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室性早搏臨床對照觀察

2018-05-22 11:14劉春彥劉瑩
關鍵詞:中西醫結合臨床療效

劉春彥 劉瑩

【摘要】目的 探討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 將選擇的7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36例,采用西醫常規治療,治療組36例,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結果 兩組證候療效比較,對照組有效率為80.56%,治療組有效率94.44%。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室性早搏療效情況比較,對照組有效率為77.78%,治療組有效率為91.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67%,治療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56%,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室性早搏具有療效顯著,療程短,不良反應低,安全性高等優點,值得進一步研究探索。

【關鍵詞】冠心病室性早搏;中西醫結合;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541.4;R541.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07..02

冠心?。–HD)室性早搏為臨床常見心律失常的一種早搏類型。輕者表現為心悸、胸悶、氣短、眩暈等。重者是導致病情惡化或死亡的重要因素。當前,抗心律失常藥物,如胺碘酮、美托洛爾、普羅帕酮等,療效尚不理想,且毒副反應較多,其藥物本身較易發心律失常,不宜久用。本研究在西醫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合用中醫藥治療,取得較為滿意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患者72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齡43~75歲,平均(58.2±7.8歲);冠心病病程3至13年,平均(7.6±3.5)年;室性早搏Lown分級Ⅱ級者18例,Ⅲ級14例,Ⅳa級4例。治療組36例,其中男19例,女17例;年齡45~76歲,平均(57.9±8.2歲);冠心病病程3至15年,平均(7.9±3.8)年;室性早搏Lown分級Ⅱ級者16例,Ⅲ級15例,Ⅳa級5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和室性早搏Lown分級相比較差異無顯著(P>0.05)。

1.2 診斷標準

(1)冠心病診斷標準:符合衛生部2010年4月制定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型心臟病診斷標準[1];室性早搏診斷標準符合第7版《內科學》[2]。(2)中醫證候診斷標準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

1.3 納入標準

(1)符合以上選擇的診斷標準。(2)室性早搏Lown分級屬于Ⅱ級、Ⅲ級、Ⅳa級者。(3)患者對本次臨床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告知同意書。(4)按方案完成治療,且病例資料完整。

1.4 排除標準

(1)存在急性心肌梗死及合并其它類型心臟疾病。(2)多器官衰竭及其他危重患者。(3)有酸堿平衡失調,電解質紊亂,藥物、煙酒過量及其它原因不明引發的早搏。(4)孕

婦或處于哺乳期的女性。(5)過敏體質或有藥物過敏史者。

1.5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西醫治療,冠心病給予硝酸異山梨酯、拜阿司匹林腸溶片等藥物。室性早搏選擇性予以抗心律失常藥物,如酒石酸美托洛爾、胺碘酮等治療。此外,根據合并

癥具體情況,給予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壓等方法對癥治療。

治療組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在對照組基礎上合用自擬寧心復脈湯,西洋參10 g、麥門冬15 g、五味子10 g、黃精15 g、生地15 g、炙甘草10 g、酸棗仁15 g、甘松10 g、

紅花10 g、三七6 g。若有心脾兩虛者加用黃芪、龍眼肉、當歸;氣滯血瘀重者加丹參、桃仁、降香、郁金;伴陰虛火旺者加知母、黃連、梔子等。1劑/d,以水煎至400 ml(由本院制劑室煎制,每袋200 ml),每次1袋,2次/d。同時根據病情可選擇體針、耳針療法。兩組均治療3周為1個療程,而后進行療效評價。

1.6 療效標準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政司2010年版《22個專業95個病種中醫診療方案》療效評價標準。(1)證候療效評價標準: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有顯著改善,證候積分減少≥70%。有效:臨床癥狀、體征均有好轉,證候積分減少≥30%。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證候積分減少<30%。(2)室性早搏療效判斷標準:顯效:室早完全不發作或偶有發作(ECG示<5次/分,DCG示<30次/小時)。有效:室早發作(時間和次數)

減少60%以上。無效:達不到顯效或有效判斷標準者。

1.7 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 15.0軟件系統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行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療效

兩組證候療效比較,治療組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室性早搏療效情況比較

治療組室早改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其不良反應包括消化、神經、心血管系統和全身反應等,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67 %,治療組為5.56%。

3 討 論

冠心病室性早搏在祖國醫學中屬于“心悸”、“怔忡”、“脈結代”、“胸痹”范疇,《素問·痹論》曰:“心痹者,脈不通,虛則心下鼓”。其病機主要為本虛標實,氣陰兩虛為本,氣滯血瘀、痰火阻擾為標。治宜益氣養陰、理氣活血、化痰泄濁、清熱寧心、復脈定悸為原則。寧心復脈湯方中炙甘草甘溫補中益氣,緩急養心?!秳e錄》謂之“通經脈利血氣”,為治心悸、脈結代之主藥。西洋參補氣生津養陰。地黃、麥冬、黃精滋陰補血、養心充脈。酸棗仁、五味子養陰生津、寧心安神。甘松有行氣開郁散滯之功。紅花、三七活血化瘀,瘀去則新生,心脈得安。據現代藥理研究顯示[4-6],甘松有較強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對于早搏有著很好治療效果。酸棗仁中含有的酸棗仁總皂苷A與B,在心血管疾病中有多方面作用,尤其是抗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作用顯著。西洋參皂苷對烏頭堿、哇巴因、氯仿一腎上腺素等誘發的室性心律失常、結扎左冠狀動脈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和缺血灌注引起的心律失常有明顯的對抗作用。此外,還有降血脂、促進糖代謝、抗心肌缺血、缺氧作用。甘草具有抗心律失常、降脂、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紅花能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冠脈阻力,對實

驗性心肌缺血、梗死,心律失常,均有不同程度對抗作用。

綜上臨床研究結果顯示,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室性早搏療效滿意,不但能改善臨床癥狀,改善心肌缺血,而且能減少室性早搏的發生,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提高安全性。

由于樣本量和研究設計等還存在不足,尚需進一步觀察驗證。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WS319-2010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診斷標準[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0:8.

[2] 陸再英.內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204.

[3] 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85.

[4] 李沛穎.穩心顆粒聯合倍他樂克治療室性早搏52例[J].陜西中醫,2014,06:646-647.

[5] 顏正華.中藥學[M].第二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649-897.

[6] 李 宏.參松養心膠囊配合培達治療緩慢型心律失常療效觀察[J].陜西中醫,2013,12:1632-1633.

本文編輯:吳宏艷

猜你喜歡
中西醫結合臨床療效
中西醫結合治療3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臨床觀察
中藥湯劑聯合中藥足浴及耳穴壓豆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臨床觀察
中西醫結合治療急腹癥臨床分析
探討氯吡格雷預防冠心病介入治療心血管的臨床療效
131碘治療甲亢患者的后期隨訪效果分析
枸櫞酸咖啡因治療早產兒原發性呼吸暫停臨床分析
微創手術治療胃潰瘍42例臨床分析
研究腹腔鏡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術中的臨床應用
早期應用前列地爾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