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組討論在中職機械教學中的應用

2018-04-27 11:42齊秀麗
世界家苑 2018年1期
關鍵詞:小組討論機械中職

齊秀麗

摘 要:本文寫了小組討論的定義、為什么要采用小組討論法、小組討論在《組合體的組合形式》的應用。寫出課堂教學應當立足書本,面向學生。作為一個老師,首要的工作是將課本知識,完整而生動的傳授給學生。要盡量多的讓學生參與進來,讓學生能夠聽到、看到,甚至是摸到活生生的知識。在教學中嚴格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原則,小組討論活躍了課堂氣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小組討論;中職;機械;組合體的組合形式

中職機械專業的學生跨出校門將走進各種機械職業崗位,他們需要具有分析圖樣、識讀圖樣的能力。大部分學生學習不夠主動,不喜歡枯噪的理論課,但他們愿意學習專業課,特別是實踐技能性強的課程。因此,在新課程理念下,中職機械專業的教師應該借助多媒體課件教學,對提出的課題進行探究性學習,將理論與實際應用有機結合,降低抽象知識的學習難度。

一、小組討論的定義

小組討論法是將一組人選集中在一起就某個點展開討論。小組討論法作為一種教學模式,正越來越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推崇。所謂小組討論法,一般是指在教師指導下,把一個班的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由各小組成員圍繞某一中心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通過集思廣益,共同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方法。學生按教師所編的序號分為幾組,每組4-8人,各級成員中有基礎較好的,也有基礎較差的,以基礎好的學生帶動基礎差的學生。定好各小組成員角色分工,如組長、記錄、檢驗、發言的各個崗位職責。

二、為什么要采用小組討論法

1、教學的著眼點不僅僅是使學生獲得那些固定的原理、規則,而在于促使學生的創造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發展。這倒不是說知識不重要,相反,它所指的是如何用更有效的方式獲得這些知識。

2、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法得到的知識是內化了的知識,雖然他不一定把所學到的東西一一羅列或用書面的形式展現出來,但他逐漸學會了如何處理眾多的疑難問題。小組討論法是一種“在探索和爭論中學”的教學形式,它是從經驗與活動中獲取知識,增進才干的。

3、通過小組討論法,學生不僅可以從中獲得認知的知識,而且有助于提高其表達、討論技能,增強其面對困難的自信心。在小組討論法中,學生有著較大的自主權,教師實際上更多地從講臺前站到了學生的背后,這既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可使學生有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

4、學生們在討論過程中,就能設身處地地從實際的場景出發,設想可能遇到的種種障礙,自己有可能產生的種種見解,解決問題的多種可能方案。一旦他們走上工作崗位,就可以把這些真才實學應用于其中。

三、小組討論在《組合體的組合形式》的應用

《組合體的組合形式》是以看“模型”,實物和多媒體課件來分析形體,掌握規律性知識。教學過程貫穿提問和討論來正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重點培養正確的思維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展開聯想、拓展思路,把問題引向深入,以便高質量地完成學習任務。

1、微課導入。微課講解學過的各種基本體,用談話法的方式復習組合體的概念和形體分析法,舉一個分解形體的例子。做課前微課題目,說出下列物體是由哪些基本體組成。

2、小組討論學新課。第一是組合體的組合形式。讓學生觀察三組flash 動畫演示。利用模型及課件演示的方法分別對這三種形式組合體進行形體分析、對比、比較,啟發引導學生歸納出疊加、切割、綜合三種組合形式的組合體的定義。第二是組合體表面連接處的畫法。用圖片及模型展示組合體中相鄰形體表面連接處的三種接觸方式。各小組討論回答三種接觸方式為相接、相切、相貫。學習相接時,先觀察相接的實物模型,講解相接的定義。再分析形體,對相接進行分類。接著做畫畫游戲,補畫視圖中漏畫的線。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做題、作業上交、教師評分、提問并講解最后得出結論。學習相切時,觀察模型,補畫漏線。做作業之前,先啟發引導學生討論并思考下列問題:相切處是否存在分界線?切點的求法?底板頂面投影的畫法?讓學生小組討論后完成如下,根據軸測圖,選擇正確的組合體的兩視圖;根據立體圖,選擇正確的組合體的三視圖;根據立體圖,補畫視圖中漏畫的線;分析下圖所示的三視圖是否錯誤。若有錯,請指出錯誤之處,并加以改正。作業上交后,教師對小組進行評分,并用分組提問的方式加以講解。同時強調相切的特殊情況。學習相貫時,先觀察相貫的實物模型,從模型上分析交線的形狀。教師講解相貫的定義,觀察相貫的實體及實體視圖中的交線形狀,初步了解相貫。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相切與相貫結構的作圖區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利用網絡學習平臺和多種媒體資源等讓信息化充分體現;微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反復查看;小組競賽營造學生的學習氛圍,小組討論活躍了課堂氣氛,讓學生有當家作主的滿足感。

四、結語

課堂教學應當立足書本,面向學生。作為一個老師,首要的工作是將課本知識,完整而生動的傳授給學生。要盡量多的讓學生參與進來,讓學生能夠聽到、看到,甚至是摸到活生生的知識。要增加課堂教學的互動性,要講課,不是講座。微課設計上要圖文并茂,能維持學生的興趣和學習動機。在教學中嚴格遵循“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原則,教師要始終關注著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隨堂指導中和學生一起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思路得到啟發拓展。小組討論活躍了課堂氣氛,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

參考文獻

[1]谷向東.無領導小組討論(M).電子工業出版社.2015.(11).

[2]侯付軍.中職機電類專業系列教材——機械基礎(M).湖南大學出版社.2009.(06).

(作者單位:南安市工業學校)

猜你喜歡
小組討論機械中職
小組討論有效運用,凝聚素養精髓
“課程思政”下中職《基礎會計》的教學改革
調試機械臂
新疆中小學和中職學校全面開學
“自能”課堂中小組討論的實施策略
簡單機械
多媒體技術助力中職美術教學
高中數學課堂小組討論1+1模式教學應用
試論如何處理好歷史課堂小組討論和獨立思考的關系
中職數學作業批改中的問題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