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級管理之小班新生入園的分離焦慮及應對策略

2018-05-10 09:49趙影
關鍵詞:分離焦慮應對策略

趙影

【摘要】小班新生入園初期很難接受與家長分離,產生激烈負面情緒,由于幼兒在這個階段語言表達能力較差,常常以發脾氣來宣泄對新環境的不滿,對同伴和老師的戒備及疏遠反映出他們心中的種種焦慮。教師就要對幼兒更加耐心和細心,和幼兒建立新的依戀關系,從而緩解幼兒的分離焦慮。

【關鍵詞】小班新生;分離焦慮;應對策略

對于從未經歷過集體生活新入園的幼兒來講分離焦慮是普遍出現的現象,陌生的環境和人際關系使幼兒情緒緊張、焦慮不安,而如何緩解幼兒入園的分離焦慮也就成為了家園雙方共同探討的熱點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我結合自身實踐經驗,淺談一下小班新生的分離焦慮及應對策略。

一、教師要了解什么是小班新生入園的分離焦慮

小班新生入園的分離焦慮是小班新生幼兒因初來園與家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

二、教師要熟知小班新生的分離焦慮表現有哪些

小班新生的分離焦慮分為三個階段:

1.抗拒階段——閉著眼睛哭,又踢又鬧,抵抗和拒絕教師任何形式的安撫。

2.失望階段——斷斷續續的哭泣,動作幅度降低,對教師的安撫不予理睬。

3.超脫階段——接受教師的安慰并且開始有互動,如:與教師聊天,玩玩具,但是到放學時間看到家長又會出現悲傷的情緒。

三、教師要了解幼兒產生分離焦慮的原因是什么

(一)幼兒自身因素

1、環境

幼兒從一個熟悉的環境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周圍事物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無論是空間布局還是物品擺放,都與自己家里不一樣,如:家里面的馬桶變成了幼兒園的蹲坑和小便池,桌椅和餐具也與家里的不同,飯菜口味不同,床也不一樣甚至活動起來也不像家里那樣散漫自由等等,這些變化都使幼兒深感離家的痛苦,便會出現哭鬧、厭食、悲傷等情緒。

2、人際關系

幼兒長期處在一個人際關系單一的氛圍中,在小區、樓下公園、家里等地接觸到的都是自己所熟識的人,導致幼兒缺乏交往經驗,到了幼兒園接觸到了老師和很多不認識的伙伴時束手無策,缺乏安全感,自然也就很難融入到集體生活中。

(二)家長因素

(1)據我觀察,不僅幼兒存在分離焦慮,家長也存在分離焦慮,而且家長這種情緒也深深的影響著孩子。一些家長送幼兒來園時遲遲不愿離去,常常會在窗外或幼兒園護欄外觀望很久,甚至有些家長會與幼兒一起痛哭流涕,比幼兒更難過。家長這些情緒會增加幼兒分離焦慮的強度。

(2)開學前我班做了問卷調查,數據分析顯示現今幼兒普遍為獨生子女,一般都是六個大人教養一個孩子,家長過于溺愛,吃、穿、住、行家長全部包辦代替,吃飯基本上要追著喂,穿衣服只能做到伸出手,睡覺要有大人陪伴,甚至行走一段時間后也要家長抱。這就導致幼兒生活自己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退化,社會性發展遲緩,從而加劇幼兒的分離焦慮。

四、教師如何應對小班新生幼兒產生的分離焦慮

(一)做好試入園工作

教師可以提前將幼兒園一日生活安排發給家長,并請家長配合在家也按照幼兒園的作息時間來培養幼兒生活習慣。試入園第一天可以將幼兒分成上下午兩組并請家長陪伴,進而緩解陌生環境給幼兒帶來的緊張感、焦躁感。(附試入園第一天班級安排)

