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過體育課中“課課練”提高學生身體柔韌性

2018-05-14 00:47陳鳳霞
學校教育研究 2018年3期
關鍵詞:課課練柔韌性身體素質

陳鳳霞

摘要:青少年體質下滑問題已經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在此背景下,針對學生身體素質提高的體能素質“課課練”的相關研究也日益深入。本文采用分組實驗法、文獻資料法、數理統計方法對北京市第109中學小學部二年級1、2班學生身體素質中柔韌素質發展利用“課課練”的練習進行研究,有效的提升二年級學生的身體素質。

關鍵詞:課課練;身體素質;柔韌性;

1.一、前言

我國青少年體質連續25年下降,力量、速度、爆發力、耐力等身體素質全面下滑,再次引起了大家的重視,而 “課課練”教學模式(簡稱“課課練”)盛行于20世紀80年代,在當時條件下,“課課練”確實起到了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發展的作用。但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課課練”引起很大爭議。反對者認為,“課課練”的形式與方法單一、呆板,練習的內容簡單重復、枯燥、乏味,影響主教材的教學,與全面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要求不相符合,它只適合于培養運動員。在反對和質疑聲中,“課課練”逐漸退出了體育課堂。

近年來,業內對體育“課課練”的界定大致如下:吳健認為,身體素質“課課練”,簡稱“課課練”,即在每節課中安排一定時間,讓學生進行身體素質練習。毛振明提出,“課課練”是在每堂的體育課中合理地安排有針對性的,可以對學生身體產生改善作用的身體練習,并科學合理地實施這些練習。廖申生、熊利曾對“課課練”的理解是:在體育課中,經常進行素質練習,素質練習指的是教學內容,“課課練”指的是教學要求,練習方法則指的是教學形式或一種手段,而練習方法是由多種因素組成的,這些因素又決定了練習的效果。

2.1二、研究對象

以北京市第109中學小學實驗部二年級學生共80名學生為研究對象。

2.2三、研究方法

2.2.11.分組實驗法

對109中學小學實驗部二年級女生進行了分組實驗,一組不進行“課課練”素質練習,另一組在課課練中進行下肢柔韌性練習。通過一個學期的分組練習,對比實驗前后的各組數據進行比較。

2.2.2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中國知網,以“課課練”為關鍵詞,搜集有關文獻20余篇,并對其進行整理分析。

3.2.2.3數理統計法

使用Excel2007軟件建立原始數據庫,用統計學的方法對收集的各項數據結果進行科學的統計處理。

3.四、研究結果與分析

3.1(一)相關理論綜述

3.1.11.“課課練”的概念

關于體育課“課課練”的概念,至今未見權威定義。為此,毛振明教授在《在體育課中如何有效地鍛煉學生身體(上)》2中提到,鍛煉的目的要清晰準確。筆者認同毛振明教授的觀點,特別是一、二年級,屬于柔韌訓練最佳時期,應抓住這個時期。提升身體柔韌素質。

3.1.2柔韌性練習方式:動力性拉伸、靜力性拉伸、PNF拉伸等。動力性伸展練習是通過身體環節的用力擺動來達到拉長肌肉、肌腱和韌帶的目的。靜力性伸展練習是在有意識的控制下慢慢地拉長肌肉,PNF的意思是“神經-肌肉本體促進”通過刺激人體本體感受器,來激活和募集最大數量的運動纖維參與活動。

3.22.“課課練”的在體育教學中的實踐

3.2.1(1)“課課練”的內容

因本研究做對比實驗,所以參與本次實驗的80名二年級學生分別以教學班作為單位,在開學伊始進行數據初測,在“課課練”中增加柔韌性練習內容,學期末進行階段數據測試。

80人進行“課課練”下肢柔韌性練習。練習放在準備部分的各種準備活動之后,采取多種形式的練習方法,并把時間控制在5分鐘左右。

3.2.2(2)逐步完善組織練習形式

每一節體育課的“課課練”雖僅5分鐘左右的時間,但在長期堅持以基本素質練習為主的實踐中,學生不免感到無趣,從而缺少練習的動力。而在參閱的多篇文獻中提及課課練組織形式需多樣化,與主教材相結合,變化各種組織形式的方法,有效的發揮其練習作用。

