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后進生的心理輔導策略

2018-05-10 09:49李園華
關鍵詞:關注鼓勵關愛

李園華

摘要:師生之間建立良好的感情不僅是一種教育手段,它本身也是教師的愛是打開學生心扉的金鑰匙。要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教師就必須學會研究后進生的心理特點,滿足他們的心理需要。在學習生活中給予后進生更多的關愛,縮短師生心理距離。幫助他們形成積極的心理狀態,注重鼓勵,捕捉亮點,培養自信,幫助他們體會到上進及學習取得成功時的歡樂,激發他們的責任感和榮譽感。

關鍵詞:關愛;溝通;關注 ;鼓勵;培養自信

人的心理是矛盾的統一體,它既有積極的方面,也有消極的方面。在學生心理發展過程中,積極的與消極的方面總是處于相互消長的斗爭中,即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因此,后進生盡管有比較多的后進表現,但不能因此斷定他們不可救藥。在后進生身上,并不一定事事都后進。實事上,他們往往是在某些思想行為上后進,而因某些特長,在另一些行為上會有良好的表現。要做好轉化后進生的工作,就要研究后進生的心理,熱愛他們,關注和鼓勵他們,期待他們成功。

教育實踐證明,師生之間建立良好的感情不僅是一種教育手段,它本身也是教師的愛是打開學生心扉的金鑰匙:俗話說“通情達理”,情理不達,情若通,理則達;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教師就必須學會研究后進生的心理特點,滿足他們的心理需要,幫助他們體會到上進及學習取得成功時的歡樂,激發他們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具體方法有:

一、給予后進生更多的關愛

轉化后進生的關鍵是要對后進生充滿信心和期待。只有這樣,在與后進生進行交往時,才會減少無意中傷害他們自尊心的幾率,讓師生的心靠得越來越近。教師的期望也是學生進步的一大因素,教師良好的期待會使學生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從而加倍努力,獲得更大的進步。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對小學生作了一次所謂的學習潛力測驗。然后,隨機地在各個班抽取少數學生,故意告訴教師說,他們是班里最有發展潛力的學生,并要求教師長期觀察,但不要告訴本人。8個月后發現,這些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智力真的比其他同學進步快,并且在感情上顯得活潑開朗,求知欲旺盛,與老師的感情也特別深厚。原來,這一項心理學實驗所提供的名單純粹是隨機的。他通過自己“權威性的謊言”暗示教師,堅定了教師對名單上學生的信心, 調動了教師獨特的深情,教師通過眼神、笑貌、嗓音,滋潤著這些學生的心田,使這些學生更加自尊、自信、自愛、自強。這就是心理學上的“羅森塔爾效應”。由此我們可以發現教師的期望的作用。所以,教師不應該放棄后進生,要充分利用羅森塔爾效應,要改變“朽木不可雕”的觀念,堅信“人是可以改變的”,牢固樹立后進生也是人才、也能成才的堅強信念,對他們滿懷期待。只有這樣,在與后進生接觸的過程中才會真正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信任、愛好、尊重和期待,他們就會很自然地產生肯定的傾向、愉快的心情,消除對教師的敵對心理,愿意對老師講真心話,愿意接受教師的幫助和教育。也只有這樣,后進生的自尊感、自信心和學習熱情才能油然產生。教師接受到后進生良好的反饋后,他的“熱情期待”再次受到強化,無意或有意地又給這些學生以更大的關懷、更多的指導,產生良性循環。在這樣良好的心理氛圍里就能產生“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的效應,這是后進生發生轉變的重要環節。

二、利用身體語言的溝通,縮短師生心理距離

人與人溝通的類型十分復雜,除了言語溝通,還有一種較重要的是身體言語溝通。身體言語語溝通是指非語詞性的身體信號,包括目光與面部表情、身體運動與觸摸、身體姿勢與外表、身體之間的空間距離等。心理學家經過嚴格的觀察發現在人際溝通中,55%以上的信息交流是通過無聲的身體語言實現的。身體語言在人際溝通中有著口頭語言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因為身體語言所傳遞的的信息是內心感情的真實流露,是無法掩飾的。我們知道,表面上后進生可能對很多事都顯得滿不在乎,其實內心都很脆弱、多疑、敏感。有時教師一個細微的動作可能增強了后進生的自信心,縮短了彼此的心理距離,也可能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產生一些消極情緒。因此在與后進生交往時一定不能忽視自己的表情和動作,教師的一個微笑、一個點頭、一個輕輕的愛撫、一個熱情地擁抱﹍足以讓學生的心靈感受到來自老師的溫暖、倍增自信,這是任何人無法取代的,這也是讓后進生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和愛護的有效途徑之一??臻g位置結構與人際心理距離是聯系在一起的。傳統的教育方式是:課堂上,教師站在臺上,居高臨下,師生之間的距離拉大,形成一道無形的心理防線;辦公室里,老師坐著學生站著,師生間的不平等性明顯拉大。在與后進生交往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與他們邊走邊談,也可以請師生圍坐在一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當你看到后進生開始進步了,還可以把它摟在懷里,讓他們感到老師尊重他們,信任他們,同樣關注他們,同樣的愛著他們,這對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將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室座位的編排上,可以讓他們的座位盡量靠前。而不要總是把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排在前面。如果有條件可以將課桌排成圓形或半圓形,學生自由選擇座位,與教師圍坐在一起,讓后進生感到老師是在平等的對待他們,讓他們能夠時刻感受到老師就是他們的朋友,是他們學習的助手、引路人,隨著教育者身份的淡化和師生空間距離的縮短,心理距離也自然縮短了。

