鏡檢測下采用逐步減弱的方法縮小檢測范圍。⑤每日將患者綜合數據進行對比, 觀察變化走向;包括:24 h尿液量、24 h尿蛋白、尿素氮、α1-微球蛋白表達量、β2-微球蛋白表達量、尿比重、病理管型等臨床表現。

1. 3 觀察指標 ①通過光鏡觀察兩組患者腎組織HE染色顯示是否存在異常, 并根據異常判斷其表達方式。②觀察在免疫熒光顯示下患者組織腎小管基底膜的TIN-ag是否表達清晰, 并根據表達程度判斷其區別意義。③觀察原發性FSGS、IgA腎病、MN、LN病型之間的TIN-ag是否存在表達差異, 根據其差異性判斷臨床應用意義。

1. 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處理。正態分布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非正態分布計量資料用M(Q1, Q3)表示, 采用非參數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通過對患者常規病理檢查發現, 對照組患者在HE染色顯示下, 腎間質和腎組織小管無明顯異常, 光鏡觀測下足突融合正常。觀察組患者腎小球發生病變, 并伴隨有局部間質纖維化腎小管萎縮的情況。

2. 2 在免疫熒光顯示下, 對照組患者腎組織系統的TIN-ag癥狀表達清晰, 觀察組表達相對較弱;兩組患者的免疫熒光吸光度(A)為:觀察組4.72(3.01, 10.63), 對照組21.79(8.17, 35.07),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3 原發性FSGS、IgA腎病、MN、LN的免疫熒光吸光度(A)為:原發性FSGS 55.21, IgA腎病 55.74, MN 54.82, LN 54.96, 原發性FSGS、IgA腎病、MN、LN的免疫熒光吸光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CKD的主要危害在于損傷腎組織系統, 破壞腎小球濾過功能;可以通過血和尿液等成分異常來判定和檢測, 可及時防止其對人體器官安全造成的威脅。臨床表現中, 多為小管萎縮、間質纖維化、感染等方式[3-6]。已知CKD發生時, 腎小管微環境改變, 如酸性環境變化、腎小管異常等, 都將影響正常的腎臟功能。以上臨床表型的變化都與TIN-ag在腎臟組織中的表達相關, 當腎小球固有的細胞系統受到破壞, 蛋白含量增多, 其分子機制能在腎臟疾病的各種癥狀當中發生作用。由于近年以來相關藥物的廣泛應用, 相關藥性的有害增生幾率也在逐漸增高, 同時引起間質損害的幾率增高。以往有研究表明[2], TIN-ag的表達與血肌酐、α1-微球蛋白等表達量等都有一定相關性, 因CKD是在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腎臟病之一, 有病因復雜多樣、不同發病機制等特點, 使其病理特征極難把控;抗腎小管基底膜與抗體相關的部分, 藥物與之結合成新的抗原, 從而誘導機體自身產生抗體。TIN-ag表達降低了CKD小管基底膜, 維持其細胞形態的健康有顯著效果;說明TIN-ag的異常表達也與小管的間質損傷有著密切關系[7, 8]。但目前對于TIN-ag的機制認識仍然不夠詳細, 無法肯定TIN綜合征疾病的起因, 無法肯定自身免疫性機制介導;在國內對于TIN-ag的研究較少, 科研資料不齊, 所以TIN-ag的研究對闡述TIN-ag的機制、治療以及預后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綜上所述, 非微小病變CKD患者的腎組織TIN-ag表達顯著低于微小病變CKD患者, 故TIN-ag在腎臟的生理病理意義上有著很大的探索價值, 有關TIN-ag與CKD腎組織纖維化更多的表達聯系, 有待于今后更進一步臨床研究。

參考文獻

[1] 楊葉猗, 肖力, 劉伏友, 等. 腎小管間質性腎炎抗原在腎臟研究中的進展. 中華腎臟病雜志, 2013, 29(5):396-399.

[2] 楊葉猗, 肖力, 許向青, 等. 腎小管間質性腎炎抗原在慢性腎臟病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中華醫學雜志, 2014, 94(4):246-250.

[3] 庹金麗, 張玲. 腎小管間質性腎炎抗原的結構、功能及在腎病中的研究. 國際移植與血液凈化雜志, 2015, 13(2):10-13.

[4] 宿志梅. 腎小管間質性腎炎中抗腎小管基底膜抗體的檢測及其臨床意義. 山東大學, 2004.

[5] 楊葉猗. TIN-ag在慢性腎臟病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 中南大學, 2013.

[6] 宿志梅, 趙明輝, 辛崗, 等. 腎小管間質性腎炎中抗腎小管基底膜抗體的檢測. 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 2004, 36(2):177-180.

[7] 鄭洪, 李德祥, 侯文. 脾免疫細胞在實驗性自身免疫性腎小管間質性腎炎中的作用. 貴州醫藥, 2002, 26(7):589-590.

[8] 楊智洪, 王曉輝, 姜艷超, 等. 利用小干擾RNA抑制小管間質性腎炎抗原相關蛋白的表達. 生物技術通訊, 2008, 19(2):185-187.

[收稿日期:2017-11-22]

猜你喜歡
慢性腎臟病臨床意義表達
童安榮主任醫師辨證治療慢性腎臟病經驗
前列地爾治療高齡糖尿病并慢性腎臟病患者療效和安全性分析
免疫性抗體對女性不孕不育檢測的臨床意義
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在熱性驚厥患兒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
服裝設計中的色彩語言探討
試論小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
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宗教音樂中人文主義精神的展現與表達研究
探討側俯臥位在產程進展中的臨床意義
羥苯磺酸鈣聯合復方腎衰湯治療慢性腎臟病的護理體會
慢性腎臟病合并高血壓患者食鹽的攝入與降壓藥的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