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土地整理工作促進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探討

2018-04-27 11:42尹承斌
世界家苑 2018年1期
關鍵詞:可持續利用土地資源

尹承斌

摘 要:土地整理工作是對我國水資源、農田資源、村落資源的綜合治理整合工作,它的目的是提高我國可利用耕地資源,提高我國的耕地質量,從而改善我國農業的生態環境和生態條件。本文從幾個層面提出了土地整理是實現我國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根本途徑的理論,提出了影響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主要障礙因素,并且提出了加強我國土地整理的關鍵環節,旨在為提高土地整理工作的效果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土地整理工作;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

引言

耕地是我國最寶貴的自然資源之一,但是隨著我國人口的不斷增長,我國的人均耕地水平急劇下降。我國的人均耕地遠低于世界人均水平,地理條件的限制使得我國的耕地后備資源嚴重告急。我國城鎮化、工業化進程隨著社會的發展在不斷加快,我國的耕地面積勢必受到影響。我國的十四屆五中全會,將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提上日程。土地資源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它的面積是不可能增長的,土地整理是為了解決用地矛盾而進行的一項工作,是對耕地實行保護的制度,通過土地整理工作,可以改善目前的生態環境,提高土地的可持續利用水平,促進循環經濟的發展,對于我國發展節約型經濟具有重大影響。

一、土地整理是實現我國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根本途徑

1、保障糧食安全

我國的耕地是為我國提供糧食生產的重要基礎,只有對耕地進行保護,對現有的土地進行開發整理,才能確保我國的糧食安全。通過土地整理活動,可以使我國的糧食生產能力得到提高,可以提升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提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水平,是促進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礎,土地整理是一項惠民工作[1]。

2、是提高農民收入,解決農業基礎薄弱的重要手段。

農田水利設施薄弱,抗災能力差,物質技術設備落后,是造成我國農業基礎薄弱的主要原因。通過土地整理項目,可以對提升對中低農田的治理水平,可以加強農田對災害的抵御程度,可以加強對農田的水利基礎建設,通過這些舉措,可以提高農田的產量,從而增加農民收入。

3、是改善灌區生態環境的措施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超過半數的耕地都存在灌溉條件不足的現狀。大部分基本農田都存在水利設施老化的問題,大部分農田的都不具備配套的灌溉工程,使得農田的灌溉面積嚴重不足,一些灌區的設施老化,對水資源浪費嚴重,農田的綜合生產能力受到了嚴重的制約。通過農田整理工作,可以對土地進行平整,為土地配備水利設施,修建田間道路,為農田修建防護林,可以提高農田的機械化水平,提高農田的生態效益,促進農田的現代化發展[2]。

4、是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途徑

土地整理項目通過完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對土地利用形態做出了改善,通過改善現有農業的生產條件,增加了農田的面積。通過土地整理工作,可以使耕地的占補工作達到平衡,還可以改善我國城鄉的布局,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二、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主要障礙因素

1、自然災害是農業生產的巨大威脅。我國一些省市是自然災害的頻發區,旱、澇、臺風等自然災害,嚴重破壞了我國的農田,由于我國大部分水利工程老化,農田的抗災能力不強,在自然災害到達時,受災嚴重,達不到旱澇保收的標準。

2、中低產田面積較大。土地鹽堿化、灌溉設施老化是造成我國土地中低產的重要因素,我國的中低產田超過了我國耕地總面積的70%,非常不利于我國農業產量的提高。

3、耕地的分散性?,F有的耕地包產到戶制度,造成我國的地塊受到人為分割,為農業規?;a帶來了難度,耕地逐漸呈現分散化、細碎化的趨勢,影響了土地的利用率和農業規?;洜I。

4、耕地的養護工作不足。由于農業收益低還有自然災害的沖擊,使得農民經營農業的積極性嚴重受挫,一些種糧大戶實現粗放的耕作模式,對有機肥的施用不足,土壤的耕作層下降,影響了作物根系的發展。

三、加強我國土地整理,要把握好這些關鍵環節

1、加強土地利用的規劃引導,推進土地整理工作。

土地整理工作要以土地利用總規劃作為指導思想,做好長遠打算。要將在土地開發整理規劃中考慮到新農村建設,明確土地整理工作必須以推進新農村建設為目標,要按照新農村建設的要求統一開展工作措施,要根據土地整理工作的規劃,建立年度計劃,制定實施方案,將土地整理工作進行分解,要做出省市的各類整理方案,有關部門必須對其進行嚴格監督。

2、不斷對耕地的保護法制進行完善。

土地整理工作離不開法律、政策做出支撐。要不斷擴大土地的有償使用范圍,對土地資源的市場化進行不斷推進,用集體建設用地入市的方法,來緩解建設用地的需求緊張問題,以此來減少對耕地的占用。要對公共利益征地的范圍進行嚴格界定,對征地的補償標準進行制定,加大對耕地的政府補貼力度,將非農建設成本進一步加大,對耕地實施保護和政府補貼雙重手段,調動農民對耕地進行保護[3]。

3、明確土地整理總體目標

保護耕地,合理利用土地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加強土地管理可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還可以擴大耕地面積,促進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對農村土地的資源優化配置,可以對實現農村的田、水、山、路進行進一步的優化配置,為農業生產提供更有利的用地環境,保證耕地總量的動態平衡。土地的開發整理要不斷對耕地資源進行補充,補充被自然災害毀壞的耕地,增加牧草地、林地等農用地總量,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改善土地的生態環境,提高耕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水平。

4、對農村的水利設施和灌溉設施進行及時修繕

土地管理部門必須投入資金對現有的農村水利設施和灌溉設施進行修繕,提高耕地對外來災害的抵抗能力,提高耕地的灌溉率,通過改善農村耕地環境,來改善土地的可持續利用能力。

5、切實保護農村的生態環境

土地管理部門必須將改善土地生態環境作為首要任務,要杜絕亂墾草場、毀林開荒、破壞濕地、圍湖造田等現象的發生。要整合現有的經濟結構,維護現有的農業生態環境。

小結

土地整理是實現土地利用的重要途徑,通過土地整理,可以推進農村經濟的發展,改善農業用地和非農業用地的矛盾,對現有的耕地面積進行有效補充,要在保護耕地的前提下,進行經濟建設,提高土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程度。

參考文獻

[1] 朱彤.土地整理與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19):8350.

[2] 郝克龍.加強土地整理工作促進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J].中國科技投資,2016(20):236.

[3] 王維華.探討土地整理與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5(13):1464.

(作者單位:山東省泰安市國土資源局岱岳區分局)

猜你喜歡
可持續利用土地資源
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中的經濟問題
探索山東省土地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
大慶市城市化進程中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問題及對策
宅基地使用權流轉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試述土地資源管理利用的內核
淺析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
淺談村鎮規劃建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建議
太原市土地可持續利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