三、給予學生無條件積極關注,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心理狀態

理狀態有助于人們樹立信心,克服困難。所以,幫助后進生形成積極的自我心理狀態十分重要。積極關注對自我心理狀態的形成有重要影響。"積極關注"就是"好評",就是希望別人以積極的態度支持自己。個體是依據對自己的直接認識與別人的評價來形成自我心理狀態的。在自我概念形成的過程中,個體懷有一種強烈的尋求他人"積極關注"的心理傾向,這仿佛是個體在為印證自我認識而找尋"證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積極關注都有益。積極關注分為有條件積極關注和無條件積極關注。有條件積極關注指關注是有條件的--條件往往是被關注者必須達到關注者的要求。它容易助長消極的自我認識。如果后進生對自己的認識是正面的,而這些認識又不能得到老師的正面評價,因為后進生常常達不到像及格這樣的,在老師們看來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此下來,他們就會否定積極的自我認識,讓消極的自我認識替代它。老師應該給予后進生的是無條件積極關注。具體地說,無條件積極關注就是真誠地關心愛護學生,勉勵學生,不對學生施加過大的壓力,尤其不應該一味地把自己對學生的期望強加在他們身上。無論學生是失敗了還是成功了,老師對學生的態度都應該是接受和支持的。有的老師認為,對缺乏自覺和學習動力的那些學生不提要求簡直就是不負責任,但是,后進生缺少的不是外在的要求,而是內在的力量--能夠自己對自己說"我行"的聲音。

四、注重鼓勵,給予學生重新實踐的機會

“一錘敲定”的評價讓很多學生摔倒在掌握知識的“起跑線”上,后進生對所學的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比其他學生相對要慢,教師應從發展觀點出發,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重視其發展、鼓勵其發展,故而采取寬容、原諒、鼓勵的態度,著眼于學生在過程中的轉變,允許學生重新實踐并給予幫助,訂正后再重新評價。教師給予學生多一次機會,很可能就是學生轉變的開始。

后進生常常在班內處于被忽視的地位,由此他們會自卑,不思進取。教師應努力為他們創造表現自己的機會,讓他們獲得成功,從成功中,得到自我鼓勵,樹立起自信心。

(一)要多提問他們,提問內容要適合他們的學習程度,鼓勵他們回答,盡可能讓他們答對,讓他們體驗在眾人面前成功發言的愉快情緒。切忌用優秀生的標準提問他們,以免打擊他們發言的積極性。

(二)布置也應考慮讓他們能夠順利完成,如適當減少作業量,降低作業難度,降低評分標準或給予適當的幫助。讓他們感到自己完全有能力完成作業,從而提高做作業的興趣。

(三)后進生參加課外活動。有些學生雖然學習差,但在體育、音樂、美術等活動中有特長,教師應鼓勵后進生參加他們擅長的活動,讓他們在自己擅長的活動中取得成功,增加他們的價值感,提高自信心。讓他們感到自己也有優勢,而不是一無是處。教師應利用他們在某些特長上的成功,引導他們把在特長上的興趣,遷移到學習中來。

五、捕捉亮點,培養自信

皮格馬力翁效應是教育史上頗令人驚奇的效應之一。教師對學生的期待為什么能獲得很大的效果呢?從心理學上分析,教師對學生寄予誠摯的期待時,就會用贊賞的積極的情緒因素對待學生,在不知不覺中給以肯定與鼓勵,這種積極情緒會很快感染學生,這樣學生就會產生對教師更深的信賴,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并積極努力。

在后進生的教育轉化中,我們要特別重視他們好的方面和“閃光點”等積極因素。堅持以正面教育為主,表揚與批評相結合的原則,但由于“光環效應”的作用,后進生身上的那些微小的“閃光點”常被大量的消極因素所掩蓋,往往比較微弱,有時一閃既逝,關鍵在于我們要善于發現、善于挖掘,能像淘金那樣敏銳地發現他們身上有價值的東西。作為教師要時時細心觀察,如努力發現他們在思想品德、關心集體、熱愛勞動等高尚之處;文體活動、書法、繪畫等——技之長。哪伯僅僅是一些苗頭,雖不穩定,但也要及時抓住給予表揚,倍加愛護和扶植,促使其發展成為穩定的積極因素。我們班主任要舍得用真誠的表揚來激勵和鼓舞學生,使他們體驗到受到愛護和尊重、信任和支持的快感,從而迸發自信、奮發向上的決心和力量,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嚴格要求他們,誠懇而熱情地指出他們的缺點,幫助他們克服,切不可一味遷就姑息。但是對后進生的批評要講究方法,要注意準確性和啟發性,注意批評的語氣、聲調、分寸和場合,注意啟發學生自己認識問題,切忌感情沖動,言辭偏激,簡單粗暴,隨便扣帽子等不尊重學生的態度。

學生的心理不象透明玻璃瓶裝著的蒸餾水,一看就透。對后進生的心理輔導,不僅要求教師有深厚的感情,還要求教師講究方法和藝術。教育的藝術就在于善于撥開學生眼前的迷霧,點燃學生心中的希望之火。后進生的心理還有待我們更多的人去關心,去探索,相信只要我們從“生命質量”的高度去勇敢面對,真誠關愛,后進生的轉化必是一個“艷陽天”!

參考文獻

[1]申繼亮《當代兒童青少年心理學的進展》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11

[2]董奇《兒童創造力發展心理》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年10月

[3](愛爾蘭)卡爾 《兒童和青少年臨床心理學》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5-2-1

[4](美)惠芙樂《傾聽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調適》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 2007-9-1

猜你喜歡
關注鼓勵關愛
寧波旦可韻服飾公司企業文化建設的研究
讓關愛成為留守兒童心底的陽光
語文課堂的鼓勵藝術
真誠激勵,關愛相隨
試論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鼓勵”浪費
奧朗德“關注”錦江增持雅高
美國宗教自由報告“關注”中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