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變職業高中學生家庭負面影響的探究與實踐

2018-05-10 09:49閆凌睿
關鍵詞:情境體驗

閆凌睿

摘要:職業高中學生的家庭模式和普高學生相比,不完整家庭模式較多,其中重新組建的家庭、單親的家庭、和隔輩人生活在一起的家庭所占比例相對普高學生高,父母的學歷相對普高低,孩子對家庭的滿意度較低……這些家庭因素導致職業高中學生的心理出現了很多問題。職高學生的家庭模式以及生活經歷我們無力改變,但是如果改變學生對家庭的負面認知,那么學生來自于家庭的負面影響就可能改變?;诿绹睦韺W家埃利斯的情緒ABC理論,運用積極心理學的相關方法,我嘗試用心理意象畫呈現學生對家庭的不同認知,用情景劇方法使學生對自己負面認知加以覺察、調整,從而有效的改變了學生的心理狀態。

關鍵詞:意象畫;家庭認知;情境體驗

職業高中學生的生源目前主要有三個,一是中考由于學習成績差而未考入普高的落榜生;二是覺得中考無望,沒有參加中考的初中畢業生;三是父母在京打工的外地學生。從職高生生源構成來看,職高生相對學習能力較差,自卑感較重。這種現狀是如何形成的?我把探究其成因的重點聚焦在職高學生的家庭上。為此我分別對職高高一50位學生和普高高一50位學生幼時一同居住者和他們對家庭的滿意度做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如下:

從這個調查表中可以看到職高學生的單親家庭、重組家庭、父母缺位家庭所占比例明顯高于普高,孩子對家庭的滿意度得分普高學生高于職高學生。我們知道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其原生家庭起著非常關鍵的因素,正是由于這些家庭因素導致職業高中學生的心理出現了很多問題,他們有的非常孤獨,不愿與他人交流;有的缺乏關愛,對人冷漠;有的對任何事提不起興趣,整天無所事事;有的生活沒有目標,缺乏規劃……

基于心理學家埃利斯創建的情緒ABC理論和馬丁·塞里格曼博士研究的積極心理學理論,我想如果能夠改變學生對家庭的負面認知,構建積極認知,就會改變學生的消極心理狀態。

情緒ABC理論認為激發事件A只是引發情緒和行為后果C的間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則是個體對激發事件A的認知和評價由此產生的信念B。即人的消極情緒和行為障礙結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發事件(A)直接引發的,而是由于經受這一事件的個體對它不消極的認知和評價所產生的錯誤信念(B)所直接引起。

積極心理學理論注重積極情緒、積極個人特點以及積極心理的構建,倡導探索人類的美德,如愛、寬恕、感激、智慧和樂觀等。積極心理學在主觀層面研究積極的體驗: 幸福感和滿足感(對過去) 、希望和樂觀主義(對未來),以及快樂和幸福(對現在)。

學生的家庭生活經歷已經過去,我們無法改變。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改變學生對家庭的負面認知,發現家庭和自己的積極因素,體驗到來自家庭中的滿足、樂觀以及幸福感,那么學生對家庭的滿意度就會增高,來自于家庭的負面影響就可能改變。我嘗試組織學生繪制關于家的心理意象畫,把學生深埋心底的對家的認知呈現在意象畫中,運用情景劇等方法對其體驗、分析和引導,使得學生重新認知自己的家庭,轉變對家庭的負面認知,發現自己和家庭的積極因素,從而改變了學生的心理狀態,收到較好效果。

一、 心理意象畫——呈現家的真實感覺

在心理課上我用催眠的方法引領學生在腦海里慢慢翻看關于家的“圖片”,找出給你印象最深的“圖片”,然后共同分享。有的學生話還沒有說出口就已經淚流滿面,有的學生把頭深深的低下,不再說話。一個學生分享的是她小時候父母在京打工,自己留守在奶奶家,她說:印象最深的是小時候有一次爸爸要離家,我抱著爸爸的腿不松開,一直哭,但是卻被爸爸踹了一腳,罵了一頓。當時內心非常痛苦。另一個單親孩子說的是有一年和媽媽一起吃年夜飯,媽媽總是哭的場景,他不知道如何安慰媽媽……

