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歐盟一體化到遇到了什么困境

2018-04-27 11:42劉嘉
世界家苑 2018年1期
關鍵詞:中歐政黨難民

劉嘉

對歐盟而言,“內外交困”可謂2016年的關鍵詞。希臘債務、難民潮、恐怖襲擊、英國脫歐等危機接踵而至,歐盟應接不暇。危機的持續效應對歐盟的政治生態、一體化雄心和內外政策產生重大影響??傮w看,歐盟經濟復蘇前景難言樂觀;社會不安全感和內顧傾向加??;政治力量對比右強左弱,民粹激進勢力抬頭;機構和成員國內部利益分化,紛爭不斷,一體化進程阻力重重;外交上聚焦重點,開拓進取,積極應對挑戰。

2016年歐盟所面臨的困境

第一,是經濟問題,自從希臘債務爆發,引發了南歐國家的連鎖反應,歐盟經濟增長的火車頭法國和德國為此付出了嚴重的代價。因此,歐委會將增長、就業和投資作為三大工作重點,大力推動貨幣財政聯盟、能源聯盟、泛歐交通網絡、單一數字市場和資本市場建設,以組合拳應對增長失速和通縮風險,先后推出1.1萬億歐元的“量化寬松”和3150億歐元投資計劃。同時,受油價下行、歐元貶值、美國經濟好轉等利好因素影響,歐洲經濟終現復蘇曙光。除希臘外,成員國經濟實現“歐債”危機以來首次全部正增長。但歐洲經濟復蘇后勁仍顯不足,不確定因素有所增加。前三季度,歐盟和歐元區環比增長均未超過1%。世界經濟整體低迷,國際市場需求不足,歐盟多國結構改革遲滯,失業率仍處高位,加之希臘債務、難民和恐襲事件造成的負面影響,經濟復蘇前景不甚明朗?!傲炕瘜捤伞闭邔嵤╇m總體順利,多國國債收益率大幅下降,風險猶存。同時,復蘇進程中,各國情況分化:英國保持強勁勢頭;德國隨著工業品出口和國內消費情況改善,全年增長達1.8%;法國經濟增長預期低于歐盟平均水平,債務和赤字問題仍較嚴重;意大利、愛爾蘭結構改革取得積極成果,西班牙、葡萄牙經濟情況亦有所改善;本輪希債危機雖實現“軟著陸”,但希臘落實改革承諾,恢復增長仍任重道遠。

第二,英國脫歐和恐怖襲擊引發了各國右翼勢力的抬頭,政治合作前景不明朗。

由于不堪忍受歐洲的整體下滑和對難民問題的軟弱,英國舉行了全民脫歐公投,結果脫歐派贏得了勝利。歐盟政治格局從“左右平衡”向“右強左弱”回擺明顯。同時,主流政黨的選民基礎受到極端、新興政黨的侵蝕,歐盟政治生態進一步呈多元化、碎片化趨勢。

而對于發過來說,中右翼政黨持續獲勝,但是因為對難民的處理不當而導致了境內出現了多次嚴重的暴力恐怖襲擊,對此民眾早有不滿;丹麥社民黨因盟友表現欠佳,以一票之差敗于中右聯盟,痛失政權;波蘭、愛沙尼亞、芬蘭、克羅地亞等國的選舉結果也呈明顯右強左弱局面。只有希臘,激進左翼聯盟黨借選民對長期緊縮政策、福利削減和貪腐等問題的不滿情緒上臺執政,但其政策向溫和路線回調明顯;而在葡萄牙,社會黨雖在大選中敗于中右聯盟,但幾經波折,其與左翼集團、葡共結成的“大左翼”聯盟獲議會絕對多數,得以組閣。

同時,選民對福利、就業等問題深感擔憂,對主流政黨政策不滿,社會、族群矛盾加劇,一些極端、新興政黨打著“反歐盟”、“反移民”的旗號表現十分活躍。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影響力持續擴大,在法地方議會選舉中所獲議席從1席飆升至62席,該黨領導人瑪麗娜?勒龐成功在歐洲議會組建反歐黨團;英國獨立黨雖受選舉制度限制,大選中只獲議會1席,但斬獲12.6%的選票;西班牙新興政黨“我們能”和公民黨在大選中表現不俗,一舉躋身全國第三、第四大政黨;丹麥右翼極端政黨丹麥人民黨繼2014年歐洲議會選舉后再次扮演“黑馬”角色,在該國議會選舉中得票率高達21.1%,躍升為中右陣營第一大黨和議會第二大黨??傮w而言,當前歐洲政治力量右強左弱的態勢反映了歐洲社會階層和選民基礎的變化,以及選民對政黨經濟社會等政策的評判和選擇。極端政黨興起雖不至徹底顛覆歐洲傳統政治版圖,但構成了政治生態中的不穩定因素。

除此之外,蘇格蘭要舉行脫英公投,意大利也要宣布進行脫歐公投,這樣以來,會更加的加劇內部紛爭。

歐洲一體化面臨重大挑戰

2015年歐盟積極推動能源、交通、資本市場等方面的一體化措施,成立歐洲戰略投資基金,深化銀行業聯盟建設,改善歐盟經濟治理結構,取得一定成效,但一體化進入深水區,進程阻力重重。在就任后發表的首份“盟情咨文”中,歐委會主席容克坦承,歐盟當前“不夠歐洲”、“不夠統一”??傮w看,德國在各領域“領頭羊”地位進一步鞏固;法意等大國既合作又制衡;英國威脅“退歐”,謀求利益最大化;南北歐洲、新老歐洲裂痕加深,利益折沖與博弈加劇。

