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融媒時代下提高市級臺電視新聞節目吸引力的探析

2018-04-21 08:10閆明
科學與財富 2018年5期
關鍵詞:融媒時代吸引力新聞節目

閆明

摘 要:融媒體是基于多種媒體技術下的一種新型媒體,它綜合報紙、電視以及廣播等多種傳統媒體的特點,將其進行互補與整合,以此來保障新型媒體的完整性。而時代發展也受到了媒體因素的影響,在當前的時代下,電視臺也要不斷地革新經營方式,在新型媒體環境之中探求發展機會。市級臺播放的新聞類節目的收視率并不高,其中有現代新型媒體的沖擊性影響,同時也有電視媒體自身的缺點的影響,因此必須要通過提升新聞類這種趣味度較低的節目的吸引力來發展電視媒體。本文對提升方法進行研究。

關鍵詞:融媒時代;市級臺;新聞節目;策略;吸引力

電視是一種較為傳統的傳播媒介,在以前,新聞一般是借助電視被人熟知的,電視在新聞傳播工作中起到極強的推理,我國的電視行業也逐漸走過了發展的高峰階段,在網絡媒體的影響下,其傳播信息的功能被削弱,但是電視在大眾媒體系統之中占有的地位仍舊難以被輕易撼動。新聞節目是電視節目中的極為重要的一類節目。從當前的市級臺播放的新聞類型的節目的收視率來看,其播放效果并不好啊,影響其播放效果的最為根本的原因就是吸引力不足,因此市級臺的新聞類節目的負責人必須要借助市級電視臺具有的資源優勢來尋求發展方法。

1 新聞節目問題分析

1.1 報道內容問題

市級電視臺作為地方黨委政府的“喉舌”,會議新聞、領導講話、部門一般工作的報道往往占據新聞的一半以上,社會新聞、民生新聞不夠,當下,人們對社會新聞、民生新聞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老百姓所談論的社會新聞題材已成為新聞報道中的主流,而市級臺新聞報道卻往往忽視了這一方面,這也是群眾對市級新聞關注度不高的原因之一。

1.2 深度報道缺失

一些市級電視臺一味模仿其他電視臺中收視較高的新聞節目,使得新聞的內容和形式都不具有創新性,還有一些記者不主動去發現新聞、獲取線索,而是等著某單位電話邀請采訪或等新聞部主任安排線索,這種被動采訪在報道中的表現就是浮于表面、缺乏深度。

1.3 報道方式問題

因地域限制,市級電視臺記者能夠采寫的新聞素材有限,新聞點小,且報道方式也容易形成固定的模式,特別是相似題材的報道,往往是按照特定的套路來進行,造成報道沒有新鮮感和感染力,枯燥乏味。

2 提升新聞類節目具有的吸引力的方法

對于新聞節目的基本播放理念與現有問題有所了解之后,可以借助以下三種方法來提升新聞節目應用的吸引力。

2.1 優化播放內容,提高收視率

中央臺、省級臺面對的一般是較大范圍的受眾九,他們對于本區域受眾雖然也能做到一定的“貼近”,但最多只是新聞事實與受眾的經歷或經驗上的貼近性,而市電視新聞媒體由于所處的地域較小,電視新聞中大量的報道就是發生在受眾身邊或附近的新聞事實,新聞人物是受眾熟悉的甚至是受眾本人。應該進,這種“家門口的新聞”和關于自己的新聞能很多強大的“貼近”效應,牢牢吸引住電視機前的當地群眾。要注意讓群眾多出鏡、多出聲、反映新聞事件、表達對新聞事件的看法:讓群眾參與新聞節目的制作,提供新聞素材。

從電視觀眾的關注點調查工作之中可以了解到,他們更為關注的是軟性新聞,遺傳你在選擇播放的新聞事件的時候,需要側重對民生新聞進行選擇,同時還應當在保有新聞的真實性的同時,增強新聞的渲染力度,同時將新聞事件的社會服務價值有效提升起來。

