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高校網絡思政育人路徑的創新思考

2018-03-29 08:23王皓
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 2018年1期
關鍵詞:育人思政思想

王皓

(安陽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學生處,河南安陽 455000)

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提出了“互聯網+”行動計劃,該計劃要求將我國傳統的行業與新媒體/微媒體、自媒體等互聯網技術深度結合,并借助于物聯網、移動互聯、云計算和大數據的推動,促進我國各個行業和領域進行變革以及引領各行各業開拓創新的新思維,在教育行業中也不例外。教育的根本是進行立德樹人,為此,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領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為了更好地將思政教育與網絡媒介進行融合,進而發揮良好的育人功效,各高校需積極研討網絡載體承載的網絡信息的育人功能以及存在的不足,并積極創新和構建積極、健康、完善的網絡思政教育平臺,才能促進網絡思政教育的質量和效率不斷提升[1]。

1 網絡思政教育的概念

網絡思政教育是基于“互聯網+”行動計劃思維下,通過利用多種網絡工具和平臺,對學生傳遞道德、政治、思想等方面的知識和內容,受這些網絡輿論知識的影響和潛移默化,會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形成能夠符合自身發展階段和社會所需的思想政治品德,并能夠促進其更好的完成相關的社會性實踐活動。在網絡思政教育平臺中,網絡輿情具有重要的地位,其指的是高校師生借助于各種媒體平臺,發布的關于高校事務的言論、建議、意見、人物心理及對事物態度的情緒總和,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既是高校網絡輿情的被影響者,同時也是網絡輿情的重要參與者和推動者,并且,在網絡輿情影響下,會引發學生的道德、思想發生重大的轉變,因此其才能夠實現思政育人的教學目標??偟膩碚f,網絡思政教育通過利用校園論壇、校園網、BBS、即時通訊工具等網絡工具平臺,為學生建立一個開放、公平、自由、互動性較強的學習環境,在這個環境中,通過思想語言的交流以及政治、思想、道德觀念等信息的傳遞和影響,實現思政育人的教學目的[2]。

2 網絡育人模式給高校思政教育帶來的重要機遇

2.1 有助于彌補傳統高校思政教育的不足

當今大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和網絡媒體技術密不可分,豐富多彩的網絡媒體技術因具有趣味性、交互性強等優勢,能有效滿足大學生思想獨立、多變、開放的個性化需求,在這個方面其能豐富學生的思想。另外,其還能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和途徑是形勢與政策教育,而獲取這些知識僅依靠課本知識遠遠不夠,網絡技術和平臺的出現,為大學生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學習途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最后,該種育人模式,還能有效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因為在網絡教育活動中,強化了學生自身的自我主體意識和民主意識,因此其能夠促進教育主客體在平等基礎上,進行良好的思想互動和平等對話,在這種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將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3]。

2.2 有助于推動高校思政教育重構

多元化的網絡技術和學習資源不僅能有效彌補傳統思政教育的不足,同時其還能有效提升思政教育針對性的功能,與傳統的課堂教學形式相比,其能使思政教育課堂得到有效延伸和拓展,在網絡育人模式中,可進行線上和線下教學,線上教學的開展為思政育人教學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和充足的時間,并且將兩者進行結合,還能有效提升高校思政育人教學的效率以及教學管理和服務水平。另外,該種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豐富和完善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體系,并促進了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服務和教育模式優化,使得思政課程體、模式重構,因而使思政教育與學生學習和生活實際更加貼近,進而才能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和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3 我國高校網絡思政育人工作現狀及問題分析

3.1 對網絡思政育人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充分

從事思政教育工作的教師大多教學經驗豐富,但是其受傳統思想和觀念的影響也較為深刻,因此更傾向于傳統的課堂和遵從課本式授課方式,并且習慣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手段及觀念開展思政教育工作。也有不少思政教師對全媒體概念和多樣化媒體技術的認識和應用并不熟悉,因此其對發展網絡思政工作的信心和動力較低。作為高校學生思想的引領者,工作于教育一線的輔導員雖對網絡思政工作具有一定的認識,但在實際工作中,其更多的是運用自媒體發布偏向通知性、事務性的文件和信息內容,因此難以實現網絡思政育人目標。

