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學校語文教學改革方向分析

2018-05-14 13:52俞立明
現代職業教育·中職中專 2018年5期
關鍵詞:方向人文教學效果

俞立明

[摘 要] 目前中職學校語文教學效果不佳已成為教師頭痛不已的問題,語文教學改革裹足不前,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人才培養質量。隨著中職教改的不斷深入,語文教學改革也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以確保語文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诋斍爸新殞W校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結合中職學校的人才培養定位,希望對語文教學改革方向作嘗試性探討,以期能夠提供一些啟示。

[關 鍵 詞] 中職學校;語文教學;改革方向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14-0117-01

盡管語文是中職學校的基礎課程之一,但是被邊緣化的情況非常普遍,不同程度地存在開設課時不足、取消朗讀時間、不進行寫作練習、不設置文學欣賞課等現象,語文知識消化和吸收時間被大大縮短,更談不上語文素養的提高,而語文素養會對學生的精神氣質和文化底蘊產生直接影響。同時,語文教學模式也較僵化,更多的是沿用普通中學語文教學思路,沒有突出應用性特色,結果導致了教學效果不理想。筆者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學生張口結舌、語不成句、文不對題、錯別字連篇等現象普遍存在。語文作為一門工具性學科,其在培養中職學生人文素養、理解能力、溝通能力、語言表達等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用人單位對中職學生綜合素養要求越來越高的情況下,盡快開展語文教學改革,構建更加科學的教學模式,實現語文教學效果不斷提升成為當務之急。

一、中職語文教學改革的背景

從中職語文教學改革的背景看,一方面是職業教育改革箭在弦上,已經來到了改革的拐點。一段時間以來,我國職業教育理論和實踐滯后的問題比較突出。近年來國家對職業教育發展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中職學校數量以及招生人數形成集約化的規模。但是,職業教育的發展重心在速度以及規模層面,對職業教育理論系統研究和教學質量持續關注不多。隨著職業教育的發展,中職學校改革需要盡快推進。而語文教學改革就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給予必要的關注;另一方面則是要利用用人單位給中職學生綜合素養提出更高要求的時機,使語文教學完成適應市場需求的改進,達到通過語文課堂促使學生綜合素養提升的目的,為學生未來更好的職業發展提供可能和保障。

二、中職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將目前中職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由此導致的危害進行具體探討。首先,中職語文教學中存在價值取向模糊和目標設定不明的問題。語文教學與學生職業技能培養脫節,沒有充分發揮語文課的作用。這主要體現在教學內容沒有與學生專業課程相聯系,從而影響到了語文教學效果。例如,學生理解能力偏弱得不到改觀,影響專業課知識接受和掌握實訓技能。其次,中職語文教學側重于理論教學,忽視實踐能力的培養,導致了學生所學習到的知識缺乏實際的應用。例如,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的日常寫作能力等因為缺少時間和練習機會而無法提高,致使教學效果不夠理想。最后,忽視學生人文素養培養,語文教師在教學方面,更多是照本宣科地進行知識的講授,忽視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死板,忽略對學生陶冶情操和人文素養的培養。具體表現為學生人文知識匱乏,人文精神缺失,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

三、中職語文教學改革的方向

中職語文教學改革目前還處于一個探索階段,沒有一種現成的模式可以借鑒,但結合中職語文教學存在的各種問題,筆者認為語文教學改革的基本方向需要從以下三方面考慮:

(一)職業性方向

中職語文教學改革需要堅持職業性方向,是指中職語文教學一定要服務于學生職業技能提升的需要,畢竟職業學校培養的是技能型人才。對絕大部分中職學生來說,畢業就意味著就業,在學校最重要的學習任務就是掌握一門專業技能。因此,語文教學改革一定要考慮學生的實際需要,依據學生職業技能培養的要求進行語文教學改革。無論是教學內容的設計,還是教學方法的確定,都需要圍繞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這個主題。

(二)應用性方向

“學以致用”是中職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作為一門工具性學科,需要牢牢堅持應用性改革方向。語文教學方法要創新,以培養學生的應用技能為主,以讓學生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寫作能力為主,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切實感受到語文課的價值所在,從以往的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例如,閱讀課可以教師公布標準和要求,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分析文章結構,做出展示和發言,然后教師進行有理有據的點評,沒有唯一答案,只記小組成績,不排名次。這意味著未來中職語文教學需要做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要增加實踐教學比例,結合學生不同的專業,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創設不同情境,讓學生能夠做到語文能力不斷提升和更好的運用。

(三)人文性方向

中職語文教學改革也需要明確人文性方向,語文教學絕對不僅僅就是讓學生掌握一些知識,提升其人文素養是不可忽視的功能之一。培養和提高人文素養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的,也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職學校語文教學改革中,一定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及人文教育,讓學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能夠明白是非,能夠熱愛生活,能夠有規則意識,體現滿滿的正能量,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合格接班人。眾所周知,中職學校的學生普遍存在學習基礎較差、道德行為養成缺失等現象,不少是教師、家長眼中的“問題學生”,這些學生在思想道德、自我約束方面可能相對更差一些,而這更凸顯了中職學校語文教育朝著人文方向改革的重要價值和作用。

總而言之,目前中職學校語文教學改革是職教領域的一個重大課題,學者需要加強這一課題的研究。同時,也需要中職學校在語文教學改革方面進行不斷的探索,這樣才能夠推動中職語文教學改革不斷前進,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兼顧職業性、應用性、人文性等內容,這樣更有助于提高中職語文教育的實效性,提升中職學校人才的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梁浩.淺談中職語文教學改革[J].課程教育研究,2017(12).

[2]周圣姣.中職語文教學改革[J].未來英才,2015(6).

[3]李玲.中職語文教學改革[J].考試周刊,2017(62).

猜你喜歡
方向人文教學效果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樸素的人文
基于分形評估模型的實踐教學效果評價方法
情感優教對中職護生老年護理教學效果的影響研究
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多媒體輔助中學英語詞匯教學效果探究
掌握“函數的表示”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果
人文社科
改變顏色和方向
寫人文的寫作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