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念孫國華老師

2018-03-27 03:56◎張
朝陽法律評論 2018年1期
關鍵詞:國華法學正義

◎張 放

2017年4月14日,傳來孫國華老師去世的消息,猶如晴天霹靂。我簡直無法相信這是事實:先生的音容笑貌,始終歷歷在目;他的諄諄教誨,一切言猶在耳;他平易近人的態度、寧靜致遠的氣質,更讓人如沐春風。雖然年初就曾聽說先生的身體已經不如往昔,但始終堅信他定能煥發青春、再續傳奇——畢竟他剛剛又有新作刊載大報供人學習品讀。

然而,消息很快就在師友們的感傷言語中得到了證實。就在此時此刻,我真正感受到先生在我們心中的分量。往昔的歲月已成云煙,只留下無盡的思念。

我與先生相識日短,但這段交往經歷始終難忘:最早因為學習參考他主編的教材,得知先生大名;之后隨著對新中國法律思想發展史的深入了解,對先生的仰慕之情與日俱增;到人大之后,曾于學院課堂感受先生的講學風采,也曾于餐桌上見證先生的暢懷笑談,更曾于客廳書房聆聽先生的溫情話語。雖然當時早已過耄耋之年,先生卻始終是那樣的精神、那樣的從容、那樣的睿智,在言談對話中不斷呈現一種可貴的朝氣活力,持續綻放出一種罕見的思想火花。這種超凡的精神狀況,無疑是跟先生終其一生對真、善、美等價值的不懈探索、體認與追求緊密相關的。

作為民國“第一法律學府”朝陽大學的法科高才生,一個親身參與、全程見證新中國法治發展進程的法學理論家,孫老師突出的首要思想品格就是對法律真理的信仰與堅守。他在個人學術生涯的終點之際總結道:“法學研究就要實事求是?!彼沁@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從為學之初甘冒風險反對“黨的政策本身就是法”的流行觀點,到對法的階級性與社會性之間辯證關系的長期深入思考,再到“法治思維是更高級的政治思維”的邏輯闡釋,都反映出他認定“馬克思主義法學是科學”的一貫立場。

然而孫老師不僅僅是皓首窮經、坐而論道的法學思想巨匠,更是受到全社會敬重的法學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他愛真理,也愛正義。當年正是出于對良善社會的理想追求,他早年就投身于革命洪流之中,在締造新中國的英雄譜上刻上了自己不朽的字樣;正是基于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的使命感,他自覺服從組織安排走上了從事法學研究的漫長職業道路;也正是基于對社會正義問題的持續關注,他直到晚年依然撰寫《公平正義是治國理政的牛鼻子》等重要文章,為法治中國建設鼓與呼,始終心系弱勢群體權益、關心青年學子發展。

或許是受個人音樂天賦的影響,孫老師不僅追求真理、倡導公義,還格外注重對藝術美感的理解與把握。這促成了他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在日常言談舉止之中凸顯出一種樂觀豁達、開放包容的精神品格。甚至在他對法學理論的闡發過程中,我們都能看到這種理念的具體影響:他高度重視法律的和諧價值,認為法律是“化解社會矛盾的重要的、精巧的、不可缺少的手段”,法學這門正義藝術運用得巧妙,可以變成社會進步的動力,達到“使矛盾獲得協調、使對立得以統一、使爭執納入秩序、使對抗變為互促、使相反得以相成”的理想境界,令人隨心所欲不逾矩,彰顯出一種獨特的法治美感。

總之,綜觀孫老師的一生,確實如他所言,是勤勉的一生,是真誠的一生。在這世紀人生之中,他從不因被曲解而改變初衷,從不因被冷落而懷疑信念,也不因年邁而放慢腳步,他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光輝的人格榜樣,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在全面依法治國的今天,我們緬懷孫老師,最重要的就是要繼承他的遺志,傳承他的思想,認真做好本職工作,更好地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為加快建成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中國,獻上個人的綿薄之力,以告慰他老人家在天之靈。這是我們能做到的且一定能做到的。

孫國華先生千古!

猜你喜歡
國華法學正義
Tetrapartite entanglement measures of generalized GHZ state in the noninertial frames
Order Allocation in Industrial Internet Platform for Textile and Clothing
《南大法學》征稿啟事
甘為藝術付平生
《南大法學》征稿啟事
《南大法學》征稿啟事
從出文看《毛詩正義》單疏本到十行本的演變
世相
有了正義就要喊出來
法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