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預防性宮體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高危產婦剖宮產術中出血的有效性與安全性分析

2018-03-20 06:17王冬華
中國實用醫藥 2018年7期
關鍵詞: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產后出血剖宮產

王冬華

【摘要】 目的 探討預防性宮體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高危產婦剖宮產術中出血的有效性與安全性。方法 88例剖宮產高危產婦,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44例。對照組采用米索前列醇進行治療, 觀察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進行治療, 比較兩組術后出血量、產后出血發生情況、止血時間、子宮切除情況和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產婦產后2 h出血量為(219.3±61.9)ml,

產后24 h出血為(322.6±71.1)ml, 均少于對照組的(368.6±63.6)、(459.7±86.6)ml,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后出血率低于對照組, 止血時間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子宮切除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預防性宮體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高危產婦剖宮產術中出血的效果顯著,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關鍵詞】 高危產婦;剖宮產;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產后出血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7.050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proprophylactic intrauterine injection of romethamine to prevent bleeding during cesarean section of high-risk puerpera. Methods A total of 88 high-risk

puerpera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4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isoprostol,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methamine.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postoperative bleeding, occurrence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hemostasis time, hysterectomy and adverse reactions condi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postpartum 2 h hemorrhage as (219.3±61.9) ml, postpartum 24 h hemorrhage as (322.6±71.1) ml, which were all less than (368.6±63.6) and (459.7±86.6) ml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postpartum hemorrhage and shorter hemostasis tim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ysterectomy rate (P>0.05). Both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P>0.05). Conclusion Proprophylactic intrauterine injection of romethamine shows remarkable effect in preventing bleeding during cesarean section of high-risk puerpera, and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High-risk puerpera; Cesarean section; Romethamine; Postpartum hemorrhage

產后出血是指胎兒娩出24 h失血量>500 ml, 其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發病率, 同時也是導致產后出現死亡的主要原

因[1]。宮縮乏力為導致產婦出現產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由于宮縮乏力而導致產后出血的產婦數量占全部產后出血產婦數量的70%~80%[2]。當產婦存在前置胎盤、子癇前期、羊水過多、雙胎、胎盤早剝、巨大胎等情況時, 其發生產后宮縮乏力的幾率將明顯提高[3]。因此對存在高危因素的產婦開展產后出血預防處理, 可有效降低產婦的產后出血發生率, 提高產婦的生活質量。本次研究選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剖宮產高危產婦88例, 探討預防性宮體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高危產婦剖宮產術中出血的有效性與安全性。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剖宮產高危產婦88例, 全部產婦均具備剖宮產指征, 同時具備產后出血高危因素, 對存在凝血功能異常以及前列醇類藥物過敏的產婦進行排除。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產婦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44例。對照組年齡21~38歲, 平均年齡(27.3±

4.5)歲, 平均孕周(37.2±3.1)周, 平均產次(2.3±0.5)次;高危因素:雙胎5例, 胎盤早剝7例, 羊水過多10例, 前置胎盤7例, 巨大胎15例。觀察組年齡23~37歲, 平均年齡(27.1±4.2)歲, 平均孕周(37.4±3.0)周, 平均產次(2.1±

0.4)次;高危因素:雙胎6例, 胎盤早剝6例, 羊水過多12例,

前置胎盤6例, 巨大胎1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研究方法 兩組產婦均接受新式子宮下段剖宮產術, 打開產婦子宮下段, 吸凈羊水, 待胎兒全部娩出后, 采用縮宮素(上海第一生化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31020862)進行注射, 劑量20 U。在此基礎上, 對照組加用米索前列醇(華潤紫竹藥業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 H20000668), 以舌下含服或塞肛用藥;同時采用葡萄糖酸鈣和(或)垂體后葉素進行治療, 葡萄糖酸鈣采取靜脈注射方式給藥, 垂體后葉素采取宮體注射方式給藥。觀察組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常州四藥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94183)進行治療, 以宮體注射方式給藥, 劑量250 μg。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觀察兩組產婦的產后出血量(產后2、24 h)、產后出血發生情況以及子宮切除情況。出血量的測定方法為稱重法和容積法, 手術開展前在產婦臀下對一次性紙墊進行放置, 手術完成后對紙墊的重量進行稱取, 同時為其更換新的一次性紙墊, 在手術完成2 h后對一次性紙墊進行稱重, 參照1 ml血液等于1.05 g的標準, 對產后出血量進行計算[4]。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產后出血量比較 觀察組產婦產后2 h出血量為(219.3±61.9)ml, 產后24 h出血為(322.6±71.1)ml, 均少于對照組的(368.6±63.6)、(459.7±86.6)ml,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產后出血、止血時間和子宮切除情況比較 觀察組產后出血率低于對照組, 止血時間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子宮切除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術后發生發熱

