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畫在小學心理活動課上的應用

2018-05-10 09:49袁楠胡亞麗孫麗
關鍵詞:自我成長涂鴉

袁楠 胡亞麗 孫麗

摘要:繪畫心理 人格特征

關鍵詞:心理畫;涂鴉;投射;自我成長;心理陪伴;感同身受

繪畫是無聲的語言表達,在孩子用直接的語言無法說清或壓抑自己不敢說的想法的時候,通過他的畫,我們可以了解到孩子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或看法,品讀孩子真實的感覺。學校教育,尤其是涂鴉,對孩子的創造力以及孩子情緒的發泄都有積極的意義。孩子的畫往往就是他內心直白的語言。

近年來,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心理健康被提高到一個重要的位置,成為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貫徹執行。美術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美育則是以塑造完美人格為最終目標,以藝術和現實美為手段的審美教育。作為一名普通小學教師,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和教學實踐,使我深深體會到,繪畫不僅是情感的藝術,而且對青少年智力的開發和道德情操的培養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那么,如何將繪畫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之中呢?

中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他們或興趣廣泛,或求知欲強、表現出極大的活力。但也同時存在注意力難集中,易于產生厭倦、急躁等心理特征。在課堂教學中,一般主張多直觀,而少抽象。盡量運用直觀的語言、文字、圖形、視頻等手段,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之在輕松愉悅的狀態中達到學習的目的。

繪畫心理分析是對兒童的觀察開始的。19世紀末,人們開始關注兒童在繪畫中所表現的內心世界。與語言表達相比,孩子們似乎更喜歡用繪畫表現他們的思想和情感。

20世紀40年代,通過繪畫可以確定一個人的情緒和人格特征已成為業內人士的共識,繪畫可以投射出人的心理狀態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繪畫不但能反應內部心理現實,而且能表現繪畫者的主題經驗。他們開始用“畫人測驗”評估兒童的之水平,而且還作為測量兒童發展和人格特征的方法。

1958年,漢默提出的“象征解釋”系統。他認為,房子是喚起與家庭生活和家庭關系有關的情感的居所,對兒童而言,自我與雙親、兄弟姐妹的關系會由此呈現出來。

1968年,科比茨(Koppitz)提出了兒童繪畫發展的評分體系。她認為:“兒童最了解的人世自己,因此,兒童畫的人就成為了內部自我及個人態度的肖像?!彼焉忱牡娜穗H關系理論作為自己研究的基礎,更注重兒童對自己看法和那些對自己有著重要意義的人物的看法以及兒童對問題、沖突的態度。

學校教育,尤其是涂鴉,對孩子的創造力以及孩子情緒的發泄都有積極的意義。特別是孩子內心深處的渴望與需要,有時不愿意、不敢或者不會表達的時候,回話就會起到橋梁作用。孩子的畫往往就是他內心直白的語言。

圖畫內容:我的家(房—樹—人)

“房子”代表家庭,是人們成長的場所,可以投射內心的安全感,表達對家庭的感受并反映溝通模式;畫樹測試也叫“樹木人格圖”,由于樹的成長與人的成長相似,所以“樹”能夠反映自我的成長,可以象征感情,投射人們對環境的體驗,代表個人形象和人際網絡;而“人”能夠投射受測者的自我形象和人格完整性,反映個人的信念和價值觀。房—樹—人測試可以作為考察智力的輔助工具,可用來考察人格整合程度,可考察作畫人對待家庭、親情以及自我成長的態度和看法。

從原則上來說,進行繪畫心理分析時,畫什么都可以,因為每一樣事物都有自己的象征意義。單位便于檢索和分析,把繪畫的內容固定在某幾類形象上更加合適。在繪畫心理分析發展史上,以畫房子、畫樹、畫人為主的“房—樹—人”(House-Tree-person,簡稱H-T-P)測試已經成為非常成熟的繪畫投射測驗。

案例一:菲兒是個很漂亮的姑娘,大大的眼睛,卷卷的頭發,瘦瘦弱弱的。她總是喜歡低著頭,不太愛說話,偶爾和同學們一起聊天,如果發現有人看她,她馬上就會低下頭,安安靜靜的坐著。

