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文本話題的英語語言知識教學

2018-03-23 03:11王玉虹
關鍵詞:語言知識主題語境

王玉虹

摘 要:基于文本話題的語言知識教學,圍繞目標語言,創設出不脫離文本話題的語言情境,通過不斷地操練復現與循環運用語言知識,對目標語言進行大量且可理解的分層輸入,增加學生多次接觸文本語境的機會,也增加學生理解和運用目標語言的機會,完成對目標語言的有效教學。

關鍵詞:文本話題;主題語境;語言知識

閱讀課是中學英語教學最重要的教學課型,因為閱讀教學不僅幫助學生學習語言知識、提高閱讀能力、訓練閱讀策略和發展思維能力,而且教材中的閱讀文本為學生提供了語言學習最基礎的語言資源,也為語言知識的學習提供了恰當的主題語境,而正確理解語言知識又是把握閱讀文本的保證。因此,基于文本話題的語言知識教學是有效而便利的。

以話題為中心組織語言具有特定的語境要素,能滿足特定的交際需要,容易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有機結合,讓學生在具體的話題文本語篇中感知探究語言,基于語言表達運用的需要去整理語言,在話題情境中運用語言,便于學生做到“整進整出[1]。

閱讀過程是一個信息捕捉、加工、轉化的過程,是學生感知、理解和運用語言的過程,也是梳理文本內容和建構語言知識的過程。閱讀過程中語言的輸入質量決定語言輸出的質量,對文本中的語言知識加以整理,讓學生進行有意義的整體理解記憶,有利于學生吸收和存儲經過整理的語言知識,便于日后整體被提取,提高語言表達的準確性與豐富性。

一、設計思路

基于文本話題的語言知識教學以學習語言知識在既定文本中的意義為主,不提倡過深處理脫離文本主題和內容的詞匯[2],只需理解目標詞匯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保證語言知識的學習促進文本信息的理解,將文本意義與語言形式有機結合,幫助學生建立語言知識與意義之間的聯系;同時語言知識的學習也依托于閱讀所提供的具體語境,通過設計與主題關聯的語境和學習活動,讓主題詞匯與語法結構反復在主題語境中集中呈現、復現、再現和重現,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梳理、感知、體驗、理解、實踐和運用語言。

(一)設計話題主線 梳理和感知語言知識

通過設計指向明確的引導性問題,提煉出主題詞作為文本線索,引導學生進入文本梳理語言,有利于學生有目的地進入文本閱讀,有效地提取、整合信息和梳理、加工語言知識;可以讓原本孤立的目標詞匯和語法結構產生意義上的聯系,有利于學生進行有意義的語言學習,增加語言知識記憶的相關性,便于語言在大腦中的整體儲存和記憶,有助于在涉及相關主題輸出時,能迅速激活并整體提取相關語言知識[3];可以使學習活動圍繞文本主題,保證語言學習是為了理解閱讀文本,而文本語篇又是語言學習的最好主題語境,保證了語言知識的梳理過程一直是在有意義的語言信息交流中進行,讓文本閱讀與語言梳理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二)設計分層活動 體驗和理解語言知識

閱讀理解的過程中涉及不同層面信息的提取與處理,需要學生去辨認、推斷和評判等[4]。通過設計關于文本內容有層次的語言活動,引導學生多次進入文本進行梳理、辨認、整理、識記與儲存目標語言,使語言知識的學習從不同層面和不同維度循序漸進,螺旋提升,如從詞塊到句子,再到語篇等,增加學生與文本語言分層接觸和感知整理語言的機會;而語言活動的設計是針對目標語言的識記、領會、理解、分析、綜合和評價的不同學習目標,從認知過程的不同層次和話語主體的不同角度,通過多次重現與復現的語言活動,引導學生去操練語言知識,如從提取語言到重組語言、轉述語言,再到歸納、綜合評價和運用語言的活動都是層層遞進的,幫助學生實現對目標語言學習的多次循環和提升,逐步體驗和理解語言知識。