3.3(二)“課課練”對學生身體素質影響的數據分析

3.3.1實驗前二年級80名學生坐位體前屈的結果與分析

根據表中的數據,25%的學生達到優秀標準;38.8%的學生達到良好的標準;17.5%的學生達到及格標準;接近18.8%的學生成績是不及格的標準。

根據表中的數據,63.8%的學生達到優秀標準;25%的學生達到良好的標準;11.3%的學生達到及格標準;100%的學生坐位體前屈成績都達到及格的標準。

4.五、結論與建議

4.1(一)結論

4.1.1各種抻拉下肢柔韌性練習能夠有效的提升二年級學生的身體柔韌素質,其中對提升坐位體前屈測試成績項目的促進尤為突出;。

4.1.2“課課練”引入體育課堂??刹扇《喾N形式能夠吸引學生興趣的練習內容和方法。

4.2(二)建議

如果想全面均衡的發展學生的運動能力與水平,促進自身發展,進一步提升教學理念,對實踐中與不同階段與主教材內容相結合、關注學生身體心理發展的不同階段、組織形式多樣化的研究必不可少。由此提出以下建議作為參考與反思。:

1.1、體育“課課練”期待和“課后練”相結合

僅從字面上理解,“課課練”應該是發生在課堂上,從體育課堂中“課課練”的內容、時間、形式等方方面面入手,努力追求讓學生在體育課上進行練習,而忽視了“課后練”,導致了“練習內容太枯燥,學生不喜歡;對主教材教學有干擾;提高學生體能的效果不明顯”,逐漸退出體育課堂。

2.2、創新體育“課課練”的練習內容、組織形式及時間安排

過去的“課課練”內容大多選擇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柔韌等方面的練習內容,如坐位(立位)體前屈等。這些動作規范,練習的指向性非常明確,鍛煉的效果也比較好。但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缺乏趣味性,加之練習過程中組織形式單一、練習時間段固定,很容易讓學生產生疲勞感,導致學生不喜歡甚至厭倦。因此,在新課程背景下的體育“課課練”,必須精選練習內容,設計不同的組織形式,科學合理安排練習時間。

3.3、體育“課課練”評價的多元化

在體育“課課練”中正確、有效地運用多元評價,能夠促進學生反省自己的學習行為,從而不斷提高自我。過去的體育“課課練”評價,大多是根據學生完成練習的成績(如某個動作多少次、測試跑多少秒等),屬于量性評價、結果性評價,評價的主體是教師。這樣的評價缺乏過程性、質性評價,評價主體單一,評價中沒有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容易加重學生的生理和心理負荷,不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曲宗湖.我和三十年前的課課練田.體育教學,2012(7):13-14.

[2]毛振明.在體育課中如何有效地鍛煉學生身體(下)=“北京市小學生健身工程”的研究對“課課練”的啟示[J].體育教學,2011 (2):32一36.

[3]毛振明.在體育課中如何有效地鍛煉學生身體(上)一論當前體育課改形勢下的“課課練”回歸[J].體育教學,2011(1): 24- 27.

[4]蔡長秀,劉瑾瑾,嚴麗琴.“課課練”促進學生身體發展的實踐研究一以我校高中女生體育課實施“課課練”為例.體育教學,2013(3):33-35.

[5]吳鍵.創新是“課課練”持久生命力的第一要務一再論“新課課練”[J].中國學校體育,2011(5):14-15.

[6]張彌.體育“課課練”發展的回顧與思考[J].青少年體育,2014 (7):77一79.

[7]吳鍵.歸去來兮身體素質“課課練”[J].中國學校體育,2010 (8)

猜你喜歡
課課練柔韌性身體素質
每個人都需要柔韌性練習
針對性身體素質訓練在標準舞技術中的應用
關于人體的柔韌性練習的思考
老年人也需要柔韌性鍛煉
鍛煉
新發現
身體素質趣味課課練
基于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優化體能“課課練”的研究
《中國青少年體能素質“課課練”創新研究》結項總結報告會在京舉行
做柔體操可擺脫身體僵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