有人說家是港灣;也有人說家是最溫暖的地方,但是有時家也是給人傷害最多的地方。那么你對家是什么感覺呢?我讓學生用意象畫把這種感覺畫出來。意象畫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美術畫,是自己心理狀態的呈現。

學生們繪制意象畫的過程表現很不一樣,有的認真仔細的畫起來;有的用不同顏色的筆表達著內心的感覺;有的只是簡單的幾筆就把頭埋在了桌上……這種作畫時的狀態和心理意象畫詮釋著家帶給他們最真實的感覺。

面對學生畫的一團亂麻、無語的省略號、家就是個空房子……我深深的被觸動了。語言可以偽裝,但是通過這些家的意象畫,我清楚的看到家帶給學生的深遠影響。在我唏噓不已的時候,我也欣喜的看到畫面中的房子里只有自己和父親,外面下著雨,但是也有一顆粉色的心,朵朵藍色的云。這位學生對畫的解釋是:就算家里只剩下我和父親,但它依然很溫馨,依然可以遮風擋雨。誰說單親家庭的孩子就會有問題?如果孩子對單親家庭有了正確的認知,那么就會和這個學生一樣感到家是溫馨的,家里雖然母親是缺失的,但是家依然可以遮風擋雨!

正如情緒ABC理論所闡述的道理,孩子的家庭經歷已成事實,我們無法改變,但是我們可以改變孩子對家庭的認知,如果對家的認知是正能量的,那么孩子的心理就會有正能量。

二、 心理意象畫——家庭認知不同問題以及應對策略

(一) 離異家庭:一人一劇

對于生活在離異家庭的孩子,大部分孩子會感到悲傷、缺失、孤苦無助,但是有的孩子會依然會感到溫暖。我用一人一劇的方法組織學生再現意象畫,引導學生轉變消極認知、發現積極因素。

對于下面表達消極情緒的意象畫,一人一劇的方法是先由一位同學表達出自己的內心感受,其他同學分別扮演這位學生的家人、朋友。有的學生在扮演離開家的母親時,深情的演繹了母親如何思念自己的孩子,盼望他能夠健康成長,同時也表達了自己不能照顧孩子的內疚和無奈。我清晰的看到原來怨恨母親的學生流下了眼淚,他理解了母親,原諒了母親的離開。

在下面的意象畫中,我的重點放在引導學生思考孩子在單親家庭里卻感到快樂和溫暖的原因。一人一劇的方法同樣是一位學生先表達畫中孩子內心的感受,其他學生思考、分析原因,然后扮演畫中主人公的親人、朋友以及他的內心。在劇情演繹中學生發現了離異家庭中的積極因素、覺察到自己是主宰自己心態的主人,如果用消極的眼睛看待家庭,家庭就是灰色的,相反用積極的眼睛看待家庭,家庭就是溫暖的。

有離異家庭的重組家庭中,同樣用一人一劇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成人的不易,主動承擔起自己在家庭中的責任。為了更好地表達重組家庭各個成員的心情,在一人一劇中我加入了親友團,就是每一個角色都會自己的支持者,來幫助自己處理重組家庭中的問題。在劇情中,我們看到有的繼父很想和孩子處好關系,但是收效甚微,這時候親友團就會給他幫助,有的親友團告訴他試試和孩子一起玩玩籃球,有的親友團告訴他多發現孩子的優點,從鼓勵、表揚入手改善關系等。

學生在一人一劇的表演中逐漸認識到對于在單親家庭或者重組家庭生活的孩子,由于親生父親或者母親的缺位,更要學會擔當;結束婚姻狀態,對于父母來說是一個艱難而痛苦的決定。作為孩子不要認為只要家庭出現變化,就理所當然的認為父母不愛自己,只有自己是受害者,要理解家長的選擇,盡快的適應家庭的變化;對于重組家庭,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家庭關系較難相處,不要苛求繼父繼母做的十全十美,有一些過失就否定對自己的付出,嘗試與繼父繼母友好的溝通和相處,承擔起自己的家庭責任。