(二)引導家長積極配合

教師要引導家長積極配合幼兒園工作,一是要溫柔地堅持送幼兒入園,并按時按點接送幼兒,不遲到不早退,避免幼兒分離焦慮反復化。二是要盡快培養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如廁,自己吃飯穿衣等。三要按照幼兒園作息時間調節幼兒在家生活規律,比如:培養幼兒午睡習慣等。四要言必行行必果,答應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比如:放學媽媽第一個來接你,如果幼兒發現放學媽媽沒有排到第一個,那會影響幼兒第二天來園情緒。

(三)給予肢體接觸

對于缺乏安全感的幼兒,教師可以主動進行肢體親近。比如:我抱抱你、我親親你等,使幼兒對教師逐漸消除陌生感。

(四)分散幼兒注意力

1、通過情感分散幼兒的注意力

教師可以將幼兒對家人的依戀轉移到教師或者同伴身上來,從而分散幼兒情感上的注意力,例如:教師可以叫幼兒的小名,這會在極大程度上消除幼兒的陌生感,使幼兒從新產生新的依戀關系。

2、通過語言分散幼兒的注意力

教師要多與幼兒進行溝通,可以用談話活動或者講故事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比如:你今天的裙子可真好看,我特別喜歡你頭上的小卡子,我來給你講個繪本故事聽你看怎么樣等等。

3、通過游戲分散幼兒的注意力

試入園期間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進行小游戲或者手指游戲來吸引幼兒注意力,最初游戲要以介紹同伴介紹自己為主,這樣可以幫助幼兒盡快適應班級環境。當面對很難適應的幼兒,教師可以采用平行游戲的方法來吸引幼兒。

(萱萱的分離焦慮表現為“神情游離”,面對玩具她完全不為所動,沉浸在想爸爸的情緒中“無法自拔”)

(我采用了平行游戲的方法,“哎呀,這個磁力柱可真好玩兒,我今天像做一張圓圓的大餅,餅上放一些巧克力和奶油,甜甜的,真好吃”)

(萱萱拿起我做的“大餅”,“我也想做大餅,老師”,“可以呀,你想做什么味兒的呀?”“我要做菠蘿大餅”)

(萱萱和我一起制作“菠蘿大餅”)

(萱萱主動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兒猜圖板)

(五)給幼兒一個期待值

當幼兒迫不及待地想要回家或者想念家人,總是詢問教師什么時候放學時,教師可以給幼兒一個期待值,比如:吃完兩次加餐我們就放學了,長針指到12你的媽媽就來接你了等。

(六)在幼兒現有水平上及時進行指導

教師要及時了解幼兒生活和活動的需要,并給予及時的指導,比如:幼兒蹲坑很困難,經常要憋到尿褲子才去,教師就要及時引導幼兒如廁。 有的幼兒經常玩的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拿走她也會出現情緒失控的情況,教師要善于觀察并及時了解情況,協助幼兒尋找解決的辦法。

在此基礎上教師還要接納和認可幼兒的分離焦慮,正視幼兒心理上和情緒上的發展,并鼓勵幼兒表達自己的情緒。常言道:“親其師則信其道”,我相信只要我們付出百分百的愛心和耐心,孩子們就能很快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

附:小二班入園體驗一日生活流程

第一天上午

活動目標:

1.情緒安定愉快有安全感,初步建立與教師的依戀關系,適應幼兒園生活。

2.學習認識自己的小標記,初步學習如廁、洗手、喝水。

活動準備:

1.帶班教師:提前張貼上午體驗幼兒人名單、足量玩具、兒歌等。

2.保育員老師:提前準備足量水杯和毛巾等。

一、入園環節:(8:30——8:45)

活動過程:

1.主班老師在門口迎接幼兒及家長,收問卷調查,提示家長帶幼兒去選衣帽柜和毛巾水杯架,貼標記。

2.組員老師指導家長貼衣帽柜標記,保育員老師在盥洗室指導家長貼標記。貼好標記后請家長帶幼兒熟悉班級環境。(認識小便池、衣帽柜、水杯毛巾等)

