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文化自信背景下傳統手工藝在當代的復興

2018-05-14 10:51吳潼郭雅坤
中國民族博覽 2018年9期
關鍵詞:復興傳統手工藝文化自信

吳潼 郭雅坤

【摘要】本文主要闡釋傳統手工藝的價值與意義,及傳統手工藝在當下的傳承與創新,強調在現代設計中傳統手工藝的復興對于實現文化自信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文化自信;傳統手工藝;復興;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說文解字》云:“工,巧也,匠也,善其事也。凡執藝事成器物以利用,皆謂之工?!?“藝”最初之意為種植,寫作“埶”,“埶,種也?!??!扒竽局L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源泉?!币粋€國家、民族,想要興盛、發展,必要扎根于自己深厚的歷史文化土壤之中,立足于此,了解傳統手工藝的價值,并與現代設計相結合,真正實現文化自覺,文化自信。

一、傳統手工藝的價值

《易傳》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敝袊糯囆g不僅講究“文以載道”,“詩以言志”,也追求“器以載道”,即通過“有形之器”傳達“無形之道”,突破器物的外在物質意義,升華至哲學、美學境界。

首先,傳統手工藝的工藝性。根據一般系統論,材料、結構、功能、形式是人造物設計的基本構成因素,它們之間相互聯系,不可分割,共同構成事物的外部形態審美價值?!跋辔锒x形,范質而施采?!敝袊鴤鹘y手工藝重視材料的自然屬性與特點,以求達到生生不息,貫穿連通的和諧狀態。明代家具是中外設計中的經典,采用黃花梨、紫檀木等高級硬木,不加漆飾,紋理溫潤如玉,色澤深沉厚重。木結構是中國古代建筑中的主要結構類型,不用釘,不用膠,而在不同部位采用不同形式的榫卯,牢固美觀,體現“和”的儒家思想。功能是產品對人發揮的效用,漢代銅燈,不僅具有裝飾性,更符合科學原理,防止空氣污染,燈罩亦可調節手工藝光源、角度、明暗,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實用性、適用性與宜用性。古代陶瓷更是充分利用對稱、二方連續、開光法、分割法等多種多樣的形式法則,傳達出“異質同構”“物我統一”的設計審美原則。

其次,傳統手工藝的實用性。以實用為主,且重視裝飾,充分體現出“以人為本”“致用利人”。如實用器具多加蓋,便于儲存,多加把手、鏈條便于提取、攜帶;宋代景德鎮窯影青釉執壺,流比唐代更加修長,且與壺蓋、把手在同一水平面,便于液體流出,同時配套使用溫碗,便于溫酒;漢代漆器中的多子盒、成套器皿更是傳統設計中的典范,不僅合理安排空間,充分利用容積,更采用多種裝飾技法,是古代手工藝中的精品??傊?,傳統手工藝不僅以其精美的工藝性流傳至今,更體現出實用與審美相結合的卓越設計思想。

第三,傳統手工藝的思想性。傳統手工藝器物設計中蘊含著豐富的哲學觀、宇宙觀與造物思想,先秦時期是我國傳統手工藝造物思想的軸心時期,老子提出“埏埴以為其器,當其無有器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的空間觀念,強調有與無、虛與實的統一;孔子主張“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即“文質兼備”,強調形式與內容的統一;荀子提倡“萬物之美可以養樂”,墨子則反對“以文害用”,強調實用為美,“先質而后文”。此外,唐代的“海納百川”,體現出不同民族、國家文化的融合;宋代理學的“格物致知”“凡百器用”重視器物的實用、質樸;明代的“知行合一”“百姓日用即道”強調重視實踐、科學、實用之美等,都是手工藝中凝結的寶貴思想財富,對今天的設計創作有重要啟示意義。

二、手工藝的傳承與創新

中國的傳統手工藝是工業機械化生產無法取代的經典,是民族精神的凝聚力量,更是“物化的國學”,不管在古代還是今日,它都是生活的組成部分,是傳統文化的傳承者,是中華民族文化的象征。因此,面對傳統手工藝的巨大價值與當代生活的新需求,走一條傳承與創新相結合的道路,將是最好,也是必然的選擇。

(一)追根溯源,傳承傳統手工藝

手工藝復興的首要關鍵在于保護與活態化傳承,手工藝是傳統設計的根本所在,具有重要的審美價值、文化價值、思想價值,也因其獨一無二的地域性、民族性、多樣性、個人性而無法被取代,不僅是對機械化生產的補充,也是一種單獨的生產形態。在手工藝復興的提倡下,手工藝的活態化傳承得到廣泛的普及,如地方特色手工業的恢復性生產,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培訓班,也包括互聯網、媒體的傳播等,都使手工藝得到一定的重視與復興。

