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桌游應用于學生心理輔導

2018-05-10 09:49孫琦
關鍵詞:桌游心理輔導溝通

孫琦

摘要:隨著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桌游逐漸走入學校,成為了教育工作者提升學生學習效果的手段。但在實踐中發現桌游不僅能夠開發智力,同時具有促進人格發展和人際發展的作用,尤其對于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合作能力有良好效果。教師應結合桌游相關優勢,充分發揮其對學生的心理輔導作用。

關鍵詞:桌游;心理輔導;溝通;合作

一、桌游的起源和發展

桌游又叫“桌上游戲”(Board game 或 Table game)泛指在任何平面上進行的游戲,桌游發源于德國,在歐美地區風靡數十年。它是一種面對面的游戲,非常強調交流。其內容涉及范圍非常廣,例如貿易、戰爭、歷史、文化等多種領域。表現形式也多種多樣,包括各類的紙牌游戲(例如撲克牌)、 圖版游戲(例如跳棋)、 骰子游戲(例如大富翁)及角色扮演游戲等。不同桌游滿足不同玩家的需求,也承擔著不同的游戲功能。作為一種具有悠久歷史的娛樂工具,桌游逐漸開發出了越來越多的玩兒法和功能。隨著“三國殺”“矮人礦工”等桌面游戲在小學生中的風靡與普及,似乎出現了一個很自然的契機——適宜的桌面游戲可能會對小學生的社交發展帶來一定的促進作用。

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進步,越來越多的教育者將桌游用于現場教學,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實踐中發現,桌游除了具備游戲功能和輔助教學功能外,還能促進玩兒家的交際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的視角下,桌游能夠滿足他們的社交需要和自尊需要,并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桌游因其具有人數適中、互動性強、有事時間適度等特點,又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需要。所以在小學校園中,學生們經常利用課間及午休時間進行桌游,簡單易懂的游戲規則能迅速將學生聚集成群。在桌游過程中,每一名參與者都具有平等的話語權,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圍繞游戲主題形成了熱烈的交流氛圍。區別于網絡游戲所帶來的虛擬與孤獨,桌游能帶給學生們更加直觀、親切的直面交流體驗,通常在一場桌游結束后,學生們還在回味或討論游戲環節。

二、桌游的心理輔導作用

著名教育家維果斯基認為游戲在認知上扮演著重要作用。例如,它會訓練學生的抽象思考能力,同時也可以提供社會性支持學習的情境。學生在團隊交流合作的過程中,能進行他無法獨自進行的游戲,并且在這過程中延展自己發展領域,例如,合作意識、和讀寫能力等。桌游作為主要游戲的一種,就有類似的功能。桌游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主要包括:豐富學生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和知識的發展,訓練學生的思考、 記憶力、 判斷力等。制作精良的桌游還能夠增加學生的社交互動技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與表達能力,也能培養良好的親子、親師關系。同時,因為桌游的競賽性質,會提高學生的參與性,也能培養學生面對競爭的正面態度。桌游與團隊游戲相比,實施門坎比較低、便利性高,并且在教學當中的運用比較靈活和多樣,與數字游戲相比,能夠產生學生之間的直接有效交流,同時作為一種較傳統的游戲,更能夠減輕老師和家長的憂慮,被其接受。

(一)增強小學生人際表達能力

小學生的語言發展能力隨著其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加強。從單獨的詞匯表達到完整的句意表達,從對話語言過渡到獨白語言,小學生更容易在相互的對話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在調研中發現,對于桌游的適應性價值,在“你認為桌游可以鍛煉你的什么能力?”這一問題的回答中,有42%的小學生被試者選擇了“溝通能力”,在四、五、六年級的學生中分別占38%、45%和43%??梢?,相較于“邏輯推理能力”“聯想想象能力”等為人們所熟知的桌游的適應性價值,其對于溝通能力的作用在小學生群體中得到了出乎意料的高度認可。

