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校共育對小學低年級學生注意力不良行為的矯正效果研究

2018-05-10 09:49溫鴻洋
關鍵詞:家校共育小學生

溫鴻洋

摘要:目的:研究家校共育對小學低年級學生注意力不良行為的矯正效果。方法:通過注意力測評量表,從學校一到四年級學生篩選出60名學生進行實驗研究,以周為單位向家長發送每日家長學習內容,家長在七周的時間里每天學習并完成相應作業,在結束時按照家長完成情況把學生自然分成完成組,部分完成組和未完成組,并對實驗前后及各組間學生進行前后測效果對比。結果:參加的學生注意力水平在實驗前后發生了顯著變化,同時家庭指導完成組的學生在校發生了更好的行為表現。結論:家校共育的方法有效降低了小學低年級學生在校的注意力不良行為。

關鍵詞:家校共育;小學生;注意力不良行為

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是兒童期最為常見的神經發育性疾病,在學齡期兒童中的患病率高于其他精神疾病[1][2],以與其年齡發展不相適應的注意力不集中、注意持續時間短、沖動行為和活動過多為主要特征,嚴重影響著兒童的日常生活和學習[3]。我國ADHD流行狀況的META分析顯示,ADHD的總體患病率為5.36%-7.22%。[4]同時學生在學校的多動、攻擊等行為增加教師的課堂管理難度,影響其他同學的課堂效果,同時帶來人際交往不良等后續后果,國內外研究都表明兒童期的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會導致成人后反社會人格障礙、犯罪行為和酒藥濫用等的風險增加。

7歲時,兒童ADHD癥狀開始顯著,并且在9歲時達到最大值,從預防的角度來講,對兒童青少年這一成長時期出現的多動沖動傾向缺乏認識,家長和教師常采用情緒性的缺乏科學依據的應對方式而無意強化了兒童的ADHD癥狀,最終引發更多諸如學習困難、低自尊、品行問題等惡果的出現。[5] 有研究表明多動兒童處在相對不良的家庭環境中, 家庭環境對兒童行為產生巨大的影響[6],同時也有研究證明在多動兒童的行為治療中不僅強調對兒童的培訓, 更應強調對父母的培訓, 以增進他們的社會和行為技能。家庭對兒童身心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所以為了更好的幫助學生改善注意力不良行為,我們決定從兒童的生活環境家庭入手,通過幫助父母修正教養方式來更好的教育兒童。我們探索過講座、團體輔導等方式最終通過每日作業的方式指導家庭。杜亞松也曾經指出ADHD 兒童白天在學校里的核心癥狀的改善固然重要,但是不能忽視一點是, ADHD 癥狀的控制在放學后顯得尤為重要。從患兒健康生活質量的角度去支持 ADHD 患兒和他們的家長,讓他們能充分發揮各自的潛力。發展ADHD患兒白天的社會交往技能是老師的基本任務 ,而在放學后這項任務就應該由家長承擔起來。[7]

同時因為學校老師并不能對孩子進行診斷,因此本實驗并不是對孩子進行多動方面的診斷,只是參照ADHD的測評標準來對孩子的多動行為數據化評量。我們想通過對家長的一段時間的指導降低孩子的注意力不良行為。

1.對象

選取北京市中芯學校一到四年級全部學生,根據教師課堂行為觀察篩選出60名有注意力不良行為的學生,對60名學生家長開始進行為期七周的作業指導,實驗前后請學生的父母和教師分別填寫SNAP問卷和ADHD評定量表,進行對比研究,其中,回收前后完整問卷57份,回收率95%,其中一年級25名,占43.9%,二年級16名,占28.1%,三年級11名,占19.3%,四年級5名,占8.8%,男生36名,占63.2%,女生21名,占36.8%,平均年齡7.9±1歲,并按照家長對指導完成情況把家庭分成三組,分別為未完成組17人,部分完成組21人,完成組19人。通過對實驗前測三組的測評結果進行方差齊性檢驗,各項P>0.05,經比較三組在性別、年級和注意力行為上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2.測評工具

①SNAP-IV試卷由父母和老師根據實際行為分別填寫。NAP-IV是近年來國際上較常用的評定工具,作為篩選、輔助診斷以及治療療效癥狀改善程度的評估工具,被廣泛使用于臨床、研究及教育上,且由中國學者證明了良好的信效度[8] [9]。本量表測評三個維度,分別是注意力、多動行為和對立行為。②ADHD評定量表,是美國學校心理學教授 Du Paul根據 DSM-Ⅳ診斷標準編制的用于評價 ADHD 的量表,已在臨床廣泛使用,效果良好。同時也已經在中國得到廣泛使用。[10] 統計方法:數據經正態檢驗,符合正態分布計量資料,用SPSS軟件進行方差分析,檢驗水準α=0.05。

