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生STS思維建構的必要性分析

2018-03-29 16:25
傳播力研究 2018年8期
關鍵詞:高職生科學技術建構

STS是“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簡稱,是以科學技術與社會三者間相互關系為對象的學科。探討科學技術作為社會的子系統以及社會中諸如政治、經濟、文化等其他子系統間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和互動機制的問題。STS是一門極具實踐性的學科,體現在科學認知,技術實踐和社會發展的各個層面。伴隨著后現代主義思潮,我國的STS教育方興未艾,建構STS理念與STS實踐越來越成為不同學科間、不同領域間相互融合的重要手段。所以培養學生建構STS思維尤為重要。

一、建構科學技術與社會間的主體間性思維是高職生建構STS思維的前提

基于STS的科學內涵是探討科學、技術、與社會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以及此三者之間的相互制約等一系列關系。由此建構STS思維是建構一種在科學、技術與社會間的系統性、開放性、交互性、發展型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具有主體間性思維方式特點,主體間性主要探討作為社會主體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關涉到人際關系以及價值觀念的統一性問題。其最早在倫理學領域內提出,后來又拓展到哲學、社會學領域。建構主體間性思維是在對主體性思維的辯證反思后提出的,即從關注主體性和認知上的“主-客體”關系轉向關注主體與主體之間的關系,進而把人類認知的對象世界,特別是精神現象不再看作客體,而是看作主體,并確認自我主體與對象主體間的共生性、平等性和交流關系。這種思維特點反應在STS思維建構中打破了眾多學科與眾多領域內的本位思維,有助于推倒學科間與領域間構筑的各自主體意識的“無形藩籬”,實現科學技術與社會間良好的系統性互動。

對主體間性思維的認知與實踐有利于高職生STS思維的建構,高職生作為科學技術與生產實踐的一線主力后備軍,這種思維的培養可以讓學生從不同角度發現學科與學科間知識的內在聯系與外在規律,思維空間不斷擴展,促進整體性與系統性的知識體系建構。

二、高職生STS思維建構之于其自身學習的必要性分析

高職生STS思維的建構是伴隨著高等職業院校STS教育課程的建構,STS課程中要運用圖式思維、結構性思維、與系統性思維的建構方法,將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廣泛滲透于課程。STS的思維建構是破除多學科間與交叉學科間的障礙的有效途徑。STS的課程建構與教育使學生在日常的耳濡目染中對STS的理念熟悉與掌握,進而建構起屬于自己的STS思維。在STS思維的指導下學生會認識到未來工作中涉及的生產、服務、管理的密切關系,并明確自己所學的知識在未來要為工作中的生產、服務、管理與經營而服務,所以學習將不再是孤立地學習知識部件,而是在學習中自然而然地意識到知識的跨學科性的結點屬性,在頭腦里構建的知識關系圖景中不斷地進行知識的填充增補與更替改善,所以其在日常學習中會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學習目標,并有的放矢地吸收自己應涉獵的知識,最終在自己的知識儲備中構成一幅動態立體的知識系統的藍圖。

三、高職生STS思維建構之于其自身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建構STS思維是高職生走向職場,投身崗位的必要功課,高職生走向職場將以生產者、服務者、乃至創業者、管理者等身份出現,這就要求學生在學期間培養自身諸如參與意識、創新意識、決策能力等突出的職業能力,這種能力不僅體現在課內知識的掌握,還要對行業相關領域的必要知識與經驗的熟悉與了解,對于經常體驗校內實訓,頂崗實習的高職生來說,很容易體會到在實際工作所受到的生產因素與社會因素的關系和影響,STS思維的建構有利于學生全面地認識科技與社會之間的相互聯系。有利于其在工作中擺脫理論與實際的脫節問題,并認清自身狀況與生產工作、社會環境關系的實際情況,從而給予針對性地解決。

四、高職生STS思維建構之于社會發展的必要性分析

在高度的經濟社會發展中,人作為科學技術的載體毫不停歇地為這個高速運轉的經濟社會服務,科學技術以其無形的力量推著人們不斷地朝向一個向度行進。致使人被科技所異化,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在人們陶醉于科學技術為人類創造的物質條件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引發著環境、法律、倫理的問題。這種人文與科學難以共融的社會現象嚴重地阻礙了社會的健康發展,而這種異化的癥結在于人文文化與科學文化的分裂,在于人缺乏兩種文化的交流與溝通和愈演愈烈的發達工業社會意識所支配單向度行為。而事實上,科學技術所引發的這些對社會造成的巨大負面影響,究其根本是人的思維問題。

思維決定行為,高職生STS思維建構就是為了增強學生對技術異化侵蝕的“免疫力”,建立科技與人文共融意識,這將有助于其在社會發展中的職業素養的提升,職業能力與創業能力的培養與塑造。在開放性與交互性的STS思維的指導下,高職生會掌握自行探尋與其自身所從事的行業生產相關的產業關系脈絡,與其所在區域經濟發展與人文條件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的系統性聯系的能力,從而來調整自身所學符合社會經濟發展與人文發展。

參考文獻:

[1]主體間性.[EB/OL]360百科.https://baike.so.com/doc/5432172-5670467.html

[2][英]C.P.斯諾.兩種文化[M]三聯書店,1995,2.

[3]陳凡,馬會端,張明國.東北亞科學技術與社會(STS)研究的現狀與展望[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5):313-316.

[4]高漢運.STS教育的理論與高職教學的實踐[J].山東師大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4(007).

[5]殷登祥.論S T S 及其歷史發展(上)[J].哲學動態,1994(08).

猜你喜歡
高職生科學技術建構
《中國空間科學技術》征稿簡則
2021年CCF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名單(2)
《中國空間科學技術》征稿簡則
消解、建構以及新的可能——阿來文學創作論
《中國空間科學技術》征稿簡則
殘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構和救贖
建構游戲玩不夠
三年制高職生與五年制高職生學習力比較研究
緊抓十進制 建構數的認知體系——以《億以內數的認識》例談
基于自律的當代高職生自我教育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