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自己影子玩的小女孩

2018-05-10 09:49尚金笑
關鍵詞:涵涵姥姥爸爸媽媽

尚金笑

一、基本信息

姓名:涵涵

性別:女

年齡:10歲

學段:高

二、問題表現

行為問題:她不會表達的自己,也不會和同學相處,愛哭、怕臟、膽怯、退縮。

心理成長問題:心理比較脆弱,不能承受壓力,害怕批評。

人際交往問題:渴望融入集體,沒有朋友,不會和同學相處。

同學們到操場上玩,她會自己在邊上轉,自己和自己玩,雖然她也很想和同學們一起玩,但是不知道如何加入群體,也怕受到傷害?;丶液髸蛬寢屨f,她沒有朋友,只能自己和自己的影子玩。人際交往是小學生最重要的社會技能之一,是兒童社會化的動因,如合作、助人、友愛和謙讓等許多社會技能都是在人際交往中獲得的。但她由于一些自身原因,不能與同伴和諧共處,這常常會引起他們的離群、冷漠、自卑、抑郁,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

1、求助者故事

孩子從小是姥姥帶大的,爸爸媽媽工作非常忙,把她交給姥姥帶,父母有時候一周或者兩周回去看一次她,姥姥是個很安靜的人,不善言談。在她一歲半到三歲上幼兒園之前姥姥是主要撫養和陪伴她的人。上了幼兒園之后回到爸爸媽媽身邊,在上大班的時候,班里的一名特別淘氣的男同學當著她的面把一條小金魚活生生的頭尾扯開,當時把她嚇壞了,在以后的幾年里,她都不能再看到小魚,看到金魚轉身就跑。而且性格慢慢變得膽小不自信,沒了小時候的調皮。上了小學之后,她變得越來越不自信,漸漸的也不會與同學相處,越來越孤僻,而且很膽怯。

2、成因分析

(1)個人因素:從小姥姥撫養,姥姥是一個喜歡安靜的人,不善言談,所以孩子在很小的時候缺少和父母及同齡伙伴交流。五歲之前性格比較活潑淘氣,幼兒園大班的時候發生了小魚事件,然后在大班學習寫字的過程中,由于她不著急完成作業,總是玩,老師就把讓她驚恐害怕的小魚缸擺在她面前,讓她寫作業,寫完了才拿走。這兩件事在一個五歲孩子的心理會有傷害,造成孩子膽怯、不自信。

(2)社會因素:在上學以后涵涵的膽子越來越小,越來越不自信。不自信自卑的狀態大家都有可能有,有的同學在小學的三四年里順利地走過來了,也具備了一定的實力和優勢,涵涵面對年級的增長學業負擔的加重,對自己不自信,敏感,卻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兒也不如別人,而且特別容易受別人的言論影響,情緒調節差。自卑的心理使得她缺乏競爭勇氣,更加缺乏自信心 一旦中途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總覺得自己確實不行,過重的心理負擔使她不能正確評價自己的能力,一直懷疑自己的優點。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難以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陷入更加不自信的惡性循環之中。

三、輔導目標

行為目標:能夠融入集體,和同學朋友一起交流學習,學會正確處理同學朋友之間的玩笑和矛盾。遇到問題能和朋友與老師交流。

情感情緒:性格活潑開朗些,遇到問題不逃避,能夠調整好情緒冷靜解決,不用大哭或者躲避的方式處理問題。

四、輔導過程

情感的溝通

在發現孩子的問題之后,和媽媽進行了及時的溝通,了解了孩子的一些基本情況,對孩子的問題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在建立親子關系的時候,父母沒有及時的陪在孩子身邊,孩子缺乏安全感,在上幼兒園之后又發生了小魚事件,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傷害。孩子變得敏感、膽怯、不自信。從情感上我讓孩子對我現有信任感,從信任開始建立她的安全感。從她與的日常接觸中,更多的是對她鼓勵,當她遇到的事情,自己和自己較勁或者是跑到安靜的地方自己躲著,我找到她后,讓她平靜下來,詢問事情的經過,幫助她分析以后遇到這樣的事情應該怎么處理,可能別的孩子你說一兩次就能很快的知道了,或者類似的事情就不會出現了,可是涵涵同樣的事情,需要反復的說,告訴她這樣做的道理,需要你每次都不停的告訴她,安撫她,強化她的認知并且建立她對你的信任感,你對她的教育才能有效果。鼓勵是我對她用的最多的方法,在同學們面前,我也經常抓住機會表揚涵涵,讓大家發現她的優點 ,同時也會提出小小的要求,例如希望她改掉遇事愛哭的習慣,讓大家一起監督幫忙。為了去除她的畏懼心理,幫助她建立自信,我在課余經常有意無意的找她閑談,讓她幫我拿作業、發作業本,上課時從不公開點名批評她,發現她有所進步及時表揚,經常對同學說:“看,我們的涵涵今天坐得真端正,她把老師的要求聽得非常明白,而且做的很好” “我們的……”在有意無意的語氣中,全班同學看成一個整體,集體的力量是無窮大的,在班里我們不能讓任何一個學生感到孤單。私下里找了幾個性格溫和的女生,告訴她們有各種活動都帶著涵涵,她只是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和你們相處,其實內心深處特別想有朋友,想融入你們。