確實,在實際游戲過程中產生的頻繁對話能促進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為進行良好的人際表達建立語言環境。例如,在小學校園中較為普遍的一款溝通類桌游是“一愚驚人”,它以語言描述、肢體動作、繪畫、唇語等豐富的交流方式進行“雙人猜謎”,考驗著學生的表達能力和伙伴之間的默契程度。在“一愚驚人”中,兩個人搭檔成一組,其中一人抽取卡牌上的提示語,以擲骰子的方式決定描述方式,而另一名同學要在規定的時間內根據搭檔的描述說出提示語。需要注意的是,“猜詞”過程中描述方不能出現任何和提示語相同的字音,這就要求小學生在“同化”和“順應”之間尋求平衡。在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從前運算階段向具體運算階段過渡的過程中,他們在“一愚驚人”這一游戲里能夠不斷加深對事物本質的認知,擴大內部圖式,并學會用多種方式加以表達。游戲中“競猜環節”的設置,也要求小學生不僅要審慎思考與搭檔間的配合,更要考慮如何成功地干擾他人,對于“敵友”的人際關系判斷決定了他們的表達方式和表達內容。

(二)促進小學生情感溝通能力

在桌面游戲的多人對弈中,小學生很容易去揣度他人的想法,將自己置于他人的位置上去考慮問題,這就可以視為小學生初步的情感溝通培養。在桌游中,同伴間的互動有助于小學生產生豐富的人際交往經驗,促進他們對自我的認知和對他人的了解?!叭龂鴼ⅰ睅缀跏切W生“人盡皆玩”的桌面游戲,在五人及以上的

游戲中,“反賊”或者“內奸”角色若想獲得最終的勝利,就必須有站在他人立場上想問題的能力,即一種能設身處地體驗他人處境,從而達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桌游中的游戲者在游戲活動中形成了一定的社會認知,包括對他人行為的認知和對全局化人際關系的整體認知。而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六年級的學生大多處于具體運算階段,他們逐漸克服自我中心的思維方式,變得更善于體察他人,嘗試體驗他人的處境。桌面游戲作為典型的策略型游戲,要求游戲者必須學會了解他人內心世界并感知人際關系,從而使游戲順利地進行下去。這也就要求小學生學會站在他人立場上考慮問題,在做出決策之前預先考慮和判斷他人的情感。同時,桌游也是典型的角色扮演游戲。小學生通過不同的角色扮演,體驗角色之間的相互關系,繼而遷移到現實世界中,逐漸形成人際知覺。

(三)改善小學生人際關系能力

大多數桌游在原本具有的功能上還有促進玩家人際發展的功能。每款桌游的人數要求至少是兩人,再加上其特定的規則,決定著學生不可能獨立完成桌游。桌游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在人際互動中培養競爭、合作和團隊意識以及換位思考能力,改善學生的人際關系,提高學生的人際關系質量。例如,一款名為“狼人殺”的桌游被引入桌游社團的時候,我班學生開始還興奮于角色扮演、推理的游戲設置,但沒過多久他們就開始苦惱了。原來這款桌游玩家要達到6人以上才可以開始游戲,經常出現湊不滿人數的情況。過了幾個星期,這個困擾竟自然而然解決了。解決問題的關鍵人物竟是班中不善言談的三名同學,這三名同學獨立學習能力強,每天的任務完成很快,但是課余時間不喜歡與他人交流,經常自己看書。一開始的原因僅僅是因為“湊滿人數”才接觸這款游戲。但自從接觸這個游戲以后,他們性格和表現有了很大變化。

