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等院校校園貸款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2018-05-14 11:40宗月民
科技風 2018年12期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對策

宗月民

摘要:現下網絡借貸平臺興起并向高校拓展,部分不良網絡借貸平臺采取虛假宣傳策略、降低貸款門檻及隱瞞實際資費等手段,誘導大學生提前消費,嚴重侵犯其合法權益。本文通過文獻法分析高校校園貸款的現狀,并提出相應對策,以期促進高校校園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校園貸款;對策

1 高等院校助學貸款與校園貸款的異同

助學貸款屬于國家開發銀行提供為高校貧困學生的學費貸款,主要針對貧困家庭學子難以交付學費的學子,在學校畢業之前沒有利息,這部分利率費用由國家償還。國家相繼出臺了相關的政策法規辦法,針對在校學生申請的條件、要求提交的材料、貸款的金額、如何擔保、程序的審批、發放利息期限及違約等都作了明確的詳規[1]。

校園貸于2005至2008年就在大學校園中出現,當時只是不以P2P及各類平臺的經營模式出現,而是經過銀行的渠道向在校大學生發放信用卡的方式提供貸款。當時,銀行敏銳感觸到大學生購買力的旺盛能挖掘出潛在的金融貸款市場,此后銀行間非理性盲目地競爭、高壞賬高注銷等信用卡漸漸淡出大學生金融借貸市場,退出了高校舞臺?!靶@貸”則與助學貸款不同,最主要的區別是用途上助學貸款是支付學費,??顚S?。

2 高等院校校園貸款現狀分析

2.1 當下大學生的消費心理

據《2015年大學生分期消費調查報告》表明, 若商品價格高于期望消費的價格時,能選擇分期購買的前提條件下,百分之六十的在校大學生更愿意選擇分期付款購物,百分之四十的在校大學生愿意一次性購物消費。有負債消費心理的大眾現象情況下,滋生了校園貸平臺,其大肆特肆宣揚分期消費。在簽訂合同之后利息卻驚人。依“網貸之家”調查報告表明,某分期購物消費平臺年利率最高達百分之三十五以上,年利率在百分之二十以上屢見不鮮。而現銀行信用卡年利率大多為16%上下[2]。

如今各高校中,網絡借貸風靡,少許同學想減輕父母的負擔借貸,利用自己課余打工分期支付。但更多大學生經過網絡貸款消費數碼電子產品,甚至靠網絡貸款偽裝“高富帥”與“白富美”,名牌包包、手表、護膚品基本都是經過網貸分期消費購買。網上貸款操作簡單,憑身份證、學生證、聯絡人電話等就能極快在網貸平臺上貸到數千至數萬元的資金,花明天的錢來圓今天的夢盛行[3]。

2.2 校園貸款實施下的問題

河南某高校大學生冒用28名同學身份向多家金融平臺辦理貸款身負巨額債務跳樓身亡,受騙的在校學生在學習生活嚴重受到影響;江西某高校大學生校園網絡貸款逾期未按時償還,遭放貸相關人員非法拘禁達30多個小時,近期“裸貸”事件相關新聞報道此起彼伏駭人聽聞。

2.2.1 校園貸款實施下的審核問題

大量“校園貸”機構對業績的盲目追求,對部分需消費的群體及適用消費的場所審核也是極為寬泛的。大多“校園貸”都只要能展示“學生證、身份證、銀行卡”等,很難根據此類基礎信息對需消費群體進行預期的信用識別。依報告研究表明,在“校園貸”壞賬及逾期中,因身份被頂替冒貸而造成的相關糾紛達三成之多[4]。

在分期購物消費市場中常常發生“身份被借用”等欺詐冒用現象,很多大學生不明不白“被貸款”欠下無辜巨債,在校園貸款平臺公司在審核借貸人的資料時沒有完全嚴格審查清楚,導致貸款人多次借用他人信息甚至多地去貸款,同時也說明大學生對自己個人信息保管不善。這嚴重影響到被借名的個人隱私安全和征信記錄,不良征信一旦被記錄,就會嚴重波及同學們的未來金融生活。若被他人冒名頂替貸款,情形嚴重的,可能涉嫌《刑法》相關條例中的詐騙罪[5]。

2.2.2 校園貸款實施下的利率問題

目前大多網絡分期購物平臺產品費率模糊,僅能看到每一期應還款金額,并沒有明確公布相關標準收費,逾期費率及違約金相關方面也未見明確規定,某些校園貸款平臺更會加收超高的咨詢費、服務費、管理費等額外費用[6]。

有的網貸公司利用極低利率誘騙大學生貸款,更有甚者宣稱“零首付,零利息”?,F就某些網貸公司按“月息0.99%”貸一萬元,分12期還款分析。實貸一萬元,扣二千元咨詢費,到手8000月。不逾期,2000元最后才能返回你的賬戶。月利率卻按10000元計算為0.99%。若逾期,貸8000元,實際年利率近40%,利率堪比高利貸;不逾期實月利率也為1.77%,年息是超過20%,明顯高于銀行信用卡分期費率,相當貸僅貸8000,卻額外承擔2000月利率[6]。

