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改變被家長“寵壞”的孩子

2018-05-10 09:49李慧
關鍵詞:表現對策

李慧

摘要:隨著當今社會每個家庭對孩子數量的稀罕,隔代看護的普遍,以及社會上各種負面媒體的影響等諸多因素影響,很多孩子被家長寵溺、嬌慣,致使很多孩子心理上出現一些問題,使得在校學習生活中出現不好的行為習慣,影響自己,影響他人。本文將結合教學實踐分析如何改變被家長“寵壞”的孩子。

關鍵詞:“寵壞”;表現;對策

一、 被“寵壞”孩子的日常表現

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他人的感受。被“寵壞”的孩子常常顯得很霸道,很自私,不把別人放在眼里,不顧忌他人的想法和感受,我行我素、強詞奪理,更不能和諧地融入集體、不能很好地與他人合作。

不會與別人融洽相處。雖然被“寵壞”的孩子也想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但經常無法與別的小朋友融洽相處。因為他總是處處不退讓別人,總是把好的位置和好的東西占為已有,不高興時,甚至還要打人,別的小朋友都害怕他,誰都不會和他成為朋友,這樣就導致他成為了一只“孤狼”,最后會影響到他的內心成長。

無故發脾氣。被“寵壞”的孩子,往往脾氣比較大,而且根本不分場合時間地點的大發脾氣,怎么哄也哄不好,除非滿足他的要求。比如在上課時,看到別的小朋友的橡皮很好看,就要占為已有,小朋友不讓,他就會搶或者睡地上哭鬧不起,老師都上不成課,除非把那塊橡皮給了他。

自我反省意識差。被“寵壞”的孩子往往不能正視自己的問題,也沒有解決自己問題的積極意識。他們很自我,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來看待別人和周圍的一切。

二、 如何改變被“寵壞”的孩子

這些被“寵壞”的孩子讓學校的老師很頭疼,他們在學校里經常是我行我素,目中無人,時常搞出一些事端,其他同學對他敢怒不敢言,對待老師的批評教育持反感和叛逆態度。作為一名教師,一名副班主任,我有責任對這樣的孩子進行教育,也以此為責,在此過程中,總結出一些經驗做法。

與家長形成同盟,聯合改造。孩子被“寵壞”或許原因有很多,但家庭教育是首當其沖的,要讓家長清楚知道家庭教育中出現的問題與不足,以及對孩子的危害,提出一些較為明確的要求和期望。要求家長要堅決摒棄一些寵慣嬌縱孩子的行為,要與教師通力合作,及時相互匯報情況。

要更多關愛孩子。要從內心關懷,關懷孩子內心,孩子就在內心成長。要給予孩子傳統觀念的教導,《弟子規》、《顏氏家訓》等諸多家教盛典都可以作為教育孩子的參考范本,我們既要讓孩子讀,也要讓孩子理解,這樣保證了孩子的根性。

要有明確的態度。從開始就要將這些學生的問題分析透徹,明確向他們講解問題的所在和提出改變的目標。在教師的幫助下,讓他們在一些活動中承擔職責,培養與他人合作以及協調成員關系的能力,培養合作精神、奉獻精神,以及感受與他人平等和諧關系的重要性

讓孩子學會認真傾聽。我們要想方法讓孩子學會傾聽,認真聽完哪怕是刺耳的批評。這樣學會傾聽的孩子,才會懂得自己的過失。對孩子說話時,要讓孩子看著自己的眼睛,這樣對認真傾聽是很有效果的,大家不妨多試試。

要有長期計劃,不能急于求成。 一方面是因為這種學生會把老師善意的批評當做虧待他,一方面是因為這類孩子缺乏反思自我,反省錯誤的覺悟,因此針對這種學生要有一個較為長期的計劃,分階段對其進行引導培養,并記錄其所犯錯誤以及取得的進步,及時進行批評或者表揚。在此過程中,要能忍受來自他們的反抗以及反復,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

張弛有度,賞罰有據,嚴慈相濟。作為老師,我們都想一下把這些被“寵壞”的孩子矯正過來,但要注意張弛有度,過剛易折,不能把孩子推向逆反的角色。這類孩子會經常犯一些小錯誤,對其批評的時候要明確告訴原因,不能拉過來就直接一頓批評,同時要善于發現他們的優點,及時表揚,并且告訴他為什么會表揚,培養孩子正確的榮辱觀。任何成功的教育都是嚴慈相生、剛柔相濟的,如果只采取嚴厲的態度和懲罰,反而會適得其反,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三、 結論

孩子被寵壞是教育的缺失或不當,從定義上來說,他們不知道什么是界限也不知道什么該為什么不該為。這樣的孩子發展到成年時期時會具有操控的習慣,這樣對孩子同其他人的關系就會產生消極的影響。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作為教師,除了教學成績,我們有責任把這些孩子帶到正確的成長路線上來,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關注孩子的成長。當遇到被“寵壞”的孩子時,及時教育矯正,邊教育邊總結,幫助他們踏上成功的路途。

猜你喜歡
表現對策
LabVIEW下的模擬電路實驗教學創新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明代容像的繪制表現及技法淺析
美術審美特征論
攝影藝術中的美學探討
我國就業中的性別歧視問題探究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應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