(三)設計主題任務 實踐和運用語言知識

語言知識只有在特定的語言情境中才有它獨特的學習意義,而前后關聯、層層鋪墊的關聯語境又會引發特定語言知識的提取、理解與運用;與主題關聯的語境能提供可理解的語言輸入,實現語言知識的呈現、復現、操練與運用的學習過程,有助于學生依托上下文語境進行猜測、推理或歸納目標語言的意義,培養學生有效的語言學習策略;而且在與主題相關語境的任務活動中,激發學生運用語言知識的動機,便于學生提取在輸入中儲存的語言知識,進行有意義的語言交流,保證學生學到的目標語言能夠有效輸出。語言學習的過程是不斷循環的,設計與主題有關聯的語言情境和主題任務,給學生提供了循環學習、使用相關語言知識和提升語言能力的機會,保證語言學習是在可理解輸入的基礎上進行的有意義輸出。

二、教學實踐

下面以NSEFC Book 5 Unit 4 Making the news中的閱讀文本為例,說明如何基于文本話題教學語言知識。

(一)教學內容

文本通過新手記者和經驗豐富的資深記者之間的談話,引導學生了解新聞記者應具備的素質、新聞采訪的基本程序及采訪時需要注意的要點。由于目標語言和與新聞有關的術語影響對文本閱讀的深層理解,故把側重語言知識的文本理解作為閱讀課的第一課時,把對文本深層理解的解讀作為第二課時。

(二)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學會按主題詞梳理語言知識,分層次識記、領會、理解、運用與主題相關的目標詞匯,并能在不同形式的語言活動中發現、辨認、識記、歸納其形式和意義,理解其意義及用法,并在語篇表達中初步運用。

2.學生通過有意注意和模仿運用去發現和感知語法(半倒裝)現象與規律;通過觀察目標語法句式特征和借助語法歸納的支架等針對性練習,能理解半倒裝的語法形式和意義,并能在具體語境和語篇表達中初步模仿運用目標語法。

3.學生能夠以文本信息有理有據地分析文本主人公Zhou Yang和Hu Xin的個性特點。

4.學生能夠在具體語境中綜合運用目標語言,并初步了解新聞稿件的要素。

(三)教學步驟

(因版面緣故,教學步驟中的部分例子被刪節,該教學課件詳見浙江教學月刊社網站www.jxyk.com“資料下載”中的“原文選登”)

Step 1. 熱身

教師以幾天前學生跑操時發生的一件事導入,并呈現一篇學生寫好的新聞報道,引導學生閱讀并分析新聞要素。

【設計意圖】以學生生活中的事件直接導入,簡潔、有趣,引導學生關注新聞話題和新聞要素。

Step 2. 激活主題

教師以一記者圖片引入話題,通過頭腦風暴展開聯想,激活關于“記者”的相關話題詞匯,并用同義詞匯解釋和呈現部分目標詞匯。

【設計意圖】通過初次有意識呈現和解釋目標詞匯,引起學生對目標詞匯的有意注意,在猜測中感知目標詞匯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幫助學生在新舊知識間建立聯系,激活學生話題思維圖式,為后續目標詞匯的學習做好鋪墊。

Step 3. 提煉主題詞

引入文本標題與人物身份,從unforgettable和首段預測文本內容并引發思考:What can make a new journalist unforgettable on his first day to work?板書學生預測的答案,提煉閱讀主題詞suggestions,包括skills,duties和qualities,teamwork,tricks。

【設計意圖】提煉主題詞作為本課活動的語義主線,引領本課語言知識學習的邏輯框架,為后續環節確定思維主線,讓整個語言知識的梳理與學習成為一個完整的有機體。

Step 4. 梳理主題詞塊

設置問題: What skills and duties are needed for Zhou Yang?引導學生第一次進入文本。閱讀文本的前32行內容,集中提取skills needed和duties stressed的主題語塊。

【設計意圖】基于主題詞設置閱讀任務,提取關于skills,duties的主題語塊,并借助原有舊知試圖猜測其意義,引導學生學會按主題線索發現和積累語塊,引起學生對目標語塊的有意注意,梳理出以主題意義為核心的相關詞匯關系網[5],將目標詞匯按主題 “分類打包”成塊,培養學生梳理語言的學習習慣。