(四)有助于小學生進行生涯規劃

近年來,“生涯規劃”是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一個熱門主題。在平時的心理輔導中,有一部分學生產生厭學情緒的原因來自缺乏生涯規劃。因此,我校在高年級開展以“生涯規劃”為主題的心理輔導系列課程,并把“CV人生履歷”應用其中?!癈V人生履歷”假設玩家可以得到一個夢寐以求的工作,建立新的人際關系和獲得生活技能等,玩家可以一步一步規劃自己的人生,在比賽結束時,順利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標的玩家將成為贏家。隨著桌游的進程,學生會自動自發地思考怎么盡快達成自己的人生目標,實現人生目標要有什么樣的條件和能力、心理品質等相關問題。一款桌游通常有一款特定的場景設置,每個場景就是一個團體的縮影。心理教師可以根據桌游的場景和功能,將其作為一種新的活動形式融入相應主題的心理輔導中。

(五)培養小學生團隊合作意識

有研究發現,小學生應對同學沖突的方式主要是求助、退避、問題解決、攻擊和幻想等。 桌游作為策略型游戲的典范,在考驗游戲者統籌規劃、步步為營的策略的同時,更考驗游戲者之間的相互配合。在一場桌面游戲中,合作推進游戲的進程,常常是游戲者贏得最終勝利的基本保障。隨著年級的遞增,小學生愈加認可桌游對提升合作能力的積極作用。另外,桌游中的合作也能夠為小學生在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人際沖突時,帶來一些啟發與思考。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能夠增加理性地判斷局面,并選擇“雙贏”的游戲策略,不僅在游戲中獲勝,同時也以輕松的方式解決了自己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人際問題。

三、桌游的實施策略

桌游作為典型的多人游戲受到了廣大小學生的歡迎,同時它也推動了小學生在人際交往能力方面的發展,適用于日常教育教學,但是由于策略型游戲的特殊性,在桌游的游戲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弊端,需要教育者進行深入思考、合理的規范和引導,減少弊端。

(一)鼓勵教師把桌游融入教學當中

學校應該鼓勵教師把桌游適當的融入教學當中,鼓勵教師根據現有的桌游進行改編自制,或者帶領學生一起制作桌游,從而提升課堂學習效果以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等培養。同時,學校也可以組織教師對目前市面上的教育桌游進行甄別與適用,通過逐步的實驗在校園中探討桌游與教育結合的應用價值與操作方法。

(二)教師合理選取桌游類別

根據《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年修訂)》相關內容,心理健康教育應從不同地區的實際和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出發。因此,對桌游的選擇除了依據團體心理輔導和桌游的主題、目標、功能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切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中低年級的小學生言語表達能力和小肌肉群等方面發展尚未完善,認知水平較低,規則過于復雜的桌游會讓他們很快失去興趣。所以選取的桌游要規則簡單、便于操作、圖片多于文字。高年級學生言語表達能力和小肌肉群發展相對完善,認識水平也有一定的提升,可以適當選取一些較復雜的桌游,如“只言片語”這樣需要大量詞匯積累和較高語言表達能力的桌游。

(三)師生針對桌游達成共識

運用桌游其目的是把桌游作為一種載體,更好地達成育人目標,幫助學生訓練、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師在開始桌游前應和學生們就桌游的使用范疇、游戲時間、游戲目的達成共識,既讓桌游實現價值最大化,又不會干擾基本的教學秩序。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J].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12(9):1-4.

[2] 陳艷婕, 傅添. “桌游”對小學生人際交往的促進作用[J]. 中小學德育, 2016(2):24-27.

[3] 林旭.桌游在小學團體心理輔導中的應用[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8(30):30-31.

[4] 奇異果. 桌游天下:狼人之夜[J]. 學生天地:小學中高年級, 2013(5):58-59.

[5]龐玲玲. 淺析兒童桌面游戲玩具的設計與研究[D]. 2015.

猜你喜歡
桌游心理輔導溝通
高校輔導員的自我定位及學生管理工作的探討
決策咨詢活動中的溝通藝術
心理輔導在小學班級管理工作中的運用
當代大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及輔導方法
桌游吧“關門劫”
與企鵝來一場桌游約會DICE、Rachel做客騰訊桌游社
桌游王 專攻新生代市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