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潛伏的癡戀者

2018-03-22 12:03張少茹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18年3期
關鍵詞:潛伏摯愛矛盾

張少茹

摘 要:《當你老了》是葉芝的傳世名作,對影射了詩人一生摯愛情感的這首詩,歷來好評如潮。然而,人們更多地關注了其朝圣般愛情的瑰麗,卻忽視了光華之下愛而不得的單戀者的復雜情感。本文試圖揭開備受褒揚的情感之下的另一重意蘊。

關鍵詞:摯愛 鏡照 癡戀者 矛盾 潛伏

一、詩人摯愛情感的藝術鏡照

在被譽為“最后一個浪漫主義詩人”的葉芝的眾多傳世名作中,他早年創作的《當你老了》是最膾炙人口的佳作。這首詩傳達了詩人對永恒之愛的向往,同時也是詩人情感的藝術鏡照。意中人不能被替代的想法使愛具有超驗價值,意中人往往在一段戀情中是唯一的、獨特的,因此,真正的愛情總是在期盼愛的恒久與永在,繆塞在《弗雷熱里克和貝爾納勒塔》中說:“要知道,懂得愛情的人,一生只能愛一次,而變化無常的人不懂得愛情,他們只是玩弄感情?!眥1}無論現實世界還是文學作品,一旦真愛萌生,就意味著一種至死不渝的情感體驗。

1889年1月30日,二十三歲的葉芝第一次遇見了二十二歲美麗的女演員茅德·岡,她不僅容顏嬌美,身姿動人,而且還擁有那個時代女性少有的獨立意識。當她看到愛爾蘭人民飽受民族歧視,處境艱難時便毅然舍棄都柏林上流社會的優渥生活,投身到爭取愛爾蘭民族獨立的運動中,并成為領導人之一,這使她煥發出炫目的光彩。瓦西列夫在《情愛論》中坦言:“保持相愛如初,首先愛的對象要具有豐富的精神世界,善做到永不枯竭,只有這樣對它的不斷感知才能令人感到興奮而又神秘?!眥2}葉芝在與茅德·岡的交往中不斷地發現著這位女性有豐富的精神世界,他慨嘆說:“我從來沒有想到在一個活著的女人身上看到這樣超凡的美?!眥3}

這一次的動心延續了詩人一生的情愛。聞一多先生認為世界上有兩種愛情:一種是利他之愛,一種是利己之愛。詩人的愛顯然屬于前者,我國古代詩詞中有句“只愿君心似我心”,葉芝則是“唯愿我心似君心”。詩人本是一個厭棄政治運動的人,但卻為了與所愛同行,為了找到通往愛人心扉的道路,毅然投身于愛爾蘭民族獨立運動中。這種把愛人的需要置于首位的癡情甚至化為對對方心意的全方位認同、付出。當詩人得知茅德·岡希望來生化身為一只翱翔于藍天的白鳥時,他用發自內心的深情為意中人寫下了《白鳥》:

親愛的,但愿我們是浪尖上一雙白鳥!/流星尚未隕逝,我們已厭倦了它的閃耀:/天邊低懸,晨光里那顆藍星的幽光/喚醒了你我心中,一縷不死的憂傷。/轉瞬就會遠離玫瑰、百合和星光的侵蝕。/只要我們是雙白鳥,親愛的,出沒在浪花里!{4}