3.干預時間及內容

輔導時間為2018年4月到2018年7月,共7周,由學校心理老師為家長設計七周每天的學習內容,學習內容圍繞七個主題,分別為學業管理、行為管理、時間管理、改善親子關系、改善孩子的人際交往、如何家校溝通、如何在家中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水平。每周通過微信向家長用文檔發送七天學習內容,家長每日學習不同的內容、完成相應的與孩子互動的內容并填寫相應作業,作業內容為根據學習內容對家庭管教方式的具體修正,建立的好的學習方法,準備錯題集,建立時間表,修正時間表,用陽性強化法對孩子進行欣賞和鼓勵等等。4.結果

如下圖所示,參加實驗的總體,進行了實驗前后的對比,教師和家長觀察到的注意力不集中行為以及多動、沖動、對立違反等行為都得到了明顯的降低。通過實驗前后的結果對比,說明通過學校指導父母的方式,是可以改善學生在校的注意力不良行為。(如下圖1所示,各項均P<0.05)

通過家庭跟隨學校教師指導完成情況,對三組效果也進行對比,結果如下,(見圖二)可以看到孩子在校的注意力不良行為有顯著差異,教師對未完成組和部分完成組的學生在實驗前后的行為評價無顯著變化(學校教師只對學生行為進行評價,并不知道家庭完成情況),但是教師對完成組學生的在校行為評價卻有顯著差異,說明跟隨學校指導完成較好的家庭,學生在校注意力不良行為有了很大的減少。所有參加訓練的家長都認為在參加訓練后孩子在家中的注意力不良行為有了顯著進步。

同時,我們進行中和結束后,對家長的感受收集整理了反饋,主要集中在幾個方面:一、態度方面,家長從七周的指導中,意識到了孩子的不良行為跟家長自己的行為以及管理方式有很大的關系,意識到家長眼中的孩子,老師眼中的孩子,孩子自己眼中的自己,如此不同,開始反省自己的教養方式;二、知識方面、學習到更多關于孩子時間管理、學業管理、規則以及行為強化的技巧;三、行為方面,開始學習如何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緒,減少暴躁和嘮叨,更多傾聽孩子的反饋和建議,同時增強家長的耐心,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和高質量的陪伴,練習用言語和行為向孩子表達自己的肯定、欣賞和鼓勵。家長的反饋達成實驗設計的目標,證明實驗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5.分析和討論

①家長和教師所看到的的孩子行為的差異性

如圖三所示,為指導開始前教師和家長用同一量表SNAP-IV和ADHD評定量表分別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評定,結果顯示孩子的注意力不良行為在多動、沖動和對立違抗上家長和教師的觀察沒有差異,但是如果孩子只是單一存在注意力缺陷而不伴有多動和沖動行為時,那么教師對孩子在學校的觀察和家長在家對孩子的觀察存在顯著差異。差異的原因可能來自于學校的老師觀察到的是一個班或者幾個班的幾十個孩子,當孩子的行為和整體孩子相對比時,就很容易發現差異性,而父母在家中只看自己的孩子,所以容易忽視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行為。當學生僅僅存在注意力缺陷問題而沒有多動和沖動的行為時,家長很難發現孩子在學校會有不良表現或者很容易忽視在家中也出現的注意力不良行為。并且在實際的家校溝通中,當老師反饋給家長孩子在學校會有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是,家長還會對老師的反饋心存不滿,難以接受,所以我們通過設置課堂多科老師聯合行為調查表的方式向家長呈現學生在校行為的方式,家長會更容易接受。

②對注意力不良學生的家校共育方法的探索

家長培訓(parents training)是通過對 ADHD 兒童的父母進行科學和系統的指導,讓父母能更好地管理和引導自己的子女。最重要的是指導患兒父母采取特定的策略,對患兒的不良行為逐一進行干預,以達到減輕或消除不良行為的目的。家長培訓的方法主要是指導父母有效地管理好兒童這些行為, 增強依從性和自控能力。當患兒地依從性提高以后, 那些未經針對性干預的行為也有希望得到改善。家長培訓的一些管理兒童行為的技巧 ,不單適用于有行為問題的兒童, 同時對正常兒童的教育和管理也有幫助作用。家長培訓對于母親心理壓力大、親子關系冷淡、母親過度保護、家庭成員觀點不一致 、子女與父母交流少、家庭問題多的家庭往往會有比較好的效果。[7]