2.2 積極打造互動平臺,增加和觀眾的互動性

全媒體時代最大的特點是實現了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終端獲得任何想要的信息。電視新聞節目要充分利用全媒體時代所帶來的優勢,充分利用互聯網、手機終端、微博、微信等新興媒體平臺實現讓每一位觀眾參與,讓每一位觀眾發言?,F今的電視新聞節目幾乎都注冊了官方微博,無論是節目播出前、播出時還是播出后,受眾都可以即時方便地與節目組互動。當然由于網絡的全面性和平等性,參與評論的受眾很可能出現魚龍混雜的現象,相關人員要注意把控,嚴防消極和過激言論的出現,以免對受眾造成負面影響。

2.3 豐富播放形式

新媒體環境下電視媒體的時效性已經遠不及網絡媒體的迅疾,它正從信息的提供者轉變為觀點的提供者,走向觀點媒體。地市級電視臺在發展觀點媒體的同時探求獨家和深度,才能在差異化競爭中優勝。新聞評論節目在推進社會民主和制度完善方面發揮重要功能,因此,地市級電視臺需要給予新聞評論節目一定的寬容度,允許節目發出批評的聲音,在表達上注重通俗化、大眾化和人情味,在正確地行使社會輿論監督的同時,本著“解決問題”的出發點來報道新聞,根據地域文化背景選擇合適的評論角度,才能為當地觀眾所接受和認可。

在對播放形式進行選擇的時候,可以增加現場報道的比重,現場報道類型的新聞更具感染力,同時也能更好地借助第一手新聞來對觀眾的注意力有效吸引,同時還能提升新聞的真實度。

以體驗式采訪生動報道新聞。通過親身體驗,使采訪更深入人心、更自然、更合情合理,或許采訪中會出現新的收獲,或許能挖掘出更多的新聞真相,觀眾跟著記者一起眼見為實、感同身受,報道的視角沖擊力也會更強。

2.4 開展方言版的新聞類節目,和地域性相結合,突出本地特色

隨著普通話的不斷普及,方言正在漸漸消逝,作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地市級電視臺可以充分利用地方語言的特色,開設方言類節目,不僅傳承了本地方言,而且語言的親近會迅速吸引觀眾,形成高收視的品牌節目,但是要避免粗俗化、市井化??梢哉f在本地區方言交流基本沒有障礙,地市級電視臺可以利用這一傳播區域特征,創辦方言類新聞節目,通過區域傳播和跨媒體傳播,擴大方言類節目的受眾群體,傳遞新聞信息,傳播地方文化。

3 結束語

當時代已經發展為融媒時代之后,新聞的節目的策劃人員的原有報道理念也需要被革新。市級電視臺應該為其下級的升級電視臺做好示范,確定全新的新聞播放方式,在確保新聞內容的時效性的同時,還要對播放新聞的形式的革新。注重新聞節目的宣傳度,對傳統的宣傳方式進行有效改變,使新聞節目可以擁有更好的傳播效果。電視這種媒體與剛剛發展起來的網絡媒體相比具有更強的優勢,相關策劃人員應當需要根據融媒時代的基本特點以及自身的優勢更好地對新聞節目進行宣傳,依靠新聞節目來獲取的更為優質的受眾。

參考文獻

[1]陳啟華.融媒時代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轉型路徑探析[J].南方電視學刊,2016(3),24-26.

[2]王少賢.融媒體時代下對培養廣播新聞編輯創新意識的探析[J].魅力中國,2016(45).

[3]章福敏.融媒體時代城市電視臺微創作之路探析[J].電視研究,2016(7),47-49.

[4]張晨光.善用技術,再造流程——融媒體時代下城市電視新聞轉型探索[J].西部廣播電視,2017(8),172-173.

猜你喜歡
融媒時代吸引力新聞節目
吸引力1
吸引力2
新聞節目中主持人的“可為”與“不可為”
地方電視臺如何辦好新聞節目
跟蹤導練(三)4
基于校園媒體整合的“雙創”人才培養路徑探索
融媒時代軍事評論創新思考
融媒時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發展
如何做好電視新聞節目編排
融媒時代播音主持專業教學改革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