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言之美美不勝收

2018-05-14 09:12復林
雜文月刊 2018年5期
關鍵詞:韻律感雜文家華佗

復林

贊同丁輝先生《文言之美》所議(本刊原創版·2018·2·上)。謹附議之。

文言具有簡潔美?!妒酚洝匪浭龅臍v史從史前的“五帝”到漢武帝元狩元年,時間跨度少說也有三千多年,所涉范圍極其廣泛,只用了52萬6千余字,如果用白話文寫,530萬字怕也不夠用。

文言具有韻律美。文言惜字如金,可為了追求韻律美,不惜植入了“之、乎、也、者、亦、焉、哉”等看似“無用”的字。傳說,王勃溺死后化為水鬼,每至夜,反復念叨他在《滕王閣序》中的名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附近居民不堪其擾,有一“高人”臨水斥之曰“何必‘與、共”?此乃奪理之論也,如若移除“與、共”,此聯還有韻律感嗎?

名詞作動詞為文言添美。這在文言中很普遍,如“佗針”(《后漢書·華佗傳》),華佗為患者扎針。針,是名詞,這里用為動詞,潔而美。

文言中使用假借字也很普遍。比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這里的“說”,通“悅”;“為天下唱,宜多應者”(《史記·陳涉世家》),這里的“唱”,通“倡”。假借也是一種美。

我們不可能退回去寫文言文。畫家陳丹青說,他很欣賞“五四”時期半文半白的文體。雜文家寫了許多夾雜文言的雜文,較之“純白話”有味得多,豐富現代漢語與有功焉。

猜你喜歡
韻律感雜文家華佗
華佗學醫
遼寧本《洛神賦圖》之內涵探析
影、音、情三花并茂,令音樂課堂芬芳四溢
檔案珍藏者語
本刊聘請簽約雜文家
倘若毛公真做了雜文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