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新教師隊伍培養的課程構建與探索

2018-05-10 09:49尤娜
關鍵詞:課程構建新教師培養模式

尤娜

摘要:本文針對延慶區中學新教師隊伍現狀、存在問題入手,切實進行新任教師層面的培訓、培養,為這些新教師量身定制課程,具有針對性的培訓與培養,根據新教師的實際情況,實行分層培訓,編纂課程設置;堅持集中研修,提倡二級培訓,擴大受益范圍;鼓勵以賽促研,推動教研活動,加強品牌引領;網上研修搭臺,解決工學矛盾,引領專業發展;強化校本培訓,注重基層教研,提倡全員參與等幾個步驟,在新任教師層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實踐,使新任教師的勝任程度和專業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關鍵詞:新教師;培養模式;課程構建

延慶區教委一向重視中小學校德育工作和德育科研。2011年9月,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推進中小學德育內容、方法和機制創新試驗”科研課題在我區廣泛推進,50多所中小學作為實驗校參與其中,我們以行政推進、業務規范和理論研究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了全區“中小學德育內容、方法、機制創新的實踐與研究”工作。

經過三年的實踐探索,我們在方法和機制創新方面有了一定的收獲,特別是中學新任教師培養模式的研究做了卓有成效的努力,獲得了一線班主任、基層學校、行政部門的廣泛認可。

一、當前問題

“十一·五”初期,延慶中學班主任隊伍在600人左右,在最近的3、5年間,隨著生源的不斷減少,班主任隊伍迅速遞減到300多人。教育行政部門和教育現狀對班主任的整體素質提出的新的要求和專業標準,致使隊伍構成極不穩定,班主任隊伍更替迅速和頻繁。以2014年9月調研為例,中學班主任工作年限在3年以下82人,占總數的24.9%,班主任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的106人,占總數的32.2%,初任班主任已經成為班主任隊伍的新的生力軍,而初任班主任的現狀令人擔憂:

1.缺乏工作積極性

班主任工作繁瑣而沉重,由于壓力大,待遇低,相當一部分教師存在著“不愿做”、“不會做”、“不宜做”的“三不”現象。一些教師教學工作基本能夠勝任,但缺乏當班主任的能力,不會管理班級、組織活動,不會做學生的思想工作,雖然工作也很辛苦,但效果不佳,領導和學生家長也不滿意。

2.缺乏工作專業性

長期以來,由于班主任所受專業訓練嚴重不足,加之教育自身存在的問題,班主任在班級教育管理實踐中沒有表現出必要的專業精神、專業理論、專業技能。班主任存在專業知識匱乏、專業能力不強、專業道德欠佳的現狀。

二、培養目標

以加強新任班主任隊伍培訓為基礎,以提高新任班主任隊伍理論素養和專業化水平為目標,提高新任班主任隊伍認識和分析形勢的能力、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能力、科研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做好初任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年限0—2年)的培訓工作,以問題驅動式的培訓模式,有效解決新任班主任工作中的需求和成長中的實際問題,全面提高新任班主任的專業能力和育人水平。

三、實施過程

1.調研隊伍現狀,實行分層培訓,編纂課程設置

2011年以來,我區舉辦新任教師培訓班,在新任教師中選拔班主任身份的教師組成培訓班,設定班主任工作年限為0—2年。2011年新任班主任48人,2012年新任班主任35人。新任班主任培訓班的課程設置采取調研形式,根據班主任整體狀況和基本需求,設定主題——《今天,我怎樣做教師?》,下設10個小專題,以2017級新任班主任培訓班為例,課程設置為:

(1)今天,我怎樣制定班集體建設目標;

(2)今天,我怎樣填寫班主任工作手冊;

(3)今天,我怎樣上德育活動課;

(4)今天,我怎樣進行德育活動課的設計與規劃;

(5)今天,我怎樣進行心理活動課的設計與規劃;

(6)今天,我怎樣進行班干部的培養與任用;

(7)今天,我怎樣進行班級文化建設;

(8)今天,我怎樣進行班集體建設與優秀班主任事跡材料的撰寫;

(9)今天,我怎樣思考班集體建設與班主任行為習慣;

(10)今天,我怎樣進行班主任個人成長與生涯規劃;

課程的設置按照新任班主任的需求和特點開設,其中德育活動課的理論培訓和實操能力的提高是初任班主任的一項重要培訓內容,也是每一個新任班主任的必修課。一年的培訓,學員們對于培訓班課程設置、內容及形式都很歡迎和滿意。

2.堅持集中研修,提倡二級培訓,擴大受益范圍

我區新任班主任培養模式為“堅持集中研修,提倡二級培訓,擴大參與范圍”。集中研修以縣級為單位,采取系列講座、拓展訓練、導學互動、特色展示的形式進行,每年一個專題,開展系列性集中培訓。例如: 2011年培訓主題是《教師職業道德與溝通藝術》,共8次集中研修;2012年,培訓主題是《心理壓力調節與情緒管理》,共8次集中研修,分別從溝通的藝術和情緒調節對班主任進行研究能力、管理能力、協調能力、應變能力等方面的系統、系列培訓;2013年培訓主題是《今天,我怎樣做教師?》,10個小專題對班主任的基本培養和基礎培訓很有裨益,新任班主任在區級集中培訓后,在校內為其他班主任進行二級培訓,每年都在60學時左右。我們的“集中輔導→研討交流→深入反思→合作攻關→提煉成果”的工作流程,提高了各校校本培訓的質量,提高了新任班主任的培訓、研究、學習、分享能力,縣域內的班主任全部受益。