(二) 苛責家庭:角色扮演

在這些意象畫中,我們能感受到親子關系惡化,孩子普遍感到父母管理過于嚴格,方法粗暴,感到壓抑、受約束、暗無天日。在這樣的意象畫里,我們看到象征約束的鳥籠、監獄等畫面。對此我采取角色扮演的方法,引導學生體驗孩子和家長的不同心理。

學生分別扮演家長、孩子,先呈現畫面所表達的意思,再廣泛的尋找形成這個畫面的原因。學生開始一般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家長的管教方式不當上,接著學生就會思考為什么家長會管?為什么管的會適得其反?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對?然后互換角色,思考父母和自己怎么改變,才會改善親子關系。

學生在角色體驗中很快就會明白家長的嚴格要求是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愿。而孩子的反感則是因為家長并不是教育家,他們的錯誤做法起到了事與愿違的效果。在劇情發展中,學生進一步探討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在他們的劇情中有的演繹可以介紹給父母看一些有關家庭教育的書籍看,引導父母采取正確、有效的教育模式;有的是增加自我管理能力,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不用家長多操心,來減少家長對自己的過度管理……通過這樣的角色扮演,劇情演繹,學生大都能增加對父母嚴格管教的理解,也能有意識的分析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并且表示要加以改正。

(三) 冷漠家庭:編故事

這些學生大多比較敏感,對家感受的負面影響較多,覺得父母根本沒有關心過自己,在家里感到孤獨、寂寞,他們也不愿意把內心的情緒分享出來。對此我引導全班同學對照意象畫編故事,可以編為什么形成這幅畫的故事,可以編這幅畫發展的故事,學生在編故事時不是簡單的描述,還要運用道具把故事場景擺放出來,形成一個立體的可以碰觸的故事。

比如學生在編《冷,窗戶碎了》這幅畫的故事時,一位同學借用了班級的一扇玻璃,故事講的是有一次和父親發生沖突,父親動手打了自己,自己難以壓制怒氣,又不能打父親,就把拳頭砸向玻璃,玻璃壞了,自己的手也破了。父親無言的帶自己去醫院包扎手,回到家里對壞玻璃發呆,媽媽看到了,就去買了一個很溫馨的貼畫貼在了壞玻璃上。最后這位學生說:爸爸就是爸爸,他愛自己同時也會以男人的粗暴方式對待自己。媽媽就是媽媽,溫柔的修補一切創傷。我還是我,一頭力量十足的小怪獸。

在各種故事版本的講述中,我看到畫的作者臉上表情從陰云密布漸漸的云開霧散。他們或許明白了自己不是家里單純的被動承受者,自己也是制造家庭氛圍的重要力量,該從自怨自艾中醒來,看看自己能做些什么的時候了。有一句話這樣說:山不過來,我過去。相信當他們能朝前走一步的時候,當他們也像故事的描述中在家里制造溫暖的時候,他么就會發現家人之間的距離近了,家里的快樂多了,家變得溫暖了。

(四) 溫暖家庭:情境展現

引導學生觀察溫暖、幸福美滿的家里有什么?用情景劇的方式表演出來,用不同的道具和人表現家里有什么,分析為什么家里有了這些因素就會感到幸福。進一步思考是不是自己家里也有,而自己沒有發現?是不是自己也能夠學習在家庭里傳遞溫暖、散播幸福?

學生通過觀察分析這些意象畫的情景劇,有的學生馬上說:看來我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媽媽每天都給做好吃的,我沒有感恩,反而總是挑剔,所以不僅沒有感到幸福,還經常發生爭吵!以后我要對對我媽表示感謝,不挑毛??!另一個學生說:我發現我們就是因為索取的太多,奉獻的太少才會對家長充滿抱怨,其實你真不知道他們為你做過多少?還有的學生說:不要再抱怨家長了,是時候想想我們該為家做點什么了! 這就是情景展現的魅力,就像把一些鏡頭放慢定格你才會發現以前很多沒有看到的,才會發現美好和幸福!

