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小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

2016-11-10 00:08劉瑞琴
人間 2016年28期
關鍵詞:講評修改表達

摘要:作文是學生認識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如何培養學生的作文能力,讓學生走出作文難的困境,本文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闡述,一、欲寫先說,提高口頭表達能力。二、提倡課外自由練筆,培養學生作文習慣。三、聯系生活實際, 喚起學生作文靈感。四、創設直觀情景,激發學生作文情感。五、加強修改,提高學生自改能力。六、重視評價,點燃學生作文激情??傊?,學生作文要從起步抓,長期抓,讓學生在不斷增加閱歷的基礎上掌握寫作要領,寫出真情實感的好文章。

關鍵詞:表達;實踐;修改;講評;提高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0-0235-02

作文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大綱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弊魑氖菍W生認識水平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小學生的生活閱歷淺,對事物的認識有限,而且易忘,加之沒有形成一定的思維能力,因此,學生在進行作文訓練時,總是感到十分吃力,平時學生口若懸河,說起來頭頭是道,可是,一到作文課上就寫不出來,對作文感到頭疼,明顯缺乏作文興趣。因此,我認為,在作文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作文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那么,如何讓學生走出作文難的困境,培養學生作文的興趣和能力?經過多年的業務學習和教學實踐,現就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淺談之。

一、欲寫先說,提高口頭表達能力

口頭表達能力是書面作文的基礎,只有在學生口頭表達能力過關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寫出較好的作文。為此,在每次作文訓練時,我就讓學生根據作文要求先進行口頭表達,開始學生還有一定的困難,連一句話也說不完整,這時,就應該讓學生小組互說,互相補充,互相糾正,教師及時指導鼓勵,讓他們說完整的話,說準確的話,對他們口述用詞不當或語句不通處給予更正。經過多次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也就提高了,說起話來滔滔不絕,朗朗上口。每次口述完畢后,教師點評,指出缺點,表揚優點,使學生對作文的內容、材料的安排心里有一定的譜,在這個基礎上,再讓他們把各自說的話進行整理加工。

在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中,要給學生自由表達的權利,《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學生在口述時千萬不可指責,要讓學生自由說出眼中所見,心中所想,引導學生放膽寫自己想表達的內心世界,讓他們利用作文這塊陣地來抒發自己的喜悅,宣泄自己的不滿。經過這種無拘無束的口頭訓練,小聲點作文興趣很快就提高了,對作文難的問題也就解決了,每次作文學生都能輕松完成,效果比較好。

二、提倡課外自由練筆,培養學生作文習慣

提倡課外自由練筆,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是提高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每天除了讓學生堅持寫日記外,還可以提倡寫一些生活小札記。為了豐富學生課外練筆的內容,有必要開展一些校外活動。比如,一年四季,季節在更換,在不同的季節帶學生出去看看,觀賞一下大自然的景色,感受一下四季的變化,然后讓學生自由的去寫,哪怕寫一兩句都行,既可以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又可以為以后的寫作積累一些素材,當然也起到了練筆的作用。校園內的活動可謂豐富多彩,校園廣播、朗誦會、演講會、歌詠比賽、智力搶答賽以及黑板報、宣傳欄等等,都是讓學生自由練筆的好機會。通過課外自由練筆,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聯系生活實際,喚起學生作文靈感

作文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平時的語文課堂教學也要為學生打一些基礎。比如,學習一篇課文,就可以讓學生分析寫作方法、寫作特點,掌握了方法,再讓學生練習生活實際,這樣既有內容可寫,有感覺不困難。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天都有新人新事發生,要注意引導學生注意觀察正在進行的和即將發生的人和事,捕捉和收集活生生的作文素材,及時的將一些生活中的瑣碎事記下來,把自己的所想和靈感記下來,在進行作文訓練時,整理修改,補充加工成作文,這樣的作文質量自然大相徑庭。要求新事每次游覽名勝古跡、觀看電影,錄像等以及自己身邊的事都應讓學生做好筆記。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引導學生“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意的表達?!睘榇?,我認為應該讓學生走出教室,去擁抱自然,寫出人間的真善美。為了充實寫作材料,也可以加強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寫讀書筆記?!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有多讀書,多積累,才能提高學生作文水平,改變作文枯燥、語言貧乏的現象。組織課外閱讀小組,發揮學校圖書室的作用,教師要向學生推薦有用的書籍,拓展知識面,激發學生作文的靈感。

