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藝輕騎兵—抗戰時期冀魯豫根據地劇團研究

2018-04-02 02:16李金暉河南大學河南開封475000
絲路藝術 2018年10期
關鍵詞:冀魯豫劇社八路軍

李金暉(河南大學,河南 開封 475000)

抗戰時期,冀魯豫根據地的文藝工作者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組建各式各樣的劇團,用戲劇這一通俗易懂,為群眾喜聞樂見的演出方式從事宣傳活動。劇團的蓬勃發展,密切了黨群關系,軍民關系,也豐富了枯燥的戰爭環境下根據地軍民日常的文娛生活,沐浴在熱烈的文藝氛圍中的根據地群眾,文化水平潛移默化得到提升,在新思想、新民主主義文化指導下所進行的劇團演出,對鄉村階層的變動,對封建守舊思想的破除和群眾“主人翁”意識的樹立都產生了深刻影響。

一、在黨的領導下以抗戰為中心,服務于抗戰

冀魯豫根據地在抗戰前,文化教育不發達。全面抗戰爆發后,平津,上海等大城市迅速淪陷,許多由東北、平津等大城市流亡來的青年學生通過黨的組織和動員,發動本地區的愛國青年,成立了大量文藝組織團體,積極從事抗日救亡活動。在這些文藝團體中“劇團”這一形式表現的最為活躍,著名的劇團有“大眾劇社”、“鴨綠江劇社”、“前鋒劇社”、“戰號劇團”等。這些大大小小的劇團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由本地區地方上的黨委特委領導組建而成,一類則是隨著八路軍主力挺進華北,由各部隊的宣傳隊改編發展而來。

劇團演出的形式和風格也各不相同,大眾劇社的鄉土氣息最濃厚,他們走的是一條用豫劇形式來演抗日內容的革命現代豫劇的路子。1939年6月在濮陽的首場演出王國卿主演的豫劇《罵寇》和王荷演唱的河南墜子,臺下觀眾叫好聲不斷,取得了良好的演出效果。戰號劇社多演出的是軍民英勇抗敵的歌曲,舞蹈和話劇,歌曲有《游擊隊之歌》、《義勇軍進行曲》、《八路軍軍歌》等,劇目《我軍大戰平型關》,將我軍與日寇首戰平型關取得大勝的事跡再現舞臺,題材真實,場面震撼,極大地激發了軍民的抗日熱情。該劇團還將諸如《烏克蘭舞》、《農夫舞》等外國舞蹈介紹到邊區,開拓了群眾眼界,豐富了群眾的文娛生活。前鋒劇社劇目的編排演出多是圍繞黨和政府的各項方針政策進行。在統一戰線的宣傳上,創作了《反正》、《黎明》等劇目,在開展憲政方面有《王老五逛廟會》,動員參軍參戰的有《栓不住》、《抗日是唯一的出路》等。劇團所進行的演出活動主要致力于介紹全國抗戰的形勢,宣傳共產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和八路軍英勇殺敵的事跡。揭露日軍在各地燒殺淫掠犯下的滔天罪行,號召群眾擁軍擁政,踴躍參軍參戰。

二、大量文藝作品的涌現

劇團演出的內容主要分為三類:一類是揭露日寇暴行的,一類是動員群眾參軍參戰,一類是展現八路軍英勇抗戰的。在戰爭環境下,藝人的生活和創作環境都異常艱苦,所以在劇本的創作上大多短小精悍,表明主旨即可,雖然在藝術上略顯粗糙,但由于主題鮮明,群眾通俗易懂,仍起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古代的民族英雄,愛國人物是劇本創作利用的對象,抓住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對軍民進行民族氣節、愛國情感的培養和教育,成效顯著。冀魯豫軍區第四分區業余劇社就曾以關云長“身在曹營心在漢”為指導思想,上演京劇《千里走單騎》,來教育和瓦解偽軍要“白皮紅心”。利用戰士們很愛看歷史上民族英雄抵抗外來侵略的武打戲的心理,劇團上演京劇《岳母刺字》,教育戰士們要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精忠報國。