尤其是在希債、難民和恐襲等危機面前,成員國之間、機構和成員國之間利益紛爭,立場分化,矛盾加劇,民眾不安全感和焦慮感上升,歐洲一體化進程遭遇嚴重挑戰:本輪希臘債務危機跌宕起伏,希臘一度面臨“退歐”風險,雖最終就改革換救助達成協議,但危機暴露了歐盟有統一貨幣而無統一財政的結構性缺陷,談判中,德、芬、荷等國立場強硬,法、意、西等國較為緩和,凸顯歐盟內部在發展理念和具體經濟政策上的分歧。在應對難民危機上,歐委會積極推動出臺一攬子解決方案,但各國難以協調一致。德國、瑞典、法國接受難民最多,大力推動分攤難民的“強制配額”計劃;意大利、希臘等國位于難民沖擊“前沿”,強烈要求減負,均擔責任;英國、匈牙利、波蘭和斯洛伐克等國明確反對歐委會安置計劃,表現消極。隨著各國承受的壓力和民意走向的發展變化,尤其面對巴黎再遭恐襲后安全形勢惡化、社會焦慮感加劇,各國在邊境管控、個人信息獲取、難民身份甄別和遣返等方面措施更加嚴苛,申根協定下歐盟境內人員自由流動及人的基本權利等歐洲價值觀面臨挑戰,歐洲“多元、包容、開放”的形象受損。

外交上應對自身挑戰的同時努力提升國際影響力

難民危機影響和恐怖主義威脅促使歐盟將更多精力和外交資源投入到應對周邊挑戰上來。在東部周邊,隨著形勢發展,歐俄由烏克蘭問題引發的緊張對立有所緩和,德法等國積極推動對俄關系轉圜,謀求在敘利亞、打擊“伊斯蘭國”、伊核等問題上俄方的支持。同時,歐盟加大對東部伙伴關系國的投入,使其在難民問題和地緣政治上發揮緩沖帶作用。在南部周邊,歐盟與土耳其、約旦、黎巴嫩等國加大在難民和反恐方面合作,進一步介入西亞北非地區事務,力圖緩解自身壓力,消除地區動蕩的根源。在敘利亞問題上,英法德等國一方面加大軍事打擊“伊斯蘭國”的力度,意圖消除“圣戰分子”對歐威脅,另一方面主張通過維也納會談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此外,在“E3+3”模式下成功解決伊核問題,開啟與伊朗關系新篇章是歐盟2015年外交中的一個亮點,展現了其維護在本地區利益和在國際事務上發揮主導作用的雄心。

無論是在對俄關系、中東問題還是反恐安全上,歐盟高度重視美國因素,進一步拉緊傳統跨大西洋伙伴關系紐帶,密切與美國的利益融合,加強北約機制合作,彌補自身安全硬實力短板,加強在打擊“伊斯蘭國”上的協調配合,繼續推動“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伙伴關系協定”談判。同時,歐盟積極謀求在世界多極格局發揮重要作用,不斷完善與非洲、中亞、東盟、拉美在區域和次區域層面的合作,構建全球伙伴關系網絡,著力推動發展與新興大國關系。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加大投入和協調力度,推動巴黎氣候變化大會取得切實成果,扮演領跑者角色,在2015年后發展議程等優勢領域表現搶眼,搶抓先機,謀篇布局。

中歐關系互利合作持續深化 戰略性不斷提升

在2015年,在中歐建交40周年的背景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英,開啟中英關系“黃金時代”;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問比利時、法國,并赴布魯塞爾出席第十七次中歐領導人會晤;發揮第四次“16+1”領導人會晤主場優勢,推動中國—中東歐合作邁上新臺階;德、法、荷等國和舒爾茨、莫蓋里尼等歐盟機構領導人頻繁訪華。高層互訪進一步增進了中歐戰略溝通、政治互信,推動了經貿投資合作和人文交流,豐富了中歐四大伙伴關系的內涵。歐洲各界對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高度關注,亞投行20個域外國家中歐洲占據17席。歐方積極與中國開展人民幣國際化和金融領域合作,在歐洲投資計劃、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尋求中方參與。中國圍繞實現經濟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深入推進落實《中歐合作2020戰略規劃》,推動中歐國際產能合作和第三方合作,夯實務實合作“穩定錨”。在氣候變化、國際反恐、網絡安全、對非合作、解決地區熱點問題上,中歐合作重要性日益明顯,開展協調配合的積極面上升。雙方應圍繞中歐投資協定談判、自貿區可行性研究等問題繼續擴大共識和利益契合點,在有關問題上增進溝通、聚同化異,攜手推動中歐關系健康穩定發展。

總之,歐盟一體化的困境,可以用南有懶漢,東有無賴,西有白眼來形容,經濟的一體化,不意味著政治的一體化,而且,難民、土耳其入盟,俄羅斯入盟等問題也一直困擾著歐盟,歐盟一體化的目前任重而道遠。

(作者身份證號碼:12010919911024653X)

猜你喜歡
中歐政黨難民
150萬烏克蘭難民涌入鄰國
德國《政黨法》的精神內核和制度構造
孟加拉 難民
中歐班列運營及發展情況
建筑師行跡中歐
國內外關于政黨類型學的研究評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