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有獨立人格的班集體和學生共同成長

2018-05-10 09:49姜瑩瑩
關鍵詞:合理化發展

姜瑩瑩

摘要:教育是一件復雜而又漫長的事情,對于教師而言教育絕對不是簡簡單單的教授知識,更多的是培養人格。對于人格的培養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未來的寬度與廣度。

關鍵詞:獨立人格;合理化;發展

教育的意義本質上就是培養獨立人格的人,不管是能夠自主創新還是能夠承擔國家發展責任,本質上都是對于人格的培養,完整的人格很大程度上能夠幫助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同時這樣的學生也更加符合國家發展需求。而一個班集體具有獨立人格,則意味著同學之間可以相互幫助共同成長,同學之間相互約束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初中生處于少年時期向青年時期的一個發展階段,是從幼稚走向成熟的一個過渡時期,這個階段其心理與生理上都會發生急劇的變化,而完整的人格的培養能夠幫助他們學會對自我有一個良好的評估,面對困難既懂得獨自面對,也知道尋求幫助。

有一句老話常年流傳于民間“半大的小子,吃死老子”,在男耕女織的時期,食不果腹是常有的事情,“吃”也就成了家里的難題,所以誰家有幾個十來歲的孩子那么這個家庭就注定不富裕。但是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吃飽已經不是什么難題,怎么吃,吃什么已經成了新的話題。家長對于學生的關注程度已經從單純的吃飽穿暖,發展到多方位全面培養,更加重視多才多藝。對于教師而言也從單純的教授書本上的知識更迭到順應時代潮流,將新知識代入課堂,所以就更加要求學生自己擁有獨立的人格。

一、 讓學生自己掌握話語權

一個好的班集氛圍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影響很多班集體的成員,所以班集體的建設也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民族融合的今天,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話語權,讓學生發出真正的聲音,讓老師真正的了解學生心底的聲音。

初步適應,培養意識

在小學時期,家長和老師很大程度上分擔了學生的話語權,因為在我們傳統的印象里孩子太小,思維方式過于單一,處理事情不夠成熟,所以作為老師我們大都選擇“代勞”。久而久之的“代勞”也就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叫做人格的缺失。學生很難適應自己獨立面對選擇甚至于很難面對新鮮事物,這也就是有一部分同學上了初中之后在生活上覺得不適應,在學習成績上大幅度下降的緣故。

作為老師,我們育人應該循序漸進,給學生成長的適應的階段,不能拔苗助長。所以在班集體建立初期需要培養學生獨立人格自我管理約束的意識,要給予同學信心以及方法。提供思路,讓每一個同學都能夠做到真實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引導學生正確的思考方向是我們培養學生以及集體獨立的首要條件。

在班集體建設上,首先給予同學們大的建設方向如儀容儀表,課堂管理等選項幫助學生形成大的約定框架,讓學生表達出他們認為應該做到的點,并且放出討論空間形成相互約定。一方面能夠增強學生自我情感表達的意識,另一方面自己定的規矩自己遵守,增強學生的相互管理意識以及遵守約定能力。

自我管理,形成習慣

和班級整體制度制定一樣,學生在初次掌握話語權之后在班級管理上積極性明顯增加,所以在小組管理以及班干部選擇上,我們仍舊給予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讓自我表達成為一種習慣,培養學生是非觀念以及自主選擇能力,同時培養小組長以及班干部的管理能力,培養和增強學生遵守規矩的意識。

發現問題,隨時調整

問題都是隨著理解的初步深入而被發現的,作為同班同學,每天朝夕相處,同學之間相處會遇到問題是在所難免的事情,所以對于班級的管理者以及被管理者的測評是需要進行且非常有必要的。隨時的測評一方面能讓班級管理者增加危機意識,也能促進班級的管理,另一方面也能讓全部同學增加到班級管理的隊伍中來,強化其話語權的意識。對培養學生成為一個獨立自主人格的人有建設性的意義,同時也推進了獨立人格班集體建設的發展。

二、 重視教育的意義

習主席曾經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可見,教育本身不管是從國家層面還是在教師、家長等個人層面都已經得到足夠的重視,但是唯獨對于學生而言教育似乎成為他們需要履行的一種義務。

教育的不公平性

雖然習主席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教育的公平性,要讓每一個適齡兒童進入到知識的海洋,但是中國幅員遼闊,仍舊有部分貧困地帶,所以在今天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還存在不公平性。生活在城市中的我們應該深切的了解到這一點,并且懂得珍惜。讓學生切實的體會到國家對于教育的重視以及現在我們所擁有的教育資源的不易,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于學習的依賴感與獲得感。

利用學校融合機會,殘障兒童進校園和我們一起學習,鼓勵學生利用自己健全的身體以及智力,整合身邊資源努力發憤圖強。

追蹤報告體現教育的意義

根據斯坦福大學制作的教育追蹤報告進行全面的剖析,幫助學生定制自己的專屬夢想,給予學生足夠的選擇空間,并且利用報告幫助學生制定形成夢想的步驟。教育報告的詳細解說一方面是為了提高學生對于教育的理解,以便于對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上提供動力,另一方面要幫助學生制定夢想,并且給予學生制定夢想的方法,培養其自主定制目標的能力。