可以說葉芝的愛已化為“以對方為中心的”傾世之戀,詩人尋求的愛不只是“兩情相悅”,更是“兩心相知”的靈魂交融。愛情需要回應、交流,茅德·岡與詩人也曾有交心。在愛爾蘭國家圖書館展出的關于“詩人威廉·巴特勒·葉芝的生活和作品”的展品中,有茅德·岡1908年送給他的筆記本,上面粘了一封茅德·岡寫給葉芝的信。其中有一段寫道:“昨天晚上我有一個美好的經歷,我必須馬上知道這種感覺你是否體會到?怎樣體會到的?……昨天晚上十一點一刻,我穿上了你身體和思想的外衣,渴望著來到你的身旁”,可能恰是這樣曖昧的文句令詩人的單戀更加難以自拔。但這段朝圣般的愛情卻寫滿了“失意”。雖然公開資料顯示葉芝一生向茅德·岡三次求婚,三次被拒,但結合其各種資料細致推敲可以發現是至少五次。從因誤解的第一次求婚,到為給愛人在丈夫離世后一個溫暖的懷抱,直至最后一次帶有絕望性的告白,這段愛情持續了半個世紀之久。很難想象從風華正茂的青年到鬢染青霜的老人,一直等候畢生情感回饋的葉芝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

葉芝的愛情在起始時便有著執著又決絕的意味?!懂斈憷狭恕肥撬?893年愛上茅德·岡四年后寫下的。雖然他當時只有二十七歲,但卻用望盡天涯路的口吻說:“只有一個人愛你那朝圣者的靈魂,愛你衰老了的臉上痛苦的皺紋?!眥5}也正因如此,走過了歲月輪回直到五十二歲時葉芝才結束了單身生活?;楹笏x擇靠近茅德·岡莊園的傾頹古塔居住,令人扼腕不已。甚至在生命的最后幾個月,他還給茅德·岡寫信,約她出來喝茶,但遺憾的是他再次被拒,茅德·岡甚至拒絕參加他的葬禮。一生的等待沒有換來愛人的一次回眸,這讓《當你老了》這首詩意蘊更顯悠遠。

歲月流轉,葉芝對于茅德·岡的愛慕始終刻骨銘心,他用靈魂守望這段無果之愛,至死不渝。奧地利詩人里爾克曾經說過:“只有那種終極的愛才能使人達到在無限中去愛一個人?!眥6}葉芝的愛屬于這類“終極的愛”。

二、全知視角下潛伏的癡戀者

《當你老了》這首詩歌表面看詩人聚焦的對象是“你”,是詩歌的情感核心,實則“你”的背后赫然有一個主宰——抒情詩人。許多人在描摹自己的意中人時,常用盡苦心展現其最美的一面,但葉芝卻反其道而行,在他二十七歲時用穿越式眼光,用全知視角把歲月的鏡頭放置在意中人暮年,用虛幻、對比的手法鏡像著自己的別樣愛戀。

詩人在自己虛構的世界中自由徜徉,首先用全知者無所不能的支配權以“當你老了”這一詩句將時空推至遙遠的未來,穿越時空,面對白發蒼蒼、皺紋滿面的女主人公,坦陳著世間對其兩種不同的愛戀:“多少人真情假意,愛過你的美麗,愛過你歡樂而迷人的青春,唯獨一人愛你朝圣者的心,愛你日益凋謝的臉上的哀戚?!眥7}對照下,詩人的愛遠離了肉體與情欲,直抵靈魂,消解了青春熱戀的狂熱和虛幻性,呈現著理性的深度與真情的恒溫,它不求條件的對等,不在乎對方的年齡、容貌、婚否……只在乎心靈的契合,癡愛升華,具有了圣潔之光。正如有的人所言:葉芝是在用整個生命,用朝圣者的靈魂,去追求他心目中永恒的愛情。

作為癡愛的人,盡管在對方一再的拒絕中已傷痕累累,但因要用一生來等待愛的降臨,內心超越時空累積的癡情就如陳年佳釀越發的醇厚、溫和,詩人的期盼也因得不到回應而被拉長至久遠的未來,因所愛的是永葆青春的“朝圣者的心”,而精神之愛本就具超越性。正因如此,詩人吟詠的愛才有了至死不渝的超驗性,即使到了滿頭霜雪時,愛依然濃烈、持久,當愛朝向對方的靈魂,才有“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8}的期盼,才會發下“天地合,乃敢與君絕”的誓愿。但在濃情蜜意的詩句中卻隱隱彌漫著一縷淡淡的哀怨之情,也恰恰是這哀怨表露了一位“愛而不得”之人的復雜心緒。