3.2 學校對網絡思政教育平臺未進行有效的統籌規劃,使得教學效果不明顯

縱觀我國各高校網絡思政的教育現狀,多存在各院(系)、各組織社團、師生之間各自為戰現象,雖然其都建設和應用了相關的網絡媒體教育形式,但是由于學校未對其進行科學的統籌規劃,導致部分媒體建設重復、教育資源未得到有效整合而形成合力[4]。另外,雖然部分高校建立了思政教育主題相關的學習網站,但其并未完善網站結構,例如,網站內容仍為說教形式,這與傳統的灌輸式和填鴨式教育模式實際上同出一轍。也有不少高校的網站功能以發布單向信息為主,因此其難以為學生、師生提供良好的互動、交流平臺,因此,也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升其學習的效率。

3.3 對網絡平臺未進行有效的監管

網絡資源眾多且環境復雜,若學校未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監管,受不良網絡輿論和觀念的影響,將會導致其發生思想錯位、人格扭曲、心理障礙和行為異常等現象,并且還易導致部分學生沉迷于網絡的虛擬世界而無法自拔。有數據顯示,有超過44%的高校學生曾利用網絡平臺瀏覽過含有不良信息的網站,這些問題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育和思想道德建設極為不利。

4 創新高校網絡思政育人路徑的重要性

4.1 可對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進行更好的貫徹

為了動搖學生的理想信念、左右學生的價值取向以及誤導學生的思想觀念,在錯綜復雜的網絡環境中,存在一些不良的新媒體平臺利用各種“噱頭”吸引大學生,進而對其造成一些負面的影響,針對這個問題,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需積極主動的了解學生的 “網絡生活”狀態和國家最新的政策,并根據國家政策,對網絡思政工作平臺和方法進行創新,才能使搭建的新媒體平臺和網絡陣地符合學生的需求特點,并有助于促進我國社會的安定和發展[5]。

4.2 對服務學生成才具有更好的幫助

為發揮網絡思政教育工作對高校學生思想、道德、政治的引導和教育作用,首先該工作需在形式和內容上吸引學生的興趣和關注,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就必須對高校網絡思政育人路徑進行創新,包括新媒體平臺創建形式、教育內容、形式等,只有積極探索學生愿意學習、愿意看和聽以及感興趣的網絡思政教育內容和語言教學形式,才能有效提升學生對網絡思政教育平臺的喜愛度和關注度,進而才能有效滿足學生的學習、生活、發展及精神需求和促進其思想、道德素質在無形中得到提升[6]。

4.3 有助于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得到更好的落實和實現

高校思政工作的重點是引導學生認同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在教學過程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小、落細和落實,為此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需根據學生的個性化特點以及其關注的焦點,創新思政教育形式,以學生喜歡的教學形式和熟悉的網絡語言,才能使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全面的認識和正確的理解,進而使其在后續的生活和學習中切實落實該觀念。

5 促進高校網絡思政育人路徑創新的有效對策

5.1 不斷提升網絡思政工作者的綜合素質,并組建高素質的網絡思政工作隊伍

從事于網絡思政教育的工作者不僅需具有扎實的思想政治理論水平,同時還需具備熟練操作全媒體設備的能力,以及具有良好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敏銳的思維、良好的執行力和敏捷的行動,這樣其才能更好的貫徹全媒體傳播理念和開展好新媒體時代高校網絡思政育人工作,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學校首先需對從事思政教育的工作者進行思想觀念和新媒體操作技能培訓,并規定只有同時兼具理論水平和操作技能的教師才可進入網絡思政教育工作隊伍,使該隊伍建設成為一支道德文化素質強、思想政治素質高、操作技能嫻熟的骨干隊伍。最后,需引導網絡思政工作者在日常生活和教學過程中,主動進入網絡世界,了解最新網絡動態和網絡道德輿情,才能更好地與學生進行思想交流和引導其在正確的思想道德信息路上發展[7]。