菲兒的作品《我的家》屋頂是尖尖的,而且是雙層的,還畫上了一些類似瓦片樣的條紋,家里很干凈,自己媽媽都是正面,同樣的發型,媽媽的衣服上有三個五角星,自己的衣服上是一個大大的心,兩個人都是大大的眼睛笑瞇瞇的,五官健全、眉眼分明,說明作畫者能很好地適應目前的生活環境。畫像是正面的,說明作畫者能正面地面對自己,且愿意讓別人了解自己。鼻大口闊,說明作畫者有一定的主見,且表達能力強。

媽媽右手拿著掃把,沒有畫左邊胳膊,菲兒自己是右邊胳膊在準備食物,沒有左邊胳膊,院子里收拾的很利落,沒有樹木,只有幾株很漂亮的花朵。整個畫面看起來很干凈整潔。

在孩子的作品中,無論呈現什么主題,我們都要盡力做到:讓孩子們心理放松,自由表達。經過了解知道,菲兒獨自跟著媽媽生活,從來不愿意提爸爸。母女關系很和諧,菲兒很懂事,經常幫媽媽做家務。

案例二:軒兒是個上課不愛聽講,學習成績很差。下課在校園瘋跑,還喜歡欺負低年級的小同學,如果被老師發現,就低著頭,癟著嘴,大眼睛眼淚汪汪的看著你,很無辜的樣子,看起來特別的委屈。在學校如果和同學們發生矛盾,他奶奶就會趁著上學放學的時間在學校門口堵著別的同學說一頓,同學們都不太喜歡軒兒,也不主動和軒兒玩。

軒兒的作品《我的家》整體布局很好,白云,太陽,家是一個獨立的大房子,有煙囪,煙囪還冒著煙,但是人都不在家里,四口人從爸爸、媽媽、奶奶到自己依次靠近門口的一個很高的樓,還有冒著煙的煙囪,院子里有兩個大樹,兩棵樹不同的種類,高高的,底下還畫上了樹的根基和下面的樹根的毛須,樹底下還有一條狗。房子的兩邊各有一個類似大高樓的建筑。爸爸是方正的肩膀,表示承受著壓力;有攻擊性和敵意。正向積極:承擔著一定的壓力;為自我保護而把較尖銳的言行施加在他人身上,需學會對他人友善。媽媽的肩膀一高一低,表示承受的壓力不均衡,低的一邊代表壓力大。經過了解得知,軒兒爸爸長期在外跑車,家里家外全是媽媽,奶奶身體脾氣都不好,所以比較強勢。

人的心理是錯綜復雜、千變萬化的,要確定究竟哪種解釋更符合作畫者的心理,一定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梢源竽懙馗鶕D典中所列的各種意義進行假設,同時小心地向作畫者求證,通過反復對比得出確切的意義。

團體輔導《春夏秋冬》:四年級有12名學生,通過1、2、3報數的形式我們分成了三組,小組協商好每個人要繪畫的季節,然后共同完成一幅春夏秋冬的畫,畫中有房子,有樹有人。在他們商討的過程中,我發現他們非常的和諧,因為我給準備的紙張長度,他們四位同學只能擠坐在一起,我本以為他們會像平時一樣,女孩子嫌男孩子臟臭,沒想到非常的和諧,有一個小組商量著四個人擠坐在三張椅子上,因為太擠,他們就輪流作畫,并且小聲的提醒著別把紙弄破了,整個過程都是小聲的討論、分工,還要很小心的照顧著紙張,免得從接縫處斷開,繪畫過程和諧的讓班主任都覺得意外。

內容完成以后,當一副完整的春夏秋冬圖片呈現他們面前的時候,孩子們都驚嘆了,說從來沒有畫過這么好的畫,然后每組請一位同學自己組的作品,大家都很開心,深深體會到合作的價值。

第一組的春是煙囪冒著煙的房子,大樹,太陽,白云,房子前面還有好多的花花草草,夏是池塘,池塘里有荷葉,有小魚,下著雨,也同樣有冒著煙的帶著煙囪的房子。還有一顆樹,樹上有很多的花兒。秋是同樣的帶煙囪的房子,天上飛著小鳥,大大的蘋果樹,還有幾個蘋果掉落在地上。冬也有同樣的房子,但是要小一些,漫天飄著雪花,松樹,還有兩個小雪人。

