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應用題教學探析

2018-03-22 11:44李賢明
考試周刊 2018年30期
關鍵詞:線段圖數量關系題意

摘要:數學理論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又為生活服務,應用題其實就是指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也是教學的最終目的,為此,研究小學應用題教學策略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從學會審清題意、分析數量關系、巧用線段圖、鼓勵多種解法、改編應用題五個方面與廣大同行分享教學中的點滴心得。

關鍵詞:應用題;題意;數量關系;線段圖

何為應用題?所謂的應用題指的是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實踐的題目。數學理論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又為生活服務,我們經常要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近幾年來,數學生活化越來越引起廣大師生的重視,為此,研究小學應用題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小學數學教學經驗,與廣大同行們共同分享探討小學應用題教學的點滴經驗。

一、 學會審清題意

審題是解答應用題的前提,在教學中我們發現,近幾年來,應用題的題目在不斷改變,由本來的完全由漢字組成轉變為圖文結合,然而,有的學生幾乎沒有審題,把題目中的數字進行簡單的加減乘除就當解答完畢;有的學生雖然讀了一遍題目,但并未進行思考,有的則審題不夠細心,丟三落四,最終無法掌握題目中的已知條件是什么?所求的問題是什么?這些現象都歸根于學生在審題方面出現的問題。為此,引導學生學會審題,找出題目中的已知條件、所求問題是解答應用題的前提,學生理清題意,也就相當于完成了一半。如教學應用題“學校有白色粉筆80盒,彩色粉筆30盒,白色粉筆比彩色粉筆多多少盒?”引導學生學會審題并找出題目的已知條件:白色粉筆80盒,彩色粉筆30盒。所求問題:白色粉筆比彩色粉筆多多少盒?通過引導學生學會審清題意,有助于學生正確解答應用題。

二、 分析數量關系

分析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是解答應用題的關鍵,應用題中的已知條件與未知條件存在一定的數量關系,只有認真分析它們之間的關系,才能正確找出解答應用題的過程,把解答應用題的算理說清楚。如教學路程應用題:一輛火車從甲城開往乙城,如果每小時行駛250千米,4個小時可以到達,限速后每小時行駛200千米,幾小時可以到達乙城?審題時,要引導學生分析數量關系,求“幾小時可以到達乙城?”是求數量關系中的時間,限速后的速度200千米是已知條件,根據數量關系式:時間=路程÷速度,要解答這道題還必須知道甲城到乙城的路程。雖然火車的速度受到限制,但甲城到乙城的路程是不變的,根據數據關系式:路程=速度×時間,為此可以從限速前的時間和速度入手,通過這樣加強數量關系的分析,學生很快求出甲、乙兩城的距離,所求的問題也就自然而然地迎刃而解。在分析數量關系的過程中,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分析、思考、推理、判斷能力,還培養了學生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三、 巧用線段圖

線段圖是指由幾條線段組合在一起,代表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和圖形,線段圖相對于應用題題目更加直觀、易懂,有助于學生審清題意,特別是一些題目中數量關系相對比較復雜的題目,學生單憑文字題目理解容易混淆,指導學生學會畫線段圖,加深學生對題目的理解。如教學“修路隊修一條長85千米的公路,修了3天,每天修5千米,剩下的10天修完,每天需要修多少千米?”這道題看似有多個數量關系,相對比較復雜,其實只要引導學生畫出線段圖,就會覺得這道題也無非就是一道簡單的路程應用題。

這道題中要求的問題是“余下的每天修多少千米”,據速度=路程÷時間,時間已知,因此必須知道剩余未修的路程;總路程已知,為此要先求出3天已經修的路程,根據路程=速度×時間,通過這樣的線段圖分析,問題很快就迎刃而解了。

四、 鼓勵多種解法

結論的確定性是數學學科的一大特點,然而這確定性只是針對于答案,至于解決方法、解題步驟仍具有多樣性,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鼓勵學生探索多種解法,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如教學應用題“某小學有6個年段,每個年段有4個班級,平均每個班級有50個學生,一共有多少個學生?”有的學生先算出每個年段有多少個學生:50×4=200個,再算出6個年段一共有多少個學生:200×6=1200個;有的學生先算出一共有多少個班級:4×6=24個,再算出一共有多少個學生:24×50=1200個;也有的學生用綜合算法:50×4×6=1200個;甚至有的學生先用50×6=300,再計算300×4=1200個,我詢問學生道:“你為什么要先算50×6?這求出來的是什么?”學生答道:“先算每個年段各1個班級時有多少學生,再計算都有4個班級時總的有多少個學生?”雖然這種做法平時比較少做,但算理也是正確的,為此,教師不應直接否定學生的計算方法,應該及時給予表揚。

五、 改編應用題

應用題教學中,除了引導學生審清題意、分析數量關系等教學外,改編應用題也是其中的一個重點,應用題其實就是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也叫解決問題。很多教師都發現這樣的情況:課堂教學的例題學生都能輕松掌握了,可為什么做優化設計或測試時學生就又犯糊涂了呢?哪怕是題目與例題只是顛倒了條件的順序,仍有很多學生亂了陣腳。數學與其他學科不同,更富靈活性,靠簡單的死記硬背是行不通的,如果學生審清題意,理清數量關系,不管如何改變已知條件或所求問題等,學生也能靈活應付。

知識來源于生活,同時又為生活服務,應用題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應用題教學改革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從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張蘭芬.淺論小學應用題的解題技巧[J].新課程(中),2017(6):370.

[2] 王莉.小學應用題解題能力培養策略的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7(6):81.

作者簡介:李賢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深土中心學校。

猜你喜歡
線段圖數量關系題意
笑笑漫游數學世界之理解題意
弄清題意 推理解題
審清題意,辨明模型
明確題意 正確解答
應用題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畫線段圖
巧用線段圖解決列方程問題
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線段圖的應用分析
利用線段圖巧教分數乘法兩步應用題
找準標準量是正確解答分數(百分數) 三種類型應用題的關鍵
一年級數量關系有效教學策略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