例“名校貸”每天違約金收取是未還逾期金額的0.5%;趣分期收日違約金是貸款金額的1%;某貸款平臺更甚收貸款金額的(7%至8%)為日違約金。有些平臺還會另收取服務費和押金,即宣稱每月利率為5%,卻還會收取5%的服務管理費。還不上款的學生,除了找家人朋友外,只能課下兼職或者多方冒險校園借貸”,極有可能會陷入“多方循環貸”,以此負債高額最終迫使學生不堪重負。

2.2.3 校園貸款實施下的償還問題分析

高等院校大學生經濟不獨立,收入不確定,資金難以保證,貸款償還容易斷層。貸款前學生對逾期后可能會產生的各種名目費用難以知情,更多校園貸款客服在貸款之前明確貸款費用。因此實際還貸逾期上產生的違約金、服務費等各種“利滾利”高的驚人!如還款逾期,某些貸款平臺會采用騷擾、恐嚇等方式方式方法催收暴力,還會用告知同學、父母、擴大負面影響等方式而推進收款,虛假的前期宣傳誘導在校大學生借貸的事件已不枚勝舉,裸照公布、非法拘禁等各樣非法催收的方式都嚴重的侵害了在校學生的權利,除缺失立法外,對這個專業性強、復雜性的領域,難以發揮司法救濟程序作用。如嚴重的暴力催收,或構成《刑法》勒索敲詐罪,要求同學們保留證據,保護自身合法權益[5]。

2.3 高校擴招對校園貸款的影響

1999年起,全國高校開始大規?!皵U招”,我國高等教育向大眾化教育目標的邁進。根據教育部在2008年5月發布的《2007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高等教育招生數和在校生規模持續增加。由于大學生人數的迅速增加,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人數也增加得快,經濟困難以及隨之而來的身心方面的不良反應,嚴重影響著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隨著高校擴招規模的增加,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數字還將逐步上升,這種增長還將維持較長的一段時間。因此,高校擴招也是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可能也會促進校園貸款的發展[3]。

3 高等院校校園網絡貸款應對措施

3.1 強化大學生消費觀及金融安全教育

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文明的理性消費觀。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習教育,召開好學勤儉、自立自強等主題教育活動。關注學生超前消費、眾消費等錯誤觀念。教育不盲從、不攀比、不炫耀,引導學生合理消費、理性消費、適度消費,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消費觀。對存在異常行為學生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聯系了解學生思想動態。鼓勵學生利用業余時間開展勤工儉學,通過誠實合法勞動創造財富,培養節儉自立意識。

大力普及金融、網絡安全知識。邀請金融相關等部門在校內開展金融、網絡安全知識普及教育,助學生了解其發展動態,掌握逾期滯納金、違約金等基本金融常識。增強學生金融、網絡安全防范意識。在重要節慶日、購物狂歡日等時間節點利用校園網站、微信平臺、校園廣播等多種渠道向學生推送校園不良網絡借貸典型案例。建設高校校園和諧氛圍,做有文明的在校大學生,以此健康地成長成材。

3.2 規范網絡借貸平臺

建立校園不良網絡借貸日常監測工作。高校宣傳保衛等部門密切關注網絡借貸業務在校園內拓展情況,輔導員、學生骨干隊伍密切關注學生異常消費行為,及時發現學生在消費中存在的問題。相關部門對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開展虛假片面宣傳或促銷活動、誤導借款人的行為進行跟蹤監管。

建立校園不良網絡借貸實時預警及處置機制。及時發現不良網絡借貸苗頭,及時分析校園不良網絡借貸潛在的風險,以網絡、櫥窗、校園廣播等多種形式向學生發布預警提示信息。對于侵害在校大學生法律規定的權益,未經學校批準在校園內宣傳推廣信貸業務的不良網絡借貸平臺和個人,積極聯系保衛處等學校相關部門及時處理。

3.3 加大國家資助力度

加強對學生資助工作的科學管理和制度建設,提升學生資助范圍,保障國家各項資助政策落到實處,滿足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學費、生活費等保障性需求。加大普及成績合格的學生及擴大覆蓋范圍,鼓勵建立激勵機制,引導學生正確前進。充分挖掘校內外資源,籌集專項基金,作為國家資助政策體系的有益補充,建立健全既有共性需求、又能體現個體差異的資助模式,滿足學生拓展學習、創新創業等發展性需求。

參考文獻:

[1]中山大學學生處:《大學生國家貸款手冊》,中山大學出版社,2010.

[2]朱承志.校園貸“畫皮”下隱藏的陷阱[J],學術探討,2016:266.

[3]李希進.新中國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研究[D].山東:山東大學,2009.

[4]顧海亮.杜絕“校園貸”陷阱構建高校和諧校園[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15(19):264625.

[5][JP2]張明楷.刑法學(第四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JP]

[6]周顯志.消費信貸風險監管法律對策研究,法律出版社,2014.

猜你喜歡
高校大學生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走,找對策去!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