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準議題巧編組 鑒賞閱讀提素養

2018-04-02 09:06高艷霞
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 2017年34期
關鍵詞:遷移性編組議題

高艷霞

本文系2017年度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初中語文古詩文編組策略研究”(課題編號:JCJYC17010931)研究成果。

摘 要:古詩文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典范,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遺產。教學實踐中以學生對教材古詩文學習為基礎,在知識拓展和復習總結階段,打破教材原有的編組原則,著眼于編組的可比性、遷移性、交叉性,以新的議題多角度多思維把文本重新組合,更好地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舉一反三的過程中提高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

關鍵詞:議題;編組;可比性;遷移性;交叉性

古詩文是中華民族的瑰寶。為更好地落實新課程標準中對古詩文的閱讀要求,踐行統編教材的新思想,增加學生學習知識的新鮮度,激發學生學習古詩文的積極性,在知識拓展及復習總結階段,引導學生選擇新的議題,重新組合部分古詩文,讓學生在比較、鑒賞中加深理解和體驗,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下面以統編教材七年級上冊語文為例,探討初中古詩文學習的編組策略。

一、基于可比性編組

比較是人類思維的基本方式,也是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方法。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選擇同一議題的多個文本進行比較閱讀,把背景、作者、內容、情感、寫法、風格等方面有一定聯系的多篇文本集中起來,有比較、有分析地進行閱讀,求同存異,打開學生思維的閘門,連點成線,組線成面,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網絡,讓學生有所發現、有所體悟,進而獲得深層次的理解和提升。

如,《<論語>十二章》和《誡子書》分別是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1課、第四單元第15課?!墩撜Z》是一部記錄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書,內容大多是關于學習、道德修養、為人處世的一般原則?!墩]子書》是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臨終前寫給他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成為后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拓展學習或復習總結時,可以打破原有的單元編排,把這兩篇文章以“修身治學”為議題進行編組,從教育后人如何修身、學習、為人處事等方面,比較探求這兩篇文言文的共同點,進而引導學生更加深入地學習和理解文本內涵,提高自身修養,傳承并發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

二、基于遷移性編組

教育心理學強調“學習遷移是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庇袑W習,就會有遷移。遷移是學習的繼續和鞏固,又是提高和深化學習的條件,可以理解為我們常說的“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在教學中,一方面引導學生通過背景、作者、內容、情感、寫法、風格等對教材內文本加以揣摩、體會,選擇其中的一方面進行遷移學習,提升對文本重新編組學習的能力。另一方面注重引導學生由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的拓展延伸,真正落實“教讀—自讀—課外閱讀”三位一體的閱讀理念。

如,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8課《<世說新語>二則》——《詠雪》和《陳太丘與友期行》,兩則故事同屬兒童智慧類,分別出自《言語》篇和《方正》篇,是《世說新語》中記錄的東漢、魏晉時期一些兒童智慧故事中的著名兩則?!对佈分小靶肿雍鷥涸唬喝鳆}空中差可擬”與“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兩兒童對雪的比擬,《陳太丘與友期行》中陳元方機智應對友人的率真與方正,都突出表現了兒童的聰明才智。由此,可以在比較閱讀的基礎上,為學生補充出自《世說新語》的另一則《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因為,這也是一則記錄孔融小時候的軼事,表現兒時孔融聰慧機智的故事。

再如,在教學《誡子書》時,還可以補充其他名家教育勸誡子女的作品,如司馬光的《訓儉示康》和傅雷的《傅雷家書》等。

三、基于交叉性編組

“交叉”一詞,《現代漢語詞典》解釋“②有相同有不同的;有相重的:~的意見?!庇械奈谋驹诰幗M時,因選擇的議題不同,會出現不同的編組體系。如同一文本在依據背景、作者、內容、情感、寫法、風格等方面與其他文本編組時,會出現重復、交叉現象,這時可以引導學生針對文本進行討論交流,在討論交流中確定根據某一方面的議題編組更有利于挖掘文本的內涵和品位,就選用該議題編組學習。

如,七年級上冊共有課內外古詩詞12首,以作者為議題編組,可以探討李白的兩首詩《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和《峨眉山月歌》,了解李白在不同時期的情志與思想;以懷人為議題編組,可以學習李白的《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商隱的《夜雨寄北》,了解用不同意象傳達情感;以思鄉為議題編組,可以揣摩王灣的《次北固山下》、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岑參的《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及李益的《夜上受降城聞笛》,從而理解不同時代背景下的濃濃鄉思這一永恒的主題。

總之,在知識拓展和復習總結階段,教師根據上述的編組策略,打破教材原有的編組原則,選擇一定的議題多角度多思維把文本重新組合,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訓練重點建立古詩文的知識體系,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同時,通過比較探究寫法,引導學生體會編組后文本體現的情感和寫作技巧;通過拓展閱讀的積累,充實學生的寫作資源庫,以厚積而薄發;通過對新編組古詩文的鑒賞,使學生充分學習優秀的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亦可察古鑒今,彰往知來,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思想品位。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王榮生.文言文教學教什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3.梁云堂.古詩文立體化教學途徑[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7(7).

4.劉艷梅,趙鳳麗.高中語文文言文“群文閱讀”編組策略研究[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7(1).

(作者單位:河南省濮陽市第五中學)

猜你喜歡
遷移性編組議題
挖掘習題內涵 探究問題本質
基于靈活編組的互聯互通車載電子地圖設計及動態加載
科學議題歡迎君子之爭
紙巾紙中熒光增白劑遷移性快速檢測方法的研究
表觀對稱的輪廓編組算法
低遷移性雙官能度光引發劑的合成及光聚合性能研究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關注制藥企業環保議題
例談群文閱讀教學的議題把握
集中管理模式下編組場無線通信方案的選擇
重慶軌道2號線將換成6輛編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