3.鼓勵以賽促研,推動教研活動,加強品牌引領

通過“以賽促研”的形式,在中學近百名班主任范圍內開展基本功培訓活動,側重于提高根據學生的需求、不同學段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目標及社會熱點問題,策劃、組織并實施班級教育活動的能力,按照主題活動方案設計、教育情境問題分析和教育魅力展示三個環節,提高新任班主任的實踐操作能力。此外,我們堅持每學年一次全區班會評優,適時舉辦班會課大賽,使新任班主任迅速成長,十一學校高凌雨老師參加“北京市第二屆班主任基本功大賽”獲得二等獎,在魅力展示環節的獲得“最具魅力獎”。

4.網上研修搭臺,解決工學矛盾,引領專業發展

延慶教師研修網是近年來我區為班主任培訓開辟的一個新的培訓空間和形式,設置專職德育教研員進行教師研修網上的協作組、工作室的建設、維護和更新工作,通過撰寫工作日志、上傳工作資源、挑選熱門話題、分享活動課例等環節進行平臺建設和專業引領,通過“中學班主任隊伍建設”協作組和“中學班主任工作驛站”工作室兩個窗口建設,受到一線班主任的一致認可和點贊,在中國教師研修網平臺排在首位。

新任班主任培訓班的課程設置中有“關于教師研修網的應用、個人工作室的建設”的一講。利用網絡培訓,既解決了工學矛盾,又分享了學習成果,還帶動了班主任的寫作能力,使班主任在新的學習形式下取得更大的進步和發展。

5.強化校本培訓,注重基層教研,提倡全員參與

近年來,我區教委和業務部門倡導校本培訓,以提高校本培訓專業化質量為突破口,針對班主任隊伍專業化建設,強化班主任校本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出了業務要求,切實提高班主任的實踐育人能力。各個中學針對學校班主任隊伍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和培訓一體化的教研活動,以學校實際為本、以學生為本、以班主任為本,搭建一個專業化發展的平臺,促進班主任隊伍整體化素質的提升。

2011年以來,我區校本培訓呈蓬勃發展態勢,城區大校各自為戰,專題小、目標明、效果好。針對川區學校班主任數量少的現狀,采取“區域合作、聯校教研”的形式,一所學校主辦,幾所兄弟校參與,達到了資源共享,有效地促進了學校、德育干部、班主任的專業能力的提升,校本培訓成為不同階段、不同風格、不同特色班主任自我展示和發展的平臺。

四、取得效果

1.總結出了班會課設計與實施的基本規律

班會課是班主任的主陣地,讓班主任能上、會上班會課是初任班主任培養的一項任務。在班會課的研究與實踐中,班會主題的設定突出“近”、“小”、“趣”的特點、活動內容的選擇體現三貼近的原則、活動方式的創設體現情感體驗的氛圍、活動過程的組織突出教師學生的雙主體地位。初任班主任能夠在1年內掌握班會課的設計和基本規律,一些優秀課例編輯成《延慶縣中小學德育活動課、心理活動課課例集》出版發行。

2.培養了一支科研型的班主任隊伍

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全縣德育隊伍的教育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一支科研型的德育隊伍基本形成。廣大班主任積極實踐探索,不斷創造新的適應學生發展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不斷提高班集體建設和班級管理能力,不斷提高班主任的專業化水平,教育教學能力及理論水平得到長足發展。初任班主任更深層次地走近學生,走近教師,管理能力、科研能力大為提高。

三年來,新任班主任的培養作為班主任隊伍建設的基礎工程,作為優秀班主任的初級階段已初見成效,近百名新任班主任成為班主任中的新生力量。

3.促進了學生良好道德和健康個性的形成

班會課的改革注重弘揚學生的主體性,它從學生興趣、情感、意志、理想出發,在活動中為學生發展個性,展示才能搭建平臺。學生的個性特長得到了充分展示,找到發揮自己潛能的空間,同學之間相互激勵,相互欣賞,體驗成功的喜悅和快樂?;顒硬坏珜W生的道德品質的形成產生較強的影響,同時提高發展了學生的表達能力、組織能力、表演能力、導演能力及思維能力,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為學生全面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新任教師的培養以新任班主任為例,采取問題驅動式培養模式,我們延慶在自己的地域和現狀基礎上,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促進了班主任整體專業素質的提升。但,我們還有許多需要思考和改進的地方,比如:班主任隊伍建設缺乏科學的課程設置和研發、學校層面的校本培訓缺乏專業的指導和引領、班主任激勵機制缺乏合理的設定和滲入等,都成為我們不足和反思之處,也是我們后續改進的思路。通過系列試驗,建立有效的政策機制、制度和培訓體系,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切實減輕班主任工作負擔,激勵新任教師、新任班主任工作積極性,提升班主任的專業素養,促進班主任專業化成長和發展,形成人人愿意做班主任、人人做好班主任的良好氛圍。以新任班主任培訓培養模式為例,摸索實踐出一條新教師培養之路,讓新教師走上工作崗位時候,能夠有章可循,少走彎路或者不走彎路。

猜你喜歡
課程構建新教師培養模式
關注校本,有效教學
機械工程領域全日制工程碩士研究生《機械工程標準體系》課程的構建
新教師如何進行有效教學反思
“功”從“磨礪”出
在愛的陽光里,和孩子共成長
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模塊化課程構建探析
淺談中職校新教師專業發展和成長
服務地鐵工學結合
青年農民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