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聚力5大任務推進農業大數據發展應用

2018-04-28 06:34
吉林農業·下半月 2018年2期
關鍵詞:基礎設施農業農村

大數據是信息化發展的新階段。對此,我們應審時度勢、精心謀劃、超前布局,推動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完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其中,推進農業大數據發展應用是一個重要方向,是建設農業農村現代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力抓手。必須緊跟大數據時代步伐,抓緊推動農業大數據建設,以此牽引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搶占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制高點,推動我國從農業大國走向農業強國。

深刻認識加快推進農業大數據發展應用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取得顯著進展,但面臨諸多新形勢新問題

當前,信息革命已經從數字化、網絡化進入到以數據深度挖掘與融合應用為特征的智慧化階段。大數據發展日新月異,引領了社會生產新變革,創造了人類生活新空間,拓展了國家治理新領域,極大提高了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深刻改變著全球經濟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已經成為引領創新、驅動轉型的先導力量,是世界主要大國的國家戰略重點和優先發展方向。

我國大數據發展和應用已取得顯著成效,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明顯縮小,成為全球第二大數字經濟體。據統計,2016年,我國數字經濟總量達到22.58萬億元,占GDP的比重達30.3%,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經過20多年的快速發展,我國互聯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到強。截至2017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7.51億,互聯網普及率達54.3%,超過世界平均水平4.6個百分點。

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我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取得顯著進展。農業電子商務迅猛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網絡零售總額高速增長,2016年達到1589億元;信息進村入戶工程經過3年試點,目前已進入整省推進的新階段,截至2017年底,建成益農信息社超過8萬個;農業物聯網區域試驗示范擴大到9個省份,相繼推出了426項農業物聯網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模式;農業部制定印發了推進農業農村大數據發展的實施意見,組織對8個農產品單品種大數據進行試點,遴選認定了38項農業農村大數據實踐案例;已經認定三批共210家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推進政務信息資源和網站整合的力度亦前所未有。更為可喜的是,一些互聯網、大數據企業紛紛進軍農業農村這片藍海。這些都為農業大數據的發展應用探索了路子,奠定了基礎。

還要看到,我國農業大數據發展應用正面臨諸多新形勢、新問題。我國農業農村信息化與發達國家和其他行業相比,總體上仍相對落后,尤其是農業大數據發展應用還處于起步階段。

具體來看,農業大數據科技創新尚處于“跟跑”階段,自主創新能力還很薄弱,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主要依賴進口;農業數據資源最為豐富,但目前遠未得到充分挖掘和應用,數據資源體系亟待加快構建和完善;在數據資源的共享開放和開發利用上,普遍存在不愿、不想、不敢共享開放的問題,主動開放讓社會主體進行二次開發應用的體制機制還存在很多障礙;大數據與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社會治理融合度不高,對優化配置資源要素、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潛力還遠未挖掘,對提升農村社會治理能力的作用還遠未發揮;對農業數據安全的認識有待深化,農業網絡安全防護體系亟待強化和完善;網絡傳播和信息服務在打破農民封閉意識、提升農民素質、增強農民信息化應用技能等方面的作用,還需進一步釋放。

準確把握農業大數據的發展內涵

●數據是新型生產要素和社會財富,是國家重要的基礎性戰略資源

截至目前,大數據還沒有一個統一、準確、權威的定義,但國際上已經達成了基本共識。從定義內涵看,麥肯錫認為,大數據是指規模超過現有數據庫工具獲取、存儲、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數據集,同時強調并不是超過某個特定數量級的數據集才是大數據;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認為,大數據是指具備海量、高速、多樣、可變等特征的多維數據集,需要通過可伸縮的體系結構實現高效的存儲、處理和分析;我國《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認為,大數據是以容量大、類型多、存取速度快、應用價值高為主要特征的數據集合,正快速發展為對數量巨大、來源分散、格式多樣的數據進行采集、存儲和關聯分析,從中發現新知識、創造新價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服務業態。

從發展進程看,大數據是互聯網延伸及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低成本化驅動的自然現象。從應用方式看,大數據正在創新甚至顛覆傳統統計方法,由過去的隨機樣本變為全體數據,由精確求解變為近似求解,由因果關系變為關聯關系。應用超前于理論。從運用價值看,大數據是認識復雜系統的新思維新手段,是促進經濟轉型增長的新引擎,是提升國家綜合能力和保障國家安全的新利器,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徑。大數據的核心功能在于預測。從戰略意義看,數據是新型生產要素和社會財富,具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越用越有價值的特性。

大數據已成為我國重要的基礎性戰略資源,是新的基礎設施。工業時代的“鐵公機”帶來的是“乘數效應”,而大數據帶來的將是“冪數效應”,對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明確推進農業大數據發展應用的重點任務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構建農業數字資源體系, 加大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應用力度,強化政務信息資源整合落地,提升網絡安全保障能力

農業大數據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對此,既要做好頂層設計,又要堅持問題導向,以應用成效為檢驗標準,找準切入點。當前,結合農業大數據發展應用的現狀和需求,應當主要抓好以下幾項重點任務。

一是加強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強農業大數據的“云”“網”“端”基礎設施建設,既包括國家農業大數據平臺、重要信息系統等軟件基礎設施建設,也包括互聯網、物聯網等網絡基礎設施建設,還包括安裝在田間地頭的傳感設備、移動終端等硬件基礎設施建設。

二是加快構建農業數字資源體系。全面提升數據采集、傳輸、存儲、處理、利用、安全保障等能力,加強農業大數據標準化體系建設,加快形成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農業數字資源體系?,F在最基礎、最關鍵的是要解決沒有數據這個最大“短板”。

三是加大農業大數據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應用力度。推動有關部門、科研教學單位加強農業大數據學科建設、重點實驗室建設和重大科技攻關,積極爭取將農業大數據發展應用納入數字農業工程項目和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要與有關科研教學單位、大數據企業合作,啟動開展數據挖掘、深度學習、關聯分析、管理與處理等農業大數據核心關鍵技術開發應用,推出系列農業大數據產品,創新完善農業大數據推廣和服務方式。

四是強化政務信息資源整合落地。加快建立農業數據資源共享開放和開發利用的制度機制,深入推進業務融合、數據融合,打通“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數字大動脈,真正實現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同時,要深入推進網站整合,推動農業新媒體的建設和創新。

五是提升網絡安全保障能力。按照網絡安全與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落實的要求,全面加強基礎設施、信息系統、數據資源的網絡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同時,要應用大數據技術,提升重大輿情監測能力。(來源:經濟日報)

猜你喜歡
基礎設施農業農村
國內農業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國內農業
國內農業
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有望加速
公募基礎設施REITs與股票的比較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擦亮“國”字招牌 發揮農業領跑作用
振動攪拌,基礎設施耐久性的保障
充分挖掘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潛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