第二組的春是太陽,一顆高高的果樹,樹下一位老爺爺帶著一個小男孩,夏是房子,院子用柵欄圍著,還有一顆很漂亮的書,天上有太陽,白云,一條小溪從房前流過,河里還有一些小魚,秋也有太陽,白云,好多好多的蘋果樹,高高低低,遠近不一,蘋果園里還有一位果農在采摘蘋果,冬也有白云,一顆沒有樹葉的大樹,還下著冰雹,樹下有一個小朋友和一個雪人在玩耍。

第三組的春游太陽,天上還有一架直升飛機,有大樹,電線桿,電線上還有幾只小鳥 ,大樹下有自行車,還有一位工人在澆樹,場地里還有一個小朋友在放風箏。夏是太陽,院子里有一顆大樹,大樹下面有兩張桌子,有一張桌子有個小朋友拿著扇子站在桌子旁,桌上放著西瓜和冷飲,另一張桌子是兩個小朋友在下棋,旁邊還有一個商店,商店不遠還有一個賣冷飲的汽車,秋和春類似,也有太陽,電線桿,電線,小鳥在天上飛,也有一架直升飛機,有兩顆正在落葉的大樹,樹下有個人在放風箏。冬是太陽,很漂亮的大雪花,一顆大松樹,樹下也是又一個小朋友和一個大大的雪人在玩耍。

大家把三幅完整的圖畫放在一起,然后討論,請同學們根據畫面講述自己的看到這幅圖畫的感覺和作者想要表達什么。

接納孩子輝煌燦爛的一面,也接納孩子灰暗陰影的一面。和孩子們傳達分析結論時,要把消極的語言轉化為積極的語言,給與其鼓勵、接納以及無條件的關心。因為老師的語言是有力量的,語言可以讓人產生自信心、價值感,也能讓人感到沮喪、自卑,因此,積極向上的語言對于作畫者是相當重要的。事實上,絕不是找出多少問題意義當面指出,而是能讓人領悟其中的道理以繼續前行。

繪畫不僅是情緒的發泄,有時候,它本身就能起到藝術治療的作用。繪畫是無聲的語言表達,在孩子用直接的語言無法說清或壓抑自己不敢說的想法的時候,通過他的畫,我們可以了解到孩子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或看法,品讀孩子真實的感覺。我們看到的問題的根源,不一定都要說給孩子聽,而是要有針對性地點到為止。我們說就說那些有積極意義的、正向的方面,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方向和正向的目標。

孩子稚嫩的心靈薄如蟬翼,需要身邊每一個人細心呵護。老師是孩子成長路上的航標燈與領路人,在孩子沒有能力自我調控之前,老師和家長的言傳和身教至關重要。

最近幾十年來,以房子—樹—人為主題的繪畫測驗已經成為人們最常用的繪畫心理測驗之一。繪畫心理分析最初用于評判兒童的成熟度和智力。由于人格還處于發展變化之中,自我意識不成熟,認知能力較低,焦慮很容易被激發,因此,兒童傾向于用直接的行動和游戲來外顯他的愉快、焦慮、混亂等,而繪畫是兒童最喜聞樂見的形式,非常符合其年齡特點。通過繪畫,他們能表達其用語言無法表達的內心深處的情感,能把自己的某些經歷表達出來。研究者基于這種觀點設計出繪畫投射測驗。繪畫提供了一種手段,可以讓人表達出無法用文字表達的信息。

繪畫藝術治療中的主體是孩子們自己,并不是心理老師,在整個過程中,老師只是充當陪伴者的角色——一個能“感同身受”的角色、一個中立的角色,而不是一個“神”角色。因此,尊重每一個學生,并帶個學生積極的態度和正向能量,才是一個好的繪畫心理陪伴老師。

參考文獻

《心理畫》繪畫心理分析圖典.李洪偉 吳迪

猜你喜歡
自我成長涂鴉
創意涂鴉
創意涂鴉
創意涂鴉
創意涂鴉
珊珊的選擇
痛并快樂著,累并幸福著
搭建心理劇舞臺,探尋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徑
簡析高中政治教師如何實現自我成長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
做自己的咨詢師:意象畫推動內心成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