“人民生活中存在著文學藝術原料的礦藏,是最生動,最豐富,最基本的東西,是一切文學藝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根據地的劇本創作多取材于近期發生的大事、身邊的真人真事?!渡硡^掃蕩》是根據1941年日本鬼子對內黃縣沙區地帶進行毀滅性的大掃蕩,創作出來的,群眾看了覺著凄凄慘慘,都說太憋氣。當時的農民群眾為避免日本兵對年輕婦女的奸淫蹂躪,十四、五歲的閨女好壞說個人家不要彩禮,不備嫁妝,第二天就把閨女送上門成親。墜子詞《送閨女》就是根據這一悲慘的現實情況譜寫而成,在演唱時,臺下總是鴉雀無聲,特別是女觀眾,總是用手遮住眼睛,生怕別人看見自己落淚。演出大型民族歌劇《血淚仇》時,全場數千觀眾,全神貫注,隨著劇情發展,臺上臺下一齊嗚咽抽泣,甚至失聲痛哭。連身經百戰的楊勇司令員也終于不能克制而流下兩行熱淚,演出結束后到后臺看望演員時說:“哎呀!這個戲使我的心臟受不了啦?!眲F演員深入基層,扎根群眾生活中進行創作,提高了作品的真實性和藝術性,使作品更具感染力。

劇團演出取材真實,貼近人民生活的創作風格,對劇本內容簡短化通俗化的處理,以及用群眾所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演出,這都使得作品深受廣大群眾喜愛。如大眾劇社有次給部隊演出豫劇《沙區掃蕩》,當時還不懂謝幕,不興“再來一個”,部隊的觀眾卻要求重演一遍。劇社在魯西南巡回演出,生活以相當窮困的魯西南群眾,抬來了一個用繩子捆著的特大西瓜,足有五、六十斤重。劇社來了,特送來表表心意。戰號劇團在五星集演出了,群眾不放行,我們實在也“沒戲耍了”才耐心解釋,整裝告別,當地群眾還流傳著“八路軍進五星集,難進難出”。根據地的老百姓自己編出打油詩說“只要八路一進莊,方針政策寫滿墻??箲鸶枨蠹页?,掃地打水挑滿缸”。劇團在鄉村基層所做的宣教工作對根據地“軍民魚水情深”局面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在我們的革命斗爭中,有“文武”兩個戰線,文化戰線和軍事戰線,文化軍隊是團結自己,戰勝敵人必不可少的一支軍隊?!彼蛙娛聭鹁€相輔相成,相互配合共同推動革命的進行。根據地的劇團演出活動有著多重作用,在宣傳上,樹立八路軍英勇抗敵,愛民親民的光輝形象,幫助群眾了解認識了初到根據地的八路軍,密切了黨群軍民關系。在教育上,將“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新民主主義文化”傳播到根據地,群眾愚昧落后的思想得到洗滌,打破了千百年來根據地文化落后人民封閉的狀態,接受先進思想文化洗禮的根據地群眾,“主人翁”的意識和觀念開始形成。在抗敵斗爭中,對日偽頑等各類敵人展開政治攻勢,在心靈和精神上予他們以巨大打擊。文藝是整個革命事業的一部分,是齒輪和螺絲釘的關系,是“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消滅敵人”的有力武器。冀魯豫根據地的劇團不辱使命,他們所進行的文藝演出活動為抗日戰爭的勝利提供強有力的精神支持。

猜你喜歡
冀魯豫劇社八路軍
白音和新中國劇社的往事
抗戰時期戰斗劇社的戲劇活動及其作用
戲劇演出
統一戰線:楊得志開辟冀魯豫邊區的『秘密武器』
沖鋒劇社在唐縣
淺論晉冀魯豫根據地在抗日戰爭時期的群眾工作
淺論晉冀魯豫根據地在抗日戰爭時期的群眾工作
紀念中共中央冀魯豫(平原)分局成立七十周年座談會暨黨的群眾路線與冀魯豫邊區民主民生運動學術研討會征文啟事
忻口會戰中的八路軍
對八路軍留守兵團幾則史實的考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