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對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教學

2018-05-10 09:49劉京
關鍵詞:表現注意力

劉京

摘要:教學就是教給學生能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的能力,并使學習成為一種思維活動。在數學教學中既要注重知識的培養,還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在數學課教學中怎樣幫助學生擺脫不良的心理傾向,牢固地掌握知識要點呢?本文就這幾個問題驚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依賴;表現;注意力;短暫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學就是教給學生能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的能力,并使學習成為一種思維活動。教學的主體是學生,他們有著自己的潛在性和主動性的發展需要。在課堂教學中,要變學生的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就要采取學生樂于接受的靈活的教育方法,才能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講,他們活潑、好動,學習的自覺性、自律性較差。而他們的分析、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剛剛起步,有待增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既要注重知識的培養,還要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提高短短四十分鐘課堂教學效率,下面談談我的幾點教學體會。

一、小學生的依賴心理

心理學研究表明,低年級學生學習的依賴心理強。這就要求教師在具體施教時,處理好“主導”和“主體”的主從關系。盡管學生有依賴性,但決不能包辦代替,要盡可能讓他們主動去探索新知,掌握知識要點。促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不斷提高和發展,為以后獨立學習做好鋪墊。要擺脫學生的學習依賴心理,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我認為應做到以下幾點:

(一)激發自主學習的動機

動機是內驅力,自主學習需要一種內在激勵的力量。教師要尊重學生,相信學生,而學生的自尊心不是憑空建立起來的,而是通過實踐學習和生活培養起來的。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敢想、敢說、敢問,促使學生形成一個健康的學習心態,從而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內驅力。教師在組織學生參與學習活動時,要充分利用小學生好奇、好勝的心理特征,創設情境,激發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通過學生的自思、自練、自結,把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中,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有這樣一組題:

3×3=9 4×4=16 5×5=25

2×4=□ 3×5=□ □×□=24

讓學生根據這三組算式,說說每組算式的特點,并嘗試著自己寫出一組這樣的算式。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填出算式,再讓他們根據所填算式獨立寫出一組算式,最后進行全班交流。學生們紛紛發表自己的想法。有的說我發現上面一行都是兩個相同的數相乘;有的說每組中上面算式的積都比下面算式的積大1;有的說,3×3=9,而下面算式中的2比3小1,4又比3大1,第二組3比4小1,5又比4大1,第三組也是。這樣,充分給予學生探索的時間和空間,發揮了個的聰明才智,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和創新人格。

(二)創設自主學習的條件

激發創新欲望,首先要營造一種和諧、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形成民主、平等、尊重和賞識的人際關系,使學生在這種寬松的氛圍中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狀態。這樣,他們才能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去探索、去創造,創新的火花才能迸發。在這種氣氛中,才能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感到學習是一種快樂,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才能拓寬思維的空間,誘發靈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要給學生創設出充分施展他們才華的機會和空間,教學的形式和內容要適合兒童的年齡特征。讓學生通過原有的舊知識去探索、去創新,從而學到新知識,使學生從中嘗試到成功的喜悅,達到主動獲取知識的目的。例如:在學習“6的乘法口訣”這一內容時,由于在之前他們已經學過了2、3、4、5的乘法口訣,有了一定的基礎,在課堂上我就讓學生自己嘗試編出6的乘法口訣。學生們按照自己的想法編出了不同的口訣,如,“六七四十二”這一句,有的學生編成了“七六四十二”,也有的學生編成了“六乘七四十二”,還有的學生編成了“六乘七得四十二”。我讓全班學生進行交流。學生們踴躍發言,最后大家一致認為“六七四十二”這一句最好。在自編口訣的過程中,每個人都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中去,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6的乘法口訣。學生們陶醉在成功的喜悅之中,享受著數學知識帶給他們的樂趣,輕松地學會了本節課的知識。

二、學生的表現心理

有些學生雖然思維敏捷,回答問題積極性高,但由于他們具有爭強好勝、急于表現自己的心理,在回答老師提問時,往往欠思考。他們對老師提出的問題沒有真正領會題意或僅僅聽了一半,就急忙舉手回答,期盼老師能夠叫到自己的名字,以達到表揚自己的目的。對這樣的學生,教師要給予適當的肯定,同時還要及時提醒他們要全面、細致地思考問題,學會聽講,學會思考。從小培養學生認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

三、小學生注意力的短暫性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的無意識注意占主體地位。一年級學生的注意力很難長久地集中到一起,要想在短時間內,達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將學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到一起,從而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多的掌握知識。怎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采用直觀的教學手段

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合理運用,無疑為突出重點、分散難點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優美的圖畫、亮麗的色彩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構成學生最佳的注意狀態。緊緊抓住孩子的好奇心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勢必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運用多種教學技巧

教學技巧包括導入技巧與提問技巧。導入的形式多種多樣,如:講故事導入、猜謎語導入、談話導入、情景導入等。而提問技巧就要表現在,所提的問題要符合學生的逐步認知特點。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好的問題能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學生思考的欲望,為學生探索學習活動架起橋梁。

(三)倡導算法的多樣化

倡導算法的多樣化,有助于張揚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F在的小學生,他們的接受能力強,在踏進學校的大門前,他們已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對事物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精心的為學生創設適宜的學習情境,培養、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

(四)要勞逸結合

一節課的前半節,是學生接受知識的最佳時間。到后半節,學生注意力分散。這時,授課的教師就要避免“滿堂灌”,事實引入一個游戲,給予學生一定的休息時間,讓他們動一動、說一說,既讓孩子疲勞的大腦得到適當休息,又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達到一舉雙贏的效果。

總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心理特點,善于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因勢利導,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保護學生的個性發展,理解學生的自我表現欲,鼓勵學生“標新立異”等,以次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的求知欲,誘導學生掌握、運用好知識。在教學活動中,送給孩子門一把金鑰匙,教他們開啟創造之門,能夠順利成長為一個有用之材。

參考文獻

[1]楊建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三種方法》·《小學教學研究》·2002年第8期

[2]董月琴·《高數學課堂效率的手段》·《小學數學研究》·2002年第8期

[3]何冰《合作學習與獨立思考》 ·《小學青年教師》·2004年第9期

猜你喜歡
表現注意力
讓注意力“飛”回來
“幸虧手機分散了家長的注意力”等十三則
明代容像的繪制表現及技法淺析
美術審美特征論
攝影藝術中的美學探討
我國就業中的性別歧視問題探究
A Beautiful Way Of Looking At Things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應分析
兩兩相鄰
閱讀理解兩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