詩人以“白發、皺紋、佝僂、傷感”等詞匯勾勒出所愛的人暮年已經蒼老的景象。顯然,這樣一個心懷懊悔、異常凄楚的身影不是現實世界的真實影像,只是詩人全知視角的假想,是虛構的世界中“我的她”。此時,詩人獲得了雙重身份:既是事件中“愛而不得”之人,又是事件的陳述者,即“看者”,而在現實世界中具有情感主導力的女子成了詩中的“被看者”。這樣的身份置換給予癡戀者矛盾心緒潛在表達最好的視角,此時,抒情者在詩中大大遮蔽了現實中“愛而不得”的形象,他癡戀時的脈脈溫情被淡化、抽離,以至于詩人審視的眼光有了寒芒,全知身份的“看者”打量著女子榮光不再,日漸衰敗的身影和凄楚的面容,感受著女子對沒能珍惜當年愛情的懊悔情緒,是強行剝奪現實生活中那個傳奇女性真實意愿的強權性書寫。呈現一個男性話語權者潛伏已久的操控式心理,顯示了男性世界無所不在的主權意識。無論是在社會、家庭,還是最能柔化男性主權意識的愛情中,男性始終更意愿成為一個“看者”。因為從父權社會建立后,男性就把自己放在“看者”的位置,即使葉芝在茅德·岡的眼中“像個女人”,但并不妨礙男性在潛意識里強者的慣性認知,現實中的女強男弱在詩歌中不經意間幻化為男強女弱,女性淪為“被看者”,且在男性的注視下變為哀婉的、需要男性垂憐的小女人。

《當你老了》正是用看似含情脈脈的語言表達了一位得不到愛的回應的人的潛在情感。失控的情感被“看者”以哀婉的語氣扭轉到女性痛失所愛的路徑,“看者”一改現實中屢次被拒的令人同情的弱者形象,以強者之姿毫不掩飾地欣賞著被弱化的女性悔不當初的身影。

虛構世界與現實世界的交叉與對立,是詩人真實境遇與內心世界的獨特建構,是癡戀者矛盾而豐富的情感無偽的呈現。因為從本質上看,男性并不愿意成為情感的被動者,他們希望成為情感發展的引導者,而情感一旦失控,他們的情感就會失去單純性。這一真實情緒,恰是一個男性癡戀者潛在情緒的外露。

正如余光中所說,葉芝的深厚與偉大,在于他把在現實世界里充滿矛盾的對比性,在藝術世界里得到調和、統一。無論是人們對戀慕者不同的態度,還是他痛楚和喜悅的交織,希望和失望相隨的駁雜心理,在詩中都得到了富有張力的傳達,是一個多世紀的愛情絕唱的無盡魅力。

有人說“一個人的愛情是偉大的,因為它純凈地只有付出,而不苛求回報”。確實愛情有時是最堅韌的,超過了我們的想象,如葉芝,有時也是最脆弱的。

{1}{5}{7} 威廉·巴特勒·葉芝:《當你老了》,《素養語文》,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2} 瓦西列夫:《情愛論》,當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

{3} 威廉·巴特勒·葉芝:《葉芝文集》,東方出版社1996年版。

{4} 威廉·巴特勒·葉芝:《白鳥》,《葉芝抒情詩全集》,中國工人出版社1994年版。

{6} 里爾克:《杜伊諾哀歌附錄》,重慶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

{8} 《詩經·邶風·擊鼓》,中華書局2015年版。

猜你喜歡
潛伏摯愛矛盾
矛盾的我
“矛盾多發”可怕嗎?
深港通開通在即,哪種股票值得“潛伏”?
你摯愛的喇叭Clothing已上線
卡地亞摯愛浪漫之約法式浪漫 鉆寫永恒
戀愛中能否一直讓著對方
張萌:摯愛寶貝
解析對矛盾觀點的幾個“是否意味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