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克思財富觀的理論淵源及其當代意義

2018-03-28 17:56劉濤
學理論·下 2017年10期

劉濤

摘 要:馬克思最早開始研究財富體現在其早期著作《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這部著作的主要論述著眼于古典經濟學用經濟學話語展現出來的蘊含深刻哲學創建的財富生產的勞動價值理論,最重要的在于它揭示出財富的勞動本質。

關鍵詞:西方古典政治經濟學;黑格爾哲學;空想社會主義

中圖分類號:A8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7)10-0035-02

馬克思最早開始研究財富體現在其早期著作《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最重要的在于它揭示出財富的勞動本質。馬克思在批判的基礎上發現了財富背后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馬克思認為必須同一定的社會生產關系聯系起來,運用矛盾分析、歷史分析和科學抽象方法進行研究和考察。

一、西方古典政治經濟學的財富理論

馬克思最早開始研究財富體現在其早期著作《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這部著作的主要論述著眼于古典經濟學用經濟學話語展現出來的蘊含深刻哲學創建的財富生產的勞動價值理論。馬克思早期的財富思想直接來源于古典政治經濟學,最重要的在于它揭示出財富的勞動本質。

1.重商主義的財富觀

重商主義從新的社會經濟現實出發,擯棄神學,從世俗利益、新的社會關系和實證的角度來研究財富的來源和資本的運動。威廉·配第認為:“土地為財富之母,而勞動則為財富之父和能動的要素?!盵1]他將勞動抽象為一般勞動,也將個別勞動財富提升為社會財富,這里,配第的勞動價值論就反映了與以往不同的社會經濟關系。盡管威廉·配第還僅僅是將勞動看成是能動的要素之一,而且對社會財富也只是簡單粗糙的抽象,但這卻使人類能夠開始認識財富生產的主體性來源。威廉·配第對于財富來源的發展是不可磨滅的,但是對于財富的物質形態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把財富歸結為貨幣,并把它放在了高于一切的位置,認為“資產階級的勞動應該生產的不是直接的使用價值,而是商品,是那種在交換過程中能夠通過自身轉讓而表現為金銀,即表現為貨幣、交換價值、對象化一般勞動的使用價值?!盵2]

2.重農主義的財富思想

重農主義認為勞動創造了財富,這種指的是農業生產中的勞動。他們反對為了純粹的貨幣積累,而過多地干涉經濟生活,提倡尊重社會經濟生活的“自然秩序”?!凹儺a品”的財富思想是重農主義一切思想和主張的核心。

重農主義代表人物魁奈把“純產品”視同財富,認為財富產生于生產領域,通過社會最基本的農業生產來實現。在《經濟表》中,魁奈認為:財富是一種能夠滿足人們的需要,又能夠與其他生產者進行交換,具有一定的交換價值。在魁奈看來,勞動成果或者是財富的分配對人們的經濟活動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不合理的分配會降低生產者的熱情和積極性,甚至國家的繁榮和發展也需要依賴勞動者的農業生產。重農主義對財富的主體與客體的辯證關系有了初步判斷。然而,在重農主義者看來,他們所謂的財富也僅僅局限于與土地密切相連的物質及其形態,他們并不認為工業和商業勞動能夠帶來新的社會財富。

3.近代西方古典經濟學家的財富思想

西方自然科學的空前發展促進了人類生產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自然界第一次、從這一刻開始就成為被動的對象,人類開始改造和作用于自然界,資本主義作為一種新的生產方式被世界逐步確立下來。

西方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提到,財富即“一國國民每年的勞動,本來就是供給他們每年消費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盵3]財富來源于勞動,而且勞動是一切財富的初始來源,沒有勞動的存在,就不會有財富的存在意義。李嘉圖在大工業生產的基礎之上建立起了自身的財富思想,他把“發展生產力的要求”看作“評價經濟現象的法則”,在這里經濟法則取代了自然法則,從財富的主體性意義上來說是一種退步,客體成為獨立的存在,擺脫了主體意義,主體不再是主動的、樂觀的,反而成了客觀世界的犧牲品。

馬克思在此基礎上發現了財富背后的另外一種隱性的不為多數人所看到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或者說是生產關系。對古典經濟學研究方法的批判,馬克思認為必須同一定的社會生產關系聯系起來,運用矛盾分析、歷史分析和科學抽象方法進行研究和考察。

二、黑格爾哲學中的財富思想

黑格爾是德國古典哲學最杰出的代表,他的財富觀念內含于其法哲學體系當中,特別是對勞動的論述和對國家權力與財富在市民社會中的地位問題的分析,真正開啟了財富思想的哲學之門。

