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的結合探究

2018-05-14 11:09瞿敏魏戩
科技風 2018年12期
關鍵詞:手段教學效果傳統

瞿敏 魏戩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有著極為廣泛的應用,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大量的應用信息技術,遠離黑板、粉筆等傳統教學工具。其實傳統教學技術是尤其特殊優勢的,不能將傳統教學技術全都拋棄,需要將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挖掘不同教學方法的優勢,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本文主要就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的結合情況進行研究。

關鍵詞:信息技術;傳統教學手段

信息化技術能夠減少教學時間,活躍課堂氛圍,將更多教學信息傳授給學生,并能夠實現圖文并茂的效果,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直觀,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使教學效率得到提升。但是信息技術手段也不是全能的,還是需要發揮傳統教學技術的優勢。傳統的黑板、粉筆教學是長期實踐保留下來的一種教學方法,有助于調動學生的思維,加強師生間的互動,教師通過自己的肢體語言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一、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的區別聯系

(一)教學形式

傳統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彼此之間是固定的,無法相互選擇,教師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對學習的進度進行確定。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可以實現遠程教學的目標,學習的形式不會受到限制,學習的途徑比較多,可以為學習困難、又想接受正規教育的人提供便利。

(二)教育手段

傳統教學是教師向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在學生培養中有目標、有方向,教師能夠隨時隨地的了解不同教學形式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而信息技術可以作為一種輔助性的教學方法,實現聲、色、動、靜、形的變化[1],將更加生動、鮮活的知識呈現給學生。

(三)教學模式

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習主要是掌握知識為目的,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中心,學生主要是通過教師傳授和教材獲得知識,這種教學模式是比較封閉保守的,但是有助于強化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信息化環境下,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注重學生創新意識能力的培養,能夠實現學生的全面進步。

二、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結合策略

(一)結合實際需要,選擇合適教學方法

在教育教學中,需要結合實際情況、課程需要以及學生的學習需求等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不能隨意濫用教學手段。在教學過程中,如果過分注重應用信息技術的圖片、聲音以及圖像等刺激學生感官[2],會容易出現忽視學生個性化成長的情況,不利于學生想象以及思維能力的提升。再好的畫面也不過是景致,在使用現代化的多媒體信息技術時需要做到直觀、有感染力,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通過文字對情境進行創設,使學生接觸到更多新的知識,這是具有重要意義的。教師可以就地取材,科學使用傳統教學方法,滿足教學資源以及學生心理等實際情況。在選擇使用傳統教學方法還是現代化信息技術時,最為重要的是選擇合適的,這對于教學效果的實現才是有利的。

(二)把握好教學時機,注重教學方法實用性

不管使用何種教學方法,把握好教學的時機是至關重要的,注重教學方法應用能否取得實際的效果。如果在整堂課中都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也會顯得教學方法比較單調,學生會出現視覺上的疲勞,學生頭腦接受處理信息的能力也會受到限制。所以教師在教育教學時需要結合教學的進度以及實際需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避免影響課堂教學氛圍,不利于教學效果的順利實現,還會擾亂學生的思路,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如在導入新課時,教師需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特點,選擇能夠對學生感官產生刺激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了很好的調動學生的情緒,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結合教學內容讓學生在音樂中思考、想象。學習末尾還可以讓學生根據學習到的內容進行表演等。使用多種教學方法,能夠避免教學模式的單一,但是需要注意在使用多種教學方法時要注意把握度,避免方法太多雜亂無章[3]。此外,在教學時還需要教師適當的運用肢體、表情、幽默的語言等,將教學情境生動的再現,對教學時機進行準確的把握,將信息及時的反饋,形成精彩的課堂教學。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適宜的插入現代化的信息技術,能夠實現錦上添花的效果。

(三)數量、容量適度,實現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使用媒體技術時需要從學生的認知以及心理情況出發,做到數量、容量等適度,注重實效性的發揮,這與課堂容量以及教學節奏是有關系的。在對課堂容量以及教學節奏進行安排時需要滿足教學需要以及學生認知,不能為了將所有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而隨意的堆砌知識,也不能因為教學活動較多而不斷的轉變教學手段,讓學生目不暇接[4],盡管這種方法能夠使課堂氛圍比較熱鬧,但是由于頻繁的變換媒體,學生缺少獨立思考的空間,媒體上已經將學生要思考的東西全部展現出來,師生間的交流互動也減少,學生沒有機會自主學習,容易讓學生產生思維惰性。所以在教育教學中必須要從實際出發,注重教學的實用性與實效性,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并適度的運用,使信息技術手段與傳統教學方法有機結合,相互補充、相互輔助,實現理想的教育教學效果。

三、結語

當前學校教學中有很多種教學方法手段,不同教學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特點與功能,在教學中不同的教學方法之間實現優勢互補,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突進,在教學中需要科學的運用教學方法,選擇恰當的時機應用合適的教學方法。要認識到傳統教學方法的很多固有優勢是多媒體信息技術不能代替的,要結合教學時機,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將學生放在課堂教學的中心位置,找到傳統教學方法與信息技術結合的要點,從而實現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莊東芳.科學合理地結合使用現代教學技術和傳統教學手段指導原則的研究[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3(14):68+67.

[2]孫桔.架構科學合理地結合傳統教學手段和現代教學技術的操作模式[J].中小學電教(下),2013(07):67.

[3]周丹.“傳感器與檢測技術”課程教學中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的有效整合[J].中國電力教育,2012(21):7071+73.

[4]朱佳.談新課改中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的有機整合[J].新課程(中學),2012(03):67.

猜你喜歡
手段教學效果傳統
基于分形評估模型的實踐教學效果評價方法
情感優教對中職護生老年護理教學效果的影響研究
多媒體輔助中學英語詞匯教學效果探究
戰爭允許一切手段
掌握“函數的表示”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果
少年力斗傳統
最不受歡迎的手勢語
清明節的傳統
臨機的手段
藝術,不只是作為自我表現的手段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