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曲技術理論中多聲部音樂織體的探討

2018-04-01 12:14楊一倫第一作者韓晴吉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吉林長春130000
絲路藝術 2018年11期
關鍵詞:主調織體作曲

楊一倫(第一作者),韓晴(吉林藝術學院音樂學院,吉林 長春 130000)

作曲技術理論是一門能夠深刻理解寫作音樂和音樂語言的學科,[1]在音樂作品創作中對于音樂縱橫關系的構成形式,我們就稱為織體。由于音樂織體是以音樂的內容、風格、情緒、體裁等為基礎要求,通過旋律、和聲、對位、節奏的運用與綜合來塑造音樂于藝術及音樂氛圍的,所以音樂織體是音樂特色要素和音樂表現手段關系的集合。音樂織體作為刻畫音樂形象和展現音樂內容的關鍵途徑,我們在對于多聲部音樂織體時,需要從音樂理論和音樂形態兩方面入手共同進行研究。

一、多聲部音樂織體理論概述

音樂織體可以分為不同類別,這主要是通過實際音樂作品中所使用的樂器組合方式、演奏方式及不同樂器之間的性能差異決定的,一般我們將音樂織體分為鋼琴織體、合唱織體以及樂隊織體等不同類型。但是更為廣泛應用的一種織體劃分方式是通過音樂內部的聲部結構,將織體分為單聲部織體和多聲部織體兩大類。通過對于音樂作品的分析與探究,我們把無伴奏的獨唱、齊唱、獨奏、齊奏等這類單線條的旋律形式定義為單聲部織體,而將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不同聲部結合、且由于這種結合而形成橫縱不同方向組合關系的織體稱為多聲部織體。在研究具有多聲部織體結構的音樂時我們也可以發現很多支聲型織體的存在。如繼續對于多聲部進行細分,則可以依據多聲部的結構形態將其分為主調織體和復調織體。多聲部音樂織體思維的多樣化給音樂作曲技術理論帶來了數之不盡的靈感與動力。多聲部音樂的寫作是建立在多聲部織體豐富的組合方式與內容上才產生的。多聲部音樂織體在音樂作曲技術中的應用體現的是作曲家們對于音樂藝術的不同追求,展現的是作曲家在音樂審美及音樂創作思想上的創造力。多聲部音樂織體應用于作曲技術中,能夠為作曲技術增添更多的邏輯性和多樣化,多聲部音樂的復雜性與組合方式的多樣化也讓織體寫作能有更多的可能。多聲部音樂織體在作曲技術理論中進行應用,需要音樂創作者具有成熟的多聲部創作思維。

二、作曲中單聲部織體結構運用

在音樂作曲中,單聲部織體既可以單獨作為完整的音樂作品而存在,也可以作為音樂作品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某個片段中存在,或者存在于某個多聲部音樂片段中。通過對于音樂作品的分析學習,我們可以發現,一般在單旋律的民歌、無伴奏器樂獨奏和齊奏中比較常見單聲部織體單獨作為完整音樂作品,而在音樂作品的引子和主題的初次呈現等部分,單聲部織體一般作為多聲部中的某個片段出現。單聲部織體的結構形式一般分為單聲部獨奏和齊奏兩大類,而在單聲部齊奏中又可分為八度齊奏、八度分解式齊奏、加花齊奏。在單聲部織體結構的運用中,單聲部獨奏在用于引子中其目的是為后面多聲部織體做出鋪墊,使音樂作品更和諧且具有流產性,而單聲部織體用于音樂主題的呈現時則能在突出主題的同時為復調的開展做有利引導。而齊奏主要是從聲部的數量個音樂中音域的跨度來講的,齊奏和獨奏相比更具有力度和厚度,而聲部的增加和音域的拓寬都是在作曲中表現主題或者體現意志統一的重要手段。同時,在音樂作曲當中,當創作者想表現音樂中的追逐感和音樂節奏上的錯落有致使也可以使用八度分解式齊奏。另外,加花齊奏作為單聲部與多聲部織體的過渡,利用對旋律加花的形式可以實現讓單聲部織體中出現多聲部織體的因素。

三、作曲中多聲部織體結構運用

探究多聲部織體在作曲技術中的運用的根本途徑是多聲部織體中主調織體和復調織體的研究。我們在對多聲部織體進行研究時可以從不同織體類型的結構特征和基本形態入手。按照結構特征,多聲部織體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復調體、和聲體以及復調體與和聲體的混合運用[2]。同一時間中相互配合單獨立發展的若干曲調的結合叫做復調體,由于復調體中的支聲式具有各聲部獨立性薄弱的特點,所以會感覺與和聲體較為接近。而和聲體則可以在眾多聲部結合下區分出伴奏和主要曲調。復調體通常是在同一曲調的基礎上通過裝飾和變相形成的簡單多聲部結合,所以想更接近復調織體,則需要在同一曲調的基礎上提高各聲部的變奏。和聲織體分為應用持續音的簡單和聲織體、和弦式織體、發展的伴奏音型的和聲織體。在很多大型音樂作品中,我們都能看到復調與和聲織體混合運用與音樂創作中。在專業音樂作曲領域中,復調織體與和聲織體的混合也是作曲技術的重要內容之一。

四、作曲技術中多聲部織體的形態

和聲、線條、節奏、音色的豐富性組成音樂內部飽滿的結構,形成了多聲部織體。在對多聲部音樂進行創作時,和聲、復調、織體、配器都是音樂表現手段的內容。多聲部織體形態的研究上仍然可以從主調織體構思和復調織體構思兩方面進行研究。在音樂作曲創作中,需要從旋律、和聲、低音三方面進行主調織體結構的創作,因為主調織體是由主旋律和陪伴聲部共同形成的音樂內容,主調就是主旋律聲部,而其他陪伴聲部則由陪伴音、持續音、固定音等組成,其所承擔的主要作用是烘托陪襯音樂作品主調。另外,在對于復調織體的創作中,我們需要先明確復調的理論體系,而復調中的對比、模仿、單對位與副對位等內容是這一理論中的核心。復調織體中的旋律應該與整個復調音樂風格保持和諧,在進行作曲創作中應注意節奏中的切分音和休止符的恰當使用,同時要注意復調織體中長短句在組合上多樣性及連貫性的保持。對比復調中兩個或者多個旋律及節奏所形成的對比、自然因和變化音的對比等法方式也是創作中較為常用的。

結束語:

"多聲部音樂分析與寫作"作為一門具有綜合性的高師作曲技術理論課程,[3]而多聲部音樂織體為音樂作品創作帶來了更多音樂藝術上的靈感,作為作曲技術理論中內容較為豐富的課題,多聲部音樂織體是一項需要作曲理論研究者及音樂創作者進行不斷深入學習和探究的內容,只有在這方面做出更多的理論研究和創作嘗試,才能為作曲技術理論方面提供更有力的學術支持。作曲技術理論中多聲部音樂織體的運用與探討之路仍然任重而道遠。

猜你喜歡
主調織體作曲
AI:像貝多芬一樣去作曲
化肥行業綠色低碳發展成主調
淺談莫爾吉胡《弦樂四重奏第1號》第二樂章的織體運用
邀你來我家
凝而不固 層層鋪進
作曲心語
George Gershwin
樂隊藝術:語言規律與教學探索(二)——多聲部織體中復調元素的認識與處理
淺談鋼琴即興伴奏中織體的應用
淺析圖案的色彩與配色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