此外,對手工藝的傳承也要重視其內在的精神內涵而不僅僅是表面形式上的復制?!渡袝ご笥砟罚骸叭诵奈┪?,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惫そ尘袷鞘止に嚢l展中必須傳承的靈魂,其所表現出的專注敬業、精益求精、堅持不懈,不僅是我們特有的民族精神,也是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的關鍵??v觀全球現代設計,日本與德國的產品不僅代表一個民族的設計風格,更是一種民族精神的體現,一種品質與信譽的象征,這也是中國現代手工藝發展所必須加強與改進的。

(二)熔古鑄今,不斷開拓創新

傳承與創新是文化發展的不同側面,只有立足于創新才能使傳統文化保持生命。當代手工藝的復興必須要與現代設計原則相結合,如功能性、經濟性、藝術性、主體性和創新性,從而滿足市場經濟、大眾審美的需求。美國設計大師唐納德·諾曼在其著作《設計心理學》中將設計分為行為層、本能層、反思層三個層面,借鑒于這一觀點,我國手工藝的當代復興與發展也應從這三方面出發,追求設計不同層面的和諧統一。

傳統手工藝的演變發展過程是自發而緩慢的,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工業社會中,只有大力提高其“自覺性”與“創新性”才能緊跟時代步伐,也就是把傳承和創新的過程變成一個“自覺”的過程,唯有不斷創新、發展,傳統手工藝才能生存,才能重新煥發生機。

三、從“文化自覺”走向“文化自信”

人類學家費孝通先生在文化發展觀中提出重要的“文化自覺”論,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一方面呼吁我們要正確認識自身的傳統文化,創造出更優秀的現代文化,從而實現文化自信,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另一方面,也希望我們處理好文化全球化與本土化的關系,把中國文化推向世界,走向“和而不同”的美好未來。

(一)增強藝術教育,提高國民審美素質

“興于《詩》,立于禮,成與樂?!毕惹貢r期,孔子就提出中國古代最早的教育理論,中國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提出“美育”的主張,20世紀30年代,現代主義設計奠基人,德國設計大師格羅佩斯建立包豪斯,奠定現代設計教育的基礎,對世界現代設計的發展有極為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樣,手工藝的復興、發展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與認可,不僅依賴于手工藝匠人與設計師的自身專業素養、國家政府的大力扶持,最根本的是要深入民間、融入大眾生活,通過藝術教育普及基本藝術知識原理,豐富大眾對手工藝的認知,提升其審美素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文化自信、文化繁榮與文化強國。

(二)正確處理外來文化,積極學習優秀經驗

傳統設計向現代設計的轉變是所有民族、國家或遲或早都必須經歷的歷史性跨越,中國現在正處于從傳統手工藝向現代設計轉型的特殊時期,但這并不代表要拋棄傳統文明,相反要從中汲取文化營養為中國現代設計提供理論指導。歐洲設計在經過一系列現代設計運動改革之后逐漸找到適合本民族發展的現代設計之路,這一點上是值得我們借鑒的,尤其是日本與斯堪的納維亞國家,將本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相結合,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設計風格,走在世界的前沿,對我國現代設計的發展有現實指導意義。

(三)提出中國型CI戰略,樹立國際品牌意識

國際設計品牌不僅是代表一個國家、民族的設計風格,也是文化傳播、交流的重要媒介,要求我們提出CI戰略,一方面需要挖掘傳統工藝的中國文化資源打造中國形象;另一方面要向世界發達國家學習經驗,如借鑒美國型CI戰略和日本型CI戰略。其次,通過相關文化博覽會、交易會、公益展銷基地等渠道推廣中國手工藝品牌,并積極申請產品設計專利、注冊商品商標。最后,通過實踐滿足大眾日常生活需求,適應全球市場需要,最終實現中國手工藝設計的多元化與國際化。

四、結語

手工藝的復興是對傳統文化與人文精神文脈傳承的體現,是對“真善美”的理解與追求,是在精神層面上對傳統經典進行全新解讀的同時,與現代生產方式、科學技術審美法則相結合而創造的全新藝術生命,更是向生態文明邁進的重要文化載體,將在中國從文化自覺走向文化自信的過程中發揮出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悠久的傳統手工藝文化是中國特有的生活方式的“原型”,映射了復雜的土地、人、生產之間的關系,通過饋贈和流轉,在縱向的歷史與橫向的生活片段中傳承,即使在逐漸式微的今日,它所蘊含的哲學思想、生活智慧與民族精神也不會過時,而將隨著時代的推進,以新的形式復蘇,煥發出新的生命。

參考文獻:

[1]李硯祖.工藝美術概論[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9.

[2]呂品田.必要的張力[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

[3]諸葛鎧.裂變中的傳承[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

[4]方李莉.論“文化生態演替”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關系[J].美術觀察,2016(7).

猜你喜歡
復興傳統手工藝文化自信
從《百鳥朝鳳》看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
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傳統手工藝的保護與開發
新聞媒體堅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鐘擺回擺,自行車在中國“復興”
試論在高?!爱a、學、研”中發展現代傳統手工藝文化
如何讓西方文化帝國主義“退場”
民族民間傳統手工藝品牌化的實踐與探索
文化復興,“復興”何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