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學生中開展情感教育的探索

2018-05-10 09:49方占同
關鍵詞:集體生活大雁價值觀

方占同

摘要:青少年價值觀是隨著知識的增長和生活經驗的積累而逐步確立起來的。情感教育是教育的新領域,對青少年價值觀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消除青少年價值觀形成過程中的心理障礙,加強青少年對價值觀認知的深化以及價值行為的轉化。通過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加強父母與孩子的交流;學校教師提升素質以及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與網絡環境,家庭、學校、社會三者相結合,開創情感教育在青少年價值觀形成中的新途徑。

陶行知先生說過:“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惟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打動內心的深處?!笨梢哉f,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熱愛學生、尊重學生,這是教育成功的一把鑰匙。

一、激發學生的情趣,讓學生熱愛生活

《新課程標準》指出:“小學思想品德的教學要密切聯系小學生的思想和社會生活實際,遵循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循序漸進地講述有關的道理?!币虼?,在教學中要針對學生生理、心理等特點,從生活實際出發,用真情感染學生。

(一)聲情并茂的朗誦

思品教學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在教學《集體生活多快樂》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生活在集體中,應當愛集體,老師可以帶領大家朗誦了詩歌《大雁》:大雁,大雁,飛向藍天;大雁,大雁,向南齊飛。整整齊齊,排成一隊?!把愀绺?,慢點兒飛”,“雁妹妹,快點兒追”。團結互助,克服困難,大家照應好,誰也不掉隊。通過詩歌朗誦的形式讓學生加深對班級的理解和對集體生活的熱愛。引導學生從自己所在班級的實際出發,體會集體的作用和集體生活的情趣。反復的吟誦,可以充分渲染集體生活的歡樂和可愛,激發學生喜愛集體生活的情感。

(二)娓娓動聽的故事

故事往往是學生最喜歡的形式,在教學《講謙讓》一課時,為了讓學生能深切地體會到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以及了解謙讓的傳統故事,老師可以給他們講《孔融讓梨》,娓娓動聽的故事,學生聽得津津有味。在故事中,學生了解了講謙讓是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傳統美德,兒童是祖國的花朵和未來,更要懂得謙讓,只要人人都講謙讓,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二、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明辨是非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育者應當深刻了解正在成長的人的心靈?!笔堑?,深入孩子的心靈,當好引路人,將會使孩子終身受益。要引導學生明辨是非,情感至關重要,唯有入情入境,才能撥動學生的心弦?!扒椤笔锹摻Y師生關系的紐帶;“情”是引發道德認知的內驅力……所以我們常說:“情通而理自達”。

(一)創設情境,踐行禮儀

我國是千年文明的古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教育學生從小講文明、懂禮貌,對提高一代人的思想道德素質是十分必要的。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長們對孩子的物質生活方面總是精心照料,百般呵護,而往往忽視影響孩子健康成長的另一面,文明禮貌就是其中之一。在教學《說話有禮貌》一課時,老師可以創設下面的情境,引導學生分角色表演,看看誰說話和氣,禮貌語用得好:(1)早晨,小軍背著書包上學去,跟爸爸媽媽告別……(2)小楓來到學校,看到老師迎面走來……(3)你一個人在家,忽然,電話鈴聲響了起來……在快樂的表演中,學生明白了“請、您、謝謝(不客氣)、對不起(沒關系)、您好、再見”等禮貌用語的意義,并能夠自覺、主動、準確、熱情、大方地應用。

(二)分析比較,知禮懂禮

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太陽”,因而他們只會“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缺乏最基本的自理能力?!蹲约旱氖虑樽约鹤觥愤@課就要求學生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不會做的事情學著做,改變依賴思想,從小學習料理個人生活,培養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在教學中,老師可以播放事先拍好的錄像:(1)早晨,媽媽領著小紅去上學,走在半路上,小紅說:“媽媽,書包太重了,你幫我背吧!”……(2)在教室里,奶奶在幫小東交作業、削鉛筆……(3)放學后,輪到小明做值日,爺爺走過來,看到小明在掃地,就拿起笤帚幫他掃起來,小明就站在一旁看爺爺掃……由于這些事、以情導行,促使學生養成習慣。

它們都發生在同學們身邊,他們感到是那么的熟悉??粗粗?,學生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好意思地笑了。果然,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學生的情況有了明顯的好轉……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行,是思品教育的歸宿

學生的道德水平是以其道德行為作為標志的?!靶小奔仁堑赖陆逃?/p>

的出發點,也是道德教育的歸宿。成才而不成人的教訓太慘痛了,作為教師,我們首先有責任把學生培養成人!

(一)多種形式多要求

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的活潑好動,如果行為訓練過于單一,他們就會感到厭倦、感到枯燥乏味,所以,指導和訓練的形式一定要靈活、多樣、新穎、有趣,對不同的孩子也應有不同的要求,“跳一跳,摘到蘋果”,他們才會感興趣。要求學生遵守課堂紀律,老師可以在班內進行評比,每周評出“紀律之星”冠、亞、季軍;教育學生從小愛學習,又可以舉行故事會,講名人愛學習的故事,或者是身邊同學愛學習的故事;教育學生愛護花草樹木時,不僅要求學生自己能做到,還要鼓勵他們教育他人也能做到,于是,芳草地里出現了一塊塊小木牌:“小樹苗,剛栽好,小朋友,別亂搖?!薄拔覀兪茄鯕庵圃鞆S?!?“我們能美化環境”等等。

(二)課內學習課外練

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除了在課堂上受老師的指導、訓練外,還必須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校內校外一個樣。如在教《愛惜糧食》一課時,把學生在食堂吃飯時,剩下的大量的飯菜,都丟棄到垃圾桶,我們采取照相、錄象的方式拍錄下來,針對學生中午在校就餐情況,教育大家糧食來之不易,應當珍惜,同時列舉了糧食的作用,讓他們知道節約糧食很重要。在此基礎上,把這要求向課外延伸,請家長一起督促學生愛惜糧食,通過家訪或家校聯系單,了解學生的校外情況,請家長對自己孩子的表現做出評價。這樣一來,不但學生的思想行為得到訓練,家長也為之受到感染,明確了品德教育和良好行為習慣培養的重要性,真正地體現了“教育學生,家校合一”。

對學生的教育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潛移默化,這樣才能深入學生心理?!半S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p>

猜你喜歡
集體生活大雁價值觀
我的價值觀
我請大雁落山村
價值觀(二)
價值觀(一)
大雁飛
大雁
契約精神在人才培養群體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探究
體育課堂中融入禮儀的重要性
知名企業的價值觀
部門集體氛圍和員工的工作滿意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