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作文化:稻、水與人的協奏

2018-03-20 00:44玄松南
森林與人類 2018年12期
關鍵詞:沼澤地稻作長江流域

玄松南

水稻起源于亞熱帶東亞沼澤地帶

隨著全新世(大約從12000年之前至今)氣候轉暖,現生人類的狩獵、捕撈和采集活動更加活躍,并在歐亞大陸的東西兩頭,也就是西亞的兩河流域以及東亞的長江流域,分別認知了兩種禾小科植物。在人類的干預下,這兩種植物開始了各自漫長的進化歷程,最終成為影響當今世界的兩大糧食作物,即小麥和水稻。

起源于半干旱地帶的小麥占得先機,率先在西亞的新月沃土地帶被人類栽培和馴化。西亞的兩河流域,大河泛濫帶來的泥沙土壤營養豐寓,土質疏松易于耕作,在生產活動中相對容易獲得賴以生存的糧食,在此基礎上孕育了蘇美爾文明。而水稻起源于亞熱帶東亞沼澤地帶,沼澤土壤土質粘稠,草根、樹根盤結,不易耕作,勞作的人畜還容易陷人泥潭,甚至還會產生大量有害氣體,威脅人們的生命,所以水稻的生產一開始就步履艱難。

要在沼澤地里獲取足夠的糧食,就需要對沼澤地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如開挖溝渠排水、平整土地、修筑田埂、修筑水塘、修筑灌溉水路、發明易于開墾沼澤土壤的翻耕T具等。這對早期人類來說,具有相當大的難度。所以,人類歷史上的四大古代文明都是基于大河流域以小麥為主的旱地農業孕育出的文明。

當地球的最后一次冰河期結束(約距今13000年前),氣候逐漸開始變暖時,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的沼澤地帶,各類禾本科植物開始活躍起來,其中包括今天水稻的祖先。同期,居住在這一地區的古人為了抵御野獸的侵擾和寒冷的氣候,穴居在各地的山洞里。這些山洞一般離沼澤地不遠,古人夜間在安全的山洞休息,白天則上山打獵、下河捕魚蝦。但打獵和捕魚收獲不穩定,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必須采集一些植物的果實或籽實,以解決食物不足的難題。人們開始只采集喬灌木的果實和種子果腹,后來當周邊樹木的果實和魚類資源耗盡時,逐漸把目光投向眼前沼澤地里大片野生稻群落的籽實。

起初,勇敢而智慧的先人為了燒火取暖,采集一些枯黃的野生稻回到洞穴,把它丟到火里。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稻的籽實爆成米花,香氣四溢,成了饑腸轆轆的人們的美味。就是這樣一個偶然事件開啟了人類稻作歷史。

長江中下游先民完成野稻的馴化

野生稻的祖先起源于喜馬拉雅山東南麓、唐古拉山脈和云貴高原。隨著青藏高原的隆起,印度洋季風氣候的產生和東南流向的幾大水系的形成,野生稻的祖先沿江河順流而下,廣泛進入中國東南部及南亞、東南亞地區。

分布在我國境內的野生稻有3種,即普通野生稻、藥用野生稻以及疣粒野生稻,今日水稻的祖先就是其中的普通野生稻。日前在全世界范同內種植的水稻,除了原產非洲的非洲栽培稻(也稱非洲光殼稻),可以說都是這種普通野生稻的后代。

在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稻谷的馴化和栽培是人類進入農業社會的重要標志之一。普通野生稻進化到如今的栽培稻,經歷了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進化歷程中,稻自身不斷發生的變異是進化的內因,而大自然對這些變異的選擇以及人類根據自身的需求對這些變異的擇優選擇是從野生稻到栽培稻進化歷程的兩大動力,在三者的共同作用下,人類完成了野稻的馴化。完成這一壯舉的是遠古時代生活在長江中下游的先民,可能就是楚人的祖先和越人的祖先。

稻向水稻進化的諸多好處

在大約距今10000年-9000年的上山文化(浙江浦江縣境內)時期,野生稻在人類的干預和選擇下,逐步進化為栽培稻,生產力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人們已經完全走出山洞,群居在沼澤地中的高臺地,開始利用石磨盤和石棒加工稻米,還學會在泥土里加人稻殼燒制陶器。