班集體的建設一方面來源于學生自我,另一方面來源于教師和家長。作為班主任是引導學生正確思考的引路人,所以班主任的引導方式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發展。作為班主任不應該故步自封,而是應該放平心態接受新時代的新事物和學生共同成長。孩子是第一次當學生,老師也是第一次當大人,尤其是初一年級剛剛步入初中的孩子內心對于教師有很強的依賴感與信任度,所以班主任的引導對于學生而言的影響是很大的,作為班主任我們應該珍惜這樣一個機會,并且更應該借助學生的信任來輔助管理。

三、 心底認同,攜手進步

1、尊重應該來源于心底

作為教師,我們需要得到學生的尊重,同樣作為學生,我們也需要得到教師的尊重,所以尊重應該源自于彼此心底的真正認同。

開學初期,學生Z沒有帶暑假作業,作為老師的我們都知道,這樣的情況多半是沒寫作業,果然連續兩天Z的作業都以“沒帶”為借口沒交。作為教師,一個學生在暑假里沒有寫作業這件事情本身會有點憤怒,因為一方面學生和家長沒有理解老師在假期仍舊留作業的良苦用心,另一方面是為學生在將來的學習中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而哀嘆心疼。

但是我平息了心中的怒火,因為學生本身就是因為人格中自我約束性不強才需要教師的教育,教師不應該主觀推測學生未完成任務的原因,而是應該放平心態進行平等交流。在和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后,Z承認了沒有寫作業的事實,并且做了保證和老師之間建立起只屬于彼此的約定,果然在日后的作業中Z的作業格外認真,成績也有所提升。

這件事情的發展可能有以下三種,第一將Z的行為公之于眾,起到殺雞給猴看的效果。但是Z剛剛步入初中是一個新的開始,如果公之于眾也就意味著學生可能會戴著有色眼鏡看待Z,而Z也有可能會因此一蹶不振,從而耽誤了Z的整個初中生活;第二種是讓Z回去補作業,這種情況一方面Z的作業質量難以得到保障,另一方面新的課程也會落下,既浪費了力氣,又沒有得到好的結果;第三種,也就是上述我用到的方法,平等的和Z進行交流,將其看成是一個具有完整獨立人格的人,進行平等且相互尊重的談話。一方面贏得Z的理解與尊重,一方面能更大程度上讓Z進行自我反思,同時約定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Z的人格獨立性。

所以,尊重要從心底開始,而不應該重視于表面,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有更大的寬容度,這樣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心底認同。并且尊重是相互的,我們雖然作為教師但是也不能一味地要求學生尊重老師,而我們不尊重學生,這樣就為違背了平等尊重的意義。

2、公平對待

教師也是人,我們很多時候忽視了這一點。

在學生之間永遠流傳著一句話“老師喜歡學習成績好的同學”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相信很多教師都會面臨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都不能免俗。一個精通各種才藝,學習成績優異且知書達理,另外一個課上課下調皮搗蛋,作業不認真完成還有一身的壞毛病,我想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前者,但是教育行業就是為了培養后者而生的,所以教師要做到盡可能的一碗水端平。

放平心態與容忍程度,盡可能的做到相對公平。在面對學生矛盾的時候不單純的以日常表現或者學習成績為依托進行處罰處理,而是應該深入調查做到公平決斷,讓學生做到心底里的認同與尊重。

3、容忍學生之間存在差異,做到合理化發展

教師總是完美主義,我們希望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做到盡善盡美。

我們總是忽視學生之間是存在差異的,在教師的理想化思維里面每個學生都應該是并列第一。

但是由于每個學生的家庭環境,成長背景等不一樣導致學生性格和理解程度等很大程度上的差異,所以自然會帶來學生的差異,面對學生的差異教師不能單純的要求每一個學生一樣,而是要幫助學生建立不一樣的目標,設定不同的培養方案。

在班會時間,綜合職業發展報告輔助學生進行目標的設定,給予學生適當的目標,以及實現目標的方法,配合小組之間相互競爭形成合力,形成合理化發展。

綜上所述,學生的人格培養離不開班主任以及班集體的配合,一個積極向上的班集體意味著學生的集體進步以及大部分學生人格上的完善與完整。同時,優勢學生帶動弱勢學生進步,班集體中形成良好的循環過程,為班集體建設以及學生個人培養而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教育家辦學 從“核心知識”到“核心素養”[J].未來教育家.2016(01)

[2]把立德樹人作為基礎教育根本任務[J].王定華.人民教育.2012(24)

猜你喜歡
合理化發展
新音樂的老化
合理化建議
我國產業結構合理化程度的差異研究
我國產業結構合理化程度的差異研究
合理化建議為交通企業發展注入活力
合理化建議活動在高揚煙草的創新和改進
區域發展篇
圖說共享發展
圖說協調發展
圖說創新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