3.待全體幼兒都貼好標記后,主班老師請幼兒和家長入座,點名。組員老師和保育員協助。

二、集體教育活動

主班老師邊說兒歌邊教幼兒洗手及擦手方法:(8:45-9:00)

兒歌

打開水龍頭

小手沖沖濕

關上水龍頭

拿起小肥皂

手上抹兩下

搓搓手心

搓搓手背

搓搓手指縫

撓撓小手心

轉轉大拇指

轉轉小手腕

打開水龍頭

小手沖干凈

小手抱一抱

一二三我真棒

三、過渡環節:

1.主班老師和配班教師帶幼兒進一步熟悉班級環境。(8:55—9:00)

3.保育員老師進行準備加餐、桌面消毒。(8:40——9:00)

四、盥洗環節(8:50-9:00)

1.主班老師:站在盥洗室與廁所中間位置(能夠兼顧所有幼兒的情況),同時請家長幫助幼兒入廁。

2.組員老師:

(1)協助主班教師帶領幼兒有序入廁、洗手、喝水;

(2)巡視、指導幼兒取毛巾擦手、拿水杯喝水。

(3)提示盥洗完畢的幼兒,雙手抱拳,有序回到座位吃加餐。

3.待盥洗室剩少量幼兒時,主班老師指導幼兒進餐,組員老師照顧少量幼兒。

五、加餐環節(9:00——9:30)

1.每桌四名幼兒坐齊后,主班老師和保育員老師分組將餐盤擺放在桌子中間,打開蓋子,并講解如何取餐(每人就近取一個格子的食物)。

2.主班老師提醒吃完水果的幼兒去盥洗室洗手,家長陪同。洗完手后回座位繼續吃堅果喝酸奶。

3.吃完加餐后,主班老師和組員老師帶領幼兒盥洗,小便、洗手、喝水。保育員老師收整桌面。

六、戶外活動(9:30——10:25)

1.主班老師組織幼兒站隊,準備戶外,組員老師和保育員老師協助組織站隊。

2.主班老師組織幼兒和家長以小游戲(如:吹泡泡)的形式開始了集體游戲。

3.主班老師介紹三種以上自選玩具,供幼兒進行自主選擇進行游戲。

4.保育員回班級進行桌面消毒。(10:15)

四、過渡環節(10:25——10:30)

主班老師組織幼兒有序進行小便、洗手、喝水。配班老師進行協助。

五、幼兒進餐(10:30-10:50)

1.幼兒盥洗后有序排隊取餐回餐桌就餐。保育員指導幼兒取餐具就餐順序。

2.主班老師待大部分幼兒去吃加餐時協助保育員提示幼兒進餐方法。

3. 配班老師負責指導剩余少數幼兒盥洗。

4.所有幼兒回班級進餐,保育員老師負責介紹食譜。

5.三位老師巡視幼兒進餐情況,指導個別幼兒進餐,并提示用餐完畢的幼兒及時取紙擦嘴,去盥洗室洗手、漱口、喝水。

六、小結活動情況(10:50——11:00)

1.提示當天教育活動內容

2.回家請家長和幼兒玩點名的游戲,練習在園洗手、進餐的方法。

3.歡送幼兒和家長離園。

第一天下午

活動目標:

1.情緒安定愉快有安全感,初步建立與教師的依戀關系,適應幼兒園生活。

2.學習認識自己的小標記,初步學習如廁、洗手、喝水。

活動準備:

1.帶班教師:提前張貼下午體驗幼兒人名單、足量玩具、兒歌等。

2.保育員老師:提前準備足量水杯和毛巾等。

一、入園環節:(2:30——2:45)

活動過程:

1.主班老師在門口迎接幼兒及家長,收問卷調查,提示家長帶幼兒去選衣帽柜和毛巾水杯架,貼標記。

2.組員老師指導家長貼衣帽柜標記,保育員老師在盥洗室指導家長貼標記。貼好標記后請家長帶幼兒熟悉班級環境。(認識小便池、衣帽柜、水杯毛巾等)