5.2 結合實際進行網絡思政教育工作,并高度重視教育工作的數據化

QQ、微信、微博等信息化交流和社交平臺是當前高校學生應用最為廣泛的網絡媒體形式,鑒于這一現狀和立足于學生的發展需求考慮,高校在開展網絡思政教育工作時,就必須高度關注和綜合考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實際情況,可以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到其日常學生和工作中[8]。并且據最新的新浪微博平臺數據顯示,新媒體應用與發展的主力軍是學生群體,因此,為促進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更好的開展,學?;鶎狱h組織可將社會主流思想置于新媒體中進行傳播,為了提升傳播的效率和擴大主流思想的影響力,還可以發起針對于時政熱點的相關討論,另外,還可以在學校舉辦的大型活動、學術講座、校園公開課中積極的運用微話題、微訪談等方式,這樣,不僅能活躍和提升課堂和相關學術、娛樂活動的氛圍,同時還能促進師生、生生之間進行更好的交流與互動。為了更好的了解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和思想動態,促進其思想政治水平快速發展,教師還可以關注學生的網絡輿情動態,針對其在新媒體上所聚焦的熱議話題或事物展開探討和交流,這樣,一方面能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同時還能促進師生之間的關系不斷和諧,長此以往,教師和新媒體中所倡導的正確的政治和道德思想,勢必會對學生內心思想和觀念產生一定的影響,從而有助于潛移默化的引導和促進高校學生思想進步、成人成材[9]。

5.3 積極探索和創建紅色網絡思政育人平臺

為了改善學校對學生網絡學習環境監管力度不足這一現象,各高校需積極構建紅色網絡思政育人平臺,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學生登錄網絡思想政治平臺的目的不外于查找資料和進行理論學習,由于網絡教學并不是面對面的教育,因此要實現教師對學生的全面監管較為困難,但是,通過創建紅色網絡思政育人平臺將能有效避免上述問題發生,原因是紅色網絡思政育人平臺雖包含了豐富的知識和資源,但其內容是經過精心篩選或經教師把關的,不僅能讓學生方便地獲得需要的所有資料,同時該資料的內容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權威性及豐富性,而為了推動紅色網絡思政育人平臺更好的發展,還需在網站中對當前存在的熱點問題進行有效體現和引導,為了促進紅色網絡思政育人平臺得到更多學生群體的關注和喜愛,平臺中需積極構建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知識和內容,并由純粹宣傳型轉變為多功能服務型,最后,在教育實踐過程中,還需積極將其打造成一個有趣味性、知識性、思想性和服務性的主題教育平臺,才能促進網絡思政教育活動更加生動活潑和有效的開展[10]。

6 結語

在高校教育體系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內容,原因是思想政治和道德修養不僅是一個人完整人格的體現,同時其也是決定學生能否成人成才的關鍵,為此各高校需高度重視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為了適應當前的時代需求和教育信息化發展要求,各高校在進行思政教育過程中,還需將互聯網絡技術、平臺與思政教育進行有效的融合,積極創建適合學生個性發展、思想建設和道德水平提高的網絡思政育人平臺,才能使網絡思政育人平臺的無限教育資源和良好的育人功能得到更好的發揮,進而推動我國高校的思政育人工作不斷取得進步和發展。

[1]朱敏,曹杰.基于“互聯網+”新媒體育人創新研究[J].中國高等教育,2017(Z2):16-19.

[2]黃向軍,許云燕,周亞傲.高校網絡思政育人路徑創新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2017(4):79-80.

[3]田傳信.大思政視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實踐育人模式及其價值[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13(2):106-110.

[4]孫偉.淺析高校網絡輿情視域下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5(1):107-109,113.

[5]徐興靈.網絡新聞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育人路徑構建[J].新聞戰線,2015(12):103-104.

[6]柴素芳,沙占華.微電影: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新載體——以河北大學微電影教學法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5(10):44-48.

[7]李金.“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路徑選擇[J].學術論壇,2016,39(2):159-162.

[8]江雪茹.“大思政”背景下高校思政資源整合機制探究[J].綏化學院學報,2016,36(6):104-107.

[9]潘曄,許傳紅.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書育人的時代內涵及其路徑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24):50-52.

[10]孫飛,趙攀.互聯網+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6,38(S2):111-112.

[11]鄔艷.大學精神引領下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研究[D].南昌航空大學,2012.

[12]徐麗屏.高校校園文化德育功能發揮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

[13]李穎.網絡對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影響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

猜你喜歡
育人思政思想
文化育人的多維審視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育人鑄魂守初心 賡續前行譜新篇
家校社協同育人 共贏美好未來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思想與“劍”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思政課“需求側”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思想是什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