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大學生就業的特點及引導對策

2018-05-14 08:45薛峰
今日財富 2018年34期
關鍵詞:就業指導用人單位崗位

薛峰

由于高校教育逐漸從精英化教育轉變為大眾化教育,高校畢業生的數量不斷增多,致使就業形勢愈加嚴峻,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已經成為民眾關注的焦點。在新時期背景下,大學生就業呈現出求職費用高、性別歧視、就業崗位有限等特點,要想有效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必須要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引導,實現大學生的充分就業。本文就對新時期大學生就業的特點及引導對策進行分析和探究。

一、新時期大學生就業的特點分析

新時期大學生就業的特點主要表現為:(一)求職費用高。相關數據表明,很多大學生的求職費用基本用于拍證件照、制作簡歷、購買服裝、通訊費和交通費等方面,而這對不富裕的農村學生而言需承擔較大的負擔。(二)性別歧視。有些用人單位在招聘過程中,明文規定只招聘男性,認為女大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后勁會受生育、哺乳、家庭等方面的拖累。受就業市場性別歧視的影響,女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愈加突出。(三)就業崗位有限。隨著擴招數量的增加,畢業生的數量也明顯增加,而我國新增就業崗位有限,有些用人單位為節約用工成本而延緩招聘計劃,致使求職人數的增加與崗位的需求量存在沖突。(四)對工作經驗要求高。用人單位為了縮短人才的培訓時間,減少人力培訓的成本,往往會選擇具有一定經驗和技能、相對成熟的求職者,如有些單位在招聘會上有“需具備工作經驗”的招聘要求,繼而增加應屆畢業生的求職難度,使其求職標準發生變化。

二、新時期大學生就業的引導對策

(一)高校方面

要想消除大學生擇業心理矛盾,必須要采用切實可行的就業指導及就業服務,這在大學生就業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高校應該從大學生的特點和社會的需要出發,在大學整個階段始終貫穿就業指導工作,并根據市場的需求有機結合教學改革與就業指導,構建完善且實用的職業培訓和就業指導體系。另外,高校應該轉變以往狹隘的就業服務指導理念,對就業服務與指導的內涵進行正確解讀,樹立全新的理念,始終堅持全程化的就業指導工作模式,打造專業化的就業指導教師隊伍。只有這樣,才能加強大學生和用人單位之間的交流,拉間彼此之間的距離,為大學生創設良好的就業環境。

(二)政府方面

政府部門應該規范引導,優化就業環境,加強監督不同類型的招聘活動,對不合理的招聘現象進行嚴厲打擊,爭取從管理和政策等層面消除鴻溝壁壘,使大學生在公正、公平的就業環境中進行競爭。同時政府部門要積極建設網絡就業市場,對就業的網絡化和信息化建設加以重視,進一步凈化網絡環境;或者是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靈活就業,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及就業觀。

(三)用人單位方面

第一,消除性別歧視。有些用人單位過于注重女大學生的勞動保護費用、生育保險費用、婚姻因素和生理因素等問題,只招聘男大學生。鑒于此,用人單位應該積極打破這種現狀,從大局出發,摒棄用人歧視,形成正確的人才觀,實現人人競相成才。第二,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有些用人單位對工作經驗過于強調,選聘人才的首要條件就是實踐經驗,對大學生的可塑性和潛力加以忽視;而部分用人單位過于注重畢業生的學歷,致使受聘人員的能力和水平不適應所招崗位。所以用人單位要立足實際,注重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根據各崗位的具體需要來招收與業務特點相適應的大學生,防止出現人才滯銷或人才浪費的情形。第三,依法用人,強化誠信。用人單位必須要加強誠信意識,誠信且依法招聘,嚴格按照規定的要求對相關費用進行合理收取,使大學生的求職風險與求職成本得以降低。

(四)大學生方面

首先,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要努力克服各方面的壓力,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與個性特點,有機結合長遠規劃和現實環境, 并對自身的職業能力傾向進行綜合考量,結合所處環境規劃職業生涯,尋找與自身發展相適合的職業。這樣才能避免盲目求職,最大化發揮出個體價值,順利找到合適自己的工作崗位,實現職業與個體的完美匹配。其次,積累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大學生在校期間應該堅持擇業與學業協調發展,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借助課余時間做與未來所從事行業相關或與專業相關的工作,充分積累社會實踐活動,以彌補自身在經驗和知識層面的不足,更加深入認識社會,增強社會責任感、社會適應能力,提高工作技巧和綜合素質,為今后的就業做好充分準備。最后,認真調整心態。市場經濟下的就業模式呈現多元化態勢,大學生只有改變以往的擇業觀念,合理調整就業目標,靈活就業、自主創業,才能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當然大學生也要適當降低求職的心理預期,借助國家政策所創設的和諧就業環境,增強自身的就業競爭力,積極面對就業門檻,爭取讓自身的期望值符合市場需求,為未來就業找到更好的工作奠定基礎。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就業形勢愈加嚴峻的背景下,大學生就業難問題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要想有效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必須要認真分析大學生就業的特點,從高校、政府、用人單位、大學生等多個方面出發,采取行之有效的引導對策,從而實現大學生的順利就業。(作者單位為寧陽縣勞動就業辦公室)

猜你喜歡
就業指導用人單位崗位
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優化策略探析
關于與特殊崗位勞動者書面勞動合同簽訂的責任分析
職業院校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現狀及對策
這32種情形用人單位需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金
高職院校就業指導工作創新與優化分析
走進“90后”崗位能手
如何給高職學生上好就業指導課
我為什么不能享受事業單位八級崗位退休待遇
到分公司任職工齡可連續計算
簽訂了三方協議,不等于與用人單位建立了勞動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