3.待全體幼兒都貼好標記后,主班老師請幼兒和家長入座,點名。組員老師和保育員協助。

二、集體教育活動

主班老師邊說兒歌邊教幼兒洗手及擦手方法:(2:45—3:00)

兒歌

打開水龍頭

小手沖沖濕

關上水龍頭

拿起小肥皂

手上抹兩下

搓搓手心

搓搓手背

搓搓手指縫

撓撓小手心

轉轉大拇指

轉轉小手腕

打開水龍頭

小手沖干凈

小手抱一抱

一二三我真棒

三、過渡環節:

1.主班老師帶幼兒進一步熟悉班級環境。(2:55—3:00)

2.配班教師協助主班教師照顧幼兒。

3.保育員老師進行準備加餐、桌面消毒。(2:40——3:00)

四、盥洗環節(2:50-3:00)

1.主班老師:站在盥洗室與廁所中間位置(能夠兼顧所有幼兒的情況),同時請家長幫助幼兒入廁。

2.組員老師:

(1)協助主班教師帶領幼兒有序進入盥洗室入廁、洗手、喝水;

(2)巡視、指導幼兒取毛巾擦手、拿水杯喝水。

(3)提示盥洗完畢的幼兒,雙手抱拳,有序回到座位吃加餐。

3.待盥洗室剩少量幼兒時,主班老師協助保育教師指導幼兒進餐,組員老師照顧少量幼兒。

五、加餐環節(3:00——3:20)

1.每桌四名幼兒坐齊后,主班老師和保育員老師分組將餐盤擺放在桌子中間,打開蓋子,并講解如何取餐(每人就近取一個格子的食物)。

2.主班老師提醒吃完水果的幼兒去盥洗室洗手,家長陪同。洗完手后回座位繼續吃堅果喝酸奶。

3.吃完加餐后,主班老師和組員老師帶領幼兒盥洗,小便、洗手、喝水。保育員老師收整桌面。

六、戶外活動(3:30——3:55)

1.主班老師組織幼兒站隊,準備戶外,組員老師和保育員老師協助組織站隊。

2.主班老師組織幼兒和家長以小游戲(如:吹泡泡)的形式開始了集體游戲。

3.主班老師介紹三種以上自選玩具,供幼兒進行自主選擇進行游戲。

4.保育員回班級進行桌面消毒。(3:45)

七、過渡環節(3:50——4:00)

主班老師組織幼兒有序回盥洗室進行小便、洗手、喝水。配班老師進行協助。

八、幼兒進餐(4:00-4:20)

1.幼兒盥洗后有序排隊取餐回餐桌就餐。保育員指導幼兒取餐具順序。

2.主班老師待大部分幼兒回座位后再協助保育員提示幼兒取餐進餐方法。

3. 配班老師負責指導剩余少數幼兒盥洗并指導排隊取餐就餐。

4.所有幼兒回座位進餐,保育員老師負責介紹食譜。

5.三位老師巡視幼兒進餐情況,指導個別幼兒進餐,并提示用餐完畢的幼兒及時取紙擦嘴,去盥洗室洗手、漱口、喝水。

九、小結活動情況(4:20——4:30)

1.提示當天教育活動內容

2.回家請家長和幼兒玩點名的游戲,練習在園洗手、進餐的方法。

猜你喜歡
分離焦慮應對策略
家園合作緩解幼兒的分離焦慮
不同的教養方式對新入園幼兒分離焦慮的影響
緩解新生入園分離焦慮的策略
幫助緩解幼兒依戀行為初探
商業銀行在互聯網沖擊下的發展探討
初中英語情趣教學的現狀淺議
筑牢洪災后的輿情“堤壩”
利率市場化改革對商業銀行的挑戰及應對策略研究
我國信用評級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幼兒分離焦慮的原因和應對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