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同藥劑防治水稻褐飛虱藥效評估試驗報告

2018-04-02 00:00羅國華況虹敏陳偉趙險鋒杜威華
新農村 2018年35期
關鍵詞:吡蚜噻蟲嗪飛虱

羅國華 況虹敏 陳偉 趙險鋒 杜威華

通過田間試驗,評價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10%烯啶蟲胺水劑這幾種藥劑對水稻褐飛虱的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經試驗發現本區域防治褐飛虱的優良藥劑為烯啶蟲胺,吡蚜酮一般,噻蟲嗪、噻嗪酮此用量不適應用來防治褐飛虱。

水稻褐飛虱是我縣晚稻的主要害蟲之一,近年來呈重發態勢,為篩選出適應我縣區域的高效低毒的防治褐飛虱的藥劑,我們在上高縣野市鄉野市村的晚稻田進行了藥劑篩選試驗,現將試驗結果整理如下。

1 試驗條件

1.1 試驗對象、作物和品種的選擇

防治對象:褐飛虱。

水稻:晚稻,品種為H優518。

1.2 環境條件

試驗設在上高縣野市鄉野市村羅喜牯農戶的責任田進行,試驗田前茬為早稻,試驗田采用拋秧,施肥水平較高,雜草密度低,栽培及肥水管理條件均勻一致的田塊進行;晚稻褐飛虱中等發生。

2 試驗設計和安排

2.1 藥劑處理

試驗共5個處理,不設重復;處理1~4的面積為1畝,空白對照為0.1畝。詳細處理見表1

2.2 施藥方法

2.2.1 使用方法

按畝兌水30公斤,用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均勻噴霧。使用方法與本地農業生產實踐相符。

2.2.2 施藥時間和次數

9月6日水稻破口期孕施藥一次,以前農民自行防治,后期不用藥防治褐飛虱。

3 調查、記錄和測量方法

3.1 氣象及土壤資料

3.1.1 氣象資料

施藥當天及9月7~9日為晴天,10日陣雨天氣。11~16多云見晴。整個驗期間天氣正常,無惡劣氣候因素出現。

3.1.2 土壤資料

土壤為沙質粘壤土,土質好,肥力高,有機質含量一般,PH為6.1。

3.2 調查方法、時間和次數

3.2.1 調查時間、次數和方法

藥前調查蟲口基數,藥后3、7、14天調查每個處理內稻飛虱數量。共調查3次。采用平行跳躍式取樣調查。每處理調查10點,每點2叢,每小區共查20叢禾。

3.2.2 藥效計算方法

3.3 對作物的直接影響

經觀察,本試驗各個處理對水稻生長無明顯的不良影響,沒有產生藥害。

4 結果與小結

4.1 藥效結果

由表2可以看出,藥后3天防效,烯啶蟲胺處理的防效為87.98%,表現優越;其次是吡蚜酮處理,噻嗪酮、噻蟲嗪,叁藥劑處理防效都一般;藥后7天防效,處理烯啶蟲胺處理的防效為94.01%,表現優越;吡蚜酮、噻蟲嗪兩處理防效一般;噻嗪酮防效不理想;;藥后14天防效,處理烯啶蟲胺處理的防效分別為94.35%,表現優越;吡蚜酮處理防效一般,噻嗪酮、噻蟲嗪兩處理都不理想。

4.2 藥效分析

從速效性、持效性來看,烯啶蟲胺最好,吡蚜酮一般,噻蟲嗪、噻嗪酮速效性、持效性都較差。

從本試驗可以得出,本區域防治褐飛虱的優良藥劑為烯啶蟲胺,吡蚜酮一般,噻蟲嗪、噻嗪酮此用量不適應用來防治褐飛虱。

猜你喜歡
吡蚜噻蟲嗪飛虱
直接多重TaqMan qPCR方法快速鑒定褐飛虱屬3種飛虱
50%吡蚜酮WG對水稻褐飛虱田間藥效試驗
噻蟲嗪、吡蟲啉灌根防治蘋果綿蚜及砧穗組合抗性試驗
褐飛虱體內共生菌多樣性研究進展
噻蟲嗪在農田土壤中環境行為的研究進展①
三種稻田常見螯蜂對半翅目害蟲的寄主偏好性及控害作用
噻蟲嗪及其代謝物噻蟲胺在冬棗中的殘留動態研究
控制釋放農藥顆粒劑吡蚜酮防治稻飛虱田間藥效試驗總結
推廣新型農藥噻蟲嗪防治甘蔗葉部害蟲突破14萬公頃
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防治水稻白背飛虱效果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