Step 5. 整理主題信息

引導學生第二次進入文本,整體略讀,查尋表達qualities,teamwork,tricks的句子,借助文本語境的上下文推理或理解句義,梳理出與主題意義相關的句子,并輸入整理出含有目標語言的主題語段。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按照主題詞線索梳理語言知識,將目標語言按主題詞分類整理成句子,進行有層次、有主題、有意義地輸入,便于語言知識的儲存、記憶和后續活動的提取與輸出。按主題詞將目標詞匯整理成有意義的語段,為學生提供了又一次接觸文本語言的機會,有助于學生在主題情境中感知體驗目標語言的意義,實現語言知識學習的多次循環。同時以醒目色彩和斜體初次呈現半倒裝語法形式,提示學生觀察可理解的目標語法結構,感悟其意義。

Step 6. 辨認識記語言

集中呈現與主題相關的目標詞匯,以釋義配對形式認知并強化鞏固目標詞匯。

Q: From the suggestions of Hu Xin, Zhou Yang finds it difficult to know some. Could you help him match their meanings based on their talking? Well, lets try together. And you can refer to the context if necessary.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第三次進入文本,借助上下文主題語境,通過控制性的機械操練,激勵學生運用猜測、推理或歸納等學習策略去辨認、識記目標詞匯,為后續活動中目標詞匯的運用打下基礎。

Step 7. 重組文本信息

呈現融合目標詞匯漢語的重組文本語篇,引導學生在上下文語境中,嘗試提取已辨認與識記的目標詞匯,在翻譯目標詞匯的過程中復述文本信息,并提示注意用斜體凸顯的半倒裝句式特征。

Q: What skills are needed for Zhou Yang from Hu Xins suggestions? Now lets make a conclusion for him trying to finish the blanks. And you may refer to the context if you have any difficulty.

【設計意圖】以語篇的形式呈現同一主題的目標詞匯,通過控制性的意義操練,鼓勵學生提取短期記憶中的目標詞塊,在語篇上下文中內化理解目標語言的意義,有意識地把目標詞塊組織成有意義的主題語篇,加強學生對目標詞匯的記憶與儲存。凸顯的語法結構形式,吸引學生主動觀察可理解的語言現象,去發現感知語言規律和特征,促進語言的習得。但要容忍學生對目標語言的錯誤理解,鼓勵學生回讀文本進行查找。

Step 8. 歸納主題詞匯

以Zhou Yang的身份轉述文本信息,引發學生第四次進入文本閱讀,通過梳理細節信息,以表格形式總結基于核心主題的詞塊。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按主題有意義歸類和記憶的方法,建構一個主題詞匯庫(分類詞塊可以交叉),這樣按主題總結輸入的目標詞塊,建立詞匯間的意義聯系,也為下一環節的輸出搭建了有效的語言內容支架。

Step 9. 轉述文本信息

1. 呈現以Zhou Yang的身份預設的語篇,鼓勵學生用歸納的目標語匯替換畫線舊知語匯。再次用不同色彩文字強調半倒裝的不同形式,并提醒學生關注并體驗其句式特征及在語篇中的意義。

2. 以Hu Xin的身份重申主題詞要點,設置問題:What does Hu Xin need to stress to Zhou Yang? Why?引發學生再次進入文本提取文本中的倒裝句式,觀察分析其句式特征。鼓勵學生用半倒裝句式試寫出更多語義完整的句子,并總結其語法形式與意義。再呈現Hu Xin要強調的關于主題內容的重點句式,引導學生嘗試用半倒裝句式轉換,并讓其解釋該句式的語用背景。

【設計意圖】通過轉換文本表達視角設置語境,談論Zhou Yang所學的和Hu Xin所強調的信息時,學生需要將文本從對話轉換成語篇,并捕捉文本信息,整合信息,才能做出基于主題詞塊的歸納和人物身份的合理轉述,實現語言知識有意義學習的再循環和復現提升。用半倒裝句式寫出基于文本信息且語義完整的句子,將含有目標詞塊的運用融入語法操練中,既訓練了學生梳理語言知識和重組語篇信息的思維能力,也是歸納語言知識、自主概括并重構文本信息的學習過程。最后經過整合學生答案,以替換和轉換形式在預設語段中運用目標語言,意在強化語言知識的運用,并鼓勵學生借助上下文語境解釋半倒裝表達“強調”的語用意義,感知和理解其語言形式、意義和語用的結合。

