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充和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2018-05-14 11:55宸冰
生活PLUS 2018年5期
關鍵詞:張充卞之琳沈從文

宸冰

張充和出生于上海,是張武齡、陸英夫婦的第四個女兒。當年為了緩解家庭經濟壓力,八個多月大的張充和被叔祖母收養并帶回了合肥老家,在那里,她一直生活到十六歲。

叔祖母是李鴻章的侄女,家學淵源,相當重視小充和的教育。她聘請吳昌碩的弟子朱謨欽作為張充和的啟蒙老師。她學習古文,是從斷句開始的,第一節課老師就給她一篇《項羽本紀》,讓她用紅筆斷句。

張充和很欽佩這位先生,因為“他主張解釋,不主張背誦”,更重要的則是他懂得愛惜古墨。某位長輩曾經給過張充和幾錠古墨,她用來練字。朱先生見了,提醒她說:“小孩子家寫字,別用這么好的整墨,用碎墨就行了?!?/p>

古墨的價值很高,后來張充和初到美國生活困窘,忍痛出售了珍藏的十方墨,賣出了一萬美元。朱先生還專門弄來了顏勤禮碑的拓本用于她練字。直到晚年,張充和每過幾年還是要臨一次顏勤禮碑。

朱先生從張充和九歲一直教到她十六歲,留給她的,不僅僅是深厚的國學知識,還有伴隨一生的詩書情懷。

書法家歐陽中石這樣評價張充和的書法:“她有真正的文化學者的態度,沒有經過幾十年的鉆研是達不到的。她的書法不是率意而來,而是繼承真正的中國傳統文化,并沿著文化高度往上攀登,達到極高境界?!?p>

橋·樓·明月夢

相對于其他姐妹,張充和經歷了漫長的單身時期,她似乎并不害怕沒有人來愛。最初,她被大眾所知是源于一段情事。相傳那首“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就是詩人卞之琳為張充和所作。

兩人在沈從文家中相識,于張充和,只是多了一個如水之交,而于卞之琳,卻多了一個終生傾慕的繆斯。卞之琳苦戀張充和,幾乎成了當時文學圈內公開的秘密。他持之以恒地給她寫信,甚至在她出嫁后去了美國,仍苦心收集著她的文字,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送到香港出版。他對她的愛戀,持續了大半生,直到自己45歲才黯然結婚。

多年后,朋友兼學生蘇煒談到這段“苦戀”,張充和說:“說苦戀都有點勉強,我完全沒有和他戀過,所以談不上苦與不苦?!碑斕K煒問到,你為什么不跟他說清楚呢。張充和回答,“他從來沒有說請客,我怎么能說不來?!?h3>婚姻

1948年,張充和在炮火聲中嫁給了傅漢思。那一年,她35歲,兩人同樣是在沈從文家相識。一開始,傅漢思是來向沈從文討教,后來就只奔她而來。

張充和拒絕了太多追求者,在她的回憶中,他們都有著類似的特點:沉默、木訥,有著中國文人慣有的靦腆,可是她卻全然不喜歡那樣拖泥帶水的愛情。在張充和的成長過程中,母親的缺席使她無法適應“欲說還休”的情感表達方式,而傅漢思西方式的直接與熱情,最終打動了她的心。

傅漢思是德裔美國籍猶太人,出身于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精通德、法、英、意大利文學。他們志趣相投,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愛好者。傅漢思的漢學修養很深,寫起文章來如魚得水,讓妻子張充和很是佩服。

傅漢思曾在一本詩歌集的致謝辭里寫道:“我妻子體現著中國文化中最美好精致的部分?!倍鴱埑浜蛣t“調皮”地評價自己的終身伴侶:“漢思是個單純的好人,被人欺負了也不知道?!?h3>一曲微茫度此生

1949年,整個中國面臨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張充和與傅漢思搭乘“哥頓將軍”號前往美國,她隨身帶著一方古硯、幾支毛筆和一盒有五百多年歷史的古墨。

張充和一生醉心藝術,但始終保持著老派文人游于藝的態度,書法、詩詞都是寫了就寫了,沒想過要結集出版,無意于以著作傳世,更沒想過要去搶占藝術史上的一席之地,做什么都是興之所至。

張充和百歲誕辰時,廣西師大出版社推出了一套張充和作品系列,分別是《天涯晚笛》《曲人鴻爪》和《古色今香》,收錄的都是張充和無意中留下的吉光片羽。比如這一闋《望江南·鳳凰好》是張充和90年代中期在鳳凰創作的?!傍P凰好,渡口暮歸鴉,忽聽爺爺呼翠翠,一時詩畫幻奇霞,何處筆生花?!辈挥砂讶藥нM沈從文小說《邊城》的意境里。

蘇煒回憶起向張充和請教書法時,她經常用清水在紙上寫字教他們。正如英國詩人濟慈墓志銘上寫的一句話:這里躺著一個人,他的名字寫在水上。寫的過程就是消失的過程,像飛鳥掠過,天空卻并沒留下任何痕跡。張充和詩中有一句意思和此相仿,足以概括平生: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

猜你喜歡
張充卞之琳沈從文
“斷章”背后的故事
張充和欲扔進紙簍的《仕女圖》
張充和踐諾
沈從文接“火”傳溫暖
卞之琳的苦戀
沈從文:幫人無須更多理由
卞之琳苦戀張充和:愛情,是你窗外的風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