三、 心理意象畫——學生觀察、分析的收獲

學生畫出自己關于家的意象畫,看到同學們不同的意象畫,通過多種方式分析、解讀意象畫,感受到很多意象畫外的信息。這樣的過程學生不僅基于表面看到各自對待家的不同心理,嘗試分析其成因和怎樣改變認知,他們還能進一步思考自己如何對待婚姻?怎樣尋找終身伴侶?將來教育自己的子女時要注意哪些問題。下面五點是學生通過討論分析,概括總結所得。

(一) 嚴肅對待婚姻

家庭變化、父母婚變所產生的負面情緒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所以對待婚姻要嚴肅,不能草率行事、當兒戲;結婚后雙方更要努力建設、維護和經營家;遇事學會從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寬容的對待愛人的缺點,不強求對方為自己而改變;平時多溝通,不要把問題積壓,及時解決小的矛盾,求大同存小異。

(二) 慎重決定結婚

面對人生重大的選擇結婚成家時,不要因為一念之差而追悔莫急。下面是常見的幾個錯誤的結婚成家的理由。

為了逃離家庭。這是女孩容易犯的錯誤,以結婚來達到逃避管束,追求自由的目的。

為了嫁個金龜婿。遇到有錢人便急匆匆結婚,終身伴侶一定要先看人品怎樣、性格是否合適。

尋找安全感。其實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想讓別人給自己安全感的時候,就已經處于不安全的位置了。

為了違抗父母之命。當父母強烈反對時,對方一般來說有和你不般配的地方,這種時候不要違抗父母的意愿而草率結婚,要好好思考父母的意見。

(三) 學習為人父母的知識

初為父母,在教育引導孩子時沒有經驗,所以要多學習,了解孩子不同年齡的不同心理特點,有針對性的加以引導;對孩子要給予足夠的尊重,不使用侮辱性的語言,不進行人身攻擊;最重要的是用自己良好的一言一行影響孩子。

(四) 負起該負的責任

結婚成家就有了自己的家庭,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有了孩子,就意味著多了份培養孩子成人的責任。要讓家人感受到來自你的關懷與愛。

學生繪制關于家的意象畫時,就開啟了重新認識原生家庭的旅程。當看到其他同學不同于自己的意象畫呈現,就開始思考為什么我們對家的認識會不一樣?然后通過一人一劇、角色扮演、講故事、情境再現等方法,學生看到了“家”里以前沒有看到的東西;明白了父母為何會對自己嚴格管教;知道了單親家長的不易;懂得了自己在家庭中的責任;學會用理解的心態看待家庭問題;重新賦予原生家庭新的含義;有意識思考怎樣對待婚姻,如何選擇愛人以及認識到學習教育子女知識的重要性,讓家庭問題在自己這一代畫上句號不再延續,在學生許下將來給自己孩子創設溫馨、幸福的家、培養孩子積極、樂觀、健康、向上的心愿之時,也解放了自己被原生家庭囚禁的心。

參考文獻

申荷永.高嵐著.《沙盤游戲——理論與實踐》[M].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6年第二版 128頁.第五章.第三節.治愈的主題及其表現.

[2]Joseph Ciacci著.《完全積極的教學——激勵師生的五種策略》[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 2005年第一次印刷.14頁.滿足家庭中的彼此需求.

[3]陳維樑.鐘莠荺著. 《哀傷心理咨詢——理論與實務》[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6年第一版.139頁.第五章第四節.家庭咨詢.

[4]苑媛.曹昱.朱建軍著.《意象對話——臨床技術匯總》[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1版.18頁.第三章第四節.意象對話與認知、行為療法.

猜你喜歡
情境體驗
淺談高中地理教學中情境體驗式教學的運用
情境體驗在計算機圖像處理教學中的主要應用
重視幼兒體驗打造活力音樂課堂研究
創設有效情境體驗之“四要”
淺談初中地理情境體驗教學
“融合生活,情境體驗”模式下的高中學生地理教學
情境體驗,讓文本內涵走向豐實
農村小學情境體驗作文教學探究
注重情境體驗激發學生英語學習好奇心研究
試論體驗式的消費空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