Step 10. 提取信息評價人物

Q: What do you think of Zhou Yang/Hu Xin?討論評價其個性特征,并找到文本證據。

【設計意圖】通過設計與主題相關的人物評價活動,引導學生再次快速回讀文本,從文本中找到含有目標語言的文本語言,支持自己的觀點,又一次復現了目標語言的形式、意義和語用。這是個開放性話題活動,但要求學生的思考必須基于文本信息,以此鍛煉學生在上下文中查找有效信息的能力。這樣,學生能夠基于自我經驗,自主且個性化地運用目標語言;而且學會區分作者和讀者的主體定位,樹立忠實于文本意識[6],形成從文本中查找證據的閱讀習慣和思維意識,培養忠實于文本信息的精確概括和邏輯推斷的思維能力。

Step 11. 歸納語言實踐表達

教師出示整合文本信息的新聞體語篇,鼓勵學生完成挖空的目標語言填空,運用目標語言概括文本信息,并引導學生分析新聞的要素,包括新聞語言的特點。

【設計意圖】這是重構文本信息的任務活動,實現了學生在具體語境中對目標詞匯和語法的再一次循環實踐運用,也為學生學寫新聞報道提供了寫作框架。

Step 12. 運用語言總結主題

選用文本語言中的目標詞匯和倒裝形式,完成一篇發言稿來表達對新記者的建議,包括作為記者應有的技能、品質、職責、注意事項等等。

T: As a journalist, Chai Jing wants to give some suggestions to new journalists, hoping to have more professional colleagues to work together with her so as to build a better society. Now lets try to use the words given to make suggestions for new journalists.

Suggestions for a new journalist:

assist, submit, inform, update, acquire, accuse, assess, professional, skeptical, eager, colleagues, meanwhile, have a nose for, cover a story, a trick of the trade, get all the facts straight, get a scoop, get the wrong end of the stick ...

【設計意圖】這是基于文本主題語境的真實語言運用活動,教師可以將學習語言知識與培養語用能力有機結合[7],提供了將學生所學知識轉化到生活語境中的機會,也提供了學生進行個性化意義表達的機會。不僅歸納了本課的主題詞匯和目標語法,保證學生在目標語言的再循環與提升中,能夠交際性地運用目標語言,建立語言形式和意義之間的聯系,而且強化了學生對目標詞匯與語法的理解運用,實現文本閱讀與語言知識的融合。

閱讀教學中語言處理必須基于特定的教學目的來開展,教師應緊密聯系閱讀文本和教學實際,選擇合適的語言處理對策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8]。這節基于文本話題的語言知識教學,圍繞文本目標語言,創設出不脫離文本話題的語言情境,通過不斷地操練復現與循環運用語言知識,對目標詞匯和語法進行大量且可理解的分層輸入,增加了學生多次接觸文本語境的機會,也增加了學生理解和運用目標語言的機會,完成了語言知識有效學習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賴朝暉,劉曉燕,賴軼璇,等.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語言處理:感知與運用[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13-17.

[2]潘云梅,段湘萍,黃劍茹,等.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詞匯處理:循環與提升[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3:21.

[3]謝鴻運. “計劃性詞匯教學”架構下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策略[J]. 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5(7):58-64.

[4]謝聰. 關于閱讀課教學的幾點思考[J]. 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4(4):34-38.

[5]陳則航,王薔. 以主題意義為核心的詞匯教學探究[J]. 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0(3):20-25.

[6]梁美珍,黃海麗,於晨,等.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問題設計:評判性閱讀視角[M]. 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44.

[7]張樹勇. 高中英語讀后活動的設計原則與策略應用[J]. 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5(10):12-17.

[8]胡潔元. 例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語言處理對策[J]. 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4(12):12-15.

猜你喜歡
語言知識主題語境
新課標背景下高中英語主題語境教學研究現狀及教學建議
利用主題語境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
以主題語境為引,助力寫作教學輕負增效
芻議主題語境下高中英語詞匯教學
主題語境下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策略研究
基于主題語境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淺談語言知識與技能教學中存在困難
構建框架,理清思路
如何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關于中學語文教學中語言知識的分布與教學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