四、創設直觀情景,激發學生作文情感

“萬事開頭難”,學生的作文也是一樣的,每次作文總是無法開頭,不知從何下筆,即使寫出來了,給人的感覺思路打不開,視野狹窄,缺乏真情實感。實際上學生的心里話很多,思維平時相當活躍,想象力也不低于成年人的水平。但是,讓他們寫出來確有一定的障礙,這是什么原因呢?我認為這是學生往往以直觀思維為主,難以創設他們的寫作氣氛和情景,他們的思維的火花難以迸發,情感的閥門難以打開。因此,在作文訓練時,應創設直觀情境,讓學生思維真正活躍起來。

記得一次作文課,我沒有按時進教室,而是站在教室外面,一言不發,這是,學生大眼瞪小眼,摸不著頭腦,有的竊竊私語,有的不高興,有的很失望。在學生情感充分暴露的時候,我走進教室,在黑板寫下作文題目《當老師不在的時候》,要求學生寫出剛才自己的感受,以及同學們的表現,由于事情剛剛發生,人人熟悉,所有的學生都在輕松愉快中完成了作文,并達到一定你的水平。

還有一次作文課,我沒有直接讓學生寫作文,而是上了一堂提前布置好的手工制作比賽課,學生情緒高漲,都制作了自己喜歡的玩具,結束后留下作文題目《我的手工制作》,效果可想而知。也可以讓學生發揮想象,讓學生在直觀事物表象的基礎上,想象出更加豐富的內容,使學生寫出來的作文更加有血有肉。

五、加強修改,提高學生自改能力

俗話說“一篇好的作文,三分寫七分改”,可見“改”的重要性,傳統的改只重教師批改,而忽視學生自改,發揮不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也體現不出作文教學的民主意識。但改要講求實效,重視方法指導。要讓學生做到四種方法:即一刪、二添、三調、四換,也就是把多余的字詞句或段刪去,砍掉累贅,力求精煉;在刪的基礎上再添上必要的字詞句或段,使作文更通、更順,再把次序顛倒的地方作恰當調整,最后換詞、換字、換句,當然,要讓學生學會統一修改符號。

在作文自批中,學生往往看不出毛病,思維不活躍,有局限性,自改時無從下手。這時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指導:一是冷處理后再自改,就是把作文放幾天以后,再拿出來,讓學生自己讀,在讀中會發現好多不足,在讀的過程中,學生思維會更清晰,情緒更穩定,改作文的興趣也就油然而生。這種“冷處理”會減輕學生負擔,時間一長,就自然養成自改作文的良好習慣。二是互改,“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讓別人看,讓別人該,可以“高”改“低”,“低”讀“高”,即水平高的學生改水平低的作文,水平低的學生讀水平高的作文,或“高”改“高”,“低”改“低”,即水平相當的學生互相批改,也可以“小組”修改,即四五人一組,共同讀,提出意見,共同修改,是作文教學做到民主,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三是“師批生改”,即教師對學生作文中需要修改的部分標出來,提出修改方向。學生按照教師的意見再修改,提高自改水平?!暗皆侥ピ娇?,文越改越好”。作文自改能力的培養是作文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是提高學生能力的必由之路,要長期訓練,形成定勢。

六、重視講評,點燃學生作文激情

作文講評是培養學生寫作意識和創新思維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要重視學生的作文評價,作文評價的手段很多,但最重要的是作文講評要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要采取鼓勵性原則,不可打擊學生習作的積極性,要善于發現學生作文中的點滴閃光點,多肯定,少否定,哪怕是一個詞、一句話,對學困生的少許進步尤其要給予表揚,讓學生樹立良好的自信心,激發他們的創新動機。

總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小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是一項長期的工程,必須扎扎實實,循序漸進,由簡到繁,螺旋式上升,波浪式推進,讓學生在不斷增加閱歷的基礎上,逐步掌握寫作要領,寫出有真情實感的好文章。

參考資料:

[1]《語文課程標準》 柳菊興主編,華中師范大學出版。

[2]《中小學教學課堂概論》 李信編,東北師范大學出版。

[3]《當代教育新視野》 關文信主編,吉林大學出版社。

作者簡介:劉瑞琴,女,出生年月:1966.9.16,籍貫:寧夏彭陽縣,學歷:寧夏大學???,任職單位:寧夏彭陽縣白陽鎮中心學校,職務職稱:小學一級教師,主攻方向:小學語文教育。

猜你喜歡
講評修改表達
我的作文課教學
淺析行政訴訟法受案范圍的現狀及困境
淺析數學試卷講評的有效性
高效高中地理課堂的有效構建
簡約歐式風格在居住空間中的運用
服裝設計中的色彩語言探討
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宗教音樂中人文主義精神的展現與表達研究
“以讀促寫”與“以改促寫”英語寫作教學對比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