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民族民間舞改革與學生創造力的培養路徑探究

2018-05-14 14:40孫越
參花(下) 2018年4期
關鍵詞:創造力新時期途徑

摘要:新時期,民族民間舞改革已經成為舞蹈教學的重要內容,這既是實現民間舞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也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有效途徑。本文介紹當前民間舞教學存在的問題,著重探討在民間舞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創造力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新時期 民間舞改革 創造力 途徑

民族民間舞作為一種舞蹈形式,是對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群體物質生活以及精神生活的反映,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期,民族民間舞的傳承和發展刻不容緩,將民族民間舞改革與學生創造力的培養結合起來,有助于為民間舞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民族民間舞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重技巧,輕理論

長期以來,我國的舞蹈教學著眼于培養專業性較強的舞蹈人才,在教學中,將舞蹈技巧學習作為教學重點,而忽視了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傳授,使得學生對舞蹈的認知存在偏差。民族民間舞作為舞蹈藝術,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而教學中一旦脫離其背景知識,則無法在節奏變化以及表情、姿態上更精準地表達舞蹈內涵。因此,文化教學的缺失不利于學生對民間舞的學習和理解。

(二)教授方式單一,缺乏師生互動

作為一種地域性、民族性特色極強的舞蹈形式,民間舞的風格迥異,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該按照不同地域特色進行舞蹈理論和技巧的教授。但是現階段,照本宣科式的舞蹈教學仍然常見,舞蹈動作的問題也只是通過簡單交流加以糾正,導致當前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情感以及動作的運用都遠不及原生民間舞。師生的交流并不頻繁,使得動作的糾正并不徹底。

二、民族民間舞教學改革與培養學生創造力的有效途徑

(一)開發本土教材,提高學生創造力

在通用教材下,學生對民間舞的感知力較弱,無法充分發揮想象對民間舞的音樂、舞蹈編排等元素進行重組,使得在現有教材模式下,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較低。根據本地區民族特點進行民間舞教材的開發,合理平衡技巧教學和理論學習的比重,促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識,有利于學生在舞蹈練習中融入更加真實的情感。并且還可通過對舞蹈內涵的解讀,將時代元素融入日常學習當中,提高對民間舞的整體感知。比如在練習傣族舞蹈時,須對傣族舞的主要特點進行重點講解,讓學生充分了解傣族舞對胯部和腰部的要求,同時結合傣族當地的氣候和習俗,導入孔雀的姿態在傣族舞當中的運用,并且結合多媒體手段,將孔雀與舞者姿態相對比,增強對三道彎形態的認識。所以在教學中,讓學生發揮想象,去搜集和觀察孔雀的腰部、胯部姿態,提高了舞蹈動作的精細和靈活程度。

(二)注重審美意識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舞蹈與音樂聯系緊密,不同節奏的變化能夠烘托出不同的情感色彩,這也是培養學生審美情趣的基礎。民族民間舞是對民族文化的展示,反映了各民族在發展過程中的時代變遷,因此,引導學生透過舞蹈和音樂培養審美意識,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提高學生創造力的實質就是將各種已有元素在新的知識結構下進行重組,形成新的作品。因此,在民族民間舞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將舞蹈創作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不拘泥于現有舞蹈動作和音樂的編排,在姿態語言、情感表達、表演器具以及表演服飾等方面,對經典曲目進行全新創作。在創作過程中,將復雜動作予以剔除,加入時下流行元素,提升新作品的現代性。同時,審美意識的培養還需要融入情感表達,單個民族民間舞都具有獨特的情感共鳴,不僅可以增強對舞蹈內涵的理解,也有利于提升自身的舞蹈技巧以及綜合素質。

(三)利用多媒體工具對民族民間舞教學進行全新設計

新時期民族民間舞的改革,需要引入多媒體手段,增強學生的自主性。民間舞教學,都是基于動作、表情以及形態本身進行技巧教學,缺乏對學生自主意識的重視。民族舞的傳承和發展,需要借助現代思維才能最終實現。首先,引入多媒體手段對舞蹈動作進行記錄。舞蹈課堂教學時間較少,并且缺乏師生交流機會,教師無法及時糾正動作和表情,利用多媒體手段,能夠將自身的舞蹈動作進行錄影,課后通過不斷觀看視頻,提高訓練質量。其次,利用多媒體工具拓展交流維度。在新時期,互聯網技術已經應用于各個學科教學當中,獲取知識的渠道不僅限于課堂,通過互聯網可實現與眾多舞蹈教學者和同學,甚至專業的民族民間舞演員進行直接溝通,提高教學有效性。

三、結語

民間舞作為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期面臨著傳承的重要挑戰。因此,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將民族民間舞改革與培養學生創造力結合起來,為改革提供了智力支撐。因此,首先應豐富教材結構,開發本土教材,提高學生創造力;其次,注重審美意識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最后,利用多媒體工具對民族民間舞教學進行全新設計,只有多管齊下,才能實現教學改革和學生素養提升的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廖汝芳.論民族民間舞教學改革與學生創造力的培養[J].課程教育研究,2015(35).

[2]李巖.淺談中國民族民間舞的發展與傳承[J].藝術教育,2015(10).

(作者簡介:孫越,女,碩士研究生,大慶師范學院,研究方向:中國民族民間舞)(責任編輯 劉月嬌)

猜你喜歡
創造力新時期途徑
求解含參不等式恒成立問題的三種途徑
以生成性培養創造力
激發你的創造力
激發你的創造力
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減少運算量的途徑
新時期農村氣象觀測及防災服務探索分析
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創新研究
用“分拆”法探索數列不等式放縮裂項的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