1例, 嘔吐1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55%;觀察組術后發生發熱腹瀉3例, 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82%;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212, P>0.05)。

3 討論

產后出血在臨床婦產科的發生率較高, 其很容易導致孕產婦發生死亡, 同時還可能引發休克、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征、凝血功能障礙、腦垂體壞死、子宮切除的發生, 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產后出血的發生率, 對于保障孕產婦的安全具有重要作用[5]。對于具有高危妊娠因素的孕婦而言, 其更容易出現產后出血, 所以需做好健康宣教工作, 使孕婦對產前保健引起足夠重視, 將產前檢查次數進行增加, 根據孕婦的具體情況告知其提前入院進行待產。

宮縮乏力為導致產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目前臨床上對宮縮乏力進行有效預防和治療的藥物包括縮宮素、米索前列醇、垂體后葉素以及葡萄糖酸鈣等[6]。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產婦產后2 h出血量為(219.3±61.9)ml, 產后24 h出血為(322.6±71.1)ml, 均少于對照組的(368.6±63.6)、(459.7±

86.6)ml,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產后出血率低于對照組, 止血時間短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子宮切除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ㄇ傲兴匕倍∪枷噍^于傳統藥物具備更長的半衰期, 生物活性得以增強, 藥物應用劑量得以減少, 同時其用作鈣離子載體時, 可使子宮收縮更為協調有力, 使縫隙連接形成得以促進, 促使胎盤附著部位血竇得以關閉, 由此達到快速止血的目的[7-9]。若患者存在頑固性產后出血, 則可在間隔1.5~3.5 h后, 為其再次應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10]。但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只能對由于宮縮乏力而導致的產后出血有明顯效果, 因此臨床上在對其進行應用時, 需對產婦發生產后出血的原因進行判斷, 由此使產后出血得到有效預防和控制[11]。高危產婦剖宮產術中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應直接預防性使用, 并且需在手術室以及產房中進行常規備用, 由此取得滿意的預處理效

果[12]。

綜上所述, 預防性宮體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高危產婦剖宮產術中出血的效果顯著, 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毛銀花, 沈燕華, 張耀飛, 等. 提高剖宮產術中出血搶救成功率的研究. 中國急救醫學, 2015, 35(z2):176-177.

[2] 朱麗萍, 張金娥, 楊紅, 等. 米索前列醇防治高危產婦剖宮產術中出血的研究.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4, 23(5):508-510.

[3] 殷思珍, 孫瑞勤, 楊龍慧, 等. 預防性應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聯合低位B-Lynch縫合術對前置胎盤術中出血的臨床觀察. 實用醫學雜志, 2015, 31(24):4120-4122.

[4] 曹麗瓊, 陳海燕, 范莉君, 等.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聯合紗條宮腔填塞治療兇險性前置胎盤的療效分析. 國際婦產科學雜志, 2014, 13(4):441-442.

[5] 汪有新, 洪月英.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對中央性前置胎盤剖宮產臨床效果評價.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4, 18(3):79-80, 83.

[6] 許靜. 預防性宮體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產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婦剖宮產術中的效果.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 2013, 33(34):92-93.

[7] 張躍, 馬錦琪, 榮琴英, 等. 產后出血高危孕婦預防性宮體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臨床療效.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13, 13(35):6960-6962.

[8] 陳琳, 王軍.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預防高危產婦剖宮產術中及術后出血的臨床觀察. 醫學信息, 2015(17):228-229.

[9] 劉淼, 張艷萍, 鄧玉清.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高危產婦產后出血的臨床研究.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3, 22(2):144-145.

[10] 溫愛萍, 劉紅芳.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于臨床防治產后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當代醫學, 2015(22):133-134.

[11] 陳曉琴. 產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婦在剖宮產術中預防性宮體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減少產后出血的臨床療效. 海峽藥學, 2015, 27(11):77-79.

[12] 汪洋, 谷印堂, 李雪蓮, 等.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預防高危孕婦產后出血中的應用效果. 中國當代醫藥, 2015(13):152-154.

[收稿日期:2018-01-08]

猜你喜歡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產后出血剖宮產
麥角新堿聯合縮宮素在高危妊娠剖宮產術中的應用
剖宮產后怎樣加強護理
妊娠期連續細致化護理對高危妊娠初產婦不良情緒及對剖宮產率的作用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聯合縮宮素在高危妊娠剖宮產術后產后出血的防治效果
產后出血高危因素孕婦在剖宮產術中預防性宮體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減少產后出血的臨床療效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孕產婦產后出血治療中的應用效果
不同給藥方案對剖宮產術后出血產婦的心率及血壓影響
益母草注射液聯合縮宮素預防產后出血的臨床療效
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處妊娠38例回顧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