1.黑格爾的“勞動觀念”之于“絕對精神”的異化

《歷史研究片斷》最早提出了對經濟學的研究,“在近代的國家里,保障私有財產是全部立法繞之旋轉的樞紐?!盵4]正是在這里,他從哲學層面肯定了經濟學和市民社會的現實。要清楚地認識到黑格爾對“需要”與“勞動”關系的論述,才能更好地研究其哲學中的財富思想。在自然本質上而言,人與一般動物一樣都有需要,物質是人和一般動物得以存活的首要條件和必要前提。但是人與一般動物又是有區別的,為了滿足人自身的需要,不能夠僅僅依靠自然的供給,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勞動來獲取。人對自然物質的索取和需要,除了自然的本能之外,更重要的在勞動中賦予勞動對象以主體性特征,并取得其“內在確定性的根據”——即人的本質存在。

黑格爾是德國古典哲學最杰出的代表,“絕對精神”在其法哲學體系中至高無上,同時勞動觀念在法哲學體系中也相當重要。在黑格爾看來,“絕對精神”的實現必須依托于勞動的自我異化,主體意識(觀念)要想獲得自身的確定性,只有使自身外化并對象化到現實世界中去,這樣才能通過對對象化了的現實的否定回歸到更豐富的自我當中,而完成這一外化的就是勞動。

2.黑格爾的“普遍性”與社會“個別”的關系

對于市民社會的研究,黑格爾還敏銳地發現資本主義社會中的一些不平等、不公正的經濟現象——資本家與勞動人民的矛盾,但是在發現這種現象后,他并沒有運用思辨哲學的否定之否定邏輯來分析這些關系,而是簡單地將其區分為普遍性的財富創造和特殊性的財富分配,對整體價值的崇拜,從而抹殺了對個體的關懷。具體的個別對普遍財富的享有表現為特殊財富,特殊財富的創造和享受受到資本和自身技能的制約,技能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財富的創造和資本的多少,而同時,資本又會反作用于個人技能,可以這樣說,財富或者是資本越多,人們所擁有的技能就越高,因為人們可以通過財富或資本來實現技能的提升。因此,技能的多樣性就產生了不平等和差異,不可避免。

黑格爾的財富思想包含著哲學思辨的光輝。黑格爾對財富的論述起初是具體的,而后又發展為形而上的抽象,但是其擁有的豐富的現實性論證,促進了人們對財富思想之主體性的深入研究,人們研究財富的角度從經濟學轉向人學或哲學,財富的主體性研究獲得了空前的發展,同時對個人與社會關系問題的研究也有了較大的突破。

三、空想社會主義的財富思想

19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在繼承和批判古典經濟學的基礎上,把空想社會主義帶到了鼎盛,馬克思財富觀中的社會人格和社會發展方向受到他們對現今社會的深刻批判和未來社會制度的設想的影響。

同古典政治經濟學家一樣,法國空想社會主義者圣西門也認為財富來源于勞動,勞動是財富產生的最初源泉,也是財富創造的基本,但有所不同的是,圣西門將勞動這一實踐活動限定在人類勞動中的生產方面,他認為:“政治學就是關于生產的科學”[5]。他把資本主義社會發生經濟危機的原因歸咎于生產組織的好壞、生產制度的好壞以及“人的需要”,并沒有真正認識到資本主義制度的滅亡的根本所在?!皽睾偷目嘁蹐鏊薄皬突畹呐`制”“充斥著欺騙和令人厭惡的勞動”“貧困是由富裕產生的”“一切都是惡性循環”——法國空想社會主義者傅立葉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充滿了諷刺與憎惡。與古典經濟學家漠視人的主體性不同,在面對工業社會帶來的社會矛盾時,傅立葉認為應該使“勞動與享受同一”和“勞動與財富同一”,并且極具創造性的思想:勞動不僅僅是簡單的勞動意義,勞動是一種需要,每個勞動者的勞動權利都應該得到尊重;勞動不再是被動的勞動,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各種具體的勞動;建立“勞動、資本、才能”財富獲取和協作共生制度等等。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歐文同圣西門、傅立葉一樣,認為資本主義制度造成了現代社會的各種弊端,但歐文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批判更為深刻、更為具體。歐文認為未來社會建設的焦點在于生產力發展的歷史規律上,人類社會經過生產力的發展和私有制的消亡,必將走向一個聯合原則上的理想的合作社會。這樣的社會并不是為財富的多少而勞動,而是為了人們的普遍幸福發揮自己最大的能力。

空想社會主義從無產階級的利益出發去批判資本主義,并構想未來社會的美好藍圖,在貧富差距和普遍幸福等方面與馬克思的社會人格有著高度的一致。然而他們大多都還只是糾結于無產和有產的對立,還只是從財富分配現狀的不平衡性出發。對此,馬克思認為,他們的財富思想只是“普遍的禁欲主義”和“粗陋的平均主義”,沒有認識到作為客體的私有財產同主體勞動的關系,也還不知道規劃未來社會道路——從財產的分配和改善勞動者生產生活的物質條件出發。然而,不深入到財富異化的主體層次,必然是空想的,同時對未來社會的設想都太過于幻想性,不具備可操作性和現實性。

參考文獻:

[1]配第.賦稅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62:66.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447.

[3]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4:1.

[4]黑格爾.歷史研究片斷[M]//宋祖良.青年黑格爾的哲學思想.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170.

[5]圣西門選集:第1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27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