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民日報二論鄉村振興:我們要怎樣建設鄉村?

2018-04-28 06:34
吉林農業·下半月 2018年2期
關鍵詞:小康城鄉融合

我國是一個擁有13.8億人口的大國,2016年,城鎮化率已經達到57.35%,隨著城鎮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從農村遷往城鎮。盡管如此,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即便將來城鎮化率達到70%,屆時仍將有近5億人常住在農村。面對這么龐大的農村人口、這么廣袤的鄉土大地,中國的鄉村振興一定要有自己獨特的道路,也一定能創造適應我國國情、農情的鄉村振興奇跡。

鄉村振興必須重塑城鄉關系、推進城鄉融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發展不是同步,而是“優先”;城鄉關系不是微調,而是“重塑”。詞語的微妙差別,體現的是政策的重大變化,她是“重中之重”的落實,她是“念茲在茲”的落細,她還是“重錘響鼓”的升華?!叭r”,在新時代前所未有地站到了決策的核心平臺。該怎樣把“重塑”和“融合”悟透、做實呢?應該看到,改革開放以來,工業化、城市化、信息化積累了雄厚的能量,為全面開展以工補農、以城帶鄉、反哺“三農”構建了堅實的物質支撐;連續14個“中央一號文件”的推出,為凝聚全社會力量重農強農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奠定了制度、政策和文化基礎。推進城鄉融合,必須切實建立城鄉融合發展與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體制機制。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在“人、財、物”等方面推動城鄉要素平等交換的同時,努力加大財政對“三農”的投入力度,努力形成財政投入“三農”的激勵機制,發揮財政資金的“磁吸”和“藥引”效應,吸引和撬動更多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向農村。要大力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城鄉融合發展和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提供保障。要加大改革和創新力度,著力破解制約城鄉發展的體制障礙。

鄉村振興必須以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為導向,堅持農業高質量發展

經過多年農業農村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們在農產品生產保障能力上已經達到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水平,與此同時,出現“多了多了,少了少了”所謂“成長中的煩惱”。面臨這樣的形勢,農業必須實現工作導向的重大轉變和工作重心的重大調整,由增產導向向提質導向轉變。要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效益優先,加快轉變農業生產方式”。要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準,全力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格局。要建立大食物觀,統籌衡量“獲取什么”;要珍惜資源、對接需求,明確“產出什么”;要把環境保護作為硬任務,注意“留下什么”;要構建田園生態系統,思考“貢獻什么”。

鄉村振興必須著眼于文化興盛、治理有效,堅持農村和諧發展

“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编l村振興是全方位的振興,文化振興是其中應有之義和當然內容,實現鄉村振興必須構建新時代鄉村新文化。要創新鄉賢文化,以鄉情鄉愁為紐帶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鄉建設,傳承鄉土文明。要引入現代科學文明,在鄉村形成相信科學、尊重科學的新風尚。要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價值觀的力量,為人生賦值、為鄉村定規。鄉村振興自然少不了治理體系的現代化,必然要走“善治”之途。要在鄉村推進法治、德治、自治“三治合一”,最終實現民主與法治相統一、公平與效率相統一、活力與秩序相統一,建立完善高效的鄉村治理體系,讓農村成為和諧善治的農村。

鄉村振興必須以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為目標,堅持農民共享發展

“勤為政者,貴在養民;善治國者,必先富民?!倍鴮τ谵r民占有人口比例大的我國來說,“富民”的重頭和大頭自然是“富農民”??梢哉f,如果農民沒有小康,我們的小康就是拖著“短腿”的小康、低水平的小康、被平均數掩蓋的小康;如果農民沒有富裕,我們的富裕必然也是脆弱的富裕、不平衡的富裕、不可持續的富裕。實現共同富裕,要著力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矛盾,重點關注廣大農戶的權益,尤其是傳統農區的農戶,在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的現代農業時,要防止工商資本對普通農戶的擠壓和對農村資源的掠奪。要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特別是土地制度,要以產業為基礎,以共享為核心壯大集體經濟,實現農民的共同富裕。要把脫貧攻堅當作一場戰役,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為決勝方略,以凝聚各方合力為決勝之要,以落實責任為決勝之基,用非常舉措打贏這場攻堅戰,從而讓貧困人群盡快搭上小康和富裕的快車,與全國人民一起共享國家發展的成果,共圖鄉村振興的偉業。

怎樣建設鄉村?怎樣振興鄉村?路徑已經規劃,目標正在前方。肩負著歷史的重托,承載著民族的希冀,新時代的鄉村振興正邁出雄健的步伐。(來源:農民日報)

猜你喜歡
小康城鄉融合
我家的小康
村企黨建聯建融合共贏
融合菜
從創新出發,與高考數列相遇、融合
我家的小康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融合》
小康之路
城鄉涌動創業潮
城鄉一體化要兩個下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