耐挫力培養:針對她在意別人的言語,我注意了對她耐挫力的培養,上學期,我對涵涵的成績沒有做更多的要求,更多關注她的情緒,遇到事情正確表不哭,交到自己喜歡的朋友,不自己和自己玩。下半學期,我對她的要求提高了,對成績有了明確的要求,課上舉手,認真完成作業。有時候她完成的不好,我會當眾批評她,讓她知道自己的問題,批評過后一定會有情緒安撫,認可老師的批評。也漸漸的引導她要正確面對同學的評價,學會運用心理防御機制,平衡自己的心態。

家校合作

爸爸媽媽很重視孩子的問題,媽媽甚至放棄了升職機會,減少了工作來陪伴孩子。在我們溝通之后,爸爸媽媽也作了很大的調整,給予了更多的陪伴,媽媽每天早上都陪孩子吃早飯,聊聊學校的事情。周末爸爸媽媽帶著她一起運動,一起看電影。發現了孩子交往能力差,媽媽抽出時間來帶著孩子和同學們在小區玩,觀察孩子交往中遇到的困擾,回家后給她方法,讓她嘗試用這樣的方法看看會有什么效果,周末約著班里的幾個女孩子帶著一起玩。給孩子創造機會多接觸同學,遇到問題及時疏導。及時和老師交換意見,幫助孩子更好的調整。我把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性格、交往的發展狀況以析給家長聽,建議他們綜合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適當地降低要求,提出一些她能夠達到的目標,并幫助她實現這一目標。要注意觀察她實現目標后的表現,及時調整,循序漸進。

五、輔導效果

兩年多的時間,她有了很明顯的進步,有了一定的自信心。遇到事情不會用哭來解決,能夠和老師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班級活動中她也不再膽怯,有了2、3個親密的小伙伴,不再感到孤單,所以她的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對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

六、輔導感悟

每個學生行為的背后都有一定的原因,作為老師需要我們用耐心讀懂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用科學適合的方法幫助孩子。父母和老師有義務培養孩子有效溝通和完美表達的能力,這是孩子成長的必備素質,我們要教會他們用貼切的語言表達,平等相待,學會尊重是最起碼的條件。一個孩子在生活中沒有學會如何溝通和融入,就會缺少愛與歡樂,內心孤僻。善于溝通的孩子,懂得尊重別人,理解別人,從而能交到更多的朋友;樂意與人溝通的孩子,在學習上也開竅早,接受知識快,容易獲得好成績。學會溝通,才能懂得傾聽,樂于詢問;勤于溝通,才能減少誤會,增加合作;善于溝通,才能讓孩子擁有一顆寬容的心,學會理解他人,體諒他人,為自己贏得一個友好和諧的成長環境。作為與孩子朝夕相處的老師,我們要時刻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要教會孩子學會尊重和包容每一個人,也要學會尊重和接納真實的自己,讓孩子在認識自我,發展自我中最率真的成長。

參考文獻

[1][法]讓-呂克 奧貝爾, 劉敏 張自然 譯(2016) 讀懂孩子-學生心理學手冊. 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2][美]蔡珍妮 (2016) 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3][英]朱莉婭 貝里曼 戴維 哈格里夫 馬丁 赫伯特 安 泰勒, 陳萍 王茜 譯 (2000)發展心理學與你.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4]苑媛 張志強 (2014)做溫暖的父母.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猜你喜歡
涵涵姥姥爸爸媽媽
陽光與花朵
小小管理員
聰聰的信
漢族
可汗
我的爸爸媽媽
出海捕魚啦
我眼中的爸爸媽媽
爸爸媽媽,我能行
繡花高手姥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