距今大約6500年的河姆渡文化(含田螺山,浙江余姚)時期,水稻的生產力水平大為提高,人們已經發明了耒耜、骨耜等開墾稻田的農具,開創了適應沼澤地環境的干欄式建筑形制。此時還出現了司掌祭祀的神職人員。但是,這個時期的水稻生產力水平還不能完全滿足人們的食物需求,人們除了水稻生產之外還得靠打獵、捕魚以及采集橡樹果、菱角等植物果實來滿足日益增加的糧食需求。

到城頭山文化(湖南澧縣,距今6000多年)時期,人們已經掌握了修筑水塘、開挖灌溉水路、平整土地、修筑口]埂的技術,稻開始逐步進化為水稻。稻向水稻進化有諸多好處,一是能避開競爭對手植物,也就是雜草。二是利用水平原理平整稻田,使水稻能在均勻的水分環境中生長。三是長期浸水形成的土壤還原層有利于養分的吸收。四是通過大量水分的蒸騰作用,調節群落的溫度環境。稻在水環境下生長,還有利于育秧、插秧等生產技術的實施。同期,長江下游的崧澤文化已經完成了從耜耕到犁耕的歷史性跨越,水稻的生產力水平有了一次大的飛躍,為文明的出現做好了技術儲備。

稻米成為中國主糧,稻作文化影響中國人的精神

良渚文化(距今5300-4200年)時期是從稻作文化發展到稻作文明的重要節點。良渚文化考古遺址出土的成堆稻谷遺存,足以證明當時稻作生產力水平已經很發達。同時出土的還有大規模的城墻遺址、高規格的墓葬和刻畫了符號的精美玉器和陶器,說明豐衣足食的人們在這個時期已經出現了社會分T以及階級分化。5000多年前的良渚先民正蓄勢待發,準備迎接義明的曙光。

大約在距今4000年左右時,黃河流域出現了我國最早的文明一一夏王朝。而在長江流域以南地區,直到周王朝以后才開始出現楚、吳、越等以稻作族群為主體的國家。后來楚國基本統一了長江流域以南地區稻作族群建立的國家,融合了楚、吳、越義化,成為代表南方稻作義化的國家。

分布在中國境內的野生稻有3種,即普通野生稻、藥用野生稻以及疣粒野生稻。今日水稻的祖先就是其中的普通野生稻。在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稻谷的馴化和栽培是入類進入農業社會的一個重要標志。

公元前221年,當發跡西北邊陲西戎故地的秦國統一全國時,楚國遺民發誓要滅秦復國。秦末南方各地農民蜂擁而起,最終由劉邦建立了漢帝國,奠定了漢文化。楚人滅秦統一全國建立漢王朝的過程,從另一個側面來看就是長江流域稻作文化與黃河流域中原稷(小米)文化的碰撞與融合過程。從此以后,南方的稻作文化與北方的稷文化融為一體,共同構筑了華夏文明。

歷史進人唐宋之前,由于北方的長期戰亂,大批中原人遷徙至南方,再加上育秧、插秧技術的普及以及江東犁等先進農具的發明,促進了南方大片稻田的開發和社會的發展,稻作經濟得到長足發展,昔日的蠻荒之地變為國家糧倉,國家的經濟重心從北方轉到江南,水稻經濟占國家經濟的主導地位,稻米成為滋養中國人身體的主要糧食,稻作文化獲得了主流文化的身份,影響著一代代中國人的精神世界。

水稻對水的特殊需求,激發了生產工具的發明和改進,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為了開墾土壤黏性大的沼澤地,發明了江東犁。為了平整稻田,發明了耖。為了粉碎稻田土壤發明了耙。為了利用低處的水資源灌溉高處的稻田發明了各類水車。為了合理利用水源、協調部落間、鄰里爭水紛爭,發明了分水器。為了稻米加工,發明了水碓、水碾等。這些水稻生產農具的發明大大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進步。在人類社會進人工業革命之前的農業社會,新的生產農具的發明和改進是促進生產力發展的主要手段。水稻的發展史是稻、自然(水)、人三者共同奏響的協奏曲。

責任編輯/張麗君

猜你喜歡
沼澤地稻作長江流域
清代廣州外銷面中的稻作圖研究
稻作村落建設:鄉村振興的新視野
——以寧波市為例
走遍長江流域的英國小伙
從容應對,走出男性更年期的“沼澤地”
黔東南稻作農業文化景觀與糯稻品種的多樣性保護
長江流域園區的府際合作研究
長江流域徑流演變規律研究
贛榆區麥稈還田稻作試驗總結
我國長江流域汽車需求量分析及預測
別人的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