我們一直在探索注意力訓練家校共育的方法,包括講座的形式、團體心理輔導的形式,家長因工作繁忙沒有充分的時間經常來校參加講座和培訓,但是其實家長對如何更好的管理和教育孩子,特別是存在多動行為的孩子,會在管教方面倍感壓力,因此我們嘗試通過向家長手機微信推送每日學習內容,監督打卡的方式,來幫助家長掌握更好的養育技巧,我們嘗試把需要家長學習的內容,制作成手冊發送,但是家長會對大量的學習內容有畏難情緒,覺得沒有時間做,于是把學習內容改成以周推送的方式,并改良成每日格式版,讓家長按照表格每天學習并進行反饋和總結,但本實驗最終也只有19個學生的家庭完成了全部作業,占總數的33%,這也從另外一個角度反映出了父母的毅力不足。

③發現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問題

在向家長推送的學習內容中,加入大量讓父母和孩子進行情感的交流和表達的設計,從而增進家庭的交流,很多父母因為工作繁忙,或者教養方法技巧缺乏,跟孩子之間的有效溝通減少且方式欠缺,造成家庭角色表現沖突或分工不當,使家長和孩子的親密度低且情感反應不適切,最終導致孩子行為控制能力缺失,羅學榮曾報道兒童行為問題危險因素中, 家庭矛盾沖突、情感交流差是重要的影響因素[12]。鄧思宇也曾提出家庭功能主要包括家庭溝通、家庭角色、情感反應、情感介入、行為控制和問題解決6個方面[13]。在實際的與家長溝通中也發現原有家庭中交流較少,且常常使用消極的溝通方式;在家庭角色分工上存在不明確甚至沖突;在情感反應上,存在親密度低且情感反應不適切;在情感介入方面往往表現出過度保護或缺乏關懷;在問題解決上總是以過度關注或者粗暴打罵等錯誤的方式解決問題。這跟欒風煥在2017年的研究保持一致[14]。因此在設計中我們向家長傳遞了如何更好的向兒童表達指令,如何分配家庭角色和架構行為規則,如何和孩子進行情感的表達,以及如何利用行為心理學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及時的強化和負強化,給家長提供應對孩子的不當行為的解決方法。

我們也認為本實驗的結果能夠成功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改善了父母和孩子的關系,參加指導的父母會每天對自己和孩子的關系進行反思,每天有一個必有環節,是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并且向孩子表達出欣賞和贊美,讓孩子得到認同和肯定,從而改善了親子關系,并進而是使孩子的行為發生變化。早就有專家指出合理的問題解決,如父母的鼓勵、褒獎會減少ADHD的癥狀。[11]

在 ADHD 兒童的行為治療中不僅強調對兒童的培訓 , 更應強調對父母的培訓 ,以增進他們的社會和行為技能,ADHD 兒童如能在一個有結構的教學環境中學習,學習效果就會提高[15]。既然家長的培訓如此重要,我們學校心理工作者更應探索跟家長更便捷有效的溝通方式,使家長在心理上重視,在行為上堅持并改變,最終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熊忠貴,徐海清,石淑華.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的心理行為特征[J].中國學校衛生,2005,26(12):1007-1008

[2]錢秋謹,楊莉,王玉鳳.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研究進展[J].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07,39(3):323-328.

[3]杜亞松.兒童心理障礙診療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383-414.

[4]童連,史慧靜,臧嘉捷.中國兒童ADHD流行狀況META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13,29(9):1279-1283.

[5]周思洋,時琴琴,吳增強.7-10歲學齡兒童ADHD篩查研究[J].心理科學,2012,35(04):1004-1008.

[6]魏寶玉,蘇林雁.家庭環境與ADHD兒童行為的相關性[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4(02):145-146.

[7]杜亞松.促進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患兒社會功能的改善[J].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0,18(04):265-266.

[8]周晉波,郭蘭婷,陳穎.中文版注意缺陷多動障SNAP-Ⅳ評定量表-父母版的信效度[J]. 中國心理衛生雜志, 2013(06).

[9]張軍,張蔚,高平,文飛球.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患兒的SNAP量表評分分布特征 [J]. 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4(09):963-966.

[10]程小菁,劉金同.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臨床診斷與評估的研究現狀[J].精神醫學雜志,2007(05):333-336.)

[11]鄧思宇,杜亞松.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患兒家庭功能的研究現狀[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 2016(09).

[12]羅學榮, 蘇林雁, 楊志偉, 等.兒童行為問題的危險因素分析.中華神經精神科雜志, 1995 , 28(6):336-339.

[13]鄧思宇,杜亞松.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患兒家庭功能的研究現狀[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6,24(09):931-933.

[14]欒風煥,杜亞松.家庭功能對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癥狀影響的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7,25(12):1229-1232.

[15]王建忠,金星明.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的家庭環境研究[J].臨床兒科雜志, 2005,23(1).

猜你喜歡
家校共育小學生
小學生迷惑行為鑒賞
如何成為泳池里最搶鏡的小學生
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小學生
影響小學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決策略初探
《語文學科課后作業的有效研究》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淺議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對寄宿制學校學生養成教育的幾點看法
家